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体严谨的辽宁鼓乐

辽宁鼓乐流行于辽宁地区,其中,海城、牛庄、南台、鞍山、沈阳等地的鼓乐发展得更为兴盛。

辽宁鼓乐自古以来就十分盛行,曾对关东各地的鼓乐产生过深远影响。辽阳出土的汉魏时期古墓壁画中就有古代的鼓吹演奏图,并且题有“鼓吹演跌欢戏”6字。

早期的辽宁鼓乐以笙管乐为主,明代唢呐兴起,经过漫长的萌生、发展,唢呐乐约在18世纪末发展成熟、完备,并与笙管乐合流,形成具有今日格局的辽宁鼓乐。

从曲目上看,辽宁鼓乐保留了少部分唐宋曲牌,大部分则是元明南北曲和明清曲牌;从结构上看,鼓乐曲体十分严谨,每一类乐曲都有一定的结构模式,板数规定十分严格。

特别是其中的汉曲、大牌子曲,有着明显的唐代大曲和宋代曲破的结构痕迹。从某些乐曲的音调上看,辽宁鼓乐曲明显地受到了北方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音乐的影响。

在乐调方面,辽宁鼓乐用借字手法形成的“三十五调”实际上起源于于唐宋的移宫换调,属“燕乐二十八调”的余绪。

辽宁鼓乐主要有唢呐乐和笙管乐两种演奏形式。两种乐各自独立,使用乐器不同,各有专用乐曲。

唢呐乐以唢呐为主奏乐器,此外,还有堂鼓、小钹、乐子、包锣、大号等乐器协奏。它有坐乐、行乐两种演奏形式。坐乐又称坐堂、坐棚,艺人取坐式演奏。坐乐是坐在喜家或丧家门前演奏。多演奏较大型的乐曲,演奏时所有乐器全部参加,故也称“全堂”。

唢呐坐乐有婚娶做寿、为婴儿办满月时演奏的红事,和丧葬、办周年等演奏的白事之分。各地区红事坐乐使用的乐器有唢呐两只及堂鼓、小钹、乐子、挑子号各一只;白事坐乐使用乐器有唢呐两只、小钹、乐子、包锣各一只、大号两支。

由于乐器组合不同,演奏内容不同,坐乐还有大笙喇叭、小笙喇叭、咔戏、哑戏等演奏形式。

除坐乐形式外,在一些民俗活动如迎亲、拜庄、送葬等活动时需要鼓乐跟随,于是出现了行乐,行乐多演奏较短小的乐曲,其使用乐器不多,而且多为轻便乐器。

有的艺人将辽宁鼓乐唢呐曲分为汉曲、大牌子曲、小牌子曲、锣板曲4类。

汉曲只用于丧事坐乐之中。用于丧事是因为汉曲曲调沉闷,音乐风格以表现忧伤为主。用于坐乐是因为汉曲结构长大,而且版式变化极为丰富,节奏变化更是层出不穷。

汉曲分大味儿、小味儿两种。两者不仅体现在乐曲的“味道”,即演奏风格上的差异,而且在用调上也有严格的规定:不能用大味儿汉曲的调来演奏小味儿汉曲,反之也一样。

大味儿汉曲采用辽宁鼓乐传统的“大扔大撂”演奏手法,在吹奏过程中,要求舌不碰“哨”,追求声音宏大,在风格上体现出粗犷豪迈的气概。在用调方面,大味儿汉曲只用本调、背调和四调来演奏。

小味儿汉曲是辽宁艺人运用老本调、六眼调来演奏的汉曲。在演奏方法上,小味儿与大味儿也有明显的差异。它采用“控哨”的方法,即将舌贴近“哨嘴”,充分运用舌尖的“吐字”等技巧,从而使演奏出来的乐曲细腻圆润,形成了与大味儿汉曲有鲜明对比的风格。

辽宁鼓乐汉曲大多都有乐谱,但这些乐谱只是乐曲的曲调骨架,即曲谱只记录音乐的骨干音,艺人称之为“老本谱”或“老母潜”。由于老本谱过于简单、枯燥,所以艺人不可能照本宣科地照谱演奏,而往往根据师承和个人习惯对之进行变奏。辽宁鼓乐汉曲的变奏手法有好多种。

加花是我国民间器乐曲普遍采用的一种变奏手法,它普遍运用于辽宁鼓乐汉曲的各个部分之中,常属于严格变奏之列。这种手法是在基本曲调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经过音、辅助音、延留音等装饰音,其目的是使乐曲华丽、流畅、富于生机。

换字是指将老本谱中一个或几个相连的音改奏为另一个或几个相连的音。换字没有严格的程序性和规律性,往往是演奏者根据旋律进行的特点,为使之流畅,使之符合人们审美观念而即兴采用的变奏手法。

减字是与加花相反的一种变奏手法。在演奏中随着乐曲速度加快,逐渐把原来“加花”的装饰音去掉,直接演奏老本谱的曲调。

当乐曲进入更快的速度时,往往只奏主题的骨干音,在乐曲进入流水板时,有时甚至将骨干音都省去一部分。

借字在工尺谱中借变声代替正声,作为另一调的正声,从而改变调高,同时改变部分曲调的一种手法。辽宁鼓乐的借字同其他地区民间音乐的移调手法一样,利用“清角”、“变宫”两个偏音,以“清角为宫”、“变宫为角”的方法来实现移调目的。

辽宁鼓乐中的笙管乐以管和笙为主奏乐器,通常是一支管配两盘笙,此外,还有堂鼓、小钹、乐子各一支,也可加用笛、胡琴、坠琴、扬琴等,坐乐也是笙管乐主要的演奏形式。

辽宁鼓乐从风格特点、演奏曲目以及使用乐器等方面看可分为辽南、辽西、辽东、沈阳、辽北、朝阳等6个地方风格流派。

辽宁鼓乐常用曲目有《工尺上》、《梅花调》、《上菜曲》、《句句双》、《桂枝花》,大致分为唢呐乐汉曲、大牌子曲、小牌子曲、锣板曲等几类。在演奏中,乐手常在曲调的结尾处进行自由发挥,情绪热烈,技巧性强。

辽宁鼓乐的演奏者有职业和半职业艺人两种。职业艺人是以演奏鼓乐为谋生手段者;半职业艺人多从事农业、手工业等,忙时务农或操持手工业劳动,闲时或做仪式时出来演奏,也收取报酬。

辽宁鼓乐有着自己的传承谱系,它以民俗为依托,以家族班社为宗系,秉承“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祖训,声声不息,世代相传至今。

【旁注】

曲牌 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

牌子曲 我国曲艺形式类别的一种。将各种曲牌连串演唱,用意叙事、抒情、说理的曲种都属于牌子曲。牌子曲包括单弦、岔曲、南音、大调曲子、越弦等。一般为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的。

燕乐二十八调 我国隋唐宫廷燕乐的演奏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宫调系统。燕乐二十八调长期应用于宫廷燕乐及民间俗乐,对宋、元以来的词曲、戏曲、说唱、器乐等诸种俗乐具有一定的影响。

小钹 又名小镲。明清后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壮、苗、瑶、彝、傣、佤、仫佬、仡佬、汉等族常使用。响铜制,钵形,钹体较小而厚,钹面直径12厘米至14厘米,碗径5厘米至7厘米,碗高1.5厘米至2厘米,碗顶钻孔系以绸布,两面为一副。

咔戏 我国传统器乐的一种。凡是以乐器演奏模拟人声歌唱、动物鸣叫,以及其他音响都属咔戏类。咔戏常用唢呐、唢呐杆、管子、口笛等吹奏乐器模拟传统戏曲生、旦、净等戏曲角色的唱腔、念白,十分逼真。

笙 苗、侗、水、瑶、仡佬等民族使用的单簧气鸣乐器,也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古代八音乐器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形制多样,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区。

胡琴 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古称胡尔。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也称马尾胡琴。胡琴形制独特,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风味,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

【阅读连接】

通过历史文物考证,可以确定辽宁省早期的鼓乐活动雏形可以追溯至距今1700多年前的汉魏时期。

在我国古代,鼓乐始于秦末汉初,一说是用于古代征战时“闻鼓则进,鸣金收兵”,是战争中信兵传递指令的工具。还有人说最初它出现于宫廷,应用在新皇登基或皇室摆宴中,后又传到寺院,道僧们在焚香或念经时演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流入民间,用在民事活动中。

辽宁地区汉墓壁画彩绘的出土,给辽宁鼓乐出处作出了解答。

在辽宁辽阳市郊区的太子河两岸,分布着东汉末年和汉魏之际的石室壁画墓。其中,属于东汉末的有北园墓、棒台子一号墓等,墓主均为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政权的显贵。墓内的壁画直接绘在墓室石壁上,内容以表现墓主人经历和生活的题材为主。

壁画构图严谨,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壁画中有一幅彩绘的“凤凰阁下百戏图”,图上题有“鼓吹演跌欢戏”6个字。

“鼓吹演跌欢戏”图证明,辽宁民间鼓乐与汉魏时期这一地区的鼓吹演跌欢戏有着不可割舍的历史渊源关系。这证明,至少在汉魏时期,辽阳地区已经出现鼓乐艺术活动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