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辈出的评剧大舞台

1898年,在河北滦县的一个莲花落艺人家庭里,有一个婴儿呱呱诞生了,他的父亲给其取名为任善丰,这就是后来的月明珠。

月明珠的父亲任连会是莲花落艺人,他的哥哥任善庆,艺名金不换,是职业鼓师。

受父兄影响,月明珠从小就对莲花落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他9岁时就随父兄沿村献艺,演唱俱佳,由是“小春童”名满乡里。

曾拜张治广、张德礼为师,并认张德礼为义父,与成兆才、金菊花为同辈,不过在对成兆才习艺称为师父,在平时生活却以兄长相待。

月明珠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敏而好学,长于强记,知识积累丰富,艺术素质好,唱腔美妙,扮相俏丽,表演细腻传神,会吹打弹拉多种乐器,能唱乐亭大鼓、滦州皮影、梆子、京剧,实属多才多艺。

1909年,金菊花离庆春班后,成兆才把任善丰推到主演地位,说:“我们就拿任善丰当月明珠吧!”于是改艺名为月明珠。

月明珠是庆春班、永盛合班、警世戏班的主演,名扬京津唐,誉满东三省。

月明珠曾首演成兆才创作改编的《马寡妇开店》、《花为媒》、《王少安赶船》、《杜十娘》、《占花魁》、《珍珠衫》、《雪玉冰霜》、《回杯记》、《三节烈》、《六月雪》、《杀子报》、《败子回头》、《移花接木》、《孝感天》、《因果报应》、《薄命图》、《黄氏女游阴》、《金钗钿》、《双婚记》、《高成借嫂》、《盛德格天》、《感亲孝祖》、《横霸杀楼》、《悍妇传法》、《杨三姐告状》、《百年长恨》、《二县令》、《恶虎滩》、《三头案》、《脏水记》、《保龙山》32出戏,并自编自演了《桃花庵》一剧。

1915年,月明珠以《开口旁》、《马寡妇开店》、《花为媒》、《占花魁》4出戏在天津晏乐茶园唱红时,群众以此4个剧与名赫天津剧坛的京剧演员刘鸿声的《斩经堂》、《斩子》、《斩马谡》和《托兆碰碑》这“三斩一碰”相媲美。

京剧大师梅兰芳、刘鸿声看了他演的《杜十娘》后,赞美月明珠是个有前途的演员。天津商绅联合赠送贺幛一幅,书:

明珠新出蚌,一起平腔,压倒男伶女乐。

月明珠由是成名,誉满津门。

1919年,月明珠随警世戏社出山海关到营口演出,与隆春班著名演员开花炮唱对台戏,并获得完胜。后来又去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所到之处,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同年,张作霖在奉天搞赈灾义演,派人专程到哈尔滨接警世戏社,月明珠与先期到达的京剧名家梅兰芳、程砚秋轮换演出京评大戏。

张作霖的岳母因特别爱看月明珠的落子,不时接他们去唱堂会。

那时,评剧在东北深入人心,人们迷恋月明珠的艺术如同着了魔。有个观众看月明珠的落子入了迷,她到鞋店买鞋,店员问她买什么鞋她竟说买“月明珠”!

月明珠先天条件好,个人勤奋和成长环境优越,造就了他冠绝一时的艺术成就。他每接一个角色,都吃透意思,揣摩得入情入理,然后自创唱腔,设计表演,进行艰苦的艺术创造,不达到惟妙惟肖不止。

月明珠每次去天津时,都会抽空去看梅兰芳、刘鸿声等名角的戏,去“捋叶子”,学习他们的唱腔、表演,以吸收百家之长。

他从小受父兄熏陶,从艺早,老师们尽心传艺,师兄被称为杨柳青的于钰波、被称“为佛动心的张玉琼”等也都加意指导,所以他的技艺提高得非常迅速。

成兆才对月明珠非常赏识,不但精心为他说戏,并对委以重任。大家也都众星捧月,使月明珠少年得志、一鸣惊人。

月明珠不仅文戏广为人知,他的武戏也非常好。

月明珠臂力大,双手能托200千克重的东西,能从3张高桌上往下翻“抢背”。会使护手钩、拐子、流星、三节棍等兵器,演《铁公鸡》、《塔子沟》用真刀真枪,惊险动人,颇有功力。

月明珠从艺17年,首演了成兆才所编的60多部戏,为评剧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兆才早期编写的评剧,大多有他担当主角。他善于刻画人物,注意揣摩女性的心理,表演深切动人。

月明珠身材适中,面目俊美,明眸皓齿,嗓子又好。他通过艺术实践大大丰富了评剧旦角的慢板、二六、尖板等板式,并创造了反调唱腔,在表演技巧和声腔艺术方面为评剧旦行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月明珠的代表剧目有很多,如《马寡妇开店》、《杜十娘》、《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桃花庵》、《杨三姐告状》等。

《马寡妇开店》是成兆才的名作之一。成兆才写成后,就给月明珠排演。这出戏可以说是月明珠的起家戏。

在当时,这出戏在天津一经演出,就轰动了所有的“落子班”,各班各社都向他们抄剧本,并都按他们的腔调和形式演出,因而也受到观众的喜爱。

《马寡妇开店》的故事发生在唐代,讲的是:马如龙不幸身亡,撇下媳妇马氏和一个儿子,母子俩只好开店度日。一天,进入北京赶考举人的狄仁杰路过这里,进来住店。

马寡妇见他一表人才,顿时产生了爱意。深夜,马寡妇借送茶之机来到狄公子的客房,在言谈举止中对公子表露爱慕之情。

不料狄公子并不领情,他对马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婉言谢绝了马氏的好意。第二天,狄公子留了一首诗便告辞而去。

18年后,马氏的儿子上京赶考,一举考中了状元,不久,就在京城订了婚亲。不料,儿子的未婚妻正是当年住店的狄仁杰的女儿。

月明珠在唱这出戏时,腔调已和拆出时期的《王二姐思夫》大不相同了。这个戏已有了独立的评剧音乐的风格,用腔调表达人物的情感已相当细致。

这出戏的音乐,充分传达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例如,在马寡妇奶孩子那一场戏中,抒情的调子用得极好,有些地方结合语言,用得相当自然,达到了很高的戏剧效果。

月明珠还亲手创作了《桃花庵》剧本。在这出戏中,他还吸收了河北梆子和京剧的音乐成分,丰富了评剧的唱腔,增加了伴奏乐件,推进了评剧艺术的发展。

《桃花庵》的编写和演出,表现出月明珠的艺术创作才能。说起月明珠创作《桃花庵》,还有一个故事。

一天,月明珠拿了一本《桃花庵》的故事,去找成兆才说:“大爷,您把桃花庵编成戏吧!”

成兆才不愿意改编这个戏,月明珠就说:“那我可自己改了。”

成兆才不相信他能编成,就对他说:“你编出来了,我拜你为师。”

月明珠见成兆才不想编这个戏,就用秋天放假的时间自己在家里编,把构想中的剧情、人物讲给全家人听,在他父亲的帮助下,用10多天工夫完成了以《玉蜻蜓》改编的大型评剧《桃花庵》。

月明珠请金开芳到家里研究剧本,从头到尾念给他听,金开芳听了十分满意。

成兆才看后很是赞赏,导演了这出戏,并扮剧中的瞎子,月明珠饰演陈妙常。剧一上演,轰动了唐山,在永盛茶园连唱半月,座无虚席。

《桃花庵》是一个大本戏,编起来极为不容易,演起来也就更不容易。于是,月明珠在大家的帮助下,又开始创造新腔,他聪明地把京戏的唱腔揉到自己的唱腔里去,但是让人听后,却难以发现哪个腔调是京戏的。就这样,他非常成功地演出了这出戏。

《桃花庵》的故事发生在明代,说的是:桃花庵内尼姑陈妙善与秀才张才相爱,不久,张才病死庵内。妙善生一子,用张才生前蓝衫包裹,托王桑氏抱出庵外,被本城知府苏昆买去当继子。

16年后,张才的妻窦氏发现王桑氏所卖的蓝衫是当年丈夫穿用的衣服,又得知苏知府的继子是妙善所生,于是她以降香为名,去庵内对妙善进行盘诘。

妙善讲出真情,两人痛哭各自的苦楚,终于认清了张才浮荡的面目。

由于当时评剧演员的化妆和服装都很简陋,月明珠在演妙善时,头上包一个小姑子头,贴上3块瓦的片子,穿一件道袍,拿一把拂尘就上台了。

尽管这样,月明珠的演出还是大获成功,可见他的功力之深。

《桃花庵》演出的成功证明了落子戏同样能够运用自己的艺术形式演出大排场戏。从前只有十个八个人的小班社,随着剧目的发展,变成了六七十人的大班社,也正类似《桃花庵》的排演而促成的。

评剧《杜十娘》是月明珠排演的一出别具特色的戏。月明珠这个戏在表演方法上,月明珠处理的非常别致,尤其是“李甲归舟”向杜十娘表明已把她卖给孙富的那段表演,杜十娘拿着皮貂发抖,在音乐大过门中,有一个很长的停顿。

然后,杜十娘站立不动,唱了一大段“闻听此言大吃一惊,好一似凉水浇头怀里抱着冰……”唱腔中充满了复杂的感情和悲愤的心情,为她后来怒沉百宝箱做了很好的铺垫。

这出戏的表演方法,是月明珠创造的,这种表演形式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艺术性。

月明珠唱戏讲究韵味,讲究唱情、传情。同是一段慢板,到他嘴里就更有味了,由慢转快,由低腔转高腔,板调多变,有声有色,有情有味。

月明珠独创反调,丰富了评剧唱腔。他根据人物性格和剧情创腔调进行表演。演《马寡妇开店》,月明珠把马寡妇见了狄仁杰勾起伤心的往事,引起她爱慕之意,不甘寡居,要与狄仁杰结成良缘的心理一层层向前发展。

月明珠扮演的马寡妇庄重大方,不用低级下流的色情表情动作和语言,一边用手帕遮着脸,一边倾吐心声,表现了马寡妇既羞涩,又中肯,既大胆,又合情合理的真实感情,所以观众看了不但不讨厌,反而同情马寡妇。

月明珠创造的马寡妇唱腔,如奶孩子一场,100多句唱词一气呵成,唱词字摆得匀,气口掌握得准,抢、闪、顿、挫的板头运用得俏,嘴皮子干净利落,喷口足,每个字都能送到观众耳朵里去。

月明珠在演杜十娘抛宝那一场时,乍听到李甲将她千两白银卖与孙富时,她顿时一惊,双手将皮裘一抖,随着锣点亮相,眼光直射,目瞪口呆,做一个大的停顿,接着颤抖皮裘,让人们清清楚楚地看到杜十娘由震惊到确信、失望、悔恨、愤怒的过程,层层向前发展的思想斗争和感情变化的动人表演。

乐队奏大过门烘托气氛,再起高弦开唱“闻听此言大吃一惊,好一似凉水浇头怀里抱着冰……”如山洪暴发,一泻千里,惊魂夺魄,令观众心弦颤抖,被传为绝唱。

另外,月明珠还能编戏。

一年的夏天,月明珠拿一绣像唱本《玉蜻蜓》去找成兆才,请他改编成一出戏。成兆才说:“这个我看过,眼下没工夫。”

月明珠戏德高尚,谦虚大度,名重一时,毫不骄傲,从来不争角,不争名位,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

成兆才导演《杨三姐告状》,派月明珠饰杨三姐,月明珠说:“这个角得给金开芳,我没有杨三姐的气质。”主动演裴氏,成先生接受了他的意见,结果一演都对了路。

1922年夏天,警世戏社二进奉天,掀起评剧热,观众奔走相告,月明珠日夜兼场,积劳成疾,8月9日病于悦来客栈。当日晚场久久不能开台,观众等得焦急。

这时月明珠已经病危,大家守着他,劝他吸点鸦片抗病,无任何嗜好的月明珠摇摇头,当他听到大哥在外咳嗽时,急忙用臂肘捅大烟盘子,此时他还牢记父兄的教诲,决不肯沾染一点恶习。

这天晚上,月明珠逝世,终年仅24岁,警世戏社人人悲痛。

当在日华茶园舞台上向观众宣告这一不幸消息要给观众退票时,观众听了不胜伤感,竟有失声痛哭者,没有一人退票,都心情沉重地默然走了,表示对他的哀悼。

在评剧的开山鼻祖里面,除了被称为“旦行鼻祖月明珠”外,还有被称“评剧生行鼻祖的倪俊生”。

倪俊生字秀岩,他于1895年出生在河北省迁安。1902年,倪俊生拜吴占魁为师,学唱河北梆子。同年10月,他随吴占魁参加了唐山的吉庆班,改学莲花落,当时他的艺名是“银娃娃”、“九岁红”。

1910年起,倪俊生先后在唐山、天津、北平、营口、奉天、哈尔滨、安达等地演出。

这期间,倪俊生与杨柳青合作,相继演出了《因果变报》、《夜审周子琴》、《秦雪梅吊孝》、《回杯记》、《刘伶醉酒》、《卖油郎独占花魁》、《打狗劝夫》、《败子回头》、《杜十娘》等。

在这些戏剧中,他创造的唱腔,受到观众的欢迎,同行的肯定。并一度成为同行们学习的对象。

1951年,倪俊生曾任齐齐哈尔评剧团副团长。1956年,倪俊生到黑龙江省戏曲学校任教。他的学生遍布省内外。例如著名小生演员杨振邦、刘小楼都是他的高徒。

倪俊生一生中曾演出过许多优秀的剧目。

早在他10多岁的时候,就曾扮演了几个落子戏的小生角色:如《马寡妇开店》中的狄仁杰、《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卖油郎、《打狗劝夫》中的大生、《败子回头》中的王昌、《阴谋遭谴》中的二生等,并为这些角色,创造了独特的腔调,得到了广大评剧观众的认可和赞扬。

倪俊生不主张一味地把曲调节奏唱得大快,他认为唱得大快,就不能细致地表达人物的情感。所以当他在初期演出小生腔调的时候,他就根据人物情感的需要,把蹦蹦戏的曲调板头弄慢。

因此,每当倪俊生演出时,乐队给他拉过门,他就再三要求乐队把板头抻一抻,过门节奏慢一点,音拖长一点,然后他才唱。他着重在表达词意和对剧中人物的细致传情上极为下工夫。所谓的“抻一抻”,也就是说,将板式拖长一些。

1913年,倪俊生在宴乐茶园与杨柳青合作演出《刘伶醉酒》。他觉得刘伶单纯酗酒,形象不高,就根据竹林七贤中有关刘伶的记载,在原唱词“我二人论春秋整整三天”下边,增加了如下唱词:

他不学齐桓公为民平乱,

他不喜管仲鲍叔治国的大贤,

他信奸启示录近小人忠良遭贬,

他不顾众黎民啼饥号寒。

气得我头也不回跑下金殿,

竹林里去找好友把心谈。

这后面再接原词“闷悠悠我把南门进”,就把刘伶改成一个对现实不满,借酒浇愁的清高遗士。

在唱腔方面,倪俊生也不满足于莲花落的几个上下句来回翻唱,因此他吸收了兄弟剧种腔调,并做到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刘伶唱段中的“老龙正在沙滩卧”就吸收了京剧西皮导板“忽听得老娘亲来到帐外”的唱腔。

只不过已由原来的散板变成了二四拍,曲调也拉开了,而唱到“沙滩卧”时,他又很自然的回到评剧原有腔调上。而“真叫我无言答对张口结舌”这句唱,则有着明显的皮影腔调的因素。

在与开花炮杨柳青合作演出《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秦仲时,倪俊生去掉了一见花魁就目瞪口呆、骨酥肉麻的丑态以及用油挑子碰花魁大腿的低级动作。

此外,倪俊生在推敲唱腔时,还从生活中吸收了营养。如秦仲挑香油上场时,曾两次揉进了生活中香油的叫卖声,一次在幕后,用作小导板;另一次在溜板后,作为过桥的骨干音叫一声“卖得油”,音高一样,旋律协调,别有风趣。

1914年5月,倪俊生回到天津,与东发白阁子令王万昌合作,演出《打狗劝夫》中的大生赵连弼。

当时,张氏扮彩旦,赵连弼扮三花脸,脸抹漆黑、眼角点白、鼻子下边画两条鼻涕,头载破帽露小辫,身穿兰褂子扎腰包。他和东发白等研究后,改为俊扮,头载丑方巾,身穿宝贵衣,张氏也改扮青衣。

1915年,倪俊生与阚子令、开花炮合作演了《败子回头》中的小生王俊丰。他从规定情景和人物性格出发,对角色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把王俊丰的两段唱作了准确的处理。

例如,原戏中第一段唱“一见花玲出言冷”时,由于王俊丰没有见花玲前,他的父亲就已经对他讲过:妓女无情。可是他还是将信将疑。

当花玲不认他时,他仍不死心,接口说自己的遭抢劫,需要借银,并苦苦哀求,来试探花玲的心。

因此,倪俊生认为,这段试探、哀求的唱词不能太快,于是他选用了慢二六板。这个板式节奏灵活多变,旋律新颖大方,运用强弱对比,描绘思绪起伏恰到好处。

第二段“见光景不由人心如刀绞”,花玲死不相认,并端出许多牙让王俊丰挑走自己的。

从此以后,他悔恨交加,唱出了快二六板,“齿”字的拖长,“直怔怔”、“伤心”等词句的节奏处理,“悔死人也——唉、唉”的特殊唱法,深刻、生动地表现了激愤、懊恼之情。

此外,倪俊生在和阚子令、开花炮合作演出《杜十娘》中的孙富时,他把孙富为骗取杜十妨故意与李甲接近时的吟诗,从过去平淡的道白改用昆曲哭相思唱出,在天津马鬼子楼华乐茶园演出,每唱这两句都博得掌声。

[旁注]

乐亭大鼓 是我国北方比较有代表性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演出时由一人自击鼓板站立说唱,另有人分持三弦等乐器伴奏。乐亭大鼓相传于1850年前后由温荣创立于河北乐亭县,曾与评戏、唐山皮影并称“冀东民间艺术的三朵花”。

皮影 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山海关 又称“榆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山海关城,周长约4000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4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护手钩 又名“虎头钩”,在武术器械中,它属于一种短兵器,其造型奇特,钩身似剑,前端有钩,称为钩头;后部如戟,尾同剑尖,称作钩尖;双护手似镰,称为“钩月”。

三节棍 古代的一种兵器,属武术软器械之一。它由3条等长的短棍中间以铁环连接而成,又称“三节鞭”。三节棍放开使用如同长器械一般,可做远距离击打。折叠则是一短棍,约同臂长,携带十分方便,常作为自卫防身的随身之物。

金开芳 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评剧奠基人之一。他于1911年在唐山永盛茶园加入成兆才组建的“庆春班”,拜张志广为师学唱莲花落。后来成为“庆春班”、“警世戏社头班”的主要演员,演出足迹遍及唐山、天津和东北各地,声名誉满梨园。

《打狗劝夫》也称《和睦家庭》,是评剧传统剧目。剧情为连弼嗜赌输光了家业。临近年关,连弼到弟家求助,连芳恶其不争,将布袋隔墙扔出。为此,连芳的妻子桑氏设计将狗打死,装扮成人形,以家中遭人命官司为由,从而使兄弟和好、连弼改邪归正。

刘伶(约221年~300年),西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刘伶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刘伶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

[阅读链接]

金菊花本名杜知义,是评剧第一代男旦演员,评剧创始人之一,尤其是在唱腔创造上多有建树。

他嗓音高亢圆润,豁亮宽厚,在没有音响设备的时代唱野台戏,大口真嗓,字正腔圆,风吹不断,如雷贯耳。

他以妇女哭亲人啼诉涟涟的乡土哭丧调为生活来源,创造了“大悲调”、“小悲调”、“十三咳”等唱腔,催人泪下,至今沿用。他体验生活深刻,善于捕捉代表性动作,表演生活气息浓厚,能带观众入戏。因此,金菊花高亢、豪放的大口落子传遍关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