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闪烁引领五大流派

评剧在它并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后涌现出了许多名家名角。

除了旦行鼻祖月明珠和生行鼻祖倪俊生外,还有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和喜彩莲等评剧五大流派的创始人,他们无论是在唱腔还是在表演上,都各具特色,并自成一派,都为评剧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李金顺出生于天津,是评剧进入奉天落子时期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擅长扮演旦行,是“李派”唱腔的创始人。

李金顺幼年曾学习京韵大鼓、京剧、小调,16岁拜孙凤鸣为师学唱落子。之后,李金顺投到倪俊声处学艺,并同时向多位老师求教,最后终于形成了自己别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她的演唱吐字清晰、朴素大方、充满感情。

李金顺其貌不扬,皮肤黑、腰极细、眼睛小,还是近视眼。但是她凭着高超的技艺,在几年里就红遍了关里关外。

1928年,李金顺在哈尔滨主演了爱国反日的现代评剧《爱国娇》,引起极大的反响。就连许多不看评戏的知识分子也赶来看戏,而戏剧家洪深也盛赞这出戏具有“正义感”。

李金顺嗓音高低兼优、刚柔相济。她首将F调提高为A调,音域能超两个八度。她的演唱在河北东部语音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天津语音,并保留了某些说唱艺术特色,念白多采用半白半韵的方法。

由于受津门曲艺的影响,她喜欢用慢板起唱,一改她早期头眼起唱、板上落腔的格式,变为顶板、头眼、中眼、末眼和闪板等多种起唱方式兼而有之。

在旋律上,她大胆吸收入卫梆子二六板音调的皮黄腔。她在《三节烈》一剧里用了旦腔二六板,虽然还保留了男性唱旦角时期二六板的某些特色,但是,她的二六板旋律润腔却有了新意。

在节奏变化上,她的风格也较为多样,如顶闪结合、赶板夺字以及唱中夹垛等,都有较多的运用。又由于唱中衬词、衬字的大量运用,造成了句型结构的紧缩的扩展,从而使句幅产生不同的变化。

此外,她的伴奏曾一度尝试加用越调二胡、三弦、琵琶等乐器。伴奏时采用起唱伴奏停、行腔伴奏弱,过门慢一快一慢,落板强而火等方法,使演唱同伴奏达到有机结合。

可以说,李金顺是评剧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艺术家,她创立的李派对后辈影响很大,如刘翠霞、白玉霜、芙蓉花、花云舫、筱麻红、喜彩春、鲜灵霞、喜彩莲等都到她的教益和影响。

李金顺一生为评剧女腔的发展起到了开拓性作用,是评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她留下的唱片有《杜十娘》、《移花接木》、《三节烈》、《珍珠衫》、《书囊记》等10余种唱段。

1952年,天津文化局安排她培养青年演员。1953年,她心脏病猝发,病故于天津,终年51岁。

刘翠霞出生于天津市武清,是评剧早期“四大名旦”之一,评剧“刘派”唱腔的创始人。

刘翠霞10岁时,拜何丑子为师学习辽宁大鼓。11岁时,她进入李金顺的落子班,拜张百龄、赵月楼学唱评戏,并受到罗万盛指点。17岁时,她与李华山一起成立山华社,开始挑班演出。

刘翠霞的嗓音高亢明亮、柔韧醇厚,音域宽达两个八度,有较明显的天津语音,以定调高、起腔高、行腔音区高以及泼辣奔放、喷口洒脱的演唱风格著称,世称“刘派”。

她的慢板唱腔在句型结构上已形成规范,上句和下句的起唱形式也有基本固定的形式。

在旋律上刘翠霞把卫梆子二六板的腔调进一步评剧化。演唱时多将上句尾腔延长至下一板位,而且做装饰性处理。

她擅唱垛板,气力充沛,吐字清晰,每于句尾加用语助词。大段唱腔节奏铿锵、一气呵成。

刘翠霞的唱腔与早期相比,句幅有所扩大,旋律更加丰富,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演唱感情奔放,又擅用颤音,极有感染力。

1934年,刘翠霞在天津有“评剧皇后”之称。

1936年,又被誉为“评剧女皇”,红遍天津、北京、河北、山东以及东北各地。

刘翠霞的传人有新翠霞。她的刘派对后辈影响很大,如李玉芬、花艳玲、郭砚芳、小灵霞、六岁红、花淑兰等都曾经模仿或学习过她的唱腔。

刘翠霞善演的剧目有《玉镯记》、《三节烈》、《绣鞋记》、《移花接木》、《珍珠衫》、《珍珠塔》等。

白玉霜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河北滦县人。她是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有“评剧皇后”的美称,是白派艺术的创始人。

白玉霜自幼随父亲走江湖唱戏,11岁学京韵大鼓,14岁改学评剧,这期间,她常在山东青岛、辽宁大连一带演出。之后,她拜师孙凤鸣学习评剧,成为孙家戏班的主角。

当时,她师父给她取的艺名是桂珍,成名后才改为白玉霜。白玉霜唱红后,她母亲就拉班成立了玉顺评剧团,由白玉霜挑大轴。

1928年白玉霜利用旧有剧团组建成华北戏社,活动于京、津一带。

1934年,北平市长袁良请白玉霜吃饭,白玉霜则婉言谢绝,市长觉得没面子,便借口白玉霜的戏内容不健康,有伤风化,把她驱逐出境。

因此,白玉霜便来到上海演出。在此期间,她的艺术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1934年,白玉霜在上海与钰灵芝、爱莲君合演《花为媒》、《空谷兰》、《桃花庵》、《马震华哀史》、《珍珠衫》,与京剧演员赵如泉合演京评两腔的《潘金莲》等剧,受到上海文化界重视,白玉霜也因此名气越来越大。

当时,在上海的《时事新报》上,就刊登了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洪深、田汉的文章,赞誉白玉霜为“评剧皇后”,也有报纸称她为“评剧坤角泰斗”。

1936年,明星公司推出了白玉霜主演的电影《海棠红》轰动了大江南北,不仅提高了白玉霜知名度,也扩大了评剧的影响。

1937年后,白玉霜长期在北平演出,使年轻的评剧日臻成熟。白玉霜唱腔低回婉转,富于抒情性,从此以后形成评剧“白派”表演艺术。打这以后,养女小白玉霜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表演艺术风格。

白玉霜的嗓音比较低,鼻音共鸣好,中低音宽厚圆润,音色纯正。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她还大胆革新,创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

这种演唱方法并不以高音高嗓去迎合观众,而是通过表演来打动观众。白玉霜的表演火辣、细腻、真切、传神。

同时,为了细腻的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她还利用自己嗓子宽厚甜润的特点,把过去口语化的唱腔,发展成为歌唱性、抒情性的音乐,加强了唱腔旋律,形成了宽厚洪亮,低回婉转,韵味醇厚,传神真挚的白派艺术。

此外,在伴奏器乐、化妆、服装上,她也有许多创新。白玉霜代表剧目有《秦香莲》、《秦雪梅吊孝》、《桃花庵》、《空谷兰》、《珍珠衫》、《李香莲卖画》、《花魁从良》、《马寡妇开店》、《双蝴蝶》、《玉堂春》、《潇湘夜雨》、《老妈开磅》、《豆汁记》、《赵芸娘》、《花为媒》、《马震华哀史》等。

1942年,年仅36岁的白玉霜患重病在天津逝世。

爱莲君原名赵久英,祖籍天津。她从小被卖给赵连琪为养女,取名赵久英。赵连琪在天津、烟台开妓院,后来爱莲君实在忍受不了这种身心的双重摧残,便跪在养父母的面前恳求去学戏。

于是,爱莲君在12岁时拜赵月楼学评戏,14岁成立爱莲社挑班主演。16岁爱莲君学成出师,和爱令君合作,到全国各地演出,又应邀到日本大阪灌制唱片。

1935年,爱莲君率爱莲社赴上海演出,与钰灵芝、白玉霜三班组成三连社,轰动一时。短短几年,她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被称为“爱派”。

爱莲君善填词,会识谱,演唱风格清新俏丽,擅长运用半音和装饰音,唱腔细腻婉转,讲究旋律美,高则刚健俊俏,低则婉转迂回,高低起伏,收放自如。

爱莲君嗓音纯净柔和、甜美脆亮,鼻腔共鸣特别好,宽窄高低运用自如,唱念时吐字清晰、气力充沛,并带有较明显的天津语音。

她博采各家之长,形成了定调高、起腔高、行腔旋律低、柔美华丽、玲珑俏丽的“爱派”艺术。

爱莲君在慢板唱腔结构中,首开了各分句之间和下句与上句之间加用过门小垫头的形式而广为流传。

在旋律上,爱莲君把皮黄腔、四平调等乐汇,及流行歌曲等融入自己的唱腔,并于腔中常运用五七度大跳,由此而产生了个性鲜明的音乐特色。爱莲君在演唱中多运用弹跳柔韧的疙瘩腔唱法,由此而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

爱莲君唱的垛板字字铿锵、起伏跌宕,闪赶顿垛,节奏丰富多变。在个别戏中还用小人辰辙口演唱,俏皮活泼,深受观众喜爱。此外,她演唱的反调搭调和迷子腔在旋律上更为迷人。

虽然,爱莲君在评剧界很有声望,但她的养父母把她当成摇钱树,她的两次恋爱,都被养父母破坏阻挠。因此她精神逐渐忧郁,并且患了肺结核,骨瘦如柴。养父母为了使她登场演出,就逼迫她抽大烟,打吗啡。

1939年冬,爱莲君在天津升平剧院演新戏《死后明白》时,她是被背进剧场的,唱到最后她终于晕倒在乐台上。从此,爱莲君卧病不起。1939年,年仅21岁的爱莲君离开了人世。

爱莲君的代表剧目有《于公案》、《蜜蜂记》、《烧骨记》、《庚娘传》、《三赶樊梨花》等。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胜利、国乐公司为其录制了不少唱片。

爱莲君的传人有爱令君、爱幼君、莲小君,受其艺术影响者有小摩登钱玉舫、筱玉芳、新凤霞、花淑兰等,再传弟子有金倩和张丽云。

喜彩莲是评剧“喜派”创始人。她从小喜爱评剧,11岁进复盛戏社拜莲花落艺人吴寿朋为师学艺,12岁进元顺剧社,艺术上受到了李金顺的影响。17岁挑班主演并改剧社为阳春社。

20世纪30年代初,评剧在天津崛起,年轻的喜彩莲带着《杨乃武与小白菜》、《贫女泪》、《可怜的秋香》、《杨三姐告状》、《宦海潮》等时装戏,以及从京剧移植过来的剧目《孟丽君》、《白蛇传》、《武则天》等剧目闯入天津。

喜彩莲的表演妩媚多姿、烂漫天真、艳而不荡,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给熟悉评剧的天津观众带来了新鲜感。她在天津连续演出3个月,从此确立了喜彩莲在评剧上的地位。

1937年5月,喜彩莲将京剧《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改成评剧在上海一炮打响。在这出戏中,喜彩莲大胆革新采用古装仕女图中的装扮,使人物显得清秀俊逸。喜彩莲扮演卓文君,著名小生张润时扮演司马相如。

在“听琴”一场中,舞台增加了灯光、布景,以明月、白云、翠竹等景物渲染气氛,取得了诗情画意的效果,开创了在评剧舞台上使用布景的先河。

在上海期间,喜彩莲首次引用并进一步改革了评剧的南梆子,这一改革适应了评剧粗犷的大口落子向细腻抒情风格的转变。

喜彩莲还对评剧的伴奏进行了改革,增加了低胡、琵琶、三弦、月琴、二胡等,并以南弦代替四股弦,从而丰富了评剧的伴奏,增加了乐队的表现能力,这一系列的革新措施推动了评剧舞台艺术的发展。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后,喜彩莲在上海演出了爱国反日的时装戏剧目《爱国娇》,在北京演出了《梁红玉与韩世忠》,在剧坛引起了震动。

由于喜彩莲上演的一系列剧目紧贴着时代,反映着时代的要求,因而被誉为“时代艺人”。

1940年,喜彩莲的演出引起了戏剧界一些进步的戏剧大师如欧阳予倩、田汉、洪深及京剧艺术家马连良等人的注意。

喜彩莲在天津大观园演出《孔雀东南飞》时,天津报纸报道:

评剧早先不为人所重,多年保持原样,自喜彩莲首次来天津出演大观园,把“蹦蹦”唱活了,轰轰烈烈地争了一席地位。

……莲剧团等也能供与中上级人之赏识,于是不许登台的评戏,逐得扬眉吐气,今日在戏剧界,占有稳定之地位也。

为此,喜彩莲获得了极高的荣誉。喜彩莲的演出雅而脱俗,不断提高评剧的艺术水平和演出格调,使评剧艺术的美符合了时代的要求,适应了观众的审美需求。

喜彩莲嗓音高亢、明亮,表演细腻准确。她在艺术上严肃认真,在旧社会她能抛弃低级庸俗的东西,不去迎合一般观众中某些小市民的口味。她在演《玉堂春》一剧时,她主演《起解》、《会审》,其他则是一带而过。

喜彩莲不仅在演出剧目上大胆创新,在唱腔上也勇于创新,勇于借鉴,她学习了京韵大鼓、河北梆子、京剧、皮影等姊妹艺术,并把它们揉到自己唱腔中来,增强了自己演唱的艺术表现力,提高了评剧唱腔的品格。

喜彩莲说:“我革新并没有革到评剧以外去,让观众还都承认我是评剧。”

喜彩莲的演唱新颖大方,华美抒情,稳中含俏,具有独特的演唱风格。喜彩莲以她新的剧目,新的面貌和独具魅力的演唱风格形成了评剧的“喜派”。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关怀下,喜彩莲与小白玉霜等评剧艺人成立了新中华评剧工作团,之后与其他剧团合并成立为中国评剧院。

喜彩莲在剧院做演员,也做教师,从而开辟了新的艺术天地,创造了众多新的人物形象。她与音乐工作者合作,在演唱艺术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她的戏路宽,不但主擅长扮演青衣、花旦,而且在老旦、彩旦方面作出了贡献。

喜彩莲演出的《桃花庵》、《小女婿》、《马寡妇开店》、《包公三勘蝴蝶梦》、《家》等获得了观众的称赞。

观众既喜欢喜彩莲早期演唱的《人面桃花》、《孔雀东南飞》、《十三妹》、《卓文君》等戏,也喜欢看她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陈快腿、能不够、革命母亲杨大娘、钟阿婆,以及付桂香等鲜活的现代人物形象。

从这以后,喜彩莲与魏荣元合作将京剧《赤桑镇》改编,创作为评剧《包公赔情》,完善了评剧的行当,丰富了评剧花脸和老旦的唱腔,这出戏成为评剧的名剧而得以流传。

在评剧界,喜彩莲不仅是个资深艺高的表演艺术家,她还是一个培养评剧接班人的戏曲教育家。

喜彩莲晚年在中国评剧院从事教学工作,连任我国评剧院三届学员班的班主任,为评剧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演员。

[旁注]

奉天落子 主要源于唐山落子,唐山落子流传到东北后,与东北民众习俗和欣赏需要相融合,形成以奉天也就是现在的沈阳为中心、特色鲜明、遍布东北、分布全国的落子。当时,奉天是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们称这时期的落子为“奉天落子”。

花云舫 著名评剧女演员。花云舫扮相雍容华贵,善于表演,嗓音洪亮,气力充沛。代表剧目有《杜十娘》、《宝龙山》、《花为媒》、《枪毙驼龙》等。她与芙蓉花、李小霞、花小仙、十三妹并称复盛戏社“五大名旦”。

筱麻红 原名张佩云,自幼拜著名评剧老艺人孙凤鸣为师,是“奉天落子”时期最有名望的女演员之一。筱麻红的演唱高亢洪亮,行腔婉转,吐字清晰,音色美。代表剧目有《杜十娘》、《白玉楼挂花》、《二县令》、《黄氏女游阴》和《秦雪梅吊孝》等。

辽宁大鼓 也叫“东北大鼓”,大约形成于清代中期。东北大鼓融入了一些京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的唱腔,曲调丰富,唱腔流畅,表现力较强。以说唱中、长篇书为主,内容大多取材于戏曲、小说和传奇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鼓书。

花艳玲 著名评剧女演员,她幼年从刘宝山学评戏,后为山霞社演员。花艳玲的演唱高音区清亮明快,中音区圆润甜美,低音区浑厚饱满,具有雄浑、激越的艺术风格。代表剧目有《杜十娘》、《打狗劝夫》、《金不换》等。

田汉(1898年~1968年)。他多才多艺,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是我国著名的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和我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四平调 由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省接壤地区的一种民间花鼓演变而成。因为它以花鼓为主,吸收评剧、京剧、梆子等剧种的曲调而形成,有人便称它为“四拼调”,后来改称为“四平调”。

《三赶樊梨花》又名《三请樊梨花》、《三贬樊梨花》、《三休樊梨花》,故事源自《征西全传》。讲述了唐朝时,薛仁贵率兵征西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与寒江关守将樊洪之樊梨花的曲折爱情故事。

低胡 是“低音二胡”的简称,民族乐队中拉弦乐器组的低音乐器。低胡的构造、制作和用料都和二胡相同。低胡在乐队中用来加强乐队音响的厚度,它是乐队音响的基础。除民族乐队外,在北方吹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等民间乐队中,也广泛使用低胡。

四股弦 又名四根弦、二夹弦、五调弦、五调腔,是河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源于河北省邢台地区巨鹿县。四股弦使用本地语言演唱,以巨鹿方言为代表,以五声调值表示,其行腔吐字,跌宕起伏,高亢激昂,充满燕赵阳刚之气,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

《包公三勘蝴蝶梦》是根据关汉卿的《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改编的评剧剧目。主要讲述了皇亲葛彪,依仗权势将王老汉撞伤并打死。王的三个儿子在与葛彪争辩中失手将其打死被送到官府判以死罪。最后,蝴蝶仙托梦与包公,包公秉公办案,终使王氏母子得以团聚。

[阅读链接]

新凤霞是新中国成立前后,评剧界涌现出的六大流派中的“新派”的创始人。新凤霞的“新派”艺术在众多的评剧流派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成为了评剧革新的代表。新凤霞在艺术上从不保守,她敢于吸收、敢于创新,博采各剧种的表演特长,虚心学习各种唱法。

在中国评剧院,新凤霞的艺术创作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新派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推陈出新的传统评剧《花为媒》是新派艺术的经典之作。

新凤霞以纯熟的演唱技巧,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塑造了青春美丽富有个性的少女张五可的形象,从而将新派艺术推向了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