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提问教案设计九式
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借以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提问教学的关键在于设计问题,教师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提问的目的和内容,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
- 引趣式
教师从学生所熟悉或较易感知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结合实际生活,提出趣味性较强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类提问多安排在新课或新内容教学的开始,起到承上启下、导入新课的作用,一般不要求学生立即作出回答。比如讲“彗星”之前,问学生:老人们常称彗星为“扫帚星”, 哪位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彗星的形状像扫帚?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们急于知道问题答案,从而为“彗星”的讲授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讲“季风”时,问学生:长沙冬天吹什么风?有何特点?夏天吹什么风?有何特点?学生回答后,接着又问:为什么长沙冬天吹偏北风?夏天吹偏南风?为什么吹偏北风时,天气寒冷干燥,吹偏南风时,天气炎热多雨?这样便自然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教学之中。
运用这种提问要注意紧扣课文,问题与新内容的联系要自然、贴切,时间上宜短不宜长,切忌牵强附会、单纯追求“趣味性”。
- 发散式
发散式提问主要强调运用发散思维,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去思考,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获得问题的正确答案。根据发散思维的具体方式,这种提问可分成三类:
-
横向对比:要求学生分析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同点、相异点和相似点,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其共性和个性。比如讲“我国三类不同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可提出以下三个引导学生从三个不同方面进行比较:(1)三类地区的自然条件有何不同?(2)三类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各有什么特色?(3)三类地区的主要农牧业产品各是什么?通过横向对比,学生既掌握了三类地区农牧业生产的主要特征,又懂得了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此类提问若用于复习、总结,还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将分散的、零星的地理知识,进行归纳分类,构成一个有序的知识系统。
-
多向综合:这种提问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思考性和综合性,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在地理教学中,经常使用此类提问,可锻炼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描述能力,地理知识的归纳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问学生:上海市发展钢铁工业有哪些条件?你认为,上海市是否应该大力发展钢铁工业?这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学生首先必须全面分析影响钢铁工业的各个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包括上海市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主要有地基、水源、煤、铁资源)、经济和交通状况、技术和市场条件、人口与环境效应等,从中归纳出哪些因素有利于发展钢铁工业,哪些不利,然后对有利、不利因素进行综合比较,有时还要考虑上海在全国所起的作用,以及上海的发展方向。最后,指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
逆问假设:即从事物的结果或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甚至违反常规,在假设一些不可能出现的条件下提出问题。如假设地球不自转,地球上的七压六风三环流将怎样变化?假设黄赤交角扩大到 60°或减小到 0°,地球上的四季、五带、昼夜长短各有什么变化?此类提问可训练学生灵活多变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的创造性学习精神, 防止理解僵化、思维定势。比如让学生分析长江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学生往往只考虑到:长江水量大,水位变化小,含沙量少,无结冰期,干流长,支流多,江宽水深等水文特征,为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问:如果长江沿途所经过的都是人烟稀少,资源贫乏的荒凉地带,那么,还能称为“黄金水道”吗?学生经过进一步的思考便会认识到:长江流域众多的人口,广大的耕地,发达的经济,丰富的工农业产品和自然资源(矿产、森林、水力),同样是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重要原因。
这种提问方式往往比正面提问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有效果。但在使用中也更需谨慎,一堂课中,问题的深浅、多少,要视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而定,而且,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避免学生钻牛角尖,走入歧途。
- 递进式
这种提问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逐一提出并加以解决。它与一般提问不同,一般提问只是教师授课时穿插式的点缀,递进提问则将整体教学内容表现为连续性问题,环环相扣,层层剖析,步步深入,随着问题的解决,完成整个教学任务,教师在其中只作必要的引导和指点。
下面以“恒星的性质”为例,简略谈谈这种提问方式的运用: “晴朗无云的夜晚,仰望天穹,看到天幕上镶嵌着点点闪烁的繁星,其
中,大多数都是恒星。”以这段话作为“引言”导入课题,围绕引言中“看”、“点”、“恒”三字,提出一系列问题:
- 问: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恒星?(或问:白天看太阳与夜晚看月球, 其实质是否一致?)
答:恒星自身能发光。
-
问:恒星为什么能发光? 答:因为恒星能量大、温度高。
-
问:恒星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能量?
(或问:为什么行星绕着恒星转?) 答:恒星吸引力大。
问:吸引力大说明什么?
答:恒星质量大。
- 问: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恒星是点状的?
答:距离远。(说明远的程度,讲清光年等天文单位概念)
- 问:恒星是真正恒定不变的吗? 答:不,恒星是运动的。
至此,学生可自行总结出恒星的主要性质:质量大、能发光、距离远、运动。
此外,在讲授“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和分布”、“洋流的成因和分布” 也运用了递进提问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提问方式的优势在于,它在学生与知识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又独特的联系,使其感到: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是通过自己探索、寻找、分析、总结出来的,并非教师灌输进去的,因而,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既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又能灵活运用,教师只起到“指路人”的作用。
- 图表式
在地理教学中,图表和文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运用图表提出问题, 将传授地理知识和训练地图能力有机结合,是地理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利用图表提问的方法很多,如:一图多问,多图联问,带问看图,看图问答等等,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如,讲“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充分利用“世界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和“世界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设问如下:
-
要求学生看图中温度数值的变化,找出两图温度变化的共同点。
-
要求学生比较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程度,并指图说明原因。
-
比较“北半球一月、七月等温线走向的变化有何不同,说明北半球同纬度上,大陆与海洋的温度变化规律,并告诉学生如何从等温线的弯曲形状看同纬度的温度变化状况。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南半球一月、七月同纬度上,海陆温度变化规律。
-
在“世界一月等温线分布图”上找出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世界七月等温线分布图”上找出世界上最热的地方。
学生指图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气温水平分布规律的知识,同时,也初步掌握了读等温线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 “卷地毯”式
这是根据教材中知识点的顺序逐个设问、面面俱到的一种设疑方法。如综合程序教学法就是这种设问方式的具体体现。每课所授教材内容一般都根据知识点的多少编制相应的程序题。由于采取了设问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能专心致志的思考或如饥似渴地听讲,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学生容易疲劳。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序有选择性的采用,不要千篇一律。一般易于掌握的教材内容用此法教学较为适宜。
- “捣竹节”式
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关键,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关节点处设疑置问,就能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在“气温的日变化”教学中,笔者这样设问:“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出现在什么时间?”学生会答:“在正午 12 点。”教师强调:“应在地方时 12 点。”
“那么,在什么时候温度达最高值呢?”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在正午 12
点,有的说在下午 2 点。教师应讲:“地面温度最高值出现在午后地方时 1 点(13 时)左右。”并接着问:“地面温度最高值为什么不出现在地方时正午 12 点呢?”学生虽答不出,但此时注意力集中,在期待着老师讲解。笔者举了煤炉烧水的例子,当火头最旺时水锅还未开,那么,在火势减弱后水锅是否还会开呢?“有可能开。”学生回答。“是什么道理呢?这是由于水锅储存热量的缘故。”教者自问自答。并接着问:“一天中地面温度最高值出现在午后 1 点左右是何道理?”学生会答:“这是地面储存热量的缘故。” 教者接着补充:当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小于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时,地面温度达最高值。并接着再问:“为什么地方时午后 2 点 (14 时)左右气温最高呢?”学生通过看书会答出:因为地面把热量传给大气还要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需要有一个过程。这种环环紧扣、节节伸入的设问把太阳辐射、地面温度、地面辐射与大气温度几种关系及储热效应等讲得十分透彻,学生容易领会。总之,在教材中的交叉点、枢纽点、关节点处设问,可产生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
- “剥皮蛋”式
剥皮蛋一般先去附泥,再去蛋壳。有的还要去最后一层蛋膜。教学中我们把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多端设疑的设问方法谓之为“剥皮蛋”式的设问。如在进行自然资源概念的教学时,先板书了什么叫自然资源,然后问:“教室中的板凳、桌子是否是自然资源?”学生往往说法不一。此时,教者可再问:“板凳、桌子是否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学生往往会答:“不是。” 由此得出,人工加工的物品不是自然资源。接着再问:“雷电是不是自然资源?”学生往往会答“是”。教者继续问:“它能否用于生产生活?”学生语塞。据此,教者强调,自然资源具备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即有用性。教者还须提醒学生,自然界的物质是否有用,还要看生产力水平状况。如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时,沼气等不能利用,就过去来讲沼气不属自然资源,今天由社会的发展它已变成新能源。雷电现在不是自然资源,目前人类已可消雷灭灾。通过分层设问,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概念,就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又如,在进行《地球在宇宙中》这一章内容的复习教学时,可问天球、星座、陨石是否为天体,然后再逐个加以剖析,让学生真正掌握天体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等等。上述这种设问对概念教学尤为适用,通过它能把概念的含意层次剖析得淋漓尽致,学生掌握也就全面、深刻、准确了。
- 以错纠错式
这是一种由错误的前提引导学生卷入错误,再设法让学生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的设疑方法。如在进行自然资源分类教学时,为检验和巩固前边所学知识,可先进行错问:“太阳风、地热流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学生往往会说:“他们都是可再生资源。”然后教者再问:“自然资源应具备哪两个属性?”这时,有的学生已发现太阳风、地热流不是自然资源,当然也就谈不上是否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了。这种利用学生思维弱点设计的疑问,可增强学生分辩是非的能力,学生曾“上过当”,再碰到问题时将格外小心谨慎,将会细致地予以分析。这种以错纠错的设问,有着妙不可言的味道。如此设问,最适用于学生易错或概念易于混淆的教材难点内容的教学。
- 以疑治疑式
设问应捕捉适当时机,在学生感到信息矛盾时,可进行必要的反问或正
面的诱导设疑等,这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解惑释疑。如在讲地质构造时,有部分学生把地质构造与前边的地形相混淆。于是,这样做设问:地形与地质构造两者的概念有何不同?此时,教者可帮助学生作比较。地形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主要分为五大类型,即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地质构造是指内力作用所产生的变形、变位,它分为两大类,即褶皱与断层,单个褶被——褶曲又分为背斜、向斜两个亚类;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两个亚类。教者又继续问:“地形与地质构造有何联系?”教者可自问自答:“通常在内力作用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经外力侵蚀往往背斜顶部易断裂被侵蚀反而成为谷地,榭斜底部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而地垒多为山地,常被称为断块山,或断层山;地堑多为谷地, 即断层谷。由于抓住了学生概念混淆的信息反馈,及时地设疑解疑,帮助学生理清了上述两个概念的的差异与联系。这种“疑中生疑”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分清是非,避免张冠李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