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文学的柱石塔哈

1952 年,在埃及,两位双目失明的老人脸贴着脸,手握着手,相互鼓励, 相互祝福,共同呼吁全社会给残疾人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这两位老人,一位是美国人,世界著名的残疾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 另一位则是埃及一代文宗,被誉为“阿拉伯文学之柱”,深受阿拉伯人民尊敬和爱戴的塔哈·侯塞因博士。

此时此刻,这位年过六旬的阿拉伯文学泰斗不禁回忆起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1889 年 11 月 14 日,在尼罗河左岸小城马加加附近的一个乡村,一位制糖厂小职员的家中,又有一名男婴哇哇坠地。那时的他,当然还不知道在他之前,家中已有了六个哥姐,在他之后,家中还会有六个弟妹,更不知道全家生活常常会陷于困境,他只顾自己天真活泼地成长着。

然而,命运之神好像是要过早地让这个幼小的生命体味人生的艰难困苦,过早地让他与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告别。男孩儿刚刚三岁。一天早晨, 他醒来的时候,突然感到双眼火辣辣地疼。他患上了眼疾,周围的一切逐渐变得模糊起来。他拼命地用手搓揉双眼,大声地哭。妈妈请来了一位江湖医生。这位庸医用力掰开男孩红肿的双眼,往里滴了几滴药水。男孩的眼疾不但没有冶愈,反而双目失明了。眼前的黑暗,对男孩幼小的心灵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

小男孩儿虽然看不到这个世界,但他感觉到了,明显而强烈地感觉到了别人对自己的嘲弄和冷遇。村里那些淘气的孩子们常常捉弄他,有的大人也当面叫他“小瞎子”,就连家里人也有忽视他的时候。有一次,家里搬迁, 全家搬入新居安顿下来后,才发现盲孩儿不见了。原来,可怜的孩子被忘在火车站的候车室了。又有一次,他跑丢了鞋,赤脚回到家中,因为饿了进门就到厨房里抓碎面包吃,被父亲看见,遭到一顿长时间的咒骂,骂他不体面, 不争气,不可救药,甚至咒他为什么不死。他觉得就连家里过去和他很亲近的小狗也好像和他疏远了。

小男孩儿痛苦极了。但他没有在痛苦面前跪下去乞求人们的同情和怜悯,痛苦更增强了他的自尊,他不想靠别人养活,他要学会自立的本领,开创自己的生活之路。

这位盲童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他总是注意认真地倾听老爷爷讲的传奇故事,母亲和姐姐们唱的儿歌和民歌,就是父亲与客人们的谈话也不放过。就这样,在这位盲童的心中播下了文学艺术的种子。后来,父亲将他送进村里的私塾学习《古兰经》。本来就聪明好学,记忆力强的他学习更加刻苦,9 岁时便能背诵《古兰经》了。除了私塾的课程外,他还经常请同学和家人给自己念书。别人朗诵诗歌,他就在旁边跟着默读,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还经常独自出门,到各处和别人聊天,或是在旁倾听别人聊天。

随着知识的增多,阅历的丰富,他慢慢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必须首先消灭愚昧,才能消灭贫困和疾病。”他下定决心用自己的听觉去掌握文化知识,用文化知识去战胜愚昧,达到光明的境界。就是这一崇高的理想,始终鼓舞着这位双目失明的人,不断地去追求、去奋斗、去拼搏,不断地去同命运抗争,同世俗偏见搏斗。

1902 年,13 岁的他怀着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跟随哥哥来到了开罗。开罗有伊斯兰世界的最高学府爱资哈尔大学,他的哥哥就正在这所大学

读书。他这次来开罗,就是想也像哥哥一样进入这所学校就读。但当他满怀激情前去参加入学考试时,他听到的第一句话,不!是吆喝:“过来,瞎子!” 若不是哥哥牵着他的手让他站起来,他真不愿相信这就是在叫他。他的自尊心又一次受到了伤害,他强忍住自己心中的愤怒,克制着内心的痛苦和酸楚, 走向考场。

考试顺利通过,他的愿望实现了。他成了一名爱资哈尔大学的学生。 学校食宿条件很差,吃的是粗饼、黑枣和泡菜汤,他和几个同学住的是

一间由厕所改造成的又潮又臭的小屋。但是对于从小就双目失明的他来说,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他说:“眼睛的失明,不能阻挡我听课,更不能阻挡我为祖国贡献力量。”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以一个伤残之身,如饥似渴地拼命学习起法律学、文法学、伦理学和教育学来,简直到了忘我的地步。随着知识的丰富,他能够更深刻地思考一些问题了。在课堂上,他常常

向老师提出一些疑问,但得到的总是训斥。他很快发现,那些所谓“学者”, 大多是一些不学无术、因循守旧,光会靠僵死的教条吓唬无知者的人。他开始厌恶那种枯燥、刻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对自己的学校渐渐感到失望。因为他要学习的是真正的知识,而不是陈词滥调,他要追求的是真理,而不是教条。他对人说:“父母希望我得到文凭,可我要求得学问。”他不顾后果, 站在学校少数革新派一边,坚持听他们的课,并且在革新派受挫时登门求教。正是从他们那里,他接触到了数学、地理、文学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知道了世界已经从蒸气时代发展到了电气时代,工业在迅速发展,新事物、新思想正在推动着世界迅速前进。他痛感埃及社会的黑暗落后,大声疾呼,陈述自己的见解。保守势力当然不会放过像他这样的人。他们以亵渎先圣的罪名, 将他开除。但他毫不气馁,开始用笔同守旧势力做斗争,并且广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1908 年,他考入新成立的埃及大学。埃及大学由进步文人阿赫迈德·鲁特菲·谢依德主持,采用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在埃及大学文学院,他废寝忘食地汲取知识,上下求索。为了能听懂外国教员的课,他以惊人的毅力, 坚持每天晚上去夜校补习法语。

经过十几年的磨砺,天才的光辉终于开始显露出来。1914 年 5 月 5 日, 他的博士论文《研究中古时期阿拉伯盲诗人艾布·阿拉·迈阿里》经过严肃认真的答辩,获准通过。学校学术委员会把埃及大学的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了他。他成为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盲人博士。答辩会上响起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他任哥哥紧紧地搂着,激动地哭了。哪能不激动,哪能不流泪呢?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博士学位,它是自己战胜黑暗、走向光明的旗帜,是自己从少年时代起就苦苦追求的,是真理、正义和智慧的结晶,是自身毅力的明证,是自强不息的战歌。

这年年底,埃及国王亲自批准他赴法国留学。他进入巴黎大学学习。开始,他主要靠盲文书籍进行学习。他以手代眼、以脑代纸,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同伴们出去游玩的时候,他总是单独留下来反复默记听来的课程、摸来的知识。由于他超常的勤奋,过了不久,这些盲文书籍便根本无法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于是,他请了一位名叫苏珊的法国姑娘为他朗读书籍,教他法语。苏珊成了他的眼睛。后来,这位法国姑娘做了他的妻子。他很感激他的妻子。他说:“要不是遇到苏珊,很难想象自己能读那么多的书。”

就这样,他在巴黎大学学习了古希腊史、古罗马史、哲学、心理学,还钻研了希腊文和拉丁文,并且对法国现代文学进行了广泛的了解,在世界文学宝库中邀游。然后,他用法文写了研究 14 世纪突尼斯历史学家、哲学家伊本·赫尔东的论文《伊本·赫尔东的社会哲学》,以此获得了巴黎大学文学院的历史学博士学位,成为埃及第一个得到这种荣誉的学者。

1919 年,他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历任埃及大学文学院阿拉伯文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大学校长、教育部顾问、教育部长、作家协会主席等职。生理上的缺陷,一次又一次的风浪,都没能使他对工作的热情有丝毫的减少。他热心社会工作,回国后不久便发起“埃及文化前途”运动,提出“文化属于大众,人人有权享受”的主张,提倡让所有的公民都受到教育。他提任教育部长时事必躬亲,尤其关心公民的教育问题,曾帮助许多有志青年走上了成才之路。在繁忙的社会事务之外,他始终没有忘记他的研究和创作。他向埃及人介绍希腊的古代文明,介绍法国文化,提出新的文艺批评标准,创作出

大量的小说和散文,丰富了埃及文学乃至阿拉伯文学宝库。他一生有 60 多部著作相继问世。他的自传体小说《日子》,给阿拉伯现代文学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新鲜空气。由于他在文学方面的卓越建树,由于他在阿拉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阿拉伯文学和世界文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由于他对纯洁规范阿拉伯语言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欧洲许多大学如牛津大学、马德里大学等都授予他名誉博士称号,埃及政府也给他颁发了文学表彰奖和尼罗河项链奖。

是啊,那些自强不息的人,那些为自己的祖国和民族做出贡献的人,祖国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冒险家的眼里没有危险,更没有身体的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