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腔京韵——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以魏喜奎为首的一代知名老艺人创立的一个新兴剧种,是唯一在北京这块土地上诞生的北京地方戏曲剧种。它诞生之初名为曲艺剧,后来经过著名剧作家老舍先生的建议,改名为“北京曲艺”。

北京曲剧通常取材于清代及近现代北京人的生活,以京味音韵为依托,单弦牌子曲等代表京味儿特点的唱腔为基调,赋予道白和朴实的表演,一切根植于北京,土生土长。老舍先生称它“是用曲牌演唱的小歌剧”,后人则赞誉为“21世纪中国本土的音乐剧”。

老舍改名力助北京曲剧诞生

那还是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时候,北京的各种曲艺就极为盛行,其中就包括彩唱莲花落、拆唱单弦牌子曲、拆唱快书等,这些曲艺都是北京曲剧的前身。

彩唱莲花落的戏剧气氛比较浓,一是因为演员人数比较多;二是因为演员们都有简单的化妆,而且能够在舞台上自由地活动。

不过,当时他们所表演的故事还比较简单,所唱的腔调也很单调,这种演法只是采用曲艺中某一个调子重复地歌唱。

拆唱快书是由两个艺人拆唱一段快书,他们还是唱原词,不过是由两个人分开唱。这样的拆唱形式,除了两人彼此唱和,并不化妆,也没有什么身段表演,只是角色分担明显一些,两种不同的嗓音也多少能使角色的语言更加鲜明一些。

拆唱牌子曲则是一个故事由三四个人拆唱。拆唱的演员们也化妆,虽然化妆比较简单,还有了一点戏剧的气氛。

这种演唱与方法还不能就算作戏剧,因为演员们都站在一张桌子后面,手中还敲打着乐器,所以不能自由地动作。但却可以让观众一目了然地认识不同的角色,更多了解一些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1949年4月,北平解放不久,曲艺界的艺人普遍争取演唱配合新时期宣传的新曲子。同时,他们也想突破旧形式,把曲艺由旧形式中解放出来。

在当时,一些过去唱单场的曲艺演员,如曹宝禄、魏喜奎、顾荣甫等曲艺艺人自发组织起来,建立了群艺社。他们以前门箭楼为根据地开展演出活动。箭楼上的大众游艺社就成了演出场所。

为了使节目丰富多彩,他们在拆唱八角鼓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彩唱八角鼓或牌子曲的基础上,以单弦、琴书、大鼓、京剧、评剧等唱腔,演唱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探亲家》、《新打灶》、《四劝》等“解放新戏”,这些小戏被称为“新曲艺剧”。

与此同时,北京市政府考虑它是填补北京地方戏曲空白的一个新兴的剧种,于是便有了扶持它的想法。

在这之后,北京市政府考虑把前门外大栅栏广德楼剧场的基址拨出来,为北京曲剧建立了前门小剧场,作为它排练、演出的场所。

因此,可以这样说,前门箭楼就是北京曲剧的发祥地,是北京曲剧从一般曲艺向专门曲剧顺利过渡、直至创造成型的地方。而这中间,曹宝禄、顾荣甫、关学曾、孙砚琴等多名老艺人,又是促使它“呱呱落地”并“长大成人”的领军人物。

多年来,曹宝禄他们以事业为重,以社为家,每天清早就在广德楼聚齐,或排练,或演出,直至深夜才回家。

那时候,北京市民的生活还很艰苦,剧团里提供不了伙食。因此,多数人都是从家里带窝头、咸菜,在箭楼上烧些开水,便算做有菜汤的一日三餐了。

这期间,他们又排演了新戏《婚姻自由》,在听取了老舍和马少波等艺术家意见后,去掉了京剧和评剧等剧种的唱腔,改为以单弦牌子曲为主。并增加了北京曲艺中其他曲种的唱腔,使音乐风格变得统一起来。

同时他们考虑到,由一位艺人演唱一段鼓词或琴书,就不如几个人合演一个故事,合演会使故事更鲜明、更好看。于是,艺人们就选取流行的小歌剧或评戏,由几位艺人来联合演出。

当时,他们的化妆很认真,台上也有了灯光和布景。从形式上看,他们所演的就像一种歌剧。可是,艺人们出场下场还是用京戏的锣鼓点。他们所唱的腔调也一部分是曲艺,一部分是评剧的唱腔,或别的流行歌调。

因此,他们虽然将曲艺戏剧化了,但不能完全以曲艺为基础来表现整个演出过程。也就是说,这种曲剧也不过只是话剧、京戏、评戏、歌剧和曲艺掺合起来的“大杂烩”。

1951年,老舍将宣传婚姻法的新作《柳树井》交给北京曲艺的群艺社排演。《柳树井》全剧的句法基本是对仗工整的鼓词结构,句与句之间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在老舍的建议和指导下,群艺社的魏喜奎、关学增、孙砚琴等人把剧中的故事做了一番分析,然后按着每一情节的感情,配上适当的曲牌子,而在上场下场方面,也取消了京戏的锣鼓点。

在这出戏里,魏喜奎、关学增、孙砚琴他们选用了14个不同的曲牌,除了因牌子格式的限制非把原词增减字数外,其余的部分,他们都很忠实地按照原词来演唱。

当时,由于剧作在段落与段落之间没有音乐配合演员的动作,艺人们就想,如果能用一些老牌子,来配合演员的动作效果就会更好。于是,他们就尝试着加了一些音乐伴奏。

在随后的演出中,魏喜奎、关学增、孙砚琴等以声情并茂地演唱,生动贴切地表演,将这出用北京语言、北京音乐表现北京人新生活的新戏搬上舞台,受到了北京的观众欢迎和认可。

剧目公演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当时,老舍先生激动地对参加演出的演职员们作出评价:

你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填补了北京历史上没有地方戏的空白。

随后,老舍建议将“曲艺剧”中的“艺”字去掉,就叫“曲剧”。为了突出地域特色,他还建议在“曲剧”前面加上“北京”两字。就这样,“北京曲剧”诞生了。

随后,北京市创建了北京曲剧团。后来,随着《柳树井》的上演,一些曲艺艺人又相继建起了实验曲剧团、新中国曲剧团、新华曲剧团等演出团体,移植演唱了一批如《罗汉钱》、《清宫秘史》、《喝面叶》等新的曲剧剧目。

1953年,北京群艺社集中了北京戏剧界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各方面艺术力量,排演了根据话剧《妇女代表》改编的曲剧《张桂蓉》。

随后,这出剧参加了1954年举行的北京市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剧本、导演、演员、音乐、舞美等多项奖励。至此,北京曲剧作为北京地方戏的地位得到更广泛的肯定和确认。

为了使北京曲剧这个新兴剧种得到良好的发展,一批曲艺界、音乐界和话剧界人士,如刘吉典、关士杰、孙砚琴、李宝岩、韩德福、王素稔、刘书芳、于真等,先后投身到曲剧队伍中来。

他们同曹宝禄、魏喜奎、顾荣甫等曲剧创始人一起为曲剧的奠基、创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第一代曲剧艺术家的培养和带动下,又一批曲剧事业的后继者成长起来。他们创作改编了一批代表性剧目,如《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珍妃泪》、《少年天子》等。

其中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箭杆河边》、《珍妃泪》等被拍摄成戏曲艺术片,《少年天子》入选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剧目。这些剧目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1959年,北京市曲剧团成为北京市属国家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是全国单一剧种的单一剧团。

至20世纪60年代,北京市曲剧团被北京市政府评为“红旗单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京市曲剧团多次被文化部、财政部评为“全国文艺先进单位”。

1995年5月,北京市曲剧团推出的清代古装戏《烟壶》在北京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这出戏演出超过百场,观看人次超过10万人次,被誉为“京腔京韵,雅俗共赏”的好戏。

随后,这出戏剧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第六届“文华奖”新剧目奖,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此外,这一剧目还获得了“曹禺文学奖”,北京市文化局颁发的“演出百场奖”。

1996年9月,北京市曲剧团改编了老舍的同名话剧《龙须沟》,用北京的地方剧种演北京的人和事,别有情趣。演出成功后,它又获得文化部的“文华新剧目奖”、市委宣传部“十个一工程奖”、市文化局的“演出百场奖”。

1997年和2000年,北京市曲剧团两度赴台湾演出,出演的剧目有:《杨乃武与小白菜》、《烟壶》、《龙须沟》、《茶馆》等。

从2000年开始,北京市曲剧团又先后创作了《四世同堂》、《北京人》、《正红旗下》、《鱼水情》等多部舞台作品,着力打造北京风格的本土音乐剧。

其中《正红旗下》获得2006年至2007年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二等奖。

这一时期,以北京曲剧的演员“新生代”为主,例如卢雪文、王榆,吸收了2003年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的曲剧大学本科生多名,并恢复排演了北京曲剧《珍妃泪》、《少年天子》、《啼笑因缘》、《北京人》4部经典剧目。从这之后,北京曲剧步入了平稳的发展时期。

[旁注]

单弦 曲艺的曲种。流行于北京、天津及华北、东北等部分地区。清代光绪年间,曲艺艺人随缘乐以八角鼓的曲调,自编曲词,自弹三弦自唱,后发展为独立曲种,曲目都为短篇。

牌子曲 曲艺的一种。串联各种曲牌以演唱一段故事,有乐器伴奏。流行在北方的牌子曲多以三弦为主,南方的牌子曲则多以扬琴、琵琶、二胡为主。

琴书 有很多种类,如北京琴书、翼城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山东琴书等。各种琴书起源不一,大多是由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有些是受滩簧、南辞的影响或由大鼓演变而成的。像北京琴书、山东琴书最早是农民在农闲时传唱自娱,后来发展为专业演唱的。

关学曾(1922年~2006年),“单琴大鼓”的第二代传人和北京琴书创始人。他与常年合作的琴师对琴书的唱腔、板式、表演进行了改良,并把琴书的曲目大都改为短段子,多以现实题材为主。曾荣膺“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和北京“德艺双馨楷模”称号。

老舍(1899年~1966年)本名舒庆春,老舍是其常用的笔名。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等,剧本《残雾》、《龙须沟》、《春华秋实》、《柳树井》、《茶馆》等。

《啼笑因缘》是根据“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的。剧中叙述了江南富家子弟大学生樊家树与天桥鼓书女艺人沈凤喜真诚相爱的曲折动人的故事。

曹禺戏剧文学奖 是我国戏剧文学领域一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评奖活动。其前身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于1980年创办的全国优秀剧本奖,它对当代戏剧文学创作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已故的曹禺、于伶、黄佐临等戏剧大师,都曾是这项奖的评委。

《茶馆》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后来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

[阅读链接]

对于曲剧的诞生,老舍先生认为是成功的,因为用它来演唱一个故事,很容易被观众接受。

他高兴地对演员们讲:“你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填补了北京没有地方剧种的历史空白。”他还满怀期望地为曲剧设想未来:用北京的语言,北京的音乐素材创造中国式的民族歌剧。

但远见卓识的老舍先生对曲剧的发展也表达了一种超前的担心:北京曲剧利用了各种牌子,但还没有充分发挥曲艺的特点,它慢慢与其他戏曲就没有足够的区别了。而应该要搞得非常突出,那才是一个独立的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