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民间到政府

1992 年 8 月初,来自欧洲和世界 50 个国家的 40 名青年男女分乘火车和汽车,集合在保加利亚一处幽静的深山里,创建了“人间最后一片净土”。在这人迹罕至的深山谷地,青年们在入口处扯起一条横幅,上写“生态理想国——92”。他们用白陶土做“肥皂”来洗脸和洗澡,使用太阳能电池和水轮发电机供电。用砖砌成“冰箱”,因空气流通,里面的温度保持在 8℃。他们白天搞讲座、爬山、游泳,夜里则点起篝火,搞联欢。他们企图用这些 “野性”的活动,向全世界发出呐喊:“还我一个干净、清爽、纯洁的地球!”美国青少年也为环保事业而奔走呐喊。他们自发组织了诸如“维护环境

洁净青年组织”、“救救我们的世界”、“反污染儿童组织”等等环保团体。他们主张放弃使用一次性商品,唱着“少用、再用、回收”的主题歌,挨家挨户地进行调查,并连续不断地给有关公司寄明信片,直到他们采取行动注意环保为止。

在各国人民保护地球环境活动的影响下,联合国规划署于 1991 年决定把

每年 6 月 5 日作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便一起行动起来,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号召人们行动起来,为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而斗争。

各种以环保为主题的书籍、影视作品也纷纷涌现,并受到人们的好评。英联邦秘书长索尼·兰法尔所著的《地球,我们的家》一书,从经济、社会、政治、环境角度对地球目前的状况作了全面的论述。作者认为,不仅要帮助人们改变对地球问题的认识,还要促使各国政府改变对待环境的政策。在法国巴黎拉维莱特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科都视听技术观摩会上,纪录片《咸海, 杀人之海》反映了咸海由于被污染,越来越咸,而且越变越小,以至鱼类绝迹、邻近的农田日益荒芜的灾难,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各国政府也开始加入到了环保队伍中来。由于各国政府拥有强大的财力、物力和科研力量,很快成为环保队伍的主力。他们对群众加强宣传,特别是对孩子们着重教育。如德国把防治环境污染的知识纳入到中学、大学及成人教育大纲中,并在各城市,用新闻、广播,以及各种广告、科教片、演讲会、报告会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则通过宣传,向市民讲明利弊,以促成垃圾的分类回收,而且该国的孩子从小学 3 年级起就开始接受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发明种种科技新成果,使得各种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物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