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强魏扶楚而著《吴子》

春秋末期,各诸侯国之间矛盾重重,战争一触即发,进入战国初期,周王室更是被彻底底抛在了一边,周天子已经是无足轻重的人物。诸侯国之间剩下的似乎只有弱肉强食了。

卫国地处黄河下游的一块丰沃的平原上,东临鲁国,西接楚国,国内河流纵横,是个富裕的诸侯小国。大约公元前440年,一件喜事降临到卫国左氏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就是这商人的妻子产下一个男婴。男婴被取名吴起。吴起的父母对这个小家伙的到来异常欢喜。

小吴起自幼天资聪慧,勤敏好学,他特别喜欢舞枪弄棒,对描写战争的书籍有着异乎寻常的爱好。父母对小吴起也刻意栽培,他们找来最好的老师教小吴起读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小吴起的舒服日子还没过够,父亲就离世了。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小吴起的母亲身上。这个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庭的女性毅然担起了教育小吴起的全部责任。

小吴起在母亲的谆谆教导下很快成长起来,青年时期的吴起志向远大,他发誓要出人头地,做出一番事业。

在卫国,吴起没有受到重用。为了取得功名,吴起决定离开卫国。临走前,吴起对教育他成人的母亲信誓旦旦地说:“我这次出去如果不能当大官,当不了卿相,这辈子都不会回来了。”

离家出走的吴起去了邻国鲁国。当时学儒学的人很多,儒学为显学,很多名士和当官的人都是儒士。吴起认为学习儒学可以尽快出人头地,所以,他和他的一个卫国老乡李悝就拜了曾子的儿子曾申的门下学习儒家经典。

在曾申的门下学习儒学几年后,吴起认为儒家不能使他出人头地,他决定放弃学习儒学,而学习兵法。说做就做,他开始研究起《皇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等军事著作。

吴起研读这些兵法书非常刻苦,在那些昏暗的夜晚,吴起在油灯前,每次研读这些兵书都感慨良久,他发现,军事才是他的最爱。

吴起对《孙子兵法》十分尊崇,很多疑难问题在研读《孙子兵法》时使他恍然大悟,一时之间,似乎悟出了更深的东西。对《孙子兵法》的研读,使吴起对兵法的研究更为深入,见识也更上一层楼,这为他日后兵法理论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期间,在鲁穆公的相国公仪休的推荐下,吴起被鲁穆公任命为大夫。

公元前412年,齐国和鲁国的矛盾到了非得要动用武力来解决的地步,齐国派军队攻打鲁国。鲁国国君鲁穆公想启用吴起为将,抵抗齐国的进攻。当时,吴起已经成婚,妻子恰恰是齐国人。

鲁穆公犹豫不决,他害怕吴起跟齐国联合一起对付鲁国。吴起知道后,他十分渴望得到这次可以使他成就功名的大好机会。他毅然拿起宝剑,亲手杀了自己的妻子,可怜他的妻子成了他博取功名的垫脚石。

吴起杀了妻子后,找到鲁穆公,表明了自己坚决为鲁国战斗的立场和想法,他请求鲁穆公任命他为将,领兵抗击齐国军队。

鲁穆公见他连结发妻子都杀了,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就任命他为将军,率领鲁国军队与齐国作战。

吴起率领鲁军到达前线,没有立即同齐军开战,表示愿与齐军谈判,他先向齐军“示之以弱”,将老弱之兵驻守中军,给对方造成一种没有强兵的假象,用以麻痹齐军,让他们放松自己的戒备。

在齐军放松戒备的时候,吴起率领鲁军中的精锐之师出其不意地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毫无防备,仓促应战,被鲁军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虽然吴起率领鲁军取得了这次保国安民的胜利,本应该加官进爵,但是一些嫉妒他的人在鲁穆公面前说起的吴起的不是来。

吴起知道这些非议后,于当年就离开了鲁国而投奔魏国。因为他听说魏国的国君魏文侯是个贤明的君主,于是来到魏国,以求可以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

魏文侯知道吴起是个用兵的人才,就于公元前410年拜他为魏国的大将,统领魏军。在魏文侯手下,吴起如鱼得水,接连打了几次大胜仗。最为著名的是他率兵连败秦军,夺取了秦国的五座城池。

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西河郡守,以抵御秦、韩两国的进攻。西河是魏国西部边陲的军事要地,与秦、韩两国接壤,地处黄河之西,容易受到攻击。

吴起一到任,就立即实行改革,整顿各级官吏,重用廉洁奉公的智能之士。同时实施奖励政策,奖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充裕府库。为巩固边防,还招募能征善战之士,进行训练,组建了一致精锐善战的军队。

在吴起的精心治理下,西河地区很快兵多粮足,防守固若金汤,成为铜墙铁壁,吴起镇守西河十几年,大战打了七十多次,取得全胜六十多次,剩下的战斗均取得平手。秦军一直没能东进一步。

在镇守西河期间,吴起决定将他毕生所学的兵法整理出来。经过记载删减完善,吴起终于将这部兵书完成,这部兵书就叫《吴起兵法》,也叫《吴子》。

在书中,吴起将自己的军事思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吴子》分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6篇,近5000字。

《图国》篇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它认为,战争起因于“争名”、“争利”、“积恶”、“内乱”和“因饥”。按照战争性质的不同,它认为可以用礼驾驭“义兵”,以谦逊驾驭“强兵”,以言辞驾驭“刚兵”,以谋诈驾驭“暴兵”,以权力、权变驾驭“逆兵”。

该篇指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修行“道”、“义”、“礼”、“仁”,用礼教育人民,用义激励人民,使人民有耻辱之心,并要亲和百姓,加强战备,选拔练卒锐士。

《图国》篇发展了孙武“兵贵胜,不贵久”的思想,提出了取得胜利容易,保持胜利困难,多胜亡国,少胜方可得天下的观点。

《料敌》篇主要讲如何判断敌情,因敌制胜的问题。它提出了通过观察敌军的外在表现以了解其内情,审察敌军的虚实以攻击其要害的原则。

《治兵》篇主要论述如何治军,指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军队人数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军队的素质。

此外,该篇还指出,临阵时还必须避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平时必须重视军事训练等。

《论将》篇主要论述将帅的职能和对将帅素质的要求。该篇指出,将帅是全军的统帅,必须刚柔兼备。勇敢并非决定某人能否担任将帅的唯一标准,而只是将帅所应具备的品质之一。

《应变》篇阐述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变之术和作战方法。分别论述了在各种具体情况下的不同作战方法。另外,还对攻破敌国城邑后的行为准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励士》篇主要讲述如何激励士气。该篇认为,国君必须做到:发号施令而人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人乐死。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应尊崇有功,论功行赏,优待战死者的家属,激励无功者立功受奖。

《吴子》中的军事理论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它提出以治为胜,赏罚严明,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主张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士卒掌握各种作战本领,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强调根据士卒体力、技能等条件的不同,合理分工和编组,实现军队的优化组合。要求统军将领“总文武”、“兼刚柔”,强调战斗前一定要先弄清敌人的虚实,选择好有利时机进攻,以夺取胜利。这些主张和要求反映了其“严明治军、料敌用兵、因敌而战”的军事思想。

《吴子》在历史上与《孙子兵法》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它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该书所论及的一些军事理论和方法,对战国以后的历代军事家均有较深的影响。有多种刊本流行,并传到了国外。

【旁注】

鲁国 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姬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其弟周公旦于少昊的虚曲阜,是为鲁公。鲁公之“公”并非爵位,而是诸侯在封国内的通称。鲁公即鲁侯。周公旦不去赴任,留下来辅佐武王,武王死后辅佐周成王。其子伯禽,即位为鲁公。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经三十六位国君,历史八百余年。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国灭亡。

卿相 就是卿和相的统称,指某朝代的执政大臣、高官。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相也特指最高的官职。

相国 汉朝廷臣最高职务。战国时代称为“相邦”。汉高祖刘邦即位,为避讳改为相国。汉朝相国最初由萧何担任,萧何死后,曹参继任。后代对担任宰相的官员,也敬称相国。明清对于内阁大学士也雅称相国。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

郡守 郡的行政长官,始置于战国。战国各国在边地设郡,派官防守,官名为“守”。本是武职,后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秦国统一各国后,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

“仁” 我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儒家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刊本 刊印的版本。分四种:一以朝代分,有宋本、元本、明本等;二以刻板处所分,有殿本、监本、官署本、书院本、坊刻本等;三以形式分,有大字本、小字本、巾箱本等;四以内容分,有足本、选本、节本等。

【阅读链接】

吴起善于治军,且爱兵如子,据说,他与士兵同甘共苦,与士兵吃一样的饭,穿一样的衣服。睡觉不铺垫席,走路不骑马坐轿,在行军时,还亲自携带干粮,为士兵分担劳苦。一次有个士兵长了脓疮,吴起亲自为他吸脓。

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放声大哭,旁边的人都劝她说:“你的儿子是一个普通士卒,吴将军这样对待你的儿子,你还哭什么?”这个士兵的母亲回答说:“吴将军过去用口吸过这孩子父亲的疮口,他父亲在泾水之战中勇猛冲杀,死于战场;现在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吸脓,我儿子必然又会为他以死相报,我不知道这儿子会死在哪里,所以为他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