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博物院

在厦门市的蜂巢山下,有一座华侨博物院。博物院里陈列着 7000 多件展品,向人们介绍关于华侨形成的历史的情况和知识。

今天,世界上约有二三千万华侨和华人(华侨加入所在国国藉后称华人) 居住在美国、拉丁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其中,福建籍的占有相当大的数量。除了广东省以外,福建省是我国另一个著名的“侨乡”。

为什么中国会有这样多的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呢?华侨博物院的展览告诉我们,这里面有着一部劳苦人民的血泪史。

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西方列强侵入我国后, 在广东和福建沿海地区,大批拐卖和掳掠中国人到东南亚、非洲、美洲充当奴隶。当时,有不少劳苦百姓,不堪忍受国内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只好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

流落海外的华侨,有的做工,有的经商,他们辛勤劳动,艰苦创业,不但在异国站住了脚跟,而且为侨居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巴拿马运河;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的锡矿山和橡胶园,都浸透着华侨的汗水和鲜血。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华侨就像没有父母的孤儿,倍受殖民主义者的种族歧视和残酷拆磨,过着屈辱和痛苦的生活。广大爱国华侨身在海外,心系祖国,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支援和参加祖国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这座博物院的创办人、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陈嘉庚是厦门集美镇人,早年远渡重洋,到新加坡经商,成为海内外闻名的大企业家。他目睹祖国山河破碎,渴望祖国独立富强,曾经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了同盟会。

青年时代的陈嘉庚,回到家乡集美,看见这里的许多孩子因家贫不能上学,就决定在家乡投资办学校。从 1913 年起,他陆续在集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商校、农业学校等十几所学校。集美镇成为海内外闻名的学村。解放后,集美学村又有了新的发展。现在,这里有厦门水产学院、集美师专、福建财经学院等院校。

陈嘉庚除在集美创办学校外,还在厦门市创办了厦门大学。今天,厦门大学已经成为国内和东南亚著名的高等学府。为了办学,陈嘉庚不惜倾家荡产。据说,他先后投到教育上的经费超过 1 亿元。

1961 年陈嘉庚逝世后,他的遗体安葬在和集美镇隔海相望的鳌园小岛。用石头建造的陵墓紧挨着高耸的集美解放纪念碑。每天都有大批的中外游人来这里游览,瞻仰陈嘉庚的陵墓。

在集美镇,有一座观堤亭。人们从亭里可以看见从这里伸出的两道海上长堤,南接厦门,西接杏林。这就是著名的高崎——集美海堤和杏林——集美海堤。堤上有铁路、公路、人行道。鹰厦铁路跨过两道海堤,把孤立的厦门岛和大陆连在一起,改变了厦门交通不便的状况。

厦门市是著名的侨乡,又是驰名中外的游览胜地。这里有古老的南普陀寺和五老峰,有峰峦重叠、怪石遍地的万石山公园。在市区西南海面上,漂浮着一个小岛,那就是被称为“海上花园”的鼓浪屿。岛上有收复台湾的民

族英雄郑成功的塑像和纪念馆。

厦门市曾经有一块 2.2 平方公里的经济特区。1984 年,整个厦门市都被划作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厦门市以及整个福建省的建设事业,都更加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