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孙权拓展海上丝路

我国汉末三国时期,正处在海上丝绸之路从陆地转向海洋的承前启后与最终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孙权雄踞江东,以古之大禹为榜样,主张“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更通伐,妨损农桑”而竭力发展经济,开创造船业,训练水师,以水军立国,并派遣航海使者开发疆土,与外通好,作出了重大贡献。

航船和航舰是航海的必备条件与主要工具。在三国之前,一般都是靠帆船与信风,在海上漂泊无定,几近冒险,为此而丧生者,不计其数。

至三国时期,由于孙吴同曹魏、刘蜀在长江上作战与海上交通的需要,积极发展水军,船舰的设计与制造有了很大的进步,技术先进,规模也很大。

据张大可著《三国史》,孙吴造船业尤为发达。汉代主要造船地区在长江下游苏州、无锡、安庆等地,多是平底内河船。孙吴造船中心,移往建安郡侯官、临海郡永宁县、横藇船屯、南海郡番禺县等港口。孙权设置典船都尉,专门管理造船工场。

孙吴所造的船,除了军舰之外,其次为商船,数量多,船体大,龙骨结构质量高。最大舰可载3000士兵,有上下5层,雕镂彩画,非常壮丽,续航能力强。

载马80匹的海船称小船,航行在南海上的商船,“大者长20余丈,高出水两三丈,望之如阁楼,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

孙吴武装船队出海百余艘,随行将士万余人,北上辽东、高句丽,南下夷州,即今台湾,和东南亚今越南、柬埔寨等国,吴国灭亡时,有战船、商船等5000多艘。

孙吴发达的造船业对后世出海远航造成了更为有利便捷的条件,对于贸易与交通的发展、海上丝路的进一步形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国时期,随着造船业的崛起与发展,人们很自然把目光从内河而投向海外。江东地区的先民早就积累了相当的航海知识与技术,这可以从先民们的探索历史中得到印证。

一是季风,古称“信风”,与海流为先民们的出海远航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是冲淡水性质的沿岸流,造成先民们出海的好时机。

三是天文航海术与地文航海术,成为先民们远航时判别时间与方向的依凭。

四是船舶操纵技术,提供了比前更为可靠的技术保证。

由于航海术的提高,三国孙吴多次派使者出海远航,成为开拓性的壮举。

只有大船而无驾驭大船的水手和船员,也无法出海远航。这一点,孙权及其东吴以“水军立国”的战略思想,培养与造就了一大批善于水上作业的精兵强将。

这在汉代尚不具备这种条件,而且经过此后许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对后世也确有肇始与开启之功。

孙权水军士卒训练有素,良将云集,纪律严明,因而战斗力很强,就连大政治家、大军事家曹操也十分钦佩。

公元213年,曹操与孙权在濡须的一场水战中吃了败仗,被歼3000人,自溺数千人。

而望孙权,则仪表堂堂,沉着指挥,战船高大,器械精良,军伍整肃,作战勇敢,曹操既惊奇又敬佩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这是作战对方对孙权水军的称赞。

孙权水军的精良,在客观上是因为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其一,有一条从黄海到南海漫长的海岸线;其二,有长江、钱塘江、赣江、闽江、湘江、东江、北江、西江以及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江大湖,而且江湖连接成网;其三,国内有较发达的炼铜、炼铁、造船、纺织等工业,为发展水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足够的技术力量。其四,吴与魏、蜀基本上以长江、湘江为界,争夺要地,战争的特点是水战,这就决定了发展水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孙吴的“地利”条件之长,正是蜀魏“地利”条件之短,孙吴发展水军是完会符合客观实际的。

更重要的是,孙权及其东吴拥有出海的大船与技术,拥有人才与水兵不说,如果缺乏从事海外贸易的物资,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也就不可能形成。

三国时期,作为海上贸易之“大宗”者,当首推丝绸。孙吴的丝织业已远超两汉的水平与规模,而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发展。

孙吴时期,统治者重视农桑,致力垦荒,许多大臣都提出了这类建议。

259年,景帝孙休下诏:“今欲偃武修文,以崇大化,推此之道,当由于士民之赡,必须农桑,田桑已至,不可后时。”说明孙吴政权对丝绸生产的重视。

非但如此,陆逊还在海昌屯田时,“督劝农桑”;诸暨、永安等地也生产御丝;永嘉还贡八蚕之绵。可见丝绸生产区域得至扩大。

后来在安徽南陵县麻桥乡发现东吴墓葬,随葬有梭子、纺锭等纺织工具和记有练、绢、锈、锦、缯、纻、布的遣册,极有可能就是一位丝绸生产者的墓葬,这为东吴丝绸生产提供了实物证据。

三国时吴国还设有官营丝绸生产机构。史载孙权夫人潘氏,“父为吏,坐法死,夫人与姊具输织室。权见而异之,召充后宫。”

同时,孙权又曾“敕御府为母做锦被,改易帷帐,妻妾衣服悉皆锦绣。”由此看来,御府中也生产锦绣等丝绸产品,具体生产作坊就是御府下属的织室。

这官营丝织自三国孙吴始创以来,便代代相传,极大地促进与推动了我国古代丝绸业的发展。

例如两晋时期,据《邺中记》记载:

石虎中、尚方御府中巧工作,绵织成署皆数人。

石虎即赵石虎的官营丝织作坊,在当时规模最大,尚方御府,即后赵主管这类作坊的组织,其下又有织锦署、织成署等。

南北朝时期,这类作坊还按军事系统编制,可见其织户工匠之多、管理之严。

三国孙吴在上述诸方面都在汉代有较大进步,具有出海远航的主客观条件,因而形成东海丝绸之路。

他根据季风的变化规律和海流的方向,在夏季的6月至8月,从江浙沿海出发,借助风帆和海流移动的力量,以及天文、地文导航,在顺风顺水相送下,航渡出海近则台湾,远则日本等地。

这条航线的有无,已被后世的航行所证实。古代日本与中国南朝的交通,唐及唐以后遣唐使以及贸易商船的往来,大多采用这条路线,自然与利用海流、天文和地文导航有关。

不过这条航线事先是不一定了解的,更不会知道所到之处是什么地方,远航的结果,往往后来才知道。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许多方面的事实都说明雄踞江东的三国孙吴很有作为、很有建树并卓有成效。

[旁注]

曹操 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作出重大贡献。

刘表 字景升,东汉末年名士,汉室宗亲,荆州牧,汉末群雄之一。姿貌温伟,少时知名于世,与7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他属于汉家皇室一族。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表是正宗的皇亲。

陆逊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东吴大帝孙权兄长沙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222年,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一战成名。

大禹 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因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229年~252年在位。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建立吴国。

[阅读链接]

据考证,三国当时孙吴造船业已经达至国际领先的水准。

1955年在广州出土了东吴的陶制船模,船模从船首至船尾有8八根横梁,8根横梁说明有8副舱板,它们把船体分成9个严密的船舱。

这就是用横梁和隔舱形成的分隔舱结构造船技术。船要航行时,即使有一两个船舱受到破坏进水了,水也不会流入其他船舱中,船也不会马上沉没。进水的船舱可以抓紧时间抽水、堵塞漏洞和进行其他修理,并不影响船的继续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