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千年历史的火炕
火炕在关东地区历史悠久,在当地人生活中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火炕的使用,在关东地区至少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了。从考古资料看,火炕应该是黑龙江流域先民沃沮族人的伟大发明。
在黑龙江省东宁团结村挖掘的沃沮族遗址中,被考古学家称作低火墙或烟道大墙式样的,就是早期的火炕。那时的火炕是单洞的,通道很窄,还没有完善进步到后来火炕的程度。
那时,火炕都是用土坯搭的。关东地区的百姓把草和泥合在一起,按在固定的模子中,做成一块块一尺长短的土块,就是坯。
坯在阳光下晾干,就可以用来搭火炕。其中铺在炕面子的坯,叫“炕面子坯”。炕面子坯要特意加工结实,防止被人压塌了。
垒炕时先在地上用土垫高至炕高的一半,夯实后再用土坯砌成两头弯形的烟道。也可以先砌烟道,再在其中填上土,这样就更结实了,也使炕面不易下沉。
烟道里还有几个存烟灰用的叫做“灰膛”的坑。烟道垒好后就是安炕面了。炕板是事前在平地上用4根木条围成一个矩形框,放上几根木棍并填充上泥巴,晾干后去掉框就成了一个炕板。
用土坯砌炕墙和烟道,然后砌炕板,最后一面与烟囱相接,一面与锅灶相通。这样一个火炕就修葺成了。
炕有很多种,辽金时期女真族的“环室”,就是一种炕。
据古书记载:
环室穿木为床,煴火其下,饮食起居其上。
“环室”是指明室内不仅一个方向有炕,而是环绕着室内都有炕。环室发展至后来,就形成了满族民居中南、西、北三面相连的转圈炕和拐弯炕,俗称为“万字炕”或“弯子炕”。
万子炕环室为炕。室内南北对起通炕,西边砌一窄炕,也有的西炕与南、北炕同宽的,与南、北炕相连,构成了“兀”字形。烟囱通过墙壁通到外面,炕面较为宽大,有两米多宽。
万字炕或弯子炕和东北地区许多民间礼俗有着密切关系。
在旧时关东地区老少几代同居一室的大家庭中,南炕因向阳温暖,是家中长辈居住之处,其最热乎的“炕头儿”位置,即靠近连炕锅灶的一侧,供家中辈分最高的主人或尊贵的客人寝卧,北炕则是家中晚辈居住或作烘晾粮食之用。
西炕一般不住人,在满族人家则是特殊的地方,满族家庭生活以炕为中心,其饮食起居都与炕分不开,所以对炕也很讲究。
传统上有“西炕为大”的习俗。西炕为至尊的位置。家人不许坐卧,不在西炕进食,不许客人坐卧,不置放一般人的画像,更不允许乱放杂物。
满族人家居室的西墙为供奉家中“祖宗神位”的地方,因此,西炕也称为“佛爷炕”。西墙上供奉的佛爷匣子是极为神圣的,一般人不能随便看。
匣子里珍藏着本民族祖先、民族功臣及本氏族、民族尊崇的人物,还有宗谱等,记载着家族历史的兴衰及祖先的功绩,所以炕上只摆设祭器供品。
室内陈设也与万字炕格局相应。南北炕炕梢,即靠房山墙的一端要摆放炕柜,上面叠放被褥枕头等寝具卧具,俗称“被格”。西炕上则放与炕长相等的“堂箱”,装粮食和衣物。箱盖上摆放香炉、烛台等供器以及掸瓶、帽筒、座钟等日用陈设。
关东地区的许多人家,儿子聚妻生子后,仍与父母同住一室。为了避免不便,常是把两三开间的居室用木板糊纸作为“软间壁”,从炕面至房梁栅成里外两个空间。也有的是在相应位置设活动的栅板,白天撤去,晚间安放。
此外,在与炕沿平行的正上方,从栅顶吊下一根长竿,称为“幔竿子”,用以悬挂幔帐,晚间睡觉时可以放下,避免头顶受风着凉,也可以起到南北炕之间的遮挡作用。
火炕最主要的功能是取暖,因为烧炕要通过做饭的锅灶,所以只要吃饭、烧水,炕就是热的。由于火炕具有的独特取暖功能,后来还被满族人引进了皇宫内。
东北地区的大炕,是寒冷气候下一种极富聪明才智的创造,它曾温暖了许许多多粗犷豪放而憨厚纯朴的东北人。
【旁注】
沃沮族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东北的一个部落,属涉貊系统,可分为北沃沮与南沃沮。南沃沮又名东沃沮。北沃沮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的东南和吉林的东北地区。南沃沮主要居住在高丽地区。
火墙 火墙是利用炉灶的烟气通过空心短墙采暖的一种设备。墙内可砌成竖洞、横洞、独洞、花洞等多种形式的烟道。热烟气在墙内流程长,则蓄热时间长,热效率高,散热均匀。火墙的炉灶可以做饭,热烟气则通过火墙体供暖。火墙还可兼作隔墙。火墙在关东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女真族 又名女贞、女直,我国古代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是后来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的前身。6世纪至7世纪称“黑水靺鞨”,9世纪起始更名女真。
佛爷 清代皇帝的称呼。清朝帝王所以用“老佛爷”这个称呼,是因为满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领最早称为“满柱”。“满柱”是佛号“曼殊”的转音,意为“佛爷”、“吉祥”。清朝建立后,将“满柱”汉译为“佛爷”,并把它作为皇帝的称呼。
宗谱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
烛台 一种照明器具,指带有尖钉或空穴以托住一支蜡烛的无饰或带饰的器具。三国时期有青瓷卧羊形烛台;西晋流行卧狮形烛台;南朝时烛台式样较为丰富;隋唐时期的烛台底座常刻有精美的花纹;明代烛台造型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阅读连接】
东北地区在火炕出现之前,人们主要居住方式之一是穴居。人们居住在地下的穴里,开口在地面,而且开口没有门,人进出要借助于梯子。穴居屋内中央是炉灶,炉灶不但用来做饭,还用来防潮湿、取暖。
那个时候古人还没有发明烟道。炉灶的烟火只能是自然上升,从开口冒出去。穴居的部族,素有“穴深为贵”的风俗,因为穴挖得越深,人们头上的空间越大,就越少受烟熏湿蒸之苦。
在大兴安岭林区,冬天在野外作业,无法正式盖房子,晚上住的临时住所就是这样的形制,被称为“地窨子”。就是在地上挖一个一米多深的长方形大坑。在坑沿上方再垒半米多高的矮墙,再棚上盖子。坑里面搭上火炕,垒上锅台。出入居所也需要借助于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