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书而撰《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又称“三十六策”,是指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三十六计”一语源于南朝宋将檀道济。《南奇书·王敬则传》这样记载:

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

大致意思是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南朝宋时期,檀道济出生于京口一个贫寒家庭,雪上加霜的是,在檀道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先后离世,他跟着哥哥和姐姐长大,哥哥和姐姐对他很好,他也和哥哥姐姐相处得非常好。

在颠沛流离中,檀道济终于长大成人,长大后的檀道济文武双全。宋武帝刘裕创业之初,檀道济成为刘裕的建武将军参军事、转授征西将军参军事。后因战功赫赫,被授官为辅国参军、南阳太守。又因为帮助刘裕扩大势力建有功勋,被封为吴兴县五等侯。

檀道济是个宅心仁厚之人,公元416年,刘裕北伐,檀道济被封为冠军将军,担任先锋从淮河、淝水出发,所到各城都纷纷投降。攻克许昌时,俘获后秦宁朔将军、颍州主守姚坦,以及大将杨业。

利用军威大振之机,檀道济率军急行,一路上,大军势如破竹,攻下阳城、荥阳、下皋等城池,最后会同其他部队,四面环攻洛阳。洛阳守将姚洗孤军难守,只得开城门率四千兵卒出降。

对这些俘虏,有些将领纷纷主张杀掉,以壮军威,但檀道济却不同意,他说:“王师北征是为了惩罚有罪之人,怎能枉杀?”他下令将俘虏全部放掉,让他们回归乡里,并告诫晋军入城后要严明纪律,不得扰民。

宋文帝统治时期,北魏侵入宋的北部边界,相继攻下洛阳、虎牢等地。为解除北魏对宋的威胁,公元403年,宋文帝命檀道济统军北伐。宋军先锋进军河南,收复洛阳、虎牢等地。但很快,北魏太武帝亲自率军反击,击溃了宋军,刘宋前线部队一片混乱,很多地方纷纷失守,退驻滑台。

第二年一月,檀道济率师前往救援滑台,在军队到达山东寿张附近时,遇到了魏军。檀道济领军奋勇作战,大破魏军,并乘胜北进,二十天后,大军进抵山东历城。魏大将叔孙建一面督军正面迎击,一面派轻骑绕到檀道济军队的后面,成功焚烧了宋军的粮草。

檀道济的将士虽然英勇善战,但是被魏军来了个釜底抽薪,断了军粮,这样就没法维持下去了。檀道济准备从历城退兵。

宋军中有一些兵士逃到魏营投降。他们把宋军缺粮的情况告诉了北魏的将领。北魏统帅叔孙建派出大军把已经拔营正在退却的宋军围困起来。

宋军将士看到大批魏军围上来,都有点害怕,有的兵士偷偷逃跑了。檀道济临危不乱,他不慌不忙地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

当天晚上,宋军军营里灯火通明。檀道济亲自带领一批管粮的兵士在一个营寨里查点粮食。一些兵士手里拿着竹筹唱着计数,另一些兵士用斗子在量米。其实檀道济在营里量的并不是白米,而是一斗斗的沙土,只是在沙土上覆盖着少量白米罢了。

北魏的探子偷偷地向营里窥探,他们见到一只只米袋里面都是雪白的大米。他们马上把这个消息报告给魏军将领。说檀道济营里军粮还绰绰有余,要想跟粮草充足的檀道济决战,只怕是胜少败多。

魏将信以为真,以为前面来告密的宋兵是假投降,来诱骗他们上当的,就把投降的宋兵全部杀了。

天色发白的时候,檀道济命令将士戴盔披甲,自己穿着便服,乘着一辆马车,大模大样地沿着大路向南转移。魏将安颉等人被檀道济打败过多次,本来对宋军有点害怕,再看到宋军从容不迫地撤退,不知道他们在哪儿埋伏了多少人马,不敢追赶。

就这样,檀道济靠他的镇静和智谋,保全了宋军,使宋军安全地回师。以后,北魏也没敢轻易进攻宋朝。

此次北伐,檀道济虽然没有取得完全胜利,但在四面遇敌、军粮已断的危急情况下,镇定自若,全军而返,也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的具体体现。

“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此语后人竞相沿用,最后演变成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明末清初,引用“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有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根据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书中多处引证了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

它以《易经》为依据,根据研究其中的阴阳变化,推演出一套适用于兵法中的刚柔、奇正、攻防、彼己、主客、劳逸等对立统一的规律。

全书共三十六计,引用《易经》27处,涉及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二个卦。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包括: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包括: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包括: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姑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包括: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包括: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包括: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这些计策有些来源于历史典故,有些来源于古代军事术语,有的来源于古诗句,有的借用成语。

其中每计的解说,由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古代军事辩证法,体现了极强的辨证哲理,蕴含着丰富的智慧,精炼概括了历代智慧谋略的精华,是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体现。

比如,“瞒天过海”的计策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再如,“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三十六计》集历代“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兵家广为援用。《三十六计》中的很多内容广为吟诵,妇孺皆知,以其通用性和实用性,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军事、商业以及人生的各个方面,为其他兵书所望尘莫及。

【旁注】

南朝宋 我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政权而建立,改国号宋,定都建康。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以刘裕世居彭城为春秋时宋国故地,故以此为国号。

刘裕 (363年~42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绥舆里,363年3月生于江苏镇江,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刘宋开国之君。刘裕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功勋卓著。

洛阳 又称雒阳、雒邑,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在此定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竹筹 也称算筹,古代一种计算用具,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厘米,径粗02~0.3厘米,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

卦 古代用来占卜的工具,亦是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每卦三爻,组成八卦,象征天地间八种基本事物及其阴阳刚柔诸性。八卦相互组合重叠,组成六十四卦,象征事物间的矛盾联系。古代视占卜所得之卦判断吉凶。

釜 我国古代一种盛放食物的器物,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釜口也是圆形,可以直接用来煮、炖、煎、炒等,通常可视为锅的前身。

【阅读链接】

三十六计是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问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度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