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显现的雏形

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当然其中也经历了常人想象不到的艰难,付出了许许多多的辛苦。

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有了丝绸之路的雏形,但是那时还只是雏形,不像后来那样贯通和顺畅,而且也并不只是作为丝绸贸易来开通的。

那个时候,虽然人类交往常常面临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险和困难的挑战,但是欧亚大陆之间并没有隔绝。那时,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北部的草原上,存在着一条由许多不连贯的小规模贸易路线衔接而成的草原之路。

这一点已经被沿路为数不少的发现所证实。这条路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

早期的丝绸之路上并不是以丝绸为主要交易物资的。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我国商人就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购买产自新疆地区的和田玉石,同时出售海贝等沿海特产,同中亚地区进行小规模贸易往来。

这时,良种马及其他适合长距离运输的畜力也开始被人们使用,这就使大规模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成为可能。

耐渴、耐旱、耐饿的单峰骆驼,在公元前11世纪便用于商旅运输;而分散在亚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在更早以前就开始饲养马;双峰骆驼则在不久后也被运用在商贸旅行中。

另外,欧亚大陆腹地有广阔的草原和肥沃的土地,对于游牧民族和商队而言,可以随时随地停留下来,就近补给水、食物和燃料。这样一来,商队、旅行队或军队,可以在沿线各强国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存在或引发敌意的情况下,进行长途旅行。

在商代帝王武丁配偶坟茔的中,人们发现了产自新疆的软玉。这说明至少在公元前13世纪,我国就已经开始和西域乃至更远的地区进行商贸往来。

依照晋人郭璞在《穆天子传》中的记载,公元前963年,周穆王曾携带丝绸、金银等贵重商品西行至里海沿岸,归途中将和田玉带回我国。虽然这种说法或许存在疑点,但是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各个地方,确实发现了不少丝绸制品。

在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对外经济交流活动。

《史记·赵世家》中记录了苏厉与赵惠文王对话时说的话:“马、胡犬不东下,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宝者非王有已。”苏厉指出赵国通过对外贸易获得财富的事实。

“昆山之玉”即为昆仑山下出产的软玉,“胡犬”则是产自中亚、西亚的一种狗。从侧面证实了那时存在对外经济交流的事实。

公元前5世纪左右河西走廊的开辟,带动了我国对西方的商贸交流,西域地区诸如鄯善、龟兹等国家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而当时的欧洲国家已经开始用“赛里斯”称呼我国。这种小规模的贸易交流,说明在汉朝以前东西方之间已有长时间的贸易交流。

不仅仅是丝绸,丝绸之路上另一件著名的商品,产自阿富汗巴达克山的名贵宝石青金石,早在公元前31世纪就开始出现在我国、印度和埃及。这意味着中亚地区的商旅贸易开始的时间要比这一地区部分国家诞生得还要早些。

大约过了1000年,青金石的贸易开始传入印度的哈拉帕。后来,青金石成为佛教七宝之一。

很多发现证明,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明古国之一埃及,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与北非、地中海及西亚之间进行贸易。

有关证据显示,在公元前14世纪前后,埃及人已经造出了船。在埃及,人们还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前产自阿富汗的青金石,说明埃及人在那个时期已经开始沿着这条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道路,展开了一定规模的贸易。

公元前1070年左右的丝绸残片被发现,证实那个时期埃及已经与我国有了间接的贸易往来。不过此后很长一个时段内再没有丝绸的影子,说明丝绸在埃及受至冷落。

这些公元前11世纪留下来的丝绸,究竟是我国养蚕加工的丝绸,还是来自地中海沿岸或者中东的“荒野丝”织造而成的呢?

统一巴比伦和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帝王大流士一世,在他的统治期间,即公元前521年至于前485年,四处扩张,建立了在中、西亚的地区霸业。史料记载,这位帝王喜爱爱琴海生产的鲜鱼和故乡帕提亚的水。

为此,大流士建立了一条连接安息帝国首都苏萨和小亚细亚以佛所等地的“波斯御道”。御道仅供王室使用,在沿线设立许多驿站,每个驿站备有许多好马和好驭手,皇室所需要的一切通过这条御道送至首都,再将帝王的指令传播到波斯全国。

通过御道,向大流士进献快信的人只需9天就可以被送至首都,而普通人走完这段路程需要3个月。

安息利用这样一条贯穿全国的御道,加强了朝廷的统治,另一方面也直接推动了这一地区的商贸活动。在亚历山大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后,他的继承者托勒密一世,在公元前323年最终控制了埃及。

希腊人开始积极推动小亚细亚、印度和东非之间通过希腊管辖的港口进行贸易活动,同时,在陆地上的贸易领域,希腊人也非常活跃。这一时期欧亚之间经贸繁荣不仅是希腊人的成绩,地处阿拉伯半岛及中亚的阿拉伯人,尤其是那巴提斯人也起至不可忽视的作用。

希腊人利用帝国在中亚及其以东的扩张,来打通并控制了丝绸之路,帝国东部边境也许已经延伸至今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处的大宛国和我国新疆西部。

在这一带,曾发现了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9年建立的城市苦盏,苦盏被希腊人称为“极东亚历山大城”,即亚历山大东征的最远处。

在这之后的300年间,希腊人保持了这个庞大帝国在亚洲的统治。

塞琉古帝国的将领欧提德姆斯占据大夏和粟特而独立,他和他的儿子德米特里向四周塞族人地区、安息和大宛扩张领土,继续沿着亚历山大过去的道路向西拓展。

在公元前230年至前200年,大夏国王欧提德姆斯执政时期,大夏版图达到极致。

大夏控制的土地不仅超越了复次忽毡,而且他们的侦察队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已经到达过喀什,这是有据可考的最早的一次我国与西方之间的联系。

古希腊历史学家评价这次行动说:“他们甚至将自己的国土拓展至中国和弗林尼。”

但这种交流还不能完全等同于公元前1世纪繁荣的丝绸之路,也没有持续下来。

随着游牧民族的不断强盛,他们同定居民族之间发生了不断争斗,之间也在不断分裂、碰撞、融合,这使原始的文化贸易交流仅存在于局部地区之间。

经济文化的交流需要一个相对安定和平的环境,在这种动乱的环境下,当时的东西方之间并没有深刻的了解,在文化上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就连上古曾经存在过的贸易往来,这时也变成了传说故事。

至秦汉时期,我国的丝织业不但得至大发展,而且随着汉代我国对外的大规模扩展影响,丝绸的贸易和输出达到空前繁荣的地步。贸易的推动使得中原和边疆以及我国和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

这些都说明,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地区之间进行大规模交通的要素已经具备,出入我国的河西走廊和联通大陆上各国的道路业已为游牧民族所熟知。这些地区之间的分裂、碰撞、融合,都从客观上产生了丝绸之路的雏形。

[旁注]

黄河流域 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半坡氏族是中国黄河流域氏族公社的典型代表,4000年前,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族的主干部分。到宋元以前,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西域 指我国汉代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后来发展为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等。

驿站 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我国邮驿历史长达3000多年。早期的公文和军情,主要依靠人力步递,故在春秋时期,人们把边境内外传递文书的机构叫做“邮”。邮距为25千米,是一个成年人当天能往返的距离。

中原 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中原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有所蔓延。一些夏、商时期尚属夷蛮戎狄的周边地区,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也被纳入中原文化区。

和田玉 是一种软玉,俗称真玉。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坚韧、光洁。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岫岩玉并称为我国五大名玉。和田玉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具有极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链接]

在上古时期末,随着各定居强国的不断反击和扩张,这些国家之间往往发生了直接接触。

如西亚地区马其顿亚历山大的东征、安息王朝与罗马在中亚和地中海沿岸的扩张,大夏国对阿富汗北部、印度河流域的统治,以及促使张骞奔向西域的大月氏西迁。

而且在我国与欧洲之间的西域地区,小国林立,中亚地区还时有战乱。控制着西域西北和我国北方的匈奴非常强大,它控制着西域诸国,与周边民族以及我国中原王朝之间争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