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茶马古道继续发展

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从隋唐始,至清代止,历经岁月沧桑近千年。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我国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

唐宋时期,内地输往藏区的茶叶主要是青藏道。但自宋朝以来,甘孜州就是从四川至康区、西藏的川藏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和要冲地带。

宋元时期,官府就在黎雅、碉门等地与吐蕃等族开展茶马贸易,但数量较少,所卖茶叶只能供应当地少数民族食用。

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

至明代,又恢复了茶马政策,而且更加重视,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

于是从明代开始,川藏茶道正式形成,川藏茶道的兴起,促使川藏沿线商业城镇的兴起和西藏和内地的联系加强。

明代初期,从川西到康藏的川康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条,一条从邛崃至名山、雅安、荥经、汉源、泸定、康定,然后出关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渡金沙江进入西藏。

从邛崃至康定段俗称“大路”,由此道进入康定的茶称“大路茶”。明代时期,黎、雅、碉门成为川西茶马互市的最大市场,史书中有对“秦巴之茶”的记载:

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斯藏,五千余里皆用之。

明洪武年间,又开通了一条从碉门经泸定岚安、烹坝的茶马贸易通道,于岩州设市,置岩州卫,保护市易。川西茶马互市的市场从黎州西移至岩州,即泸定县岚安乡。该道在历史上俗称为“小路”,沿此道运往打箭炉的茶称“小路茶”。打箭炉即康定。

由此,川藏道进入康定起,就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抵达昌都,再由昌都通往西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向西藏地区。

由于明朝运往西北输入藏区的茶叶仅占全川产量的1/10,支付在甘青藏区“差发马”所需茶叶,其余大部川茶,则由黎雅输入藏区。

而西藏等地藏区僧俗首领向明廷朝贡的主要目的又是获取茶叶。因此,他们就纷纷从川藏道入贡。

1398年5月,在四川设茶仓四所,“命四川布政使移文天全六番招讨司,将岁输茶课乃输碉门茶课司,余就地悉送新仓收贮,听商交易及与西蕃市马。”

1458年,明朝规定今后乌思藏地方该赏食茶,于碉门茶马司支给,促使乌思藏的贡使只得由川藏道入贡,不再由青藏的洮州路入贡。

1470年,明廷更明确规定乌思藏赞善、阐教、阐化、辅教四王和附近乌思藏地方的藏区贡使均由四川路入贡。

同时,明朝在雅州、碉门设置茶马司,每年数百万千克茶叶输往康区转至乌思藏,从而使茶道从康区延伸至西藏。

而乌思藏贡使的往来,又促进了茶道的畅通。于是由茶叶贸易开拓的川藏茶道同时成为官道,而取代了青藏道的地位。

明太祖洪武年间,一匹上等马最多换茶叶60千克。明万历年间,则定一匹上等马换茶30篦,中等20篦,下等15篦。

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

明代末期,岩州市废,打箭炉市兴。进入清朝后,打箭炉成为藏区盛极一时的汉藏贸易中心,同时也成为汉藏文化交流的中心,历代中央王朝治藏的重镇。

清朝进一步加强了对康区和西藏的经营,设置台站,放宽茶叶输藏,打箭炉成为南路边茶总汇之地,更使川藏茶道进一步繁荣。

川藏道崎岖难行,开拓十分艰巨。由雅安至康定运输茶叶,少部分靠骡马驮运,大部分靠人力搬运,称为“背背子”。

那时,行程按轻重而定,轻者日行30多千米。途中暂息,背子不卸肩,用丁字形杵拐支撑背子歇气。杵头为铁制,每杵必放在硬石块上,天长日久,石上留下窝痕,数百年后仍清晰可见。

从康定到拉萨,除跋山涉水之外,还要经过许多人烟稀少的草原,茂密的森林,辽阔的平原。要攀登陡峭的岩壁,两马相逢,进退无路,只得双方协商作价,将瘦弱马匹丢入悬岩之下,而让对方马匹通过。

要涉过汹涌咆哮的河流,巍峨的雪峰。长途运输,风雨侵袭,骡马驮牛,以草为饲,驮队均需自备武装自卫,携带幕帐随行。

青藏高原,天寒地冷,空气稀薄,气候变化莫测,民谚说:

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腊,学狗爬。

这形象地描述了行路难的景况。

川茶就是在这艰苦的条件下运至藏区各地的,川藏茶道就是汉藏人民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开拓的。川藏茶道的开拓,也促进了川藏道沿线市镇的兴起。

大渡河畔被称为西炉门户的泸定,明末清初不过是区区“西番村落”,为南路边茶入打箭炉的重要关卡。

1706年,建铁索桥。外地商人云集泸定经商。至1911年,设为县治,后来发展到商贾30余家,成为内地与康定货物转输之地。

康定在元代时尚是一片荒凉原野,关外各地及西藏等处商人运土产至此交换茶叶布匹,只得搭帐篷竖锅桩,作为住宿之处,明代才形成一个村落。

随着藏汉贸易南移,逐渐发展成为边茶贸易中心。1729年,置打箭炉厅,设兵戍守其地,番汉咸集,交相贸易,成为了闹市。

从此“汉不入番,番不入汉”的壁垒打破,大批藏商越静宁山进入康区,大批的陕商和川商涌入康区。内外汉蕃,都聚集在一起。

这个因茶叶集市而兴起的城市,藏汉贸易通过“锅庄”为媒介,雍正至乾隆时期,锅庄由13家发展48家,商业相当繁荣,成为西陲一大都市。

此外还有里塘、巴塘、道孚、炉霍、昌都、松潘等地都是在清代茶道兴起而发展为商业城镇的。

总之,川茶输藏是促进川藏交通开拓和川藏高原市镇兴起的重要因素。

川藏线既是一条经济线,也是一条政治线、国防线,它把我国内地同西藏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使近代的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再也无力把西藏从我国分离出去。

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1735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鸦片战争以后,英帝国主义为了侵略西藏,就力图使印茶取代川茶在西藏行销。他们认为一旦印茶能取代川茶的地位,英国即可垄断西藏之政治与经济。

为此,英帝国主义甚至用武力入侵拉萨,强迫印茶输藏。从此,反对印茶销藏,保护川茶销藏,成了我国汉、藏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西藏的重要内容。

当时西藏人民为了国家利益,宁愿以高出印茶10来倍的价格购买川茶,而拒食印茶。西藏地方政府面临印茶销藏带来的政治经济危机,更是竭力主张禁止印茶入藏。

十三世达赖喇嘛还亲自出面向清廷呼吁,要求清朝政府配合行动,制止印度茶销藏。清朝四川总督刘秉璋更是主张力禁印茶进藏,免贻后患无穷。

清朝廷奉命与英国谈判《藏印通商章程》的张荫棠从汉藏经济、政府收税以及茶农茶商利益考虑,也力主反对英国在西藏倾销印茶,保护川茶销藏。

其后川督赵尔丰为了反对英帝侵略西藏,保卫边疆,则在雅安设立边茶公司,支持西藏人民抵制印茶。

边茶公司改良茶种,整顿川茶,并在西藏设立分公司,打破了边茶不出炉关的限制。并在里塘、巴塘,昌都设立售茶分号,减少中间环节,迅速将川茶运往西藏。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茶马古道上,四川茶叶也成了汉藏民族共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倾销印茶的斗争武器。

[旁注]

打箭炉 即康定。相传,三国时期蜀汉军师诸葛亮率大军南征孟获途经雅安,曾遣一名叫郭达的将军,到今天的康定城一带为军队造箭,郭达将军一人每天能造箭数千支,当地百姓感到惊奇,将其视为神灵供奉,并将郭达造箭之地叫做“打箭炉”。

锅庄 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藏族的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在节日或农闲时跳。锅庄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

汤显祖(1550年~1616年),我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喇嘛 藏语,意为和尚。本来并不是每个出家人都能称为喇嘛的。正确的称呼是:出家的男人受十戒的称沙弥,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出家的女人受十戒的称沙弥尼,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尼。在我国的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处,皆称僧为喇嘛,意思是上师。

[阅读链接]

20世纪初期,印茶乘机大量销入藏区,西藏地方上层在英帝国主义的煽动下进攻川边地区,四川与西藏发生军事冲突。

双方的亲密联系有所削弱,唯有川茶仍畅行于川藏之间。

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川茶更成为一种“国防商品”,沟通内地与西藏的重要经济联系,并借此而增进了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的政治关系和汉藏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