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6 年的战局

①凡尔登战役。经过 1915 年在东欧战场的进攻,德国未能实现其迫使俄国退出战争的目的,但德国统帅部认为俄国的攻击力量已经崩溃,短期内无力发动攻势,因此决定在 1916 年将战争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1915 年底, 德军统帅部制订了代号为“处决地”的打败法国的战役计划。德军统帅部认为,法国在军事上的努力已经达到了即将破裂的临界点,德军应当趁机集中力量,使法国陷于崩溃。为此,德军统帅部决定选择凡尔登这个法国人坚强与勇敢的象征的地方发动进攻,迫使法国统帅部为坚守它而耗尽其所有兵力。简言之,就是用消耗战把凡尔登作为“绞肉机”,使法国“把血流尽”。

凡尔登是巴黎以东的一个要塞城市,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战线的支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法军以要塞为基础建立起正面达 112 公里、纵深 15

—18 公里、外径为 45 公里的筑垒地域,筑垒地域共有 4 道防御阵地,其中 3

道是野战防御阵地,第 4 道防御阵地由永备工事和两个堡垒地带构成。

凡尔登筑垒地域属法中央集团军群的编成,战前由第 3 集团军的 3 个军

共 11 个师、632 门火炮防守。其中马斯河右岸由第 2 军和第 30 军(6 个师、

338 门火炮)防守,左岸由第 7 军(2 个师、294 门火炮)防守,另有 3 个师作为预备队配置在凡尔登以南。此外,守军还可以得到统帅部预备队第 1、第 3、第 20 军的加强。

德军担任进攻任务的是威廉皇太子亲自指挥的第 5 集团军,17 个师,1204

门火炮(其中重炮 683 门)。突破地点定在马斯河右岸从孔桑武阿到奥恩的

宽 15 公里的狭窄正面。突击群作梯次配置,第 1 梯队突击群由预备队第 7

军、第 18 军、第 3 军组成,辅助突击由第 15 军实施,钳制行动由预备队第

6 军、预备队第 5 军实施。另外施特兰茨集群将在战役的完成阶段投入战斗,

以 3 个预备队军支援第 5 集团军从东面攻占凡尔登突击部和整个要塞地区。德军统帅部计划用重炮兵和特大威力炮兵摧毁法军的野战筑垒和永备筑垒后,以快速攻击夺取凡尔登。为此,在主要突击地段上,德军每公里突破正面的兵力、火力都占绝对优势,其中步兵师比法军多 3 倍,火炮比法军多 3 倍以上。

2 月 21 日 8 时 12 分,德军第 5 集团的炮兵开始实施强大的炮火准备,

持续时间约 8 个半小时,发射的炮弹达 200 万发以上,炮火准备期间,法军

第 1 阵地全部地段和第 2 阵地个别地段的防御配系遭到破坏,部队的指挥陷

于瘫痪。16 时 45 分,德军步兵发起攻击,以 6.5 个师的兵力向法军 2 个师

约 15 公里的防御地段实施主要突击,当日即占领了第 1 阵地。在随后的 4 天(2 月 22 日—25 日)中,德军又相继攻占了两道阵地和杜奥蒙炮台。法军阵地被割裂为数段,通往后方的主要交通线被切断,凡尔登处于十分危急的境地。

  1. 月 25 日,法军统帅部调整了部署,调第 2 集团军投入交战,并任命该集团军司令贝当为凡尔登前线总指挥。贝当上任后,规定部队的外线炮台为“统一抵抗阵地”,责令用现有一切手段坚守,并紧急调集 3900 辆汽车,组

建了一支 9000 多人的运输队,通过拓宽的“神圣之路”——从巴勒迪克到凡

尔登的一条公路,将作战人员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从 2 月 27 日至 3

月 6 日,法军每昼夜有 6000 辆卡车通过这条公路到凡尔登,平均每 14 秒通

过一辆汽车。依靠这条唯一的补给线,法军有 19 万名士兵和 2.5 万吨军用物

资被送到了凡尔登,法军力量大大增强。到 3 月 2 日为止,法军的兵力增加了 1 倍,而德军仅增加了 1/10。

  1. 月 6 日,德军扩大了进攻正面,将主攻方向转移到马斯河左岸,企图

夺取莫尔特——奥姆高地和 304 高地,切断凡尔登的补给线,消除法军对德军各突击军的翼侧袭击。右岸的德军也对法军的沃炮台和杜奥蒙炮台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双方展开了反复的拉锯战。经过残酷的浴血战斗,直到 5 月 20

日,德军才攻下了 304 高地和莫尔特—奥姆高地。

6 月,德军统帅部再次试图突破凡尔登防御地域的整个防御,对沃炮台和通过弗勒里村庄、苏维尔炮台、蒂奥蒙和弗鲁阿德·德·特尔筑垒地域的法军最后一道防线发起了新的猛攻。在付出了巨大伤亡之后,德军先后攻占了沃炮台、弗勒里村庄和蒂奥蒙筑垒地域,但对苏维尔炮台的几次进攻都被击退。

6 月底 7 月初,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开始减弱。6 月俄军在东线发起夏季进攻战役,7 月 1 日英法军队发起索姆河战役,德国统帅部被迫从凡尔登抽调兵力到东线和索姆河地区。8 月,战役的主动权开始转到了法军手中,法军先后收复了蒂奥蒙、弗勒里和 304 高地。8 月 29 日,德国总参谋长法金汉被撤职。新任参谋总长兴登堡认为在凡尔登城下的攻势已失去战略意义,于9 月 2 日下令停止进攻。

10 月至 12 月,法军在马斯河右岸实施了两次短促而有力的连续突击。

到 12 月中旬,法军基本恢复了马斯河右岸自 2 月 25 日以来被德军占领的阵地,并停止了进攻。凡尔登战役宣告结束。

凡尔登战役历时 10 个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在这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的战役中,双方均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德军投入交战的兵力为 50 个师,损失近 60 万人,法军投入交战的兵力

为 71 个师,损失 58 万人。步兵师的战斗减员达到 70%以上。战役的物资消

耗也空前巨大,仅枪弹一项双方就消耗了 4000 万发。德军在战役发起的第一

天即消耗了 200 万发炮弹,平均每小时为 10 万发。法军从 2 月 25 日到 6 月

15 日共消耗了 1450 万发炮弹。

凡尔登战役不仅是大战中期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也是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不但未能歼灭法军主力、耗尽法军的战略预备队,而且也

未能阻止协约国军队在索姆河转入进攻,相反却使自己遭到了巨大的消耗, 并引起了国内政局的恶化。自此,战争的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协约国手中。

②索姆河战役。正当德军在凡尔登方向实施进攻时,处于西线战场北翼的英法军队筹划了对德军实施大规模进攻作战的索姆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是协约国 1916 年战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役设想在

1915 年底即已提出,战役方案几经修改,到 1916 年 5 月最终确定。战役的直接目的是击溃在法国北部地区的德军,为尔后转入运动进攻创造条件,并牵制当面敌人,减弱德军在凡尔登方向的压力。方案规定,英法共投入 39

个师,其中英军 25 个师,法军 14 个师,整个进攻正面为 40 公里,突破地段

为 15 公里,战役将于 7 月 1 日发起,英国军队担任主攻。

在索姆河地区防守的是德第 2 集团军,共 13 个师,其中 9 个师部署在第

1 线,4 个师为预备队。德军的防御由 3 道阵地构成,纵深 7—8 公里。经过

德军 2 年的精心构筑,索姆河地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坚强和最完善的设防地区之一”。

英法军队指挥部已经意识到索姆河战役将是一场持久的消耗战,因此做了 5 个多月的周密准备,积聚了大量的物资。法军在仓库中集中了 600 万发

75 毫米炮弹和 200 万发重炮炮弹,这比战争爆发前法国储备的所有炮弹还要多。

  1. 月 24 日起,协约国军队对德军实施了长达 7 天的强大炮火准备,仅从

法国第 6 集团军地带就发射了 250 万发炮弹。德军的地面工事大部分遭到摧毁,但地下工事几乎未遭损失。

  1. 月 1 日,英法步兵在炮火支援下向德军阵地发起冲击。德军凭借坚固

的工事,顽强抗击,给对方以重大杀伤,英军仅第 1 天即损失了 6 万人,英

法军队的进攻遭到迟滞。到 7 月 17 日,经过 17 天的苦战,英军只推进了 2.5

公里,法军前进了 5—7 公里。在此期间,德第 2 集团军已由 13 个师增加到

21 个师,逐步稳定了防御。

7 月中旬以后,攻守双方围绕着突破与反突破进行了反复的争夺,许多地带的战斗十分激烈。随着战役的进展,交战双方都进一步增加了前线的兵力。8 月,英法军参战兵力已达到 51 个师,德军达到 31 个师,英法军队一

再发起猛攻,但两个月的战斗中,英法军队付出了 28 万人的代价,却只前进

了 3—8 公里。

9 月至 10 月,战役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英法军队又投入了 21 个师。9

月 3 日,英法 4 个集团军、1900 门重炮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发动联合攻击,经

过 10 天激战,却只深入德军防御 2—4 公里。9 月 15 日,英军第一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但也只起到了战术效果。10 月到 11 月间,索姆河地区的气候发生变化,倾盆大雨将战场变成了污泥潭。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和物资耗尽,索姆河战役不了了之。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阵地消耗战。战役持续 4 个多

月,双方投入的兵力达 153 个师,约 1 万门火炮、1000 架飞机。其中英法方

面为 86 个师,德军方面为 67 个师。英法联军付出了 79.4 万人的代价,仅仅

推进了 5—12 公里。德国也损失了 53 万人。尽管德军打破了英法军队的战役进攻,但由于人力物力薄弱,遭此消耗后,再也无法恢复过去的战斗力了。

③俄西南方面军夏季进攻战役。1916 年夏,当西线凡尔登战役正在进行和索姆河战役即将开始的时候,俄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在盟国的要求下,

在加里西亚地区对奥匈发动了夏季进攻战役。战前,西南方面军司令布鲁西洛夫为了隐蔽方面军的战役主要突击方向,决定以第 8 集团军集中 9 个师的力量实施主要突击,其它各集团军也同时在数个地段实施突破。这样该方面军在长达 440 公里的进攻正面上同时在 20 多个地段进行突破准备,就可以使奥匈军队无法判明俄军的主攻方向。

6 月 4 日,俄西南方面军开始实施攻击,德奥军队果然无法判定俄军的

主攻地段,未能适时机动后备力量,因此俄军进展十分顺利,战役头 3 天,

西南方面军便在宽 70—80 公里的正面上向纵深推进了 25—35 公里,并收容

了 7 万名俘虏,奥军望风而逃。6 月 17 日,俄第 8 集团军已推进到 65—67 公里。只是由于俄西方面军未能很好协同,方迫使俄西南方面军转入防御。7 月,西南方面军又发起进攻,但由于德奥方面已调集大量预备队进行抵抗, 俄军进展不大。9 月初,战线稳定下来。

俄西南方面军的夏季攻势又一次重创了奥匈军队。奥匈军队损失达 150

万人,火炮损失 581 门,机枪损失 795 挺,掷弹炮和迫击炮也损失了 448 门。

俄军付出的代价是损失 50 万人。这一战役也迫使德奥军从西欧和意大利战场

抽调了 30 多个师的兵力增援,从而改善了凡尔登城下法军的态势,解除了奥军对意大利的威胁。此外,这一次战役的突破样式也对后来的战役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日德兰海战。战争的前两年,交战双方都把海军的主力留在本土。英国海军主要集中在不列颠的北部港口,法国的海军大多集中在地中海港口, 德国海军集中在赫尔戈兰、基尔港和威廉港。各国都不敢冒险开出主力舰队进行海上决战,只有分遣小舰队有过小规模战斗。协约国以其海军优势力量加紧封锁对方。由于海上封锁,德国处境日益恶化。1916 年,德国统帅部为了突破封锁,决定海军出击。1916 年 4 月 25 日,德国海军袭击了英国海军基地亚茅斯和洛斯托夫特,5 月底,又准备奔袭英国东海岸中部的散德兰。但德军的行动计划被英海军部获悉。英军立即派出舰队迎击。5 月 31 日,两国海军遭遇,触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海上战役——日德兰海战。

日德兰海战历时 12 个小时,分前卫战斗、主力舰队交战和夜间战斗三个

阶段。5 月 31 日 15 时许,双方前卫舰队在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北和挪威南部之间的斯卡格拉克海峡遭遇并展开战斗,英国两艘战列巡洋舰被击沉。16 时40 分,德舰队主力赶到,英国前卫舰队转为反向航行,并向主力舰队呼救。德军误认为英舰队主力不在附近,决定追击英前卫舰队。18 时许,英国主力舰队赶到并投入战斗,德舰寡不敌众,激战近 1 个小时之后,在烟幕掩护下, 德舰转向西南,准备撤出战斗。英舰迂回追击,企图切断德舰退回基地的航道。19 时 10 分后,双方舰队主力再次发生冲突。20 时 40 分,德舰转向西去, 再次退出战斗。入夜,双方又进行了几次战斗,最后德军舰队利用夜晚,突破英军拦截,驶回基地。英国舰队因兵力分散,海上有雾,恐遭伏击,放弃了追击,于 6 月 1 日 11 时转向西北,驶回基地。

这次海战,英国出动了各种舰只 151 艘,德国出动 101 艘。战斗结果,

英国损失战列巡洋舰 3 艘,装甲巡洋舰 3 艘,驱逐舰 8 艘,伤亡和被俘约 6800

人;德国损失战列巡洋舰 1 艘,老式战列舰 1 艘,轻巡洋舰 4 艘,驱逐舰 5

艘,伤亡约 3100 人。事后,双方都声称自己取得了胜利,实际上都未达到摧毁对方基本兵力的目的,“海上总决战”已彻底破产。英国虽然损失大于德国,但因实力雄厚,仍然控制着海上霸权,德国的主力舰队则再也不敢贸然

出海进行大规模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