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

2929 南美洲 全称南亚美利加洲。位于西半球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滨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西北部通过狭窄的巴拿马地峡与北美洲相连。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同北美洲分界。面积约1797 万平方公里(包括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12%。人口二亿四千六百多万(1980 年),主要为印欧混血种人、印第安人、白种人、黑种人等。除巴西、圭亚那、苏里南等少数国家外,其他国家多通行西班牙语。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耸着狭窄而绵长的安第斯山脉,东部为波状起伏的古老高原与南北延伸的坦荡平原相间分布。大陆北宽南窄,大部分位于北纬 10°—南纬20°之间,赤道横贯北部,气候暖湿,类型多样,主要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北部和中部依次分布着奥里诺科、亚马孙和巴拉那河三大水系。其中,亚马孙水系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和水量最大的水系。矿产资源丰富, 有石油、铁、各种铁合金元素、有色金属、贵金属以及硝石、工业用的天然水晶、云母等,尤以巴西高原的铁、锰、天然水晶,圭亚那高原东北部的铝土矿,安第斯山区的铜、锡、钒、锑、铋、硝石,以及马拉开波湖的石油最有重要意义,其储量或产量在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资源丰富,亚马孙平原和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低坡,发育着世界上最广的热带雨林,是橡胶、金鸡纳树等的原产地;巴西高原东南部的亚热带针叶林和智利南部的温带森林,生长着高大的建筑用材。水力资源也极为丰富。巴西高原南部的巴拉那河上中游流域,多瀑布和激流,有著名的伊瓜苏瀑布。沿海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从智利北部海域经秘鲁、厄瓜多尔沿海西北直至科隆群岛一带为著名的大渔场,盛产鳀鱼(秘鲁沙丁鱼)、鲣鱼、金枪鱼等;阿根廷东岸海域的大陆架宽阔,渔业资源也很富饶。沿海一些国家在近岸海域有浅海油田。南美洲包括圭亚那、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苏里南十二个国家和法属圭亚那等地区。

2930 合恩角 南美洲最南端合恩岛的南角,地外南纬 55°59′、西经

67°16′,南临德雷克海峡。海拔约 480 多米,气候较冷,多雾;终年盛吹

强烈西风。属智利。1578 年航海家德雷克首先到此。通过合恩角的西经 67

°经线被定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

2931 麦哲伦海峡 南美洲大陆南端同火地岛等岛屿之间的海峡,是沟

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道。海峡曲折,长约 590 公里,最窄处 3.3 公里。潮流很急。西南端小岛散布。两岸多港湾,有良港彭塔阿雷纳斯。1520 年航海家麦哲伦首先由此通过进入太平洋。

2932 德雷克海峡 位于南美洲火地岛与南极半岛之间,连通南太平洋

与南大西洋。长约 900 公里,最狭处宽约 900 公里。最大深度 5840 米,最小

深度 2800 米。因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海峡南部大部分海域封冻。

2933 火地岛 位于南美洲大陆最南端,隔麦哲伦海峡同大陆相望。面

积约 4.8 万平方公里。岛的东部属阿根廷,行政中心乌斯怀亚,是世界上最南的集镇(南纬 54°50′)。西部属智利,行政中心彭塔阿雷纳斯。岛的西部和南部是山地,西南沿海多峡湾,北岸和东岸是低地。属温带海洋气候, 夏凉冬冷,风力强劲。石油资源丰富,西北部是智利的重要油田。有羊毛和木材等物产。

2934 安第斯山脉 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经过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七个国家,长约 9000 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平均海拔高度 3900 米左右,许

多高峰都在 5000—6000 米以上。汉科乌马山海拔 7010 米,为美洲最高峰。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表现出不同的自然特征,通常分成北、中、南三段,北段指南纬 3°以北(在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境内),呈条状展布, 山脉之间有广谷和盆地。由于所处纬度较低,气候主要表现为暖热潮湿的特点。植被则表现出完整多样的垂直分布带。从南纬 3°—27°为中段(在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北部和阿根廷北部),是山幅最宽、高度最大的部分, 由东西两条平行山脉和山间高原所组成。高原顶部海拔在 3500—3900 米,其上,多构造湖泊,的的喀喀湖面海拔 3812 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淡水湖之一。

尤耶亚科火山海拔 6723 米,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自然环境以高寒、干旱为主要特征。南纬 27°30′以南为南段,由两列平行山脉组成:西列叫海岸山脉;东列为安第斯山脉的主体,在智利和阿根廷的国境线上。两列山脉之间为智利中央纵谷。南段不仅山体变窄,高度降低,而且形态支离破碎, 尤其是智利南部更为明显。由于地处温带,西侧面迎西风,受海洋影响很大, 在气候上具有温凉湿润的特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降水丰富,温带森林和高山草甸的面积都比较广。安第斯山脉形成时代较晚,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山区蕴藏着丰富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高峻连绵且与海岸平行的山脉成为南美大陆东西部的屏障,使太平洋的影响局限于大陆西岸,对南美大陆气候、土壤、水文、植被以及交通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

2935 阿空加瓜山 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是阿根廷的死火山,

靠近智利边界。海拔 6964 米,是安第斯山的著名高峰,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之一。在 4500 米以上终年积雪,峰顶部分有现代冰川。1897 年人类首次登上其顶峰。自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至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铁路线在其附近穿过乌斯巴莱塔山隘。

2936 尤耶亚科火山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中的活火山。位于安第斯山脉中段、阿根廷与智利边境。地处南纬 24°43′,西经 68°33′。海拔 6723 米。

2937 圭亚那高原 南美洲东北部的高原。海拔 300—1500 米之间,西部和中部较高,向东北方向缓倾。南部有陡立的山岭,为奥里诺科水系和亚马孙水系的分水岭。高原上铝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2938 巴西高原 位于南美洲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间,面积约

500 多万平方公里。整个高原由于近期地表起伏和缓,大部分海拔 600—900 米,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壳上升的结果,边缘部分都形成缓急不等的崖壁, 河流横过其间,多陡降成为瀑布或急流,并切成峡谷。高原东部边缘,在上升过程中伴生着断裂,因而大部分地段都表现为险峻的崖壁,从而形成大西洋岸的大崖壁。巴西高原基底多为结晶岩构成,上面覆盖有沉积物,在长期的外力侵蚀下,表现为波状起伏,其间散布着浑圆而峰顶平缓的丘陵。高原的东部,因岩性坚硬,出现了脊状山岭。在南纬 20°以南的巴拉那河流域, 高原上面覆盖着 90 万平方公里的熔岩,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熔岩高原之一。高原北部属热带,热带稀树草原分布很广;南部属亚热带,多南美杉林。河流多源于东南或南部,向东、北、西分流,水量季节变化较大。高原上有丰

富的铁、锰以及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

2939 巴塔哥尼亚高原 在南美洲大陆东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北起科洛拉多河;南迄麦哲伦海峡。地势西高东低,向东倾斜,是个阶梯状高原。虽地处西风带内,但因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降水稀少,气候温凉多强风,主要生长耐旱灌木,只西部有斑点状分布的短草原。为全世界中纬度大陆东岸仅有的荒漠与半荒漠地区。居民多为印第安人,主要从事游牧业(养羊)。东岸的里瓦达维亚一带盛产石油,为阿根廷主要油田之一。此外还有煤、铁等矿藏。

2940 玻利维亚高原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中段宽阔山原的一部分。大体位于南纬 14°以南至 27°30′,分布于秘鲁东南部和玻利维亚西部。海拔约3500—3900 米,最宽处达 800 公里。高原上气候干旱,降水量少。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尤以锡矿最为著称。

2941 奥里诺科平原 位于南美洲北部,是奥里诺科河左岸的冲积平原。原为安第斯山脉的山前拗陷区,后经长期冲积而成。地面平坦广阔,从安第斯山山麓附近向东缓缓倾斜,海拔一般为 100—120 米,周围较高,可达

180—240 米。下游三角洲(面积 2 万平方公里)一带,地势特别低下,遍布岛洲和沼泽。

2942 亚马孙平原 位于南美洲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之间,西接安第

斯山,东滨大西洋。面积约 560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在地质变迁过程中,曾是个巨大的拗陷,后经亚马孙河及其支流的长期冲积而成。它与世界上绝大多数河流冲积平原的不同点,在于其最宽阔的部分不在河流下游而在中游一带。如西经 60°以西,宽达 1300 公里,以东逐渐变窄。平原地势低平,除西南少部分地区海拔达 200 米以外,一般仅 60—80 米。平原内部,根据地面高度和排水情况,可分为河漫滩和高位平原两部分。两者之间,隔着高 40—60 米的陡岸。河漫滩所占比例,仅及平原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主要分布在亚马孙河干流及支流的两侧地带。高位平原面积很广,约占平原面积的十分之九,因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地表受流水切割,显示出低缓以至波状的起伏。但总的来讲,亚马孙平原是一片地势低下、起伏微小的坦荡平原。

2943 拉普拉塔平原 南美洲南部的平原,介于安第斯山、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之间,平原呈纵向分布。北部为格兰查科平原,表层松软, 西部山麓地带地势较高,海拔 500—600 米,多丘陵,向东渐趋平坦;南部为潘帕斯地区,表层覆有冰碛、河流冲积物和风成黄土。地面由西向东缓缓倾斜,东部十分平展,除丘陵外,海拔多在 150 米以下,草场广布,土壤肥沃, 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

2944 潘帕斯草原 位于南美洲拉普拉塔平原南部,是阿根廷自然条件

最优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西起安第斯山麓,东止大西洋沿岸,面积 70 多万平方公里。气候温和湿润,全年有雨,生长季很长。大部分地区是肥沃的黑色土壤,已开垦成闻名世界的农牧业区。目前,那里居住着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生产着全国 90%以上的小麦和玉米,畜养了全国 75%的牛、40

%的羊以及大部分的马和猪,还拥有全国绝大部分的工业。本区交通发达, 全国一半以上的铁路线集中在这里,为世界铁路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数十条铁路线,呈放射状聚集到位于拉普拉塔河口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城,以及罗萨里奥、布兰卡港等,它们把各地的农牧产品输送到那里加工、包装、运

销到世界市场。

2945 格兰查科草原 南美洲中部的平原,属拉普拉塔平原北部。西界安第斯山麓,东界巴拉圭—巴拉那河,北接热带森林,南邻潘帕斯草原。地跨巴拉圭、玻利维亚、阿根廷三国各一部分。面积约 65 万平方公里。海拔介

于 100—400 米。西部较高,有丘陵;向东地势逐渐降低,东边为沼泽低地。

南回归线横贯境内,是南美洲夏季最热地区之一。夏雨冬干,年降水量 500

—1000 毫米,自西向东增加。有广大的灌木林和热带草原。南部阿根廷所属部分,地处亚热带,土地肥沃,农牧业较发达,盛产棉花,为阿根廷最大的棉花产区。

2946 马拉开波盆地 位于南美洲委内瑞拉西北部,东、南、西三面被

安第斯山脉钳形包围,面积 1.63 万平方公里。盆地的中心是马拉开波湖,北端湖口为陆地紧锁,以狭长的马拉开波海峡与委内瑞拉湾连接,湾外便是辽阔的加勒比海。由于有许多河流注入,淡水补给源源不断,所以除北部因受海潮影响湖水略带咸味外,其余均为淡水。盆地内石油贮量十分丰富,黑色原油常常从湖畔的沥青裂缝中溢出来,浮在水面上,当地居民把它称为“大地的汁水”。油田主要分布在湖的东北岸和西北岸,并向湖底延伸,是委内瑞拉最重要的石油产区。所产石油大部分供出口,部分输到帕腊瓜纳半岛及其外侧的两个荷属小岛(阿鲁巴和库蜡索岛)进行炼制,那里建有巨大的炼油厂。

2947 阿塔卡马沙漠 南美洲智利北部的沙漠。约介于南纬 18°—27° 之间,沿太平洋海岸伸展。由于地处回归高气压带,加以沿岸秘鲁寒流等的影响,使气候极端干燥,年降水量一般在 50 毫米以下,其北部仅 10 毫米左右。常连续几年无雨。沙漠内多盐沼,植物稀少。硝石和铜蕴藏丰富,是智利重要的硝石产区。

2948 亚马孙河 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大河之中水量最大、河网最密、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上游乌卡亚利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坡(在秘鲁境内)。从发源地先向北流,奔腾在高山深谷之中;流出山地后转而向东, 流经广阔的亚马孙平原。沿途汇集了数以百计的支流,最后在巴西的马腊若岛附近洼入大西洋,全长 6480 公里。流域内,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

区的年降水量达 1500—2000 毫米。干流所经地区,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而南、北两侧支流地区,雨季正好相反,北部为 3 月至 6 月,南部为 10 月至

次年 3 月。加上安第斯山脉雪峰的冰雪融水,所以水源终年供应充沛,流量

极大。河口年平均流量达 12 万秒立方,每年泄入大西洋的水量有 3800 立方公里,相当于刚果河(扎伊尔河)的三倍多,约占世界全部河流水量的九分之一。在远离河口 300 多公里的大西洋上,还可以看到其黄浊的河水。亚马

孙河的河面相当宽广。在一般情况下,上游宽约 700 米,中游 5000 米以上,

下游 22000 米,河口处更宽达 80000 米。由于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坦荡,河床比降小,流速很缓慢。一到洪水季节,河水排泄不畅,常使两岸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的平原、谷地,形成一片汪洋,亚马孙河因此获得了“河海”的称号。亚马孙河出海一段,因近代地壳沉降作用,加以河流所带的大部分泥沙为沿岸海流带走,所以没有出露水面的三角洲。相反却形成了巨大的喇叭状河口,大西洋的海潮可溯河流入内陆 900—1300 公里。大潮时,常形成 5 米高的巨浪,呼啸而上,气势磅礴,景色壮观。当地印第安人称这种大潮为“亚马孙奴”,亚马孙河即得名于此。亚马孙河水系具有非常优越的航运条

件。它不仅河宽水深,比降很小,而且主要河段上没有瀑布险滩,并可与各大支流下游直接通航,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道系统。3000 吨海轮沿干流上溯,可达秘鲁的伊斯托斯,7000 吨海轮可达马瑙斯。整个水系可供通航的河道总长达 2.5 万公里。

2949 奥里诺科河 南美洲第三大河。位于南美洲北部。发源于圭亚那高原西南部的帕里马山(在委内瑞拉同巴西接界处),沿途接纳阿普雷河等支流,在下游形成辽阔的三角洲,分成 17 股水道注入大西洋。全长约 2730

公里。流域面积 94.4 万平方公里。洪水期开始于 5 月,延续至次年 1 月,2

—4 月为枯水期。博利瓦尔城以下可通海轮。上游通过卡西基亚雷运河同亚

马孙河水系相通。支流卡罗尼河中游附近的安赫尔瀑布,落差达 979.6 米, 是世界最高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2950 巴拉那河 南美洲仅次于亚马孙河的第二大河。上源格兰德河和帕拉奈巴河均发源于巴西高原东南边缘,流经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其河口段称拉普拉塔河,注入大西洋。流程 4700 公里,流域面积 425 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巴拉圭河等。流域内降水相当丰富,并以夏雨为主,因此,巴拉那河水量很大,夏涨冬枯。上游落差大,多急流、瀑布,水力资源丰富,有著名的伊瓜苏、瓜伊拉等瀑布。中游宽涤,下游两岸多沼泽。波萨达斯以下可通巨轮。

2951 巴拉圭河 南美洲巴拉那河右岸的主要支流。源出巴西高原西南部。自北向南流,经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至阿根廷的科连特斯附近注入巴拉那河。全长约 2200 公里,流域面积约 115 万平方公里。河水夏涨冬枯, 水位季节变化急剧。下游两岸因受高地约束,排水困难,多沼泽、湿地。巴西的科仑巴以下可以通航,是南美洲中部重要的内河航道。

2952 拉普拉塔河 南美洲巴拉那河与乌拉圭河的河口部分,长约 320 公里。由于近代地壳下沉作用,河口未出露三角洲,而形成大西洋沿岸的喇叭形三角港,是世界上最宽河口之一,最宽处达 220 公里以上。西北段因受

大量河水注入(约 4.2 万秒公方),为淡水;东南段因海洋影响,为咸水。沿岸有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蒙得维的亚(乌拉圭)等大城市。

2953 里约热内卢 南美洲巴西第二大城和最大海港,也是南美洲最大海港之一。位于巴西东南部大西洋里约热内卢湾西岸,港口腹宽口窄,可舶巨轮。面积 730 平方公里,人口有 500 多万。始建于十六世纪六十年代,曾数度为巴西首都(1960 年 4 月首都由此迁往巴西利亚)。是全国经济和文化中心。有纺织、化学、金属加工和食品等工业。许多大企业、银行和垄断组织经理处设于此地。还有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全国最大的图书馆。

2954 圣保罗 巴西的最大城市。位于巴西东南部大西洋沿岸。拥有 1100

多万人口,也是南美洲的最大城市。市区座落在海拔约 900 米的高原上,气

候温凉宜人。始建于 1554 年。因所在地区大量种植咖啡而兴起,近百年内发展迅速。多现代化高层建筑,也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工业发达,全国半数以上的纺织、化学、制药工业和四分之三以上的电器、橡胶和机器工业集中于此,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圣多斯为其外港。

2955 瓦尔帕来索 智利的著名海港,也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海

港。位于首都圣地亚哥西北的瓦尔帕来索湾南岸。人口约 30 多万。有建筑坚固的防波堤和优良的码头设备。工业区在市东,商业区接近港口,工业部门有纺织、制革、食品、化学、船舶修造和金属加工等。对外贸易中输入占全

国半数以上。常有地震,1906 年大地震继以大火,现在的市区大部分是灾后所建。

2956 利马 秘鲁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利马河畔,距太

平洋岸约 12 公里。人口近 300 万。全国三分之二的工业集中于此,有棉纺织、毛纺织、制革、食品、石油提炼、烟草、玻璃等工业。同外港卡亚俄有铁路与公路相通。始建于 1535 年,曾长期是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在南美洲的行政、

宗教和文化中心。有美洲最古老的圣玛科斯大学(建于 1551 年)。气候温暖宜人,唯冬春多湿雾,是著名的游览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