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17 年的战局
①协约国的西线攻势。1917 年,大战已经进入了第 4 个年头,旷日持久的战争使交战双方都遭到了巨大的消耗。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经济、人口等动员能力对战争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拥有人数众多的后备军和发达的经济的协约国占了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到 1917 年初,协约国兵力达到了 425
个师,同盟国则为 331 个。由于后备不足,损失的兵员和战争物资难以及时补充,德国已无力实施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开始在陆战场转入战略防御,在海战区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协约国则决定在新的一年中发起西线攻势,彻底击溃德奥军事集团,使 1917 年战局成为决定性战局。
1917 年 4 月,按照战局计划,英法军队发动了“四月攻势”。战役由新任法军总司令尼维勒指挥,故又称“尼维勒战役”。战役企图是围歼努瓦荣突出部的德军。战役计划为:英军在阿腊斯——巴波姆地段和索姆河与瓦兹河之间地段进行佯攻,法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的埃纳河一带担任主攻,突破德军防御。尔后两军在吉兹地区对德军达成合围。4 月 9 日,按预定方案, 英军以 30 个师的兵力在 60 辆坦克和大量火炮的支援下,首先在阿腊斯地区
向德军发起攻击。4 月 16 日,法军在进行了长达 10 天的炮火准备以后,以
54 个师、128 辆坦克向伊尔松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英法联军攻占了德军部分
阵地,但遭到德军火力的严重杀伤,联军多次试图突破,都没有成功。5 月 5 日,联军被迫停止进攻。这次战役是一次极不成功的战役,英法军队伤亡达34 万人,德军仅损失 16 万人。战役的失败在法军内部造成严重危机,直到
1917 年末,法国再也未能组织起大的进攻。
四月攻势失败后,法军新任司令贝当通知英军,法军需要整顿,7 月前不能再与英军进行大规模协同。为了稳住法军,英军统帅部决定按协约国1917 年战局计划单独行动,在梅森附近实施一次突击。6 月 7 日,英军在进
行了 10 天的炮火准备和以 600 吨高爆炸药、19 条坑道进行的坑道大爆破之后,以第 2 集团军 3 个军的兵力、2200 多门火炮、300 架飞机、90 辆坦克向德军发起攻击,第一天即炸死炸伤德军 2 万人、俘虏 7 千多人。到 6 月 15 日,梅森的突出部被英军占领,英军的战术态势得到改善。但随着德军防御不断加强,作战又陷入僵局。7 月 31 日,为了实现既定作战目标,英军又以第 5 集团军在第 4 集团军的支援下,在经过了 16 天的炮火准备后,向德军发起进攻,但连续不断的暴雨和德军的顽强抵抗使英军无法取得大的进展,进攻第 1 天,英军以 3.1 万人的伤亡,仅推进了 500 米。此后,英军又发动了
三次大的进攻,但都未能取得显著结果。到 11 月 10 日战役结束时,英军只
将战线推进了 6 公里,歼灭德军 27 万人,自己却损失了 30 万人。
11 月 20 日,为了挽回梅森战役的失败,策应意大利战场的意军,英军又发起康布雷战役。英军指挥部把突破德军防线的希望寄托在新采用的大规模坦克攻击战术上。为此,英军做了周密的准备。集中了作战坦克 378 辆,
辅助坦克 98 辆,专门组建了一个坦克军。同时集中了 1009 门火炮,1000 架
飞机,总兵力近 10 万人。进攻之前,步兵和坦克进行了 8 天的合同演习。为了隐蔽战役企图,所有坦克都是隐蔽送到出发阵地,并取消了例行的炮火准备。11 月 20 日晨 6 时 10 分,英军在大雾掩护下突然发起进攻。坦克群在 10
公里正面展开,每 3 辆组成一组,呈三角队形冲击,步兵随坦克之后前进。
坦克出发 10 分钟之后,英军火炮才开始炮击。德军被从大雾中冒出来的数百
个隆隆巨响的庞然大物吓得惊惶失措。到下午 4 时,英军已突入德军的第三
阵地,向纵深推进 8—10 公里,突破了德军的战术防御地幅,但英军预备队兵力不足,未能扩大战果。德军则迅速调集兵力,将野炮装在汽车上组织了有效的机动反坦克作战兵力。29 日英军停止进攻,30 日至 12 月 6 日,德军反复实施反冲击,收复大部阵地。英军又投入 73 辆坦克支援,才使战线稳定下来。
1917 年协约国为在西线取得决定性胜利,投入了大量兵力,实施了数次大规模战役,但都未能打破僵局,反而陷入了新的消耗战中。协约国之所以未能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除各国军队缺乏协调、战役之间缺乏联系、指挥思想保守呆板外,还与美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有关。美国参战使英法产生了等待依赖思想,俄国的国内危机和最终退出战争则削弱了协约国在 1917 年的攻势。不过,对于德国来说,虽然德军顶住了协约国在西线的强大攻势, 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实力遭到进一步的消耗。
②美国参战与俄国退出战争。大战爆发不久,美国即宣布中立。从美国的国家利益来讲,欧洲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对美国乘机“建立巨大规模的军事机器”、夺取世界霸权是十分有利的,美国不希望任何一方获胜。但二者之中,美国更不希望德国取胜,因为德国的胜利将使德国在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建立起军事霸权,那时美国将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因此,战争爆发后,美国实际采取的是袒护协约国的政策。随着协约国对美国的军事经济依赖的加深,美国已成了协约国的债主,因而更不愿意看到协约国的失败。尤其是 1915 年德国采取了无限制潜艇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直接损害,美、德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1917 年 2 月,德国不顾美国的抗议,再次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并计划联络墨西哥、日本结成反美军事同盟,这就极大的激发了美国的参战热情。加上俄国政局的动荡导致协约国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德国最终取胜的危险再次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放弃中立,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已经势在必行。1917 年 4 月 6 日,美国国会两院通过了参战决议案,并于同日对德宣战。
美国的参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终改变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尽管美国对参战所作的准备很不充分。美军对于 1917 年的战局还不能立即产生明显的影响,但美国深厚的经济实力和
众多的人力,使美国成了协约国集团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厂。到 1918 年,协约国不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经济实力上都占了绝对的优势。
但对于协约国来说,俄国的退出战争,则又大大地削弱了协约国的军事力量。1917 年 3 月,俄国的“二月革命”爆发,俄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尽管临时政府继续承担了对协约国的义务,但俄军在东线的进攻却遭到了惨败。1917 年 11 月,十月革命爆发,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并果断地宣布退出大战。俄国的退出战争使得德国可以从东线调兵增援西线。因此,如果说英法因为美国的参战而增强了打败德国的决心, 德国也因俄国退出战争而重新鼓起继续战争的勇气。1918 年的战局,也就在极为复杂的条件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