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徽班进京使得京剧诞生

那是在1790年的秋天,为了庆祝乾隆皇帝的80岁大寿,扬州盐商江鹤亭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戏戏班,由艺人高朗亭率领进京参加乾隆皇帝的祝寿演出。

由高朗亭率领的这个徽班以唱二黄调为主,兼唱昆曲、吹腔、梆子等,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

乾隆皇帝对自己的80岁大寿非常重视,所以这次北京的祝寿演出也规模盛大,从西华门至西直门外高粱桥,每隔数十米便设一戏台,南腔北调,四方之乐,荟萃争妍。

来自全国各地戏班或弦歌高唱,或抖扇舞衫,前面还没有歇下,后面又已开场,真是群戏荟萃,众艺争胜。其中,在这场艺术竞赛当中,第一次进京的三庆徽班就崭露头角,十分引人瞩目。

三庆班的领班高朗亭是安徽安庆人,他进京时才16岁,演旦角,擅长二黄腔,技艺精湛。小铁道人在其所著的《目下看花记》中称赞他:

宛然巾帼,无分毫矫强。不必征歌,一颦一笑,一起一坐,描摹雌软神情,几乎化境。

三庆班进京,原本只为进宫为乾隆皇帝祝寿演出而来,但是由于徽戏曲调优美,剧本通俗易懂,整个舞台演出新颖,而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受到北京观众的热烈欢迎。

三庆班在北京越演越火,演完祝寿戏简直欲罢不能,于是就留在了北京继续进行民间演出。

三庆班进京获得成功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陆续进入了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四大徽班进京”。

来北京演出的这四大徽班各有所长,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说法。

“轴子”指以连演整本大戏著称,“曲子”指擅长演唱昆曲,“把子”指以武戏取胜,“孩子”指以童伶见长。

在捧旦之风十分火爆的京城,技艺不凡的高朗亭自然受宠。

抵达北京后,他接替了原三庆班班主余老四而掌班,做班主就是30多年,同时他还担任了京师戏曲界行会组织“精忠庙”的会首。他通过精忠庙对北京的戏班、戏园实行行政管理,他也成为了梨园的领袖。

后来,继高朗亭之后,著名艺人程长庚、徐小香、杨月楼、刘赶三等人也任过此职。

至清代嘉庆初期,徽班在北京戏曲舞台上已取得主导的地位,据清代戏剧理论家蕊珠旧史所著的《梦华琐簿》记载:

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下此则“徽班”、“小班”、“西班”相杂适均矣。

徽班能在北京扎根,得益于其优美的声腔曲调和丰富多彩的演出剧目。徽班艺人擅长演唱二黄、昆曲、吹腔、高拨子等各类声腔,既高亢激越,不乏浑厚深沉,充满了声腔的美感和表现力。

徽班艺人不仅努力吸收其他戏曲艺术的声腔曲调和表演方法,还把许多戏曲剧目移植到徽戏中。

据徽戏老艺人讲,仅徽戏传统剧目就有千余种,既有像《借靴》、《卖胭脂》、《一匹布》、《打樱桃》等取材民间生活题材的小戏,也有像《闹花灯》、《徐策跑城》、《双带箭》、《挡马》、《昭君出塞》、《蓝关渡》、《清风亭》等反映社会政治斗争的正剧。

同时,还有大量根据历史传说故事编写的剧本,如《淤泥河》、《长坂坡》、《摔子惊曹》、《醉打山门》等。这么多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剧目和多姿多彩的表演,赢得了北京观众的欢迎。

另外,徽班扎根北京,还得益于徽商的关照。北京是当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善于经营的徽商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大码头,于是就把生意的重心转移到北京。同时,以徽州六府地域划分的徽商会馆也纷纷在北京设立。

每逢过年过节时,家乡戏自是少不了的,于是,就有了“凡是有徽州会馆的地方就有徽班”一说。在这里,商人们通过聚宴演剧强化同乡之间的凝聚力,徽班也因为有同乡会馆作为后盾,生活上也不至于陷入困顿。

徽班艺人进京之后,继续他们在南方就已经开始的艺术实验。在京的各声腔剧种的艺人,面对徽班无所不能和无所不精的艺术优势,无力与之竞争,多半都转而归附徽班之中。

加入徽班的京师舞台各声腔剧种的名优很多,如加入春台班的湖北汉戏名优米喜子、李凤林,加入四喜班的湖南乱弹名优韩小玉,加入三庆班的北京籍京腔演员王全福等,于是就形成了多种声腔剧种荟萃徽班之势。因此,徽班在诸腔杂奏的过程中,逐渐侧重皮黄戏的演出。

另外,“四大徽班”在表演艺术上也广征博采地吸取了诸家剧种之长,不断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

自魏长生一度离京后,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也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

在徽、秦合流的过程中,徽班广泛吸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剧本,为徽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徽剧和汉剧的合流。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两剧在进京前就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清代乾隆年期,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清代道光初期,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

米应先以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李六以《醉写吓蛮书》、《扫雪》见长;王洪贵则以《让成都》、《击鼓骂曹》而享名;小生龙德云善演《辕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噪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以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著称。

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等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其唱法和念白等更具北京地区的语音特点,十分易于京人接受。

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黄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840年至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一个全新剧种,这个剧种因为在北京演出,十分易于北京人接受,因此人们称之为“京剧”。

京剧的标志之一就是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京剧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其声腔主要以二黄、西皮为主。

另外,当时剧种的行当大体完备,又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而且涌现了京剧形成初期的众多代表。

包括被称为“老生三杰”的程长庚、余三胜和张二奎,被称为“三鼎甲”的“状元”张二奎、“榜眼”程长庚和“探花”余三胜。

他们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具特色,在创造京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黄上和京剧戏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的说白、字音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第一代京剧演员中,还有老生卢胜奎、薛印轩、张汝林、王九龄等,小生龙德云、徐小香,旦角胡喜禄、罗巧福、梅巧玲,丑角杨鸣玉、刘赶三,老旦郝兰田、谭志道,净角朱大麻子、任花脸等,他们为丰富各个行当的声腔及表演艺术,均有独特的创造。

“四喜班”的后任班主梅巧玲,勇于突破青衣、花旦的严格分工,为旦角的演唱艺术开辟了一条新路。

后来清代晚期民间画师沈蓉圃绘制了《同光名伶十三绝》,是京剧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

他挑选了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刘赶三、杨鸣玉等这些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13位演员,用工笔重彩把他们扮演的剧中人物描绘出来。

从1883年至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继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把京剧艺术推进到崭新的成熟境界。

谭鑫培在艺术实践中博采众长,从昆曲、梆子、大鼓及京剧青衣、花脸、老旦各行中借鉴,融于演唱之中,创造出独具演唱艺术风格的“谭派”,形成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

汪桂芬承继了程长庚的艺术风格,演唱雄劲沉郁,悲壮激昂,腔调朴实无华,有“虎啸龙吟”的好评,他因“仿程可以乱真”,故有“长庚再世”之誉。

孙菊仙18岁时选中武秀才,善唱京剧,常入票房演唱,他于36岁后投师程长庚。他嗓音洪亮,高低自如,且念白不拘于湖广音和中州韵,多用京音、京字,听来亲切自然,表演大方逼真,十分接近生活。

“老生后三杰”师承各有侧重,艺术风格各异,谭鑫培文武兼备,艺术造诣及对京剧的发展,远远超过汪桂芬、孙菊仙等人。在清代光绪年间,谭鑫培被称为“伶界大王”,他在剧界地位,如同当年的程长庚。

1883年,慈禧五旬寿日,挑选了张淇林、杨隆寿、鲍福山、彩福禄、严福喜等18位戏剧艺人入宫当差,不仅演唱戏剧,而且当京剧教师,向太监们传授技艺。

从这之后,清代朝廷掌管演出事务的机构“升平署”,每年均选著名艺人进宫当差。至1911年,总共有谭鑫培、杨月楼、孙菊仙、陈德霖、王楞仙、杨小楼、余玉琴、朱文英、王瑶卿、龚云甫、穆凤山、钱金福等生、旦、净、丑的名家150余人入宫。

由于慈禧嗜好京剧,加之京剧名家频繁在宫中献艺,声势日盛。在同期,位于大栅栏地区的广德楼、三庆园、庆乐园、中和园、文明园等戏园、日日有京剧演出,形成了京剧一统的局面。

在京剧的成熟期,除“老生后三杰”外,比较著名的艺人中,生行有许荫棠、贾洪林;武生有俞菊笙、杨隆寿;净行有何佳山、黄润甫、金秀山、裘桂仙、刘永春等;小生有王楞仙、德珺如、陆华云;旦行有陈德霖、田桂凤、王瑶卿、朱文英;丑行有王长林、张黑、罗百岁、萧长华、郭春山。

在这一时期,旦角的崛起,形成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之势。武生俞菊笙,开创了武生自立门户挑梁第一人,他被后人称为“武生鼻祖”。

这些京剧名家,在继承中有创新发展,演唱技艺日臻成熟,再将京剧推向了新的高度。

[旁注]

高朗亭(1774年~?)。早年在杭州、扬州等地演出。1790年率扬州徽班入京,善演花旦,任班主后即不常演出,偶尔登场,给人以“耳目一新、心脾顿豁”之感。他在唱腔上吸收京、秦两腔,并将流行歌曲小调加以糅合,为京剧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程长庚(1811年~1880年),清代同治、光绪时期技艺非凡、声名赫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文武老生,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13位奠基人之一。他腹笥渊博,能戏300余出,被称为“徽班领袖”和“京剧鼻祖”。

刘赶三 清代末期京剧丑行演员。嗓音清亮,念白脆爽,做表传神,同时又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不仅擅演《连升店》、《请医》、《法门寺》、《十八扯》、《拾黄金》等老戏,尤其对一些“丑婆”戏演得最拿手,如《探亲家》的乡下妈妈,演来冠绝一时。

米喜子(1780年~1832年),原名米应先,清代徽调演员。工老生。他自幼就入春台班习正生,后为台柱,享誉达20年。他能演之戏甚多,以演关羽戏著称。他为人正直,兼通医道,有长者之风。代表剧目有《战长沙》等。他的传人有程长庚、丁四等。

余三胜(1802年~1866年)。自幼学汉戏,工老生,后改唱京剧。他善于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把青衣小腔溶于老生唱腔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为后辈所仿效。清代道光初期,他进入北京“春台班”,是京剧创始人之一。

汉调 也称“汉剧”,古代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了京剧。

汪桂芬(1860年~1906年),著名京剧老生演员。他的嗓音高亢浑厚,善于运用丹田气和脑后音,歌声响遏行云,发音吐字饱满,韵味十足,极富立体感。他继承了程长庚的艺术并有所变化、发展,并自成一家,被称为“汪派”。

梆子 也就是梆子腔,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江苏梆子等。

大栅栏 原称“廊房四条“,处在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它的设置早在明代就有了,清代,这里已成为主要的商业中心。为了有效地防止盗贼,栅栏建得比其他地方都大,也都好看,所以才叫“大栅栏”。

广德楼 位于北京前门外大街大栅栏街,大约兴建于1796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戏园之一。程长庚、余紫云、梅巧玲、余三胜、汪桂芬等京剧祖师爷以及后来的喜连成等著名班社曾在此长期献艺,是当时京城场地最火、人气最旺、艺术最佳的娱乐场馆。

高庆奎(1890年~1942年)。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高派老生艺术创始人和京剧“四大须生”之一。他演唱的《逍遥津》、《哭秦廷》等唱来高亢挺拔,气力充沛,刚劲激昂,荡气回肠,为“高派”代表作。

[阅读链接]

著名京剧宗师杨月楼是“同光十三绝”之一,曾几度到上海演出。

有一位闲居上海的广东徐姓妇女,见他人品出众,便有心将女儿许配与他。住沪的广东人见她与杨月楼过从甚密,又听说杨要娶她的女儿,便断定杨企图霸占母女,便联名讼之于官。

杨月楼被捕入狱遭审讯时拒不开口,县令命衙役用铁锤打他1000下,谁知铁锤落下,质软而轻,毫无痛苦。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是一个叫沈月春的上海名妓得知杨月楼因事后,花了1000两银子,买通了衙役。最后,衙役在行刑时,用的“铁锤”是软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