中国地理

海、海湾、海峡

1698 渤海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深入中国大陆内部,在辽、冀、鲁、津三省一市之间,外有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环抱,东以老铁山角至蓬莱角一线与黄海为界。其间的渤海海峡沟通黄海,庙岛群岛呈东北-西南方向绵亘峡口。渤海位于北纬 37°11′—41°,东经 117°30′—122°20′。面积 77, 000 平方公里。

渤海通常分为四个部分:北部辽东湾,西部渤海湾,南部莱州湾,中间的渤海中央盆地是渤海的主要部分。

渤海是一个长轴为东北-西南向的半封闭的大陆架浅海。海底地势自北、西、南三面向渤海中央盆地和东部的渤海海峡微微倾斜。平均深度为 18 米,

一半以上的海区小于 20 米。最大水深 70 米,在渤海海峡的老铁山水道附近。最浅处在黄河、海河和辽河的河口,水下有浅水堆积平原。

渤海三面为陆地包围,水文性质深受大陆影响,水温年变化大,三个浅水海湾的河口区,冬季有 1—3 个月的结冰期。渤海湾内的天津新港,有两个月左右的封冻期,但冰层不厚,可利用破冰船使港口畅通。辽东湾口的秦皇岛港区,由于受黄海暖流的影响,又无大河流入,海水盐分较高,加之北侧山地阻挡寒潮,是个不冻港。渤海是个沉降区,边沉降边接受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海底沉积,两者大致平衡。

渤海盛产对虾、蟹和黄花鱼。沿岸盛产海盐,西岸的长芦盐场产盐量居全国之首。渤海石油产量在逐年增加。

1699 黄海 黄海是个半封闭型的大陆架浅海。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北起鸭绿江口,南至长江口北角(启东角)。以启东角与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与东海为界。海域约在北纬 31°40′—39°50′,东经 119°20′

—126°50′之间。面积约 38 万平方公里。习惯上以山东半岛的成山角至朝鲜的长山串角之间的连线为界,将黄海划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两部分。

黄海海底地势由北、西、东三面向中央及东南方向倾斜,平均深度仅 44

米,大部分水深不足 60 米。最深处达 140 米,在济州岛的北面。黄海西部在

我国江苏省北部沿岸,有古黄河水下三角州,其前缘为 20 米等深线。在江口外稍北,长有一条向济州岛方向伸展的水下浅滩,称为“长江浅滩”,东西长达 100 多公里,水深仅 30 米左右。黄海海水深受黄河、长江的影响,含沙量较大,加上水层浅等原因,海水呈浅黄色,“黄海”的名称由此而来。

黄海盛产鱼、盐。其西岸有全国四大盐场之一的苏北盐场。

1700 东海 东海是个典型的边缘海,位于我国大陆与我国台湾岛、日本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西北与黄海毗连,南部以福建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南海为界。(一说以广东南澳岛— 台湾浅滩南侧—猫鼻头—鹅銮鼻连线为界;一说以平潭—富贵角连线为界, 一说以镇海角—浊水溪口连线为界。)东海的东北海区,以济州岛经五岛列岛至长崎半岛南端的连线为界,经朝鲜海峡、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海区介于北纬 23°—33°10′,东经 117°11′—131°之间。面积约 77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渤海的 10 倍,黄海的 2 倍,海域比较开阔。

东海海底地形远比渤海、黄海复杂,不仅包括大陆架,而且还有大陆坡

和海槽。大陆架的面积占整个海区的三分之二。大致以我国台湾东北角到日本九州岛西北面的五岛列岛的连线为界,以西为大陆架区,以东为大陆坡和海槽区。东海平均水深为 370 米,冲绳海槽的南部水深为 1,000—2,500 米,最深处达 2,719 米。

东海东北面有朝鲜海峡与日本海相连,东面有琉球群岛间的许多海峡和水道与太平洋沟通,南面有台湾海峡与南海相接,直接受太平洋的影响较深, 水文性质与渤海、黄海比较,具有较高的温度、较大的盐度等特点。

东海盛产大、小黄鱼、带鱼和墨鱼等。舟山群岛为全国最大渔场。

1701 南海 南海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深海盆地。北面是中国大陆,东面是菲律宾群岛,西面是中南半岛,南面是加里曼丹岛与苏门答腊等岛。整个海盆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东北部以台湾海峡与东海相通, 东部有巴士海峡,民都洛海峡及巴拉巴克海峡沟通太平洋及苏禄海,南部有马六甲海峡,加斯帕海峡及卡里马塔海峡与安达曼海及爪哇海相连。通过这些海峡,使南海海水与大洋和邻近海域的海水进行充分交换。

南海的面积约 350 万平方公里,几乎是渤海、黄海、东海三大海区面积总和的三倍。平均水深为 1,212 米,最大水深达 5,567 米,在南海中部。南海海底地形类型多样。北部、西南部和南部沿岸为大陆架,中部为大

陆坡和深海盆地,东部有海沟和海槽。南海大陆架非常广阔,海区四周都有分布,其中以南部至西南部的大陆架最为宽广。北部至西北部的大陆架,大致从我国台湾岛南端至海南岛南端连线的内侧,水深在 200 米以内。在雷州半岛两侧,分布着北部湾和堪江港。北部湾是个半封闭的大陆架,地形平缓, 水深在 100 米以内。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沟通北部湾与南海,

东西长 100 多公里,南北宽约 20 公里,水深不足 40 米,是我国的内海。 南海大陆坡主要呈阶梯状,分布在水深 150—3,600 米之间地区。东部

陆坡陡狭,陆坡受水下峡谷切割,形成许多海峡和通道。南海中央盆地,介于我国台湾以南与南沙群岛大陆坡之间。海盆中央有海底丘陵和山峰。南海东部接近岛弧内侧,有一系列海槽,自北而南依次为吕宋海槽、马尼拉海槽和巴拉望海槽等。

南海盛产热带鱼、虾和海盐。近年来在南海大陆架地区,新的油、气田不断被发现,现正进行勘探、开采,前景非常乐观。

1702 辽东湾 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在渤海东北部,西起辽宁省西部六股河口,东到辽东半岛西侧长兴岛。有辽河、大凌、小凌等河注入。广义的辽东湾则指河北省大清河口到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以北的海域。主要港口有营口等。

1703 渤海湾 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在渤海西部,北起河北省乐亭县大清河口,南到山东省黄河口。有海河、蓟运河等注入。湾内有天津新港。

1704 莱州湾 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在渤海南部、山东半岛北岸,西起黄河口,东至龙口的屺◻角。有黄河、小清河、潍河等注入。主要港口有龙口。

1705 胶州湾 一称胶澳。在山东省山东半岛南岸。有南胶河注入。湾口为青岛港。1898 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为 德国强租,1914 年又为日本强占, 至 1922 年我国收回。

1706 杭州湾 在浙江省东北部及上海市东南、钱塘江口外。湾口称王盘洋。呈喇叭形。潮汐现象强烈,以“海宁潮(钱塘潮)”著称。

1707 北部湾 旧称东京湾。位于我国广东省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及越南之间。有南流江、红河等河注入。海湾东北岸有北海港。港内为不规则的全日潮或混合潮。北部湾是优良渔场。

1708 渤海海峡 在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和山东半岛蓬莱角之间,南北相

距约 90 公里,为渤海门户。峡中有庙岛群岛,为著名渔场。

1709 台湾海峡 位于我国福建省和台湾岛之间,北界西起闽江口,东止富贵角;南界西自福建南端(宫口港西),东至台湾南部的鹅銮鼻。台湾海峡与沿岸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属纵向狭长型海峡。南北长 300 多公里,东西平均宽度 190 公里,面积为 6 万余平方公里。

台湾海峡原先也是陆地,台湾岛同大陆连成一体。在漫长的地质时期, 这里曾经历多次海陆变迁,因地壳下沉,海水入侵,才形成海峡,现在海峡的海底仍可找到古河道的痕迹。

台湾海峡两岸海岸形态有明显的差异。海峡西侧的福建省东岸,绝大部分为“岩岸”,海岸曲折,港湾幽深,形成许多天然良港。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大小岛屿有 300 多个。海峡东侧则为“沙岸”,海岸平直,地势低缓, 沙滩广布,深水线距海岸很远。沿岸多沙丘和泻湖。

海峡范围内有一半水域的深度在 50 米以内。西侧福建沿岸较浅。海峡中

部和北部为中深海区。海峡东南部最深。大部分海水深度小于 100 米,属大陆架。海底地形颇不规则,有些地方高出海面,形成岛屿,如澎湖列岛;有些地方接近海面,形成浅滩,如台湾浅滩和台中浅滩。海峡的南北两端,各有一条水道与深海相通。海峡内的海流、海浪、温度和盐度等水文要素均有随季节而明显变化的特点。

1710 琼州海峡 位于我国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海峡南北

宽约 20 公里,最狭处仅 18 公里,水深不足 40 米。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