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膜上的数字

前面我们讨论的是一种只研究图形各部分位置的相对次序,而不考虑它们尺寸大小的新几何学。莱布尼兹(Leibniz,1646~1716)和欧拉为这种“位置几何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这一新的几何学,已经发展成一门重要的数学分支——拓扑学。

拓扑学研究的课题是极为有趣的。诸如:左手戴的手套能否在空间掉转位置后变成右手戴的手套?一条车胎能否从里面朝外头把它翻转过来?是否存在只有一个面的纸张?一只有耳的茶杯与救生圈或花瓶比较,与哪一种更相似些?等等,等等,都属于拓扑学研究的范畴。

在拓扑学中人们感兴趣的只是图形的位置,而不是它的大小。有人把拓扑学说成是橡皮膜上的数学是很恰当的。因为橡皮膜上的图形,随着橡皮膜的拉动,其长度、曲直、面积等等都将发生变化。此时谈论“有多长?”、“有多大?”之类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

不过,在橡皮几何里也有一些图形的性质保持不变。例如点变化后仍然是点;线变化后依旧为线;相交的图形绝不因橡皮的拉伸和弯曲而变得不相交!拓扑学正是研究诸如此类,使图形在橡皮膜上保持不变性质的几何学。一条头尾相连且自身不相交的封闭曲线,把橡皮膜分成两个部分。如果

我们把其中有限的部分称为闭曲线的“内部”,那么另一部分便是闭曲线的“外部”。从闭曲线的内部走到闭曲线的外部,不可能不通过该闭曲线。因此,无论你怎样拉扯橡皮膜,只要不切割、不撕裂、不折叠、不穿孔,那么闭曲线的内部和外部总是保持不变的!

“内部”和“外部”,是拓扑学中很重要的一组概念。

判定一个图形的内部和外部,并不总是一目了然。有时一些图形像迷宫那样弯弯曲曲,令人眼花缭乱。这时应该怎样判定图形的内部和外部呢?上一世纪中叶,法国数学家若当(Jordan,1838~1922)提出了一个精妙绝伦的办法:即在图形外找一点,与需要判定的区域内的某个点连成线段,如果该线段与封闭曲线相交的次数为奇数,则所判定区域为“内部”,否则为“外部”。

在橡皮膜上的几何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公式,这个公式以欧拉的名字命名,是欧拉于公元 1750 年证得的。公式说:对于一个平面脉络,脉络的顶点数 V、弧线数 E 和区域数 F,三者之间有如下关系:

V+F-E=2

读者不妨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去验证欧拉的这个关系式,以加深对它的认识。例如右图脉络,容易算出 V=8,F=8,E=14,而 V+F-E=8+8-14

=2,等等。

欧拉公式的证明与“奇点成双”定理的证明很相类似。事实上,对于一个脉络,当拆掉某条区域周界的弧线之后,所得新的脉络其顶点数 V、区域数 F 和弧线数 E,与原脉络的顶点数、区域数和弧数之间有如下关系

从而有

V1 = V

F1 = F - 1

E1 = E - 1

V1+F1-E1=V+F-E

仿照上述办法,可以一直拆到最后,拆成一个如同下图的、不含内部区域的树状网络,而对于这种树状网络,其顶点数 V(n)、区域数 F(n)弧线数E(n)之间,以下的关系式是很明显的:

V(n)+F(n)-E(n)=2 注意到

V+F-E=V1+F1-E1=⋯=

V(n)+ F(n)-E(n)=2 从而也就证得了欧拉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