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中的图形问题──图形的故事

七桥问题

现今的加里宁格勒,旧称哥尼斯堡,是一座历史名城。

哥城景致迷人,碧波荡漾的普累格河,横贯其境。在河的中心有一座美丽的小岛。普河的两条支流,环绕其旁汇成大河,把全城分为下图所示的四个区域;岛区(A),东区(B),南区(C)和北区(D)。有七座桥横跨普累格河及其支流,其中五座把河岸和河心岛连接起来,这一别致的桥群,古往今来,吸引了众多的游人来此散步!

早在 18 世纪以前,当地的居民便热衷于以下有趣的问题:能不能设计一次散步,使得七座桥中的每一座都走过一次,而且只走过一次?这便是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读者如果有兴趣,完全可以照样子画一张地图,亲自尝试。不过,要告诉大家的是:想把所有的可能线路都试过一遍是极为困难的!因为各种可能的线路不下于五千种,要想一一试过,谈何容易!

问题的魔力,竟然吸引了天才的欧拉(Euler,1707~1783)

公元 1736 年,29 岁的欧拉向圣彼得堡科学院递交了一份题为《哥尼斯堡的七座桥》的论文,论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讨论长短大小的几何学分支,一直被人们热心地研究着,但是还有一个至今几乎完全没有探索过的分支;莱布尼兹最先提起过它,称之‘位置的几何学’。这个几何学分支讨论只与位置有关的关系,研究位置的性质,它不去考虑长短大小,也不牵涉到量的计算,但是至今未有过令人满意的定义,来刻划这门位置几何学的课题和方法,⋯⋯”

接着,欧拉运用他那娴熟的变换技巧,如同下图,把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变为读者所熟悉的,简单的几何图形的“一笔画”问题:即能否笔不离纸, 一笔画但又不重复地画完以下的图形?

读者不难发现:右图中的点 A、B、C、D,相当于七桥问题中的四块区域; 而图中的弧线,则相当于连接各区域的桥。

聪明的欧拉,正是在上述基础上,经过潜心研究,确立了著名的“一笔画原理”,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不过,要弄清欧拉的特有思路,我们还得从“网 B 络”的连通性讲起。

所谓网络,是指某些由点和线组成的图形,网络中的线弧都有两个端点, 而且互不相交。如果一个网络中的任意两点,都可以找到网络中的某条弧线, 把它们连接起来,那么,这样的网络就称为连通的。连通的网络简称脉络。

显然,上面的三个图中,图Ⅰ不是网络,因为它仅有的一条弧线只有一个端点;图Ⅱ也不是网络,因为它中间的两条弧线相交,而交点却非顶点; 图Ⅲ虽是网络,但却不是连通的。而七桥问题的图形,则不仅是网络,而且是脉络!

网络的点如果有奇数条的弧线交汇于它,这样的点称为奇点。反之,称为偶点。

欧拉注意到:对于一个可以“一笔画”画出的网络,首先必须是连通的; 其次,对于网络中的某个点,如果不是起笔点或停笔点,那么,交汇于这样点的弧线必定成双成对,即这样的点必定是偶点!

上述分析表明:网络中的奇点,只能作为起笔点或停笔点。然而,一个可以一笔画画成的图形,其起笔点与停笔点的个数,要么为 0,要么为 2。于

是,欧拉得出了以下著名的“一笔画原理”: “网络能一笔画画成必须是连通的,而且奇点个数或为 0,或为 2。当奇点个数为 0 时,全部弧线可以排成闭路。”

现在读者看到,七桥问题的奇点个数为 4。(见上图)。因而,要找到一条经过七座桥,但每座桥只走一次的路线是不可能的!

下图画的两只动物世界的庞然大物,都可以用一笔画完成。它们的奇点个数分别为 0 和 2。

需要顺便提到的是:既然可由一笔画画成的脉络,其奇点个数应不多于两个,那么,两笔划或多笔划能够画成的脉络,其奇点个数应有怎样的限制呢?我想,聪明的读者完全能回答这个问题。倒是反过来的提问需要认真思考一番:即若一个连通网络的奇点个数为 0 或 2,是不是一定可以用一笔画画成?结论是肯定的!并且有:“含有 2n(n>0)个奇点的脉络,需要 n 笔划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