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南非洲和美洲第一节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非洲大陆,历史悠久,但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北部非洲,由于接近亚欧大陆,文明开化较早,公元前数千纪就跨入了文明社会,先后经历了奴隶制和封建制发展阶段。相对来说,中南非洲社会发展则比较后进,直到中古时期,多数地区尚未脱离原始状态,有的甚至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早期阶段。
中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中南非洲,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非洲,因其主要居民是黑人,故亦称“黑非洲”。中南非洲位于赤道上,绝大部分土地受到太阳垂直照射,气候炎热。赤道以南,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千里绵亘;赤道以北,苏丹大草原,广阔无垠。最大的河流有刚果河
(扎伊尔河)、尼日尔河,最大的湖泊有维多利亚湖、乍得湖等,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及其以北地区。南部沙漠地区水系不发达,无大河流或只有一些时令河和干涸河床,只有卡拉哈里盆地部分地区河流的水源,靠地下水供给。中南非洲,矿物资源和物产丰富。金刚石、铝土和磷酸盐的储量居世界之首, 其他如铜、铁、锌、铝、锰、铀、煤和石油等的储量,也相当可观。赤道非洲,热带森林繁茂,盛产红木、樟木、黑檀木、花梨木等经济林木。东部和西部沿海平原地区,农业发达,许多经济作物,如天然橡胶、甘蔗、烟草、油橄榄、棉花、花生、咖啡、可可等,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古时期,中南非洲主要居民是黑人。按语系,分为苏丹语系和班图语系两种。属苏丹语系的居民,分布在撒哈拉以南,赤道以北,埃塞俄比亚以西至大西洋沿岸地带,肤色黝黑;属班图语系的居民,肤色浅黑,主要分布在赤道以南地区。此外,还有少数其他种族的人,如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的马达加斯加人(黄种人),以及属于闪米特语系的埃塞俄比亚的阿姆哈拉人(皮肤暗红)等。
中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但也带来许多艰难。黑人各族人民,正是在这种十分复杂的环境里生息、劳动,创造出许多独具风格的文化。但是,由于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打断了他们进一步独立发展的可能。
以下按地区分别叙述中南非洲各国的历史。
东非诸国 东非的地理范围是,西自乍得湖,东至红海和印度洋沿岸, 北连埃及,南达赤道附近。主要包括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苏丹诸国。此地区北部是“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 南部是东非高原,印度洋沿岸有狭窄的平原。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 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红海、亚丁湾沿岸一带气温最高,年平均气温达摄氏30 度以上。印度洋和红海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必经之路。埃及不仅是文明古国,并且是中古时期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中心之一。这样,先进的古代东方文明和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南方通过印度洋、北方穿过撒哈拉沙漠,逐渐传入中南非洲。最先受到先进文明影响的是东非地区。这里较早地出现了比较发达的非洲文化。
- 埃塞俄比亚王国 埃塞俄比亚①是非洲大陆上唯一的基督教文明古国。
① 埃塞俄比亚又名“阿比西尼亚”。前者源于希腊文,意指埃及以南的国家;后者出自阿拉伯语,有“混
公元前一千纪左右,南阿拉伯人(塞白人)就在埃塞俄比亚北部沿红海地区进行殖民,并与这里的原住民逐渐融合,社会有了较快的发展。公元前后, 形成了阿克苏姆国家(因首都为阿克苏姆城,故名)。阿克苏姆国家,通过红海的国际贸易迅速繁荣起来,4 世纪达于极盛时期。国王厄查纳四面出征。向西渡过尼罗河,一举征服了另一个著名的东非古国麦罗埃,向东渡红海征服了南阿拉伯的塞白和希姆雅尔等国。版图北自埃及南境,南达索马里,西起尼罗河上游,东迄红海东岸的也门地区,幅员辽阔,国王厄查纳自称“万王之王”。厄查纳推行基督教,改革文字,奠定了基督教文明基础。阿克苏姆国家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其中有象骑军和海军,控制红海水域,独占红海贸易。在外交方面,阿克苏姆与拜占廷结盟,共同反对波斯,以确保对红海和也门的控制。
阿克苏姆国家有比较发达的农业和畜牧业。主要农业作物有苔麸(一种籽粒小,产量较高的草本植物)、小麦、大麦、豆类以及葡萄等。阿克苏姆人修筑梯田、水坝、水池和灌渠,引水灌溉。畜牧业方面,饲养大群的牛、羊、驴、骡等。据说,国王一次赏赐藩属 25000 头牛,可见畜牧业规模之大。手工业,以金属工艺为主,其他如制陶、泥瓦、石雕等工艺也有相当水平。规模宏伟的宫殿和举世闻名的巨石圆头碑,都显示了石雕工艺和建筑艺术的高超。对外贸易是阿克苏姆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决定着阿克苏姆国家的兴衰。输出品主要有象牙、犀角、龟甲、香料、黄金以及奴隶等。输入品有来自埃及的谷物、酒类和粗布,印度的农产品、棉布、铁和铜,波斯的服装,意大利半岛和叙利亚的葡萄酒和橄榄油,等等。
7 世纪,阿拉伯人崛起。他们征服了埃及,使原来从地中海经红海至印度的商路被阻。从此以后,阿克苏姆国家赖以兴旺的红海贸易逐渐削弱,阿克苏姆国家也日趋衰落。12 世纪,为南部操库施特语的阿高人所取代,建立了新的札格维王朝(1137—1270 年)。
札格维王朝统治者也信奉基督教,大修教堂和修院,并赐予土地。租种教会和基督教地主土地的农民,必须缴纳实物地租,负担徭役,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起来。
1270 年,阿姆哈拉人叶库诺·阿姆拉克推翻了札格维王朝,建立所罗门王朝①,定都于安姆格柏尔。所罗门王朝时期的埃塞俄比亚国家的领域,比阿克苏姆时期更加扩大了。国王仍称“万王之王”,各地王公和封建主向他缴纳贡赋并提供军队。全国土地基本由皇室、教会和世俗封建主所占有。农民除负担贡赋和各种劳役外,还须服兵役。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基督教会
(科普特派)拥有很大的势力。它不仅占有大量地产,而且还干预国家权力。总主教可以干预王位继承,可以借宗教问题发动内战,甚至国王的训谕也须经他签署。文化教育事业完全操在教会手中。教会上层构成统治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封建关系进一步发展,各地王公和教俗大封建主的势力不断加强。他们割地自雄,争战不已。在外部,又经常受到阿拉伯人从东部沿海方面的进攻。16 世纪,埃塞俄比亚的国家形势更加紧迫。1517 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把势力扩展到红海一带,进而威胁埃塞俄比亚。与此同时,游牧的加拉人从南
血”、“杂种”之蔑意。
① 叶库诺·阿姆拉克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自称恢复了所罗门王朝世系,故称其所建王朝为“所罗门王朝”。
部北上,占地掠城,不断扩张。正当埃塞俄比亚处于来自南北两大势力的夹击之时,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也来到了埃塞俄比亚。面对这种困境,埃塞俄比亚人展开了长期的艰苦的斗争。他们先联合葡萄牙人驱逐奥斯曼土耳其人, 继而再赶走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最后把加拉人逐出国门,收复失地,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但是,这一连串的长期战争,导致生灵涂炭,财富一空,国势衰微。
- 苏丹
苏丹②(古努比亚)位于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之间,自古以来和这两个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公元前 3 千纪的古埃及铭文上,发现了关于努
比亚国家最早的记载。公元前 16 世纪到 14 世纪期间,努比亚的很大一部分地区被埃及侵占。在反埃及侵略的长期斗争中,努比亚各族人民逐渐加强了联系。公元前 12 世纪末,形成了独立的国家——库施王国,首都纳巴塔,故
又称纳巴塔王国。公元前 800 年左右,纳巴塔王国开始强大起来,占领了整
个尼罗河流域,在埃及(第 25 王朝)确立了统治权。但是,纳巴塔王国的强
盛没有多久,很快就从埃及被赶出来。公元前 6 世纪中叶,纳巴塔王国将首都从纳巴塔南迁至麦罗埃(今喀土穆北),从此,又被称为麦罗埃王国。公元 1 世纪左右,麦罗埃王国繁荣昌盛起来。麦罗埃地处东非的交通要冲和贸易枢纽,同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西亚等地都有贸易来往。在麦罗埃出土的中国铜鼎,说明当时麦罗埃王国同中国也有文化交流。4 世纪,麦罗埃的统治者们发生内讧,削弱了国家的防卫力量,曾一度被强大起来的阿克苏姆国家所征服。6 世纪中叶,从埃及传入基督教,并成为麦罗埃国家的正式宗教。不久以后,麦罗埃分裂为两个基督教国家:穆库拉和阿罗亚。前者以东古拉为都,故又称东古拉王国;后者建都索巴。后来,穆库拉国并入埃及, 阿罗亚暂时保持独立。
早在公元前后,就有一部分阿拉伯人从埃塞俄比亚进入努比亚,建立殖民点。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以后,在 8 世纪中叶曾侵入努比亚,直到 13 世纪才最终征服努比亚全境。从此,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在努比亚广为流行;伊斯兰教逐渐排斥了基督教。努比亚日益伊斯兰化和阿拉伯化。
- 索马里和桑给巴尔
索马里半岛及其以南的东非沿印度洋海岸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地区。在繁华的国际贸易中,兴起了一些城市和城市国家。著名的如泽拉、柏培拉、哈丰角、摩加迪沙、布拉瓦、马林迪、蒙巴萨、桑给巴尔、基尔瓦等。这些城市和城市国家大都是早期阿拉伯人的
移民点并为其所控制。公元 4—5 世纪,阿克苏姆国家征服北索马里。从此, 索马里展开了长期的反埃塞俄比亚人统治的斗争。8—9 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北索马里,在沿海和内地兴起一些穆斯林小国。9—13 世纪,它们在同信仰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人的长期斗争中,北索马里的伊法特逐渐强盛起来。伊法特人以哈拉尔(位于今埃塞俄比亚东部)为中心,把势力扩展到亚丁湾沿岸,占领包括泽拉港和塔朱腊湾在内的重要商埠地区,每年从繁盛的国际贸易中获得巨额收入。15 世纪初,伊法特人在同埃塞俄比亚的斗争中一度失利,曾沦为其属国。16 世纪,伊法特人摆脱埃塞俄比亚的统治,以阿达尔为中心建立新国家。在争取独立斗争过程中,阿达尔的大教长伊玛目艾哈迈德·易卜拉欣·加齐发挥了巨大作用。他把伊法特人团结起来,先是停止向
② 苏丹,源于阿拉伯语,地理上泛指撒哈拉南侧和赤道以北的热带森林北缘,西起佛得角,东至埃塞俄比亚和红海之间,横跨非洲的开阔热带草原。
埃塞俄比亚纳贡,继则打败统治阿达尔的埃塞俄比亚总督,最后取得独立。17 世纪末,阿达尔国家为游牧的阿尔法人所灭。
随着索马里人的兴起,索马里人日益遍布于东非广大地区。17 世纪,今索马里全境、吉布提共和国南部、埃塞俄比亚东部的奥加登地区和肯尼亚的东北部都有索马里人居住。
桑给巴尔国家是在北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人斗争时期由南部班图人各城邦以基尔瓦为中心形成的黑人国家①。桑给巴尔并不是真正的统一国家,而是许多城邦的联合,但基尔瓦在争霸的各城邦中长期居于统治地位。15 世纪, 桑给巴尔帝国繁荣起来,它同印度洋各国有广泛的商业关系,贸易的商品种类和数量空前地增加了。输出黄金、象牙、龙涎香和奴隶,输入绸缎、布匹、金属制品和奢侈品等。首都基尔瓦是巨大的商业中心,其他如摩加迪沙、蒙巴萨、马林迪等都是著名的商业城市。
正当桑给巴尔兴旺发达之际,却遭到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1498 年,达·伽马在阿拉伯人的协助下,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航路,并开始对亚非沿岸进行殖民侵略。1509 年,葡萄牙在莫桑比克设总督府,作为掠夺东非的大本营。从 15 世纪末到 17 世纪的两百年中,葡萄牙殖民者对东非各国大肆掠夺,他们抢劫黄金、象牙、珠宝和其他珍贵物资,猎取黑奴,破坏生产, 致使许多繁荣的商业城市凋蔽,失去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西非诸国 西非,西起大西洋沿岸,东至乍得湖,北连撒哈拉沙漠,南临几内亚湾。西非的北部属于撒哈拉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属于苏丹草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为上几内亚高原,沿海有狭窄的平原,几内亚湾沿岸地区多属热带雨林气候。西非主要居民是苏丹语系的黑人,所以西非也称西苏丹。
西非很早就和北非诸国有贸易关系。西非内地不产盐,几内亚湾沿海地区所产的盐,由于热带森林所阻,运输困难,所以大部分食盐需从外部输入。北非地区南缘有许多产盐区,用骆驼驮载南运,比较方便。另方面,西非盛产黄金,而北非诸国(无论是罗马帝国或阿拉伯帝国时代)社会发展先进, 商品货币关系较为发达,都需要大量黄金。这样,由于黄金和食盐的相互需求,构成了西非与北非贸易的基础。与撒哈拉南缘相接的西非地区,通过繁荣的贸易来往,不仅在经济上富裕起来,而且受到北非先进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经济和文化的背景下,8—16 世纪,西非先后兴起了三个文明国家: 加纳、马里和桑海。
- 加纳 古加纳国家在地理上与今日的加纳共和国不同,是在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上游的北部,约当今日马里共和国的西部地区。主要居民是素宁克人(曼丁哥人的一支),另外还有一部分柏柏尔人。
加纳建国的时间,尚无定论。据民间传说,到 7 世纪,已传 22 位君主。
中古时期阿拉伯作家的报道和近年来的考古资料,提供了 8—13 世纪加纳国家的一些政治经济情况。加纳盛产黄金,国王垄断金矿的开采。阿拉伯人征服北非以后,知道加纳盛产黄金,经常以食盐、布匹、贝壳等物与加纳贸易, 换取黄金、象牙和奴隶。美洲发现以前,主要由西非向地中海沿岸各国供应黄金。商业繁荣,商队往来频繁,在商道附近兴起了一些城市,如瓦拉塔、
① “桑给”,波斯语为黑色或黑人之意,“巴尔”为海或海岸之意。“桑给巴尔”,意即黑人的海岸或黑人之国。
廷巴克图、迭内和加奥等。
加纳初期的统治者是白人,可能是撒哈拉南迁的柏柏尔人。8 世纪末, 属于黑人曼丁哥族系统的素宁克人夺得政权,建立了黑人的西塞·通卡尔王朝,首都昆比·萨利(今马里共和国凯斯北缘尼奥罗附近)。通卡尔王朝统治数百年之久,极盛时期版图跨尼日尔河上游和塞内加尔河上游盛产黄金的广阔地区,控制了撒哈拉西段的贸易,成为南北方食盐和黄金贸易的中心。首都昆比·萨利是一个拥有 3 万人口的商业城市,商贾云集;因为居民大都
是穆斯林,所以清真寺有 12 座之多。加纳王室独占金矿,国王有“卡雅·玛甘”(“黄金之王”)之称,足见其富有。关税也是王室的重要收入。入境的每一头驴驮载的盐,征收 1 个第纳尔,出境的征收两个第纳尔;每包铜,
征税 5 块粗布;每包杂货,征税 10 块粗布。黄金和税收,使国王获得巨额财富。另方面,由于加纳人掌握了冶铁技术,能制造当时比较先进的铁制武器, 军事力量略高一筹。国王凭借大量财富和技术优势,装备了多达 20 万人的强大军队,并以此为支柱,统治人民,征服四方,控制商路,成为西非历史上第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国。
加纳国王具有很高的权威。临朝时,鸣鼓为号。属下拜见国王,须匍匐在地,头顶上撒把尘土,以示敬服。国王竭力加强集权统治,任命王室成员或亲信担任军政要职,并向各藩属派遣代表,率军队驻扎该地,监督地方。地方须向国王缴贡,也有纳贡村庄。这表明,加纳业已存在封建依附关系。但奴隶制广泛存在,国王死后用人殉葬,祭司杀人祭奠,金矿广泛使用奴隶劳动,存在奴隶买卖。此外,加纳还保持着氏族制度的习俗,王位按母系继承,舅父传位于外甥。
加纳富裕,具有政治经济战略意义。因此,加纳成为北方大国争夺的对象。9 世纪,柏柏尔人时常袭击加纳。11 世纪中叶,北非的阿尔摩拉维德王朝征服了塞内加尔河下游的柏柏尔部落,接着大举进攻加纳。1055 年,占领撒哈拉南缘重镇奥达果斯特,切断了加纳同北方的贸易大道。加纳和阿尔摩拉维德王朝展开了长期的战争,曾多次击败入侵者的进攻。但至 1076 年,终于战败,首都被占,国王被迫称臣纳贡。但是,素宁克人不甘屈服,继续进行斗争。不久,南迁的素宁克人在鲍尔河和尼日尔河之间重建政权,几年后
(1087 年)终于赶走了侵略者,收复失地,重新获得独立。但复国后的加纳, 不久分裂为很多小王国,彼此混战,国势日衰。外族乘势入侵。1203 年,索索人部落袭击加纳。1240 年,马里国王松迪亚塔征服加纳,加纳灭亡,成为马里的一部分。
- 马里 马里原来是加纳南部尼日尔河上游康加巴(今巴马科南部)地区的一个小国,居民主要是马林凯人(黑人曼丁哥族的一支),信仰伊斯兰教。11 世纪以前,曾隶属于加纳。加纳衰落后,索索人一度强盛,马里又被索索人征服。13 世纪,马里强盛起来。1235 年,马里王子松迪亚塔在人民的支持下,打败索索人,随后征服加纳,建都于尼亚尼(康加巴附近),是为马里王国。松迪亚塔注意发展生产,砍伐森林,扩大耕地,种植谷物和棉花,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马里的粮食自给,棉织品行销国外,黄金大量运往北非。生产发展,经济繁荣,马里国家日益强大起来。
曼萨·穆萨(1307—1332 年或 1312—1337 年)统治时期,马里国势达于极盛。版图西起大西洋,东至加奥,向北深入撒哈拉,占领著名的陶德尼产盐区,向南直至赤道热带森林的边缘,占领了加纳未曾占有的产金区。马
里同北非各国进行频繁的贸易,从北方输入高级纺织品、服装和马匹;输出食盐、黄金和奴隶。马里把整个苏丹、摩洛哥和南部阿尔及利亚的黄金和盐的贸易,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据 14 世纪中叶到达马里的旅行家伊本·巴图塔
记载,马里每年都有定期商队去开罗,商队的骆驼数量多达 12000 头。埃及、马格里布的阿拉伯商队也到马里来。随着大规模贸易的发展,马里帝国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城市,重要的如廷巴克图、瓦拉塔、迭内、加奥等。在廷巴克图,有外国商人的专门住地,其规模之大,整整占据了一个街区。
马里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强。1324—1326 年,曼萨·穆萨率领庞大队伍去麦加朝觐。队前有 500 名手执金仗的奴隶开道,队后有 80 头骆驼,满载黄金,声势浩大。曼萨·穆萨沿途施舍,慷慨大方,挥金如土。途经开罗时,他赏赐埃及官吏的黄金,竟然引起开罗黄金价格暴跌,可见所赐黄金数量之巨。从此,马里富强之声誉,远扬欧洲。
曼萨·穆萨关心和鼓励文化教育事业。他从国外请来许多穆斯林学者, 修建王宫和清真寺,创办学校,促进了马里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廷巴克图的桑科尔清真寺是著名的学术中心,桑科尔大学有数千名学生,其中有不少是欧洲白人留学生。埃及、摩洛哥的学者都应邀前来讲学。图书馆藏有大量的图书、文献和资料。马里君主尊重学者,对法官、医生、诗人、教授和建筑师等,都给予很高的礼遇。格拉纳达的著名诗人兼建筑家萨希利,对马里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他的建筑设计使马里的建筑艺术为之一新,开创了马格里布风格的新时期。
马里国王不仅富有,并且享有极大权威。他拥有一支 10 万人的军队,包
括 1 万名的骑兵,在尼日尔河上还有水军。马里君主致力于集权统治,他亲自向地方派遣行政长官,农村则由传统的部落首领负责。各地藩属都须对他效忠、纳贡。因此,马里君主有“曼萨”(意为“众王之王”)的尊号。
马里国家存在着大量的奴隶。在征服战争中,许多战俘变为奴隶,奴隶买卖也很盛行。王室和大贵族都占有很多奴隶,金矿、苦役和家庭服役,广泛使用奴隶劳动,奴隶也被用来充军。被征服的部落,往往集体沦为“奴隶部落”。“奴隶部落”须向国王缴纳贡赋,接受国王派来的官吏的监督。其实际地位,类似依附农奴。这说明马里国家已出现了封建剥削关系。
马里帝国主要是武力征服的的结果,内部存在许多彼此毫无联系或利益冲突的部落、集团、种族和阶层,社会关系复杂,矛盾很多。14 世纪末以后, 马里统治阶级开始了争夺王位的长期混战,内部受压迫的部落人民乘机自立,外族频频入侵,国势日趋衰落。1546 年,曾一度臣服于马里的桑海人攻占了马里首都,马里被迫沦为偏安一隅的小国,勉强维持统治。17 世纪中叶, 终于被班巴拉人征服。盛极一时的马里帝国终于灭亡了。
- 桑海 桑海(松加伊)人的故乡在尼日尔河中游的登迪地区,后来因受哈乌斯人的压迫,逐渐溯流而上,9 世纪占领商业重镇加奥,并以此为都, 形成了桑海国家(历史上又称加奥王国)。13 世纪末,桑海曾一度被马里国王萨库拉征服,但不久又恢复了独立。到国王索尼·阿里统治时期(1462— 1492 年),桑海强大起来。索尼·阿里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 30 年的征战,先后打败了北方的图阿列格人,南面的摩希人和西部的富尔贝人, 占领了马里帝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夺取了廷巴克图和迭内等商业重镇,控制了贸易中心地区。
索尼·阿里死后,其部将素宁克人穆罕默德·杜尔篡夺了王位,自称阿
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①(1493—1529 年)。他在位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桑海国家发展到极盛。其版图,北方深入到撒哈拉沙漠,占领了各主要绿洲以及塔卡查和登尼的最丰富的产盐区;南达尼日尔河中游摩希人住地, 东到布萨瀑布,西抵尼奥罗,囊括了西非洲最富庶的平原地区。成为继马里之后西非又一大帝国。
阿斯基亚·穆罕默德竭力强化集权统治,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一整套统治机构。中央设各部大臣,分掌财政、航运、农牧、渔业、林业和宗教等事务。全国分为 4 个行省和几个商业特区。中央各部大臣和地方高级行政长官, 都由国王从王族国戚中选派亲信担任。国王拥有一支以战俘和奴隶组成的常备军,还有水军。他还用宗教神权来支持和巩固政权,设置了专门管理全国穆斯林的最高祭司。1495—1497 年,率领由 500 名骑兵和 1000 名步兵组成的随从队伍去麦加朝觐,并从麦加大教长那里获得“苏丹地区哈里发”的尊号。
阿斯基亚·穆罕默德注意发展生产,鼓励商业和手工业。他在尼日尔河上游开凿运河,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开发矿藏,采金,采盐;统一度量衡,保障商旅安全,推动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加奥、廷巴克图和迭内是帝国的三大贸易中心。首都加奥有 7626 幢房屋,居民多达 75000 人。迭内,
有 11 个城门,可见其规模之大。除商业外,手工业也很发达。纺织业尤为著
名,廷巴克图仅裁缝作坊就有 26 家,每家有 50—100 个徒工。
阿斯基亚·穆罕默德还重视文化教育,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各地学者文人。1492 年,格拉那达被西班牙人攻占后,从那里逃出来的许多学者、思想家、艺术家、医生和科学家,都被他收容下来,让他们在桑科尔大学任教,从事科学研究。当时的桑科尔大学除研究《古兰经》外,还研究法律、文学、历史、地理、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方面的学问。图书馆藏有大量图书,其中许多是不惜重金购置来的珍本。当时的廷巴克图有各类学校 150 所, 成为与巴格达、开罗齐名的穆斯林世界的文化中心之一。培养出不少有造诣的学者,他们写了很多著作,保存和发展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
在桑海社会生活中,奴隶制还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争的俘虏。奴隶可以转让和买卖,各城市中都有买卖奴隶的市场。王室和王亲国戚都占有许多奴隶。桑海的奴隶不仅用于家庭服役,还广泛地用于农业生产、捕鱼和修造船舶等劳动。此外,部分奴隶还参加国王的常备军。阿斯基亚·穆罕默德把所有奴隶编为 24 个部落,分置于全国各地,征收一定的贡赋和徭役。除了王室的奴隶可以免纳贡赋外,一般奴隶部落都须按规定缴纳实物地租。这种固定在土地上并缴纳实物地租的奴隶,其经济地位与中世纪的农奴相似,说明封建剥削关系已有相当的发展。不过当时的奴隶在法律上和社会地位上还有区别,他们不能与自由民通婚,人身没有法律保障,社会地位低贱。
桑海统治阶级对各族人民和奴隶的剥削与压迫相当残酷。16 世纪以来, 被压迫的部落和奴隶起义不断发生。统治阶级的挥霍浪费,耗费了国家大量资财,以致发生财政危机。阿斯基亚·斯穆罕默德率庞大队伍去麦加朝觐, 旷日持久,耗费巨大,欠下埃及商人 15 万杜卡特的债务。1517—1528 年, 桑海发生内乱,统治阶级争夺王位混战不已。从此以后,国势衰微,每况愈
① 阿斯基亚,意为“大王”。
下。1590 年,摩洛哥苏丹艾哈迈德·曼苏尔(1578—1603 年)率领带着火枪的 2000 多名侵略军,大举进攻桑海。桑海首都加奥和商业名城廷巴克图、迭内等被占领,并遭洗劫和破坏,著名的桑科尔大学及其图书馆被付之一炬, 许多珍贵图书和手稿化为乌有。侵略者从桑海劫掠 450 万磅黄金(一说为 10
万金币)和 1000 多个奴隶(其中包括不少学者)。失败后的桑海退到故地登迪,苟且偏安,无力反击侵略者。但在敌占区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大起义。1591 年 10 月,迪奥果拉尼的奴隶部落举行起义,向廷巴克图方面进军。后来又和图阿列格人联合起来,转战于从加奥至迭内的广大地区。此起彼伏的人民起义,使侵略者首尾不及,无法向纵深地区进攻,只局限于加奥、廷巴克图和迭内等少数城市及其附近地区,致使桑海有保持偏安一隅的可能。这次人民大起义,坚持斗争 60 年之久,直到 1652 年最后失败。这时的桑海继续内讧不已,为了争权,王子不惜生擒其父,挖掉双眼,流放于荒岛。1680 年,桑海终于灭亡。
桑海帝国灭亡以后,各部落长期混战,昔日曾一度繁荣富庶的地区,遭到严重破坏,变为一片荒凉。此后,西非的经济文化中心转向南方的几内亚湾一带,在那里出现了一些小国家,如贝宁等。
赤道非洲及其以南各国 这个地区以卡拉哈里沙漠为界,北部主要为苏丹草原、刚果河(扎伊尔河)盆地和几内亚高原,南部属于南非高原。北部除刚果河盆地中部和下几内亚高原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外,其余地区大体属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森林资源和矿物资源丰富,盛产热带经济林木和黄金等。主要居民是班图语系尼格罗人(黑人)。南部地区,在南非高原中部为卡拉哈里盆地。该地区气候复杂,西部属热带沙漠气候,西南沿海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东南沿海和马达加斯加东部则属热带雨林气候,其余地区大都为热带草原气候。黄金储量丰富。在班图人到达之前,大陆上的主要居民是属于科伊桑语系的布须曼人(萨恩人)和霍屯督人(科伊人),此外,还有少数身材矮小的俾格米人。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居住的马尔加什人(黄种人),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中古时期,布须曼人和霍屯督人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前者社会发展更原始,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后者社会发展到父权公社时代,已掌握了铁器,经济生活以畜牧为主。
班图人原来住在赤道以北喀麦隆高原,公元初由于受到北方民族的压力,开始向赤道及其以南地区迁徙。由于班图人的迁徙,迫使原来住在这里的俾格米人退入森林,布须曼人和霍屯督人则被迫徙居非洲西南端。班图人的迁徙,大体分为三支。向东迁徙的班图人,一部分在坦噶尼喀境内定居下来,成为当地的主要民族。另一部分,于 11 世纪到达东非沿海地区,由于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后来形成斯瓦希里人。向西迁徙的一支,除一部分停留于西非并与当地居民融合外,大部在西赤道非洲定居下来,占据了北起刚果河以北和喀麦隆南部,南至纳米比亚(西南非洲)北部的辽阔地区。中间的一支分布在南部非洲的大部分地区。
班图人的大迁徙,一直持续到 19 世纪才最后结束。大迁徙导致民族大融合,加快了中、南非洲各民族的的社会发展进程,尤其居住在沿海的班图人与外部接触较多,便利吸收先进文化,先后形成了一些文明国家,重要的有刚果和津巴布韦。
- 刚果王国 刚果王国是西班图族刚果人大约于 14 世纪前后建立的国家,首都姆班扎(马塔迪南部)。 1482 年,葡萄牙人到达刚果时,刚果已
是一个很繁荣的大国。它的版图,西起大西洋,东至宽果河,北自刚果河以北,南抵宽札河。大体包括今扎伊尔西南部和安哥拉西北的部分地区。刚果王国有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机构,中央设分管财政、军事、外交、河流和森林等事务的大臣。地方行政,全国划分为 6 个省,省以下设县和村。中央各部大臣和省长由中央任命,县和村的行政长官由当地酋长充任。另外,还专门设置传讯官,向全国及时传达国王的旨令。国王还拥有一支常备军,战时所有成年男子都服兵役。王位按母系承袭,即由舅父传位于外甥。
刚果自然资源丰富,大片土地上覆盖热带森林,盛产各种珍贵树木和经济植物;地下有大量黄金、铜、铁等矿藏。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农业是刚果主要经济部门,种植黍、高粱、甘薯等,16 世纪从南美洲引进了玉米和木薯。农业耕作主要由妇女担任,男子从事砍伐森林、开辟耕田、狩猎和捕鱼等重劳动。家畜主要饲养牛、山羊、肥尾羊和狗。
手工业方面,刚果很早就掌握了冶铁技术。以一种高 2 米左右的小高炉炼铁。铁匠在刚果受到特别重视,传说最早的国王就是从技艺精湛的铁匠中选出的。刚果生产的铁制武器、生产工具,以及金、铜等器皿,都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刚果人用棕榈纤维编织成又薄又软的席子做衣服,用粗而厚实的席子做房屋中的隔墙、门扉、栅栏等,也用席子铺地;还用棕榈纤维编织鱼网、鱼篓和各种精巧的筐篮。此外,象牙雕刻和木雕刻艺术也很精湛。从刚果许多部落的雕刻品——雕象、杯子、凳子等等,可以看出古代艺术传统和惊人的工艺。
刚果的贸易很发达,从沿海到内地,有盐、渔的商道;从内地则把毛皮、象牙、编织品、金属制品以及奴隶等输往沿海。以贝壳、金块作为货币。为了促进商业贸易,国王规定地方官吏必须保证道路畅通,修建渡船和驿站房舍等。首都姆班扎,是有几万人口的大城市,商旅往来不绝。金块、食盐和贝壳由国王垄断,他每年从贸易中获得大宗收入。
刚果基本居民是自由农民,他们生活在各自的公社里。土地归公社所有, 但公社必须向国王缴纳实物贡赋。以村为基本纳税单位,村长负责收税和王室田地的耕作事宜。王室田地使用自由农民徭役和奴隶耕作。奴隶主要来源是战俘,也有部分债务奴隶和罪犯,奴隶买卖也很盛行。王室和大贵族都占有很多的奴隶,奴隶用于家庭服役、农业生产,特别是用于开采金矿和铜矿。
1482 年,葡萄牙人到达刚果。从此以后,葡萄牙的传教士和商人陆续到达,他们传播基督教,插手黄金和奴隶贸易,逐渐控制了刚果的政治和经济。1506 年,葡萄牙殖民者把改信基督教的王子阿方索一世(1506—1543 年)扶植上台。此后,更加肆意侵略刚果。他们到处修建教堂,并把首都改名为“圣萨尔瓦多”;他们深入王国腹地,掠夺黄金和奴隶,大批刚果人被掠走,其中甚至包括王室成员。葡萄牙殖民主义者的侵略,给刚果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量的资财被劫掠,成千上万的男子被抓走,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政治、经济和文化日趋衰落。
- 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国家古称“莫诺莫塔帕”,首都布韦(意为“石头城”)。13—16 世纪,曾是南部非洲的一个强大的国家。当时,它的版图, 北起赞比西河,南抵林波波河,东达印度洋沿岸。大体包括今日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大部和南非共和国北部德兰士瓦省的部分地区,不仅控制南非广大产金区,而且控制了黄金出口。
莫诺莫塔帕创造了著名的津巴布韦文化。它得名于今津巴布韦国家东南部津巴布韦地方的巨石建筑群。考古研究证明,这些巨石建筑,早在公元 6
世纪前后,就已开始建设,但它的主要建筑物是 13—14 世纪建成的。在津巴
布韦东部和莫桑比克西部的山坡梯田遗址,宽达 2000—3000 平方英里,梯田
四周有水井,还有许多长达数英里、深 1 米的水渠。种植的谷物有玉米、高粱和豆类,还饲养家畜,说明莫诺莫塔帕国家曾有过相当发达的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以采矿和冶金业最为突出。在津巴布韦和南非许多地方发现采掘过的矿坑和熔炉多达六七万处,能生产铁制锄头、弓箭、斧头、刀、矛等工具和武器,还用金、银、铜制造各种精美的装饰品。林波波河西岸皇室墓葬中出土的“金笏”,其厚度还不及千分之一英寸,显示了古代技术的精湛。建筑技术也十分高超,津巴布韦古城遗址,包括城墙、高塔、神庙、宫殿、库房、水井、地窖和住宅等建筑。还有高达 9.15 米,厚达 6.1 米的围墙。全部建筑是用花岗石砌成的,砌合不施灰浆,严密无隙,坚固异常,令人惊叹不已。
津巴布韦文化遗址,还出现了铸币的泥模和中国的瓷器以及印度的串珠等物品,说明莫诺莫塔帕国家不仅有了某种商品交换关系,而且和古代印度洋的贸易有经常的来往。10 世纪,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木·马苏迪在其《黄金草原》中,就曾记述苏法拉的黄金交易情况。12 世纪中叶,伊德里亚在他的地理著作中说,铁是苏法拉的一宗巨大的买卖,其质量和数量都优于印度的铁,这些铁被运到印度和沿海各岛以高价出售。苏法拉是古代津巴布韦的重要港口城市,每年从这里输出大量的铁、黄金、象牙、铜和奴隶,输入棉织品和奢侈品等。在津巴布韦各地,发现的大量中国宋、明时代(11—17 世纪) 的瓷器,可能是阿拉伯或印度商人转销的,但它确是中国非洲悠久文化联系的象征。
16 世纪,葡萄牙人到达之前,莫诺莫塔帕是一个专制主义的奴隶制国家。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掌握着全国臣民的生杀予夺大权。国王拥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机构,以及国王特别卫队和警察。国家的一切皆属于国王,臣民的一切财物都被认为是国王贷予的,国王有权随时收回。国王的生活十分神秘,臣民不得看到他。在国王的后宫里,有 9 个王后和几千名嫔妃和女奴。王后们拥有决定王位继承人的大权,反映出母权氏族社会的残余。奴隶劳动广泛应用于采矿、建筑和农业生产领域;但农业生产还是以自由农民为主。自由农民在公社的组织下进行生产,并向国王交纳实物贡赋。
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为了控制莫诺莫塔帕这个产金之国,千方百计对莫诺莫塔帕进行渗透和侵略。他们首先垄断了海上贸易,破坏了王国最重要的财源。1560 年,葡萄牙的一个耶稣会教士诱使国王接受了洗礼,进而干涉王国内政。莫诺莫塔帕人民处决了这个耶稣会教士,接着又打败了葡萄牙派来的侵略军,迫使葡萄牙向国王交纳 1/20 的商业税。但是,16 世纪以后,莫诺莫塔帕王国逐渐走向衰落,处于葡萄牙人的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