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火”记
刘绍球
难忘的年代,激动人心的时刻。1970 年 4 月 24
日,太空传来了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人们欢呼跳跃,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发射成功了!
中国的第一枚火箭
中国本来是火箭的故乡,早在宋代初期,我国就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枚古代火箭。可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一度领先的火箭技术,却得不到应用和发展。人家的卫星上天了,我们的卫星还没有起步。这是历史的悲剧。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在百业待兴的情况下,党中央英明决策,成立专
门的火箭研制机构,一支以少数专家和一批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科技队伍组成了。创业初期,没有工作间和住房,只好在旧兵营安营扎寨,阴暗潮湿的兵营不够用,就支帐篷,没有图纸,就拿引进的火箭开刀,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制订自己的设计方案。计算飞行轨道,没有高速电子计算机,就用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干。广大航天科技人员凭着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日夜苦战,从方案设计到总装,第一枚火箭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
第一次试发射虽然失败了,但航天科技工作者并没有气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不仅找到了失败的原因,还拿出了改进的具体方案。1964 年 6 月 29 日,改进的火箭重返发射台,点火后,火箭按预定轨道飞行,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了。
多级火箭的诞生
人造卫星要上天,首先要有大推力火箭克服地球的引力,使它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 公里/秒)。但我国 60 年代研制的火箭,都是单级火箭,还未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不能把卫星送上太空。只有研制多级火箭,逐级加速, 像接力赛跑一样,才能把卫星送入太空。
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反复分析、论证、计算,寻找既先进可靠,又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经过反复筛选,选定“长征一号”火箭由三级组成。
科学的设计,周密的方案,要有新材料、新器件和先进的加工工艺作保障,在全国的大力支援下,解决了研制中的几千项技术问题。1970 年 4 月 24 日,是个值得欢庆的日子,21 时 35 分当指挥员发出“点火”命令后,“长征一号”火箭载着重 170 公斤的卫星升空了,把中国第一颗卫星准确无误地送上了太空。
在“长征一号”成功的基础上,航天科技工作者又马不停蹄,研制了“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系列运载火箭,先后把 30 多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跨进世界火箭之林
从 1984 年起,“长征三号”火箭把我国一颗又一颗通信卫星送上 3.6 万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为千家万户送去欢声笑语。
90 年代第一个春天,是中国火箭“长征三号”首次跨进国际航天发射市
场的良辰吉日。 1990 年 4 月 7 日,载着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的“长
征三号”火箭,安详地竖立在发射场上。进入发射前 4 小时,天空阴云密布,
电闪雷鸣;进入发射前 1 小时准备,发射场上空仍是黑风滚动,好像有意给
中国发射卫星出难题,考验“长征三号”火箭性能和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斗志。这时,参观发射的外国商人,有的用手指焦虑地搓着念珠,有的拿着望远镜了望天空,在场的外国人没有一个不焦急的。而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却稳如泰山,十分安详,指挥员不时发出 10 分钟准备⋯⋯5 分钟准备⋯⋯1 分钟准备⋯⋯他们不仅熟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脾气,也了解西昌变化万千的风云。21 时 30 分准时发出“点火”的命令,重 202 吨的“长征三号” 火箭从发射台上腾起,平稳升空,尾部喷出桔红色的火舌,直插天穹,按预定计划,把 1.24 吨的“亚洲一号”送到 3.6 万公里的太空。外国商人赞不绝口:“中国的火箭真棒!中国人真了不起!”
就在“亚洲一号”发射成功 3 个月以后,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升起
8 道耀眼的火柱,声响撼山动地。这是我国第二次为外商发射卫星。我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腾空而起,把一颗澳大利亚模拟通信卫星和一颗巴基斯坦的科学实验卫星准确送入太空轨道。
“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的性能,超过日本正在研制、准备 1993 年试验的 H2 火箭,可与欧洲正在使用的“阿里安”4 型火箭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