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教案设计

【教材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分析】

中亚全称为中亚细亚,位于亚洲大陆内部,距海远,这样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影响着本区一系列地理特征的形成,并综合构成本区独特的区域特征——“内陆干旱环境”。

“干旱”二字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每个地理要素,对人类也不例外,人们面对干旱的现实,不怕艰难困苦,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事各项工衣业建设,教材对此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中亚是一个多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在帝俄和苏联的统治下,民族纠纷和矛盾时有发生,经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直至 90 年代初期,中亚五国随着原苏联的解体而宣告独立,民族解放,经济自主,中亚各国人民今后将会在国际社会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章知识结构及教学内容如下图:

《中亚》教案设计 - 图1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也是中亚各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各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塔什干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城市, 教材做了简要的交代。

本区没有单设一节介绍个别的国家地理,原因是上述知识结构及教学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中亚五国的地理概况,不必要再作简单的重复。

【智能因素】学会分析本区农牧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思想教育因素】从中亚各国与我国相邻的地理位置方面去认识,我国与中亚各国友好合作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 中亚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我国相邻国家名称。

  2. 灌溉农业:畜牧业及其加工工业

【教学难点】干旱、半干旱气候对一系列地理要素的影响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知道中亚地理位置和中亚 5 国的名称。二、使学生理解干旱环境对各地理要素的影响。

三、使学生了解人类如何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改变自然,发展经济。四、使学生认识哈萨克斯坦在经济和亚欧大陆桥方面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读图、讲解方法教学过程中建议掌握

同“干旱”环境有关的规律性知识:例如,当学生学到干旱地区时,就会立即联想到草原、荒漠、牧业;降水稀少,内流河、灌溉农业⋯⋯。

一、中亚的范围与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亚欧通道
欧洲→中亚←亚洲
古代:丝绸之路
现在:亚欧大陆桥

二、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

  1. 教学提纲如开首的知识结构图,要求学生记住这些知识就够了。

  2. 讲述时可搜集引用一些干旱环境自然现象的文字描述,现举常见的描述,配合阅读“中亚气温降水图”。

  1. “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问:这是描述自然现象中的哪一种现象?[大陆性气候,日温差很大]

  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问:这是描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什么现象?[草原茂盛]

  3. 有风暴不见雨,有云雨也浸不湿地面,有水源很难汇集成小溪,即使有河流也无河口。多数的湖泊没有名字,没有湖岸,有时消失的无影无踪。树木无叶,白天,植物自行把叶子卷起来,早晚慢慢地张开,还有些“短命植物”一二十天就完成从生到死。哪里的动物喜欢过“夜生活”,白天躲在洞里不出来⋯⋯[这是一段沙漠环境的综合叙述,说明气温日较差大、降水稀少、内流河湖、动植物等]

  1. 交代课文中出现的新地名、新名词。

    “在中亚地形图”上找出图兰平原、里海、咸海、帕米尔高原、天山山

脉、卡拉库姆沙漠以及阿姆河、锡尔河、土库曼大运河和鄂尔齐斯河。4.解释新出现的地理名词——内流河、内流湖。

5.读一读“咸海的变化”,我们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合理利用水资

源,保护环境资源] 三、居民和经济1.简要说明

中亚是多民族地区,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2.看图说一说

中亚的煤、铁、石油、铜、棉花、小麦、畜牧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采用边在地图上找、边连线的方法进行(课前在小黑板上写好,课堂上由学生划线,不作记忆要求)

《中亚》教案设计 - 图2

3.重点说明

中亚人民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成就:

  1. 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

  2. 中亚是世界上仅次于中、美的第三大产棉基地。

  3. 棉花和畜产品可出口。

  4. 解释灌溉农业的涵义及分布规律。4.矿产连线(不要求记忆):

《中亚》教案设计 - 图3

5.工业发展

棉毛纺织工业、畜产品加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军事工业等轻重工业都较发达。木材缺乏。机械制品需进口。

[学习方法辅导] 字首记忆法

本文所举中亚五国国名采用字首记忆法:哈、吉、塔、乌、土。这种记忆法适用于记忆地理方位的按序排列,记得熟练,不会产生空间错位。它采用浓缩法,用简化包容、机械裁减的办法压缩文字。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通常只用中、美二字简化缩写。

因此,今后遇有要按空间位置排列顺序的地名,按字首记忆法效果较好。附:荒漠

种概念 涵义
岩漠 又称“石质荒漠”,地表岩石裸露,或仅有很薄一层岩石碎屑的荒漠,多分布于山麓地带

砾漠

(戈壁)

指“砾质荒漠”,蒙古语称之为“戈壁”,整个地面覆盖着砾石、碎石。磨圆程度好,直径 2 ~ 10mm 的称“细粒”, 100mm

以上的称“粗砾”。堆积在山麓、山前地带

沙漠

(沙丘)

指“沙质荒漠”,是荒漠中所占面积最大的一种类型。地面覆盖着大片流沙。分布在砾漠外围。沙丘是沙漠中最

基本的地表形态。(沙丘——沙滩或沙脊)

泥漠 又称“粘土荒漠”指“泥质沉积物”。
盐漠 指地面上覆盖着大片大片的“盐分”。
寒漠 指高山上部或高纬度两极地区的冰雪或冰原覆盖地面,即冰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