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设计五法
- 以图设疑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地图方面的知识特别多。长期以来,由于学生对地理不太重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很差,为调动学生读图、析图的积极性,我们采用了以图设疑的方法。
如讲“大气垂直分层”一节时,我们先让学生思考:地球大气的热量来自何处?大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有什么变化规律?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很快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大气的热量来自太阳,大气的温度自然离太阳愈近温度愈高,离太阳愈远愈低。有的学生则说,在高山,山顶温度低,山下温
度高。由此可见,离地面愈近温度愈高,离地面愈远温度愈低。就在学生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的时候,我便出示“大气的垂直变化图”。学生通过读图就不难发现:气温垂直向上是呈蛇状分布的,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他们一个个很自然地露出了惊奇的目光。这时趁热打铁,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 地球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是什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②各层还有什么其他特点?它与气温的垂直变化有何联系?③各层大气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等等。
以图设疑,既可调动学生读图、析图的积极性,还能激励学生理解、掌握与图相关的地图知识。
- 由情激思
这种方法概括地讲,就是教师应从自身教学的特点出发,肩负起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并把这种责任感、使命感融入自己的感情之中,然后再用自己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去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点燃他们求知的欲火。
如,讲完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后,我痛心地对学生说:由于人们滥捕滥猎,不少野生动植物资源正面临灭顶之灾,许多宝贵的资源正在枯竭。野生动植物也似乎在向我们哭诉:我们都是大地的孩子,“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面对这种状况,该怎么办?人类能让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吗? 学生听后,一种危机感、使命感油然而生,稍加思索后,他们便纷纷举手献计献策。
- 因境设问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多现象属于地理现象。根据这些现象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如一场瑞雪过后,可以让学生根据降雪时的天气状况,分析降雪类型和降雪的形成原因。几乎每年的立春之后,气温仍然很低。这时,则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打春之后莫欢喜,还有 60 天的冷天气”?
有的时候,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观察某些现象,然后再提出问题。如,一次我带领学生到水果产地,观察樱桃的成熟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有的地方樱桃已完全成熟,有的地方樱桃还没有灌浆。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思考:为何樱桃成熟的早晚不一样?从经济角度考虑,樱桃成熟早一点好, 还是成熟得晚一点好?原因是什么?你有没有控制樱桃成熟的好方法?等等。
- 释题竞答
现在的中学生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尊心比较强,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采取释题竞答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讲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我规定,用 4 分钟的时间读完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及相关的插图,并让学生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能量是通过什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的?②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所固定着的能量、输出到生态系统之外的能量,各属于哪种形式的能量?③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什么作用被输送到系统之外的?这反映了能量流动的什么特点。④什么是营养级?在第 176 页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中共有多少个营养级?请指图说明?⑤一个营养级有多少能量可以传递到后一个营养级?这反映了能量流动的什么特点?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激发他们答题的积极性,我在以上问题的后面标了不同的难度符号。真是“一石击起千层浪”,一出示标有不同难度符号
的问题,学生的精神马上被振奋起来了。不一会,他们就高高地举起了手臂。其中难度最大的第四题,学生发言最为踊跃。他们共找出了 5 个不同的答案, 可只有其中一个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做武断的法官,而是先让学生就地展开讨论,然后在全班展开辩论。学生终于找出了正确的答案,并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再则,整节、整章的内容授完,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录在磁带上,或写在小黑板和幻灯片上。然后,再利用电视机、录相机、幻灯机、小黑板等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组织学生抢答争辩。
- 以用促学
学生学的目的是为了用,用又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知识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们结合地理教学,在以用促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大气的保温作用是知识难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指导学生做
温室实验,让学生经常测试温室内外的温度、湿度,然后再让学生结合地理知识,分析温室内外温度、湿度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农作物可能产生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地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我曾让学生考察了平度洪山附近的一条深沟。这条深沟既深又陡,学生都感到非常奇特。这条沟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不让他们简单地下结论,而是让他们钻研教材,查阅资料,综合分析其形成原因。由于学生对这一奇特的地理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对这个问题也就特别重视,经过认真准备后,他们就展开了全面的分析论证。如,流水侵蚀、断裂下陷、冰川刨蚀,人工开凿等等能形成沟谷的地理因素,他们几乎都分析到了。尽管他们分析、论证的结果不一定与实际的地质成因完全吻合,可他们却多学了不少的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