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科学带来光明的欧拉

1735 年,已在数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瑞士数学家、年轻教授列昂哈德·欧拉右眼突然失明。

医生说:这是过度劳累和紧张的结果。事情是这样发生的。

这一年,欧拉研究出了一种计算行星轨道的方法,他立即用它去计算一颗行星的轨道。整整计算了一整天,没有结果。是不是自己的方法不对,经过检查,不是!于是,欧拉忘了吃饭,忘了睡觉,不停地算啊,算啊⋯⋯又一天过去了,欧拉想要得到的东西隐隐约约出现在眼前,但一下子却怎么也抓不到。拿笔的手早已酸痛,双眼也刺痛得直流泪。可是,欧拉放不下笔, 脑海里全是各种各样的数字、符号,它们使他无法停止下来。直到第三天, 欧拉才终于得出了精确的数字。眼前的数字,放射出金子一样的光芒,令欧拉感到有些眩晕。他沉浸在无比的兴奋和激动之中。但仅仅一会儿,光芒开始慢慢变得模糊起来了,最后竟完全消失。这一短暂的光芒,成了欧拉右眼看到的最后一片光明。

医生的话是对的,但“过度劳累和紧张”绝不仅仅是指这一次。刚刚 28 岁的欧拉,在“过度劳累和紧张”方面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

欧拉很小就被当牧师的父亲送进神学院读书。智力过人的欧拉对神学一点也不感兴趣,在神学院里竟如醉如痴地钻研起了数学理论。13 岁,欧拉被破格录取为巴塞大学的学生。巴塞大学的数学教授伯努利非常赏识欧拉的才华,认为他是一株极有希望的新苗。在严格的训练和特殊的辅导下,欧拉 17 岁时便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硕士。两年后,欧拉发表了一篇极有分量的论文,提出了自己对船桅工作条件分析的独到见解,因此获得了巴黎科学院的奖金。此后,欧拉以惊人的速度接二连三地发表新的创见,在欧洲科学界崭露头角。1727 年,年仅 20 岁的欧拉受聘到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从事数学和力学的研究工作。1733 年,26 岁的欧拉由于才华出众,被晋升为教授、科学院院士,并主持高等数学教授会的工作。此时的欧洲数学界都知道欧拉善解疑难、勇于开拓,所以凡遇到困难和挫折,便会很自然地想起他,力争得到他的指点。

所有这一切,没有过人的刻苦、勤奋,没有过度的劳累和紧张,是能够完成的吗?

但是我们现在已经能够想象得出欧拉右眼累瞎之后,他会怎么办?无疑

地,他不会因为这巨大的不幸丝毫减弱他的工作热情,他依然会忘我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

事实正是如此!

在圣彼得堡的 14 年中,无论在失明之前还是在失明之后,欧拉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通过不懈地探索钻研,欧拉在这一时期解决了费尔马数、哥尼斯堡七桥、凸多面体系性数及一些天文学上的计算问题,成为当时科学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1741 年,欧拉接受普鲁士王国腓特烈大帝的邀请,从圣彼得堡来到柏林科学院担任数学研究所所长。年富力强的欧拉,经验更加丰富,考虑问题更加成熟,对人生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一眼失明并没有把他推进失望和消沉的深渊,相反更让他感到了生命的可贵。他在柏林度过了勤勉奋发、夙兴夜寐的 25 年。在 25 年中,他研究解决了数论、几何、三角、代数、微积分、无穷极数、微分方程等几乎包括数学所有分支的问题,创立了变分法,出版了

《微分学原理》《积分学原理》《力学或运动学的分析》《无穷小分析引论》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这些著作,因为它们的开拓性、创造性,而在欧洲数坛上大放异彩。另外,欧拉还在力学、物理学、天文学以及建筑学方面,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众所周知的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也与欧拉有着直接的关系。它是 1774 年哥德巴赫在与欧拉交换信函时提出的,而且欧拉还对“猜想”进行过一番研究。

有所得必有所失,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欧拉的继续“过度劳累和紧张”,又需要他付出代价了。

59 岁那年,欧拉的左眼开始只能依稀看到前方不远的东西。对于欧拉来说,事态的发展是很容易预料到的。他抓紧最后的时间,在大黑板上奋笔疾书他发现的公式以及种种引证计算,让学生和助手们抄录下来,然后根据他的口授内容写成论文。就在这年,欧拉再次接受圣彼得堡科学院的诚聘,来到俄国。

命运就是这样的让人难以预料。不久,又是在圣彼得堡,欧拉的左眼也完全失明了。

“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将怎样在黑沉沉的世界里度过风烛残年呢?”人们不禁为欧拉感到担心。

但善良的人们啊,请不要忘了欧拉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请不要忘了他的成长历程,请不要忘了他的双眼是怎样失明的,请不要为他担心!

欧拉有真正的科学家的奋斗目标作为他的精神支柱,有事业、责任感、使命感给他提供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无穷力量。他的世界不会是黑沉沉的, 因为他的脑海依然清晰,数学、符号、公式、原理、图形组成一个光明的世界。他后面的岁月不会是风烛残年,因为他还要一如既往地勤奋钻研、刻苦工作,奏响生命的最强音。

请大家看!欧拉正在不分昼夜地奋力进击。他凭着良好的记忆,将一切储藏在脑海里,然后计算、论证、思考、研究,他摸索着书写,或是口述出来让他人记录,于是,一篇篇论文,一本本著作又诞生了。他的生命不止, 他的奋斗不息。

可能是命运之神看到双眼失明仍不能阻止欧拉的“过度劳累和紧张”后又想出的一个计策。1771 年,一场大火把欧拉的书库化为灰烬,里面存放着大量的书籍、资料和欧拉的研究成果。这在常人看来,似乎是已经断了欧拉

一切研究工作的后路,他只有“安度晚年”了。

可是,既然命运之神没有想到要让欧拉彻底解脱,让他从火海中逃了出来,那么欧拉就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命运之神不知道,也许是忘记了: 欧拉是靠脑袋来工作的,漫漫长夜,正是欧拉探索研究需要的环境,虽然不免单调、不免孤寂、不免艰苦。在这漫漫长夜中,欧拉克服重重困难,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高昂的斗志,做着明眼人难以做到的事情,直到生命终止。欧拉在最后的 17 年间,有几部著作接连出版,有近 400 篇论文相继发表, 解决了科学史上的不少难题,其中包括曾使牛顿颇感头痛的“月离”问题。

命运向欧拉屈服了。等到欧拉做完了他应该做,他能够做的事情之后, 才让他在 1783 年 9 月 18 日这一天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欧拉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 76 年,失明 48 个春秋,而圣彼得堡科学院专

门负责整理欧拉著作的委员会,工作初步理出头绪时,就已经忙碌了 17 个年头,正好同欧拉双目完全失明的时间一样长。这或许只是一种纯粹的巧合。但两个或黑夜长长、或忙忙碌碌的 17 年,无疑都给人类带来了科学的光明。

被誉为“法国的牛顿”的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这样告诉人们: “读读欧拉,他是我们一切人的老师。”

是的,我们是该读读欧拉。 双耳失聪,可他仍能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