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苑拾英——地方戏剧
在京津大地上,除了前面我们所介绍的京剧、评剧和北京曲剧外,还有北方昆曲和西路评剧比较著名。
北方昆曲 简称“北昆”,是我国古老戏曲声腔昆山腔的一个分支。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及河北中部、东部一带。
1917年直隶高阳专演昆弋戏的荣庆社进京,班中名演员有贴旦韩世昌、黑净兼老旦郝振基等,在北京形成北派昆腔,1949年后改称为“北方昆曲”。
西路评剧是蹦蹦戏的一个支流西路蹦蹦,其前身是京东地区民间秧歌。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莲花落及河北梆子的影响,逐渐演变成对口彩唱的两小戏、三小戏。并于1958年始称为“西路评剧”。
乾隆下江南使北方昆曲诞生
那还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江苏昆山的民间就有了昆曲,也称“昆山腔”。
至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时,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借民间戏曲艺人的帮助,吸取海盐、弋阳等南曲的长处,对昆山腔进行改革,使唱腔更加委婉、细腻、流利悠远。
不过,这个时候昆曲还是只清唱,并没有搬上舞台。
后来,传奇作家梁辰鱼与精通音理的郑思笠、陈梅泉、唐小虞等人,“考订元剧,自翻新作”,并发挥文学优势写作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传奇,从音乐方面弥补了水磨调“冷唱”的不足。
同时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和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的场面形态,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
新昆曲《浣沙记》一经演出后,当时的文人学士都争相用昆曲撰作传奇。昆曲很快就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他南戏声腔的剧种。
至明代万历年间,昆曲成为诸腔之首,并已开始传入北京。当时的清高宗乾隆皇帝喜爱昆山腔,在几次巡视江南时,将江南优秀的昆曲艺人带回北京,在皇宫里成立了昆山腔戏班。
从这之后,皇宫开始陆续招收民间的昆曲艺人进宫演戏。一些王公见皇宫如此,也都纷纷效仿在自己的王府成立昆曲戏班。一时间北京城有众多昆曲戏班,昆曲成了“官腔”。
随着乾隆皇帝、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相继去世,按清代的礼制,老百姓要服长达百天的“国孝”,在京城不准动一切响器,所有的戏都是不能上演的。
于是,为了生活,有一些昆曲的艺人便流落到离北京较近又有演戏传统的保定,包括高阳、安新,带农村演出。
慈禧太后听政后,立光绪皇帝。光绪的父亲醇亲王奕擐深知慈禧权欲强,又生性好疑。于是,为了避慈禧的猜忌,摆脱政治旋涡,辞掉一切官职,在府中办起了两个昆山腔戏班,沉湎于声色之娱。
因为在清朝初入关的时候,满人贵族跑马占地,醇亲王在高阳境内占有大量土地,雇有众多人家劳力耕作。所以他的戏班招收艺徒时,以录取高阳境内为他种地人家的子弟为主。
醇亲王去世后,王府的戏班也随之解散,于是,戏班里的这些艺人们都回到了家乡高阳。
这些艺人加上前几次“国孝”期间流落到高阳、安新一带的昆曲艺人,将昆曲与当地语言和曲调相结合,形成了较为昆曲粗犷开朗、豪壮奔放的风格,人们称为“高阳昆腔”。
在当时,高阳、安新等地有众多高阳昆腔戏班,其中荣庆社最负盛名。高阳河西村的著名演员韩世昌随荣庆社进北京演出,轰动京城。
韩世昌出生在高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为在弟兄们中间排行在四,所以全家人都叫他“四儿”。
1909年,他刚年满12岁,父韩玉琢就特意请来一位饱学的老秀才给他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世昌”。
随后,父亲就把小世昌送入了本村的戏班庆长班跟从白云亭、王益友学艺。他最初时学习武生,后改正旦、贴旦及小旦。
韩世昌在庆长班学戏大约一年,随后就和原班人马转入荣庆社。韩世昌经刻苦砥砺,学会了不少戏,但只是演配角,不能演主角。因为在戏班里凭的是演戏吃饭,为了生路,艺人们存在着妒忌和压制的现象。
像韩世昌这样的穷孩子,又没靠山,纵然是戏演得再好,也很难演上主角戏。
后来,在一次演出时,村里的管事人看韩世昌的戏演得很好,可都是配角,很为韩世昌抱不平,找到戏班的管事人,专门点名韩世昌演《百花点将》。
戏班管事人见此,只好让韩世昌演。
没想到,韩世昌一出《百花点将》,不仅受到台下观众欢迎,台上戏班的人也大为惊叹。想不到平日不受人注意的韩世昌戏演得还真好,唱做俱佳。
一出《百花点将》使韩世昌如一粒被埋的明珠,从土里冒出来。戏班里的人们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1917年冬天,19岁的韩世昌随荣庆社到北京天乐园戏院演出。名角都是演一场戏的最后一个戏,叫“大轴戏”。当时韩世昌的名声还不大,每天的戏只是在前面演,不能演大轴戏。
当时,来天乐园看戏的观众有很多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他们看韩世昌的戏演得好,回去便相互传说,一些教授听说后,也赶来看韩世昌的戏。
由于韩世昌只是在每场的前边演,他们很不满意。戏演完了,不走,指名叫韩世昌演《春香闹学》。而韩世昌也不负众望,他的出色的演出赢得了观众的一致称赞。从此,韩世昌成了荣庆社的主要演员了。
韩世昌的戏路极宽,除工正旦、闺门旦外,兼精刺杀旦。尤其擅长运用手势、眼神和面部丰富的表情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高阳昆腔因演唱、念白用北方话音,为与委婉细腻的昆山腔区别,称为“北方昆曲”。
北方昆曲的表演,是歌、舞、介、白互相配合的综合艺术,说话时辅助姿态着重由手势发展的写意舞蹈,演唱时配合抒发感情的舞蹈。丑角念白不像昆山腔那样用吴语,其他行当的念白和唱腔也基本用北方语音。
北方昆曲的音乐配器管乐有曲笛、箫、大小唢呐、笙等,弦乐有琵琶、三弦、月琴等,打击乐有鼓板、大锣、小锣、钹等。演唱既有流利悠远;一唱三叹之兰韵,又有开朗奔放之风。
北方昆曲继北京后,又先后在天津、上海等地演红。
1928年,韩世昌率团东渡日本演出回国后,报刊发表评论称韩世昌为“昆曲大王”。
韩世昌与白云生等北昆名家文组成祥庆社历时两年,巡回山东、河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省演出,将北方昆曲向南方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在周恩来的关怀下,于北京成立了北方昆曲剧院,国家文化部任命韩世昌为院长。北方昆曲的艺术对其他地方剧种影响颇大,直至现在,它的影响广泛渗透在各剧种中。
[旁注]
梁辰鱼(约1521年~1594年),明代戏剧家。曾作《红线女》等杂剧,但以《浣纱记》传奇最著名。梁辰鱼是利用昆腔来写作戏曲的创始者和权威,因其作品的脍炙人口,无形中给予昆腔传布很大的助力,为昆腔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万历(1573年~1620年)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代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代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
秀才 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与《礼记》所称“秀士”相近,是一种泛称,并不限于饱读经书的人。至汉晋南北朝时期,秀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代初期科举考试科目繁多,秀才只是其中的一科,不久即废。与此同时,秀才也习惯地成了读书人的通称。
北京大学 创办于1898年,最初叫做“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我国近代第一个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春香闹学》是京剧中的传统旦角戏,也是梅兰芳的代表作品之一。剧情主要为太守杜宝延师教女杜丽娘,丫鬟春香伴读,塾师陈最良头脑僵硬,曲解诗经,竭力宣扬封建礼教,杜丽娘不敢顶撞,春香调皮,乘机戏弄老师的故事。
[阅读链接]
1928年中秋节过后,韩世昌应邀赴日本演出。韩世昌娴熟高超的技艺征服了日本的观众,每场演出座无虚席。他们为韩世昌清婉圆润的歌喉和出神入化的表演赞叹不已。
日本东京大学的盐谷温教授赋诗赠韩世昌:“相逢欢送眼青青,酌酒劝君杯莫停。幽梦觉来肠欲断,清歌一曲牡丹亭。”
韩世昌从日本演出回国后,声誉日隆,在艺坛上的声誉与京剧“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相媲美。当时的报刊发表评论说:“韩之昆剧,乃益精妙。昆剧亦赖韩之支柱而得中兴,时人尊称之为昆曲大王,殆非溢誉。”从此,“昆曲大王”韩世昌彪炳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