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卡热下藏潜流

随着集卡热的升温,出现了出人意料的景象。我们听到一些同学这样“传真”:

有同学喜欢卡,不惜高价购买。不少班上出现卡的买卖交易。一位初二同学,常以 1 元或 2 元抽卡或买卡,以 4 元或 5 元售出。他讲,这学期他卖

卡已赚 50 多元。

少数同学还以卡为赌注赌博。一下注便 10 张、20 张。输掉卡的钱,少则几十,多则过百元。

许多学校老师禁止同学带卡到校,一些同学对卡痴迷,师生之间由此增加了一层隔膜。一位初一同学上课时欣赏闪卡,提问全然不知,老师一气之下当场撕毁了他手中两张心爱的卡。这位同学对我们抱怨那位老师,一点也不了解学生的心。

不少父母认为花钱买卡不值,且浪费时间,影响学习。于是经常有同学与父母呕气,把自己关在房里“演哑剧”。

集卡热不断升温,得益最大的莫过于那些售卡的经销商、小店主了。据说,深圳大小街头,那些专卖学生文具用品、杂货的小店一般都没有 4—6 台抽卡机,全市大约有几千台。

我们曾访问过一些小店主。一位店主坦率地说,一张卡成本 2 角至 7 角不等,平均价不超过 4 角,1 元钱抽 1 张卡,4 台机一天总能赚到一二百元。

解放路老街的一家店主还自豪地道出个中诀窍:一要把闪卡与不闪卡、新卡与旧卡等打乱顺序放进抽卡机内,抽起来有刺激性,有些学生愿意花十几元抽一张新出卡;二是售卡有讲究,不但有新版卡、旧版卡,更有价钱很低的翻版卡、盗版卡,这样成本就更低;三是要把抽卡机设在学校附近,便于吸引学生。

我们了解到,市面上的卡,大部分是从沙头角中英街购进。它们最先是由日本公司制作,一般以电视上播放的卡通故事为题材,或是以当红的歌星的星座、性格特点、歌星的手签字迹等为内容。版权所有的厂家生产的闪卡售价大部分是一二元一张,其中一些印数少,制作精美的闪卡售价最高达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张。最近,一些厂家看准了青少年集卡热这一市场,冒牌生产假卡。冒版假卡一般不易辨认,所赚的利润更是可观。

集卡热带来的效应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