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戏曲——北方评剧
评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曾经被封为全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仅次于京剧。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华北各省市及东北三省流传最广,其他一些地区也比较流行,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
评剧于1909年左右形成于唐山。习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有“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等称谓。
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因为上演剧目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新意,采纳名宿吕海寰的建议,改称“评剧”。
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红》时,新闻界首次把“评剧”的名称刊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
僧侣募化歌曲演绎莲花落
在唐代,当时的僧侣为了便于化缘,便自创了一些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进行演唱,并被当时的人称作“散花乐”,因为佛教尊崇莲花,所以也称作“莲花乐“。
这种“莲花乐”在宋代时已在民间非常流行,明代传奇剧本《绣襦记》中就有丐儿唱莲花落的具体描写。
在那时,盲人演唱时大都是两人一伍,一唱一帮,各手执一常青树枝,上缀许多红色纸花,为“莲花”状,枝丫间用线串明钱,用于摇动,“嗦、嗦”作响,助打节拍,故名“莲花落”,也称“落离莲”或“摇钱树”。
这样,久而久之,人们只晓得瞎子戏而忘了曲种原名“莲花落”。为忌讳瞎子,斯文一点的人就改称为“光子戏”,因此,“莲花落”又有“光子戏”之名。
后来,在清代乾隆时期,出现了职业艺人,同时满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爱好者,遂与民间流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成为民间花会形式之一“天平会”,曲种名为“十不闲莲花落”,又称“十不闲”或“莲花落”。内容多为写景抒情和演述民间故事的俗曲。
每当演出时,先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做舞蹈动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作为序曲,然后演唱莲花落节目。
1796年至1820年间,流行于北京东部滦县、宝坻、迁安、三河等地农村的莲花落已发展为彩扮,即对口莲花落的形式。
当时,当地农民在逢年过节或赶集、赶庙、外出卖针和香面时,往往组织起来演唱。形式有单板和对口两种。
“单板”是一人打竹板,即一手拿5块竹板,一手拿,7块竹板,一个曲调来回反复地自打自唱。艺人们一般是唱小段,有时也唱成本的故事,如《杨二舍化缘》等。
“对口”就是由两人演唱,角色分上装和下装,也叫“上下串”。上装是旦角,包半头,脑后留个假辫子,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装是丑角,也大多是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装和下装都由男性扮演。
“对口”的伴奏除用竹板外,有时也用弦子、笛子、锣鼓等乐器,也有用一幅架的。所谓“一幅架”,就是指一个人演奏架上所有的锣、鼓、镲,表演者同时扮演几个角色,边说边唱,且歌且舞。此外,有时也有一个人或几个人帮腔。
当时,人们称这种艺术活动为双玩意儿、落子或唱花灯。又因为在演出前总要先演一段什么不闲,因此又称为“什不闲”。
“什不闲”演出的剧目大多是民间故事,如《思夫》、《十绣门帘》,也有少量的整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小借年》、《小姑贤》、《西厢》、《摔镜架》等。
1881年前后,唐山开平矿务局建筑的铁路、厂矿相继出现,莲花落开始进入乡镇、码头卖艺,并建立了班社。
1891年前后,东北二人转传入关内。最先入关的艺人是锦州汪荣,后来还有大碗粥、梁半截夫妇等,当时他们也加入莲花落班社一同演出。
这时候,河北东部已有10多个莲花落班社,如乐亭的崔八班,演员有张来、张根、石凤等;丰润的孟光武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亮、东发白等。
此外,还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鸹、佛动心、汪荣等。此外还有东北三省的杨发班;三姑娘、李顺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妇的大碗粥班等班社。
随着班社的建立,莲花落由原来三五人分散的落地演出,逐渐发展成了八九个人有组织的专业演出。
他们演出的形式也日趋丰富多样,每场演出都需要由4个击鼓的人报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闲的,然后唱莲花落,最后由对口莲花落压轴。
当时的演出已有出场和入场之分。这一时期主要演员有金菊花、杨柳青和石榴花等。所谓的出场和入场,就是有了上下场的规定程式。
清代中叶,河北东部一带习武盛行,莲花落也受它们的影响,产生了武戏。至清代末期,习武的人中有许多人参加了对口莲花落的跑棚演出。每次演出前,他们先来一段把式。
当时的把式讲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枪,进而创造了耍镰刀、耍锄头、耍铲子等武艺节目。
后来,对口莲花落因受东北二人转影响,特别是接受了它的拉场戏这一表演形式的影响,将对口的唱和念拆开,将故事分成场次,并改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第一人称的表演,所以称为“拆出”。
拆出表演在音乐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转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缩短,行腔放慢。在乐器方面,也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唢呐、锣鼓、梆子等,但锣鼓点没有变化,竹板仍然保留。
拆出时期的剧目,主要是来自唱本子和子弟书曲目,并将《小姑贤》、《借女吊孝》、《蓝桥会》、《刘金定观星》等拆出演唱,从而推动了对口莲花落向戏曲方面的发展。
拆出阶段,虽有了较为固定的班社组织,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有了向前发展的契机,但这时的莲花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戏曲表演团体。拆出节目虽有增加,但整个的演出形式,还没从民间歌舞范畴中彻底脱胎出来。
再加上,莲花落发展到拆出阶段,也正是昆曲、高腔、京剧、河北梆子在河北东部一带盛行的时期,这些大剧种,不光占据城市剧场,有时也到农村跑棚演出,使莲花落的演出活动受到很大冲击。
当时在河北永平做官的南方人,更偏爱昆曲、高腔、京剧、河北梆子,从而压制这个北方小戏的成长。因此,不仅大剧种的演员排斥莲花落艺人,地主、富商、农村会首也鄙视他们。
例如,1894年以后,有二合、庆顺、义顺、义合等班去天津演出。但天津当局也对莲花落演出活动采取了更加排斥的态度,只准在“法租界”的天福楼、下天仙等小园子营业,取消了他们在“法租界”以外演出资格。
1901年,又有成兆才、王荣、金鸽子、佛动心、东发亮、东发红等人,带着《借髢髢》、《小姑贤》、《四大卖》、《拾枝梅》、《小借年》等对口与拆出的节目,由唐山进入天津,也受到了类似的冷遇。
而且,封建阶级的遗老遗少,对莲花落尤其诬蔑,例如清代的张熹在他的《津门杂记》就曾诬蔑莲花落为“妙龄女子登场度曲,虽于妓女外别树一帜,然名异实同……”
当时,驻天津的直隶总督杨子祥,更以“有伤风化,永干力禁”的禁令,将庆顺、义顺、二合等9个班社驱出天津。
就这样,艺人们被迫返回乡里,又加上军阀混战和两次“国丧”,当时禁止响器,因此莲花落班社大部分解体,拆出的阶段也到此结束。所谓两次“国丧”,即光绪和慈禧太后的死。
[旁注]
莲花 又称“荷花”、“芙蓉”等,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认为莲花从淤泥中长出,不被淤泥污染,又非常香洁,表喻佛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又从生死烦恼中开脱,故有“莲花藏世界”之义。在佛教里,莲花是“报身佛所居住的“净土”,已成为佛教的象征。
嘉庆(1760年~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他在位其间惩治了贪官和珅,肃清了吏治。不过他继续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了清代的落后。
扇子 最早称“翣”,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起初不是用来纳凉的,而是一种礼仪工具,后来才转变成为纳凉、娱乐、欣赏等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我国的扇子综合了雕刻、编织、编结、书法等多种艺术的技法,主要品种有折扇、羽扇、绢扇等。
笛子 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因为笛子不仅仅旋律优美,而且还能表现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比如模仿各种鸟叫等,因此是我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二人转 史称“小秧歌”,又称“过口”等。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主要名段有《大西厢》、《回杯记》、《祝九红吊孝》、《梁塞金擀面》、《包公断太后》等。
金菊花(1882年~1958年),评剧拆出莲花落时期造诣最高的演员。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宋道口镇杜土村人,本名杜知义,字正延。评剧莲花落早期著名男旦演员。曾创大悲调、小悲调、十三咳等唱腔,评剧创始人之一。
唢呐 我国的一种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在我国各地流传广泛,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高腔 是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是戏曲声腔的统称。高腔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
直隶总督 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代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河南和山东的军民政务。而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因此直隶总督被称为疆臣之首。
[阅读链接]
滕州莲花落子主要流行于以滕州市为中心的枣庄市、山亭、薛城、峰城等几区,早在清代就已基本形成。
它沿袭了河北落子的基本调子,在语言上运用了滕州方言。与同时代形成的滕州“拉魂腔”一起,成为了滕州民间曲艺的主要演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