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催生京剧脸谱艺术

那是在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北齐文襄帝高澄有个儿子叫高长恭。他是当时齐国有名的大将,后来被人称为“兰陵王“。

兰陵王虽然武艺高强,但是相貌柔美,为了在战场上能够威吓敌人,于是每次打仗时,兰陵王都戴着凶猛的面具上阵来威慑敌人。

564年,北周进攻北齐的洛阳一带地区,他们把洛阳团团围住,想等城中弹尽粮绝的时候一举攻下。为了解洛阳之围,皇帝命令兰陵王高长恭和段韶、斛律光一起前往救援。

在救援过程中,先是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随后高长恭带领500名骑兵冲进北周的军队,到达被围的金墉,也就是后来的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

由于高长恭戴着面具,城中的人不确定是敌军或是我军,直至高长恭把面具脱下来让大家看到他的面貌,城中的人才开始放箭保护他,之后高长恭成功解围,北周军队最后放弃营帐撤退。

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写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而这也就成了后来京剧和其他戏剧脸谱的起源。

脸谱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用各种颜色在演员面部所勾画成的特殊谱式图案,它可以表明人物的面容、性格特征,以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

我国的京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有揉、勾、抹、破4种基本类型。

揉脸,是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是一种像真性的脸谱。京剧《三国演义》戏中的关羽所揉的红脸,是按照小说、评书所描述的关羽面容而设计的,表示关羽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和七星痔。

勾脸,是勾脸是用毛笔蘸颜色勾画眉目面纹,填充脸膛色彩,成为五光十色的图案。有的贴金敷银,华丽耀炫,光彩夺目。

其中,京剧《西游记·金钱豹》中的金钱豹即用勾脸,脸膛贴金,脑门上勾豹头形花纹,脸蛋上勾金钱图形,成为一种复杂的花脸,用以表示豹的凶猛。

抹脸,是用毛笔蘸白粉把脸的全部或一部分涂抹成白色,表示这一类人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三国演义》的曹操在京戏中是奸雄,用大白粉脸,脸上全涂白色。

破脸,是指左右图形不对称的脸谱,揉、勾、抹三种脸中都有破脸,是一种以贬意为主的脸谱。小说、评书中说宋代初年的开国功臣郑子明雌雄眼,相貌丑陋,郑子明是京剧中采用破脸的典型人物。

京剧的脸谱分为各种脸色,所谓脸色是指脸膛主色而言,有红、紫、白、黄、黑、蓝、绿、粉红、灰、淡青、赭、褐、金、银等色,脸谱上的面纹常衬以他色,有渲染烘托主色的作用,各色种红、黑、黄常用油料调和,效果倍增。

勾粉白脸的角色一般戴髯口,即胡须,髯口与脸谱上的眉目鼻窝颜色一致:黑眉、黑鼻窝者戴黑髯口,如《群英会》中的曹操;灰眉、灰鼻窝者戴黪髯口,如《宇宙锋》中的赵高;紫眉、紫鼻窝者戴紫髯口,如《甘露寺》中的孙权等。

勾粉白脸者一般勾尖眼,但也因人而异,如曹操是大奸雄,眼窝勾得并不很尖。一方面显其秀气;另一方面更显得奸不外露,而严嵩、潘仁美的尖眼就比较明显。

有的凶狠过甚,则勾大尖眼。也有不勾尖眼的人,如司马懿勾圆眼,表明他奸不外露,智谋广大。纣王勾垂尖眼,这也是一个特例。

红色脸谱最初与人面色有直接关系,如表示关羽的面如重枣,关泰是红脸大汉。由于这些人忠勇正直,推而广之,许多忠勇良将,有道正神也就都勾上了红脸。

如春秋时的颍考叔、太乙真人等。但是也有一些被认为是反派人物的角色也勾红脸,这就寓有讽刺之意。

如《海潮珠》中的崔杼是弑君的朝臣,勾红脸是讽刺齐王荒淫;《祥梅寺》中的黄巢是反叛唐王的举子,勾红脸是讽刺唐僖宗无道。

有时勾红脸也是配合舞台美术的需要而安排的。如《四杰村》中的廖奇冲勾红脸为的是与勾白脸的鲍赐安、勾粉红脸的花振芳配合,使舞台色彩丰富。

再有《白良关》中的刘国桢勾红脸是与勾黑脸的尉迟恭、尉迟宝林父子对比,更明确地表示尉迟宝林不是刘国桢的儿子。

有的人不勾红脸,但是在某一戏中勾红脸,例如刘瑾是反面人物,一般勾白脸,但是在《法门寺》中勾红脸,表示他做了点儿好事。有不少年迈的人,为显示他的年轻,如《英雄会》中的黄三泰,勾直眼窝粉红色脸,粉红色脸属于广义的红脸。

紫色脸谱是京剧中刚正威严的人物常用紫色脸。如《鱼肠剑》中的专诸,《二进宫》中的徐延昭等。这些人性情直爽,与黑色脸人有相似之处。但是用黑色显得粗鲁,用紫色有介于黑、红两色之间的意思。

有的人物在小说中描写为紫色脸膛,因之也用紫色脸,例如魏延、濮天雕、费德功等,《柴桑口》的庞统勾紫脸是表示其相貌丑陋。

白色脸又称“油白脸”,它有几种用意:一种是用于童颜鹤发的老英雄、将官,例如《四杰村》中的鲍赐安、《闹昆阳》中的耿衍;一种是与抹脸的有关联,奸凶武人常用白色脸,如《战冀州》中的杨阜、《艳阳楼》中的高登;再一种与前者相类,但只是刚愎成性,如《失街亭》中的马谡、《阳平关》中的徐晃。

太监用白色脸表示其性情奸诈和肤色白皙,如《黄金台》中的伊立。有的僧人,身体健壮,武艺高强,也用白色脸,如《野猪林》中的鲁智深、《五台山》中的杨延德。

黑色脸在京剧脸谱种以武人为主,抹脸、揉脸中文人脸谱比较多,勾脸人物中一个最著名的文人就是包拯。包拯用黑脸,是由于传说中他的脸色黝黑,从而又引申到表示铁面无私。包拯脑门上勾一月牙形花纹,一般说法是他能下阴曹地府断案。

用黑色脸的一般是面貌丑陋,性情猛直的人物,从猛智的张飞到丧门神样的苏宝童,可以说黑色脸是京剧脸谱中最丰富多彩的一类脸谱,集整脸、碎脸、花三块瓦脸之大成。

金银色脸和杂色脸是显示神仙面现金光,鬼怪的青面獠牙。神妖脸谱不宜勾得稀奇古怪,应该与人面相近。

有的将官为表示其英勇无敌可用金色显示脸谱的威仪,如《四平山》中的李元霸,说岳戏中中的金兀术。从广义上说,杂色脸是从黑色脸衍生而来的复杂脸谱。

黄色脸示人物的骁勇凶暴;蓝色脸示人物的刚强阴险;绿色脸示人物的暴躁勇猛。京剧中这种颜色的脸谱一般非主要角色所用,但是也都有各自专用的谱式。

根据脸谱的图案排列,京剧的脸谱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碎脸等格式。

整脸,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形式,整个脸膛由眉窝分隔成脑门和两颊,眉分白眉和黑眉。如《白良关》中尉迟敬德就是黑色整脸,由宽的白眉分隔成黑色的脑门和两颊,脑门为垂直细道。

三块瓦脸,除画黑白眉外,还要画眼睛和鼻窝。也就是由眉眼和鼻窝把脸膛分为脑门和两颊三大块。如红色三块瓦脸就是以脸膛的红颜色而论的。

花三块瓦脸是在三块瓦脸的基础上,于眉、眼和鼻窝部位加画比较复杂的色彩和纹饰,以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如《连环套》的窦尔墩勾蓝花三块瓦脸、《战宛城》的典韦勾黄花三块瓦脸。

碎脸,比花三块瓦脸的颜色、花纹更复杂,有的打破了三块瓦脸的基本形式。如《艳阳楼》中徐世英就是蓝色碎脸,眉眼、鼻窝和脑门、两颊的花纹都很复杂。

京剧的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

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闻仲,杨戬画有三眼,来源于古典传说。巨灵,煞神,金钱豹有多张脸,突出其神鬼妖特色。

杨七朗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龙天子。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示神机妙算。夏侯惇眼眶受过箭伤,故画上红点表示。

窦尔墩、典威等人的脸谱上有其最擅长的兵器图案。王延章头画蛤蟆,表示是水兽转世。赵公明面画金钱,表示自己是财神爷。北斗星君画七星图于额上。

京剧的脸谱对京剧的演出有许多作用,除表示性格外,还可暗示角色的各种情况,如项羽的双眼画成“哭相”,暗示他的悲剧性结局,包公皱眉暗示他苦思操心,孙悟空猴形脸暗示他本是猴子。

另外,京剧脸谱还有“距离化”的作用,能拉开戏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脸上的图画使观众分辨不清演员的本来面目,并且与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相貌很不一样,像带着假面具。这使得观众不容易“入戏”,避免产生幻觉,而是专心于审美和欣赏。

除此之外,“大花脸”与“俊扮”同时上场,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生、旦的俊美之相和净丑的怪诞之容。同时,脸谱的浓重、鲜明的油彩和多样的图案,再配上净行“吼叫式”的粗犷声腔,形成强烈艺术刺激,对观众起到兴奋、宣泄和震动作用。

[旁注]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的宋国开始,至589年隋灭南朝的陈国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洛阳 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所以称为洛阳,又称“雒阳”、“雒邑”。洛阳最早建成于夏朝,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在此定都,因此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我国的四大古都。

曹操(155年~220年),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他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最后统一了我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尉迟恭(585年~658年),唐代名将,封鄂国公。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身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后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门神。

庞统(179年~214年)。东汉末期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世,时年36岁。

包拯(999年~1062年)或称“包文正”,北宋时期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进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也称“包龙图”。

赵公明 又称“赵玄坛”。相传“日精”所托化,为武财神。统帅4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后来,民间认为赵公明手下所掌管4名与财富有关的小神,其分别是招宝、纳珍、招财和利市,因而他成为了财神。

[阅读链接]

艺术源于生活,脸谱的产生也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形容人的脸色的变化,比如说:吓得煞白,臊得通红,晒得漆黑,生病的人形容脸色蜡黄等。

脸谱就是把这种夸张的说法,再用夸张的手法画在脸上。各种人物的脸谱有一定的规矩,这些在京剧中把脸上勾勒出形象,称之为“脸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