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岂能定雌雄

张以诚

人世间有男女之分,生物界有雄雌之别。在日常生活里,人们常常把性别的雌雄,比作胜负、输赢、高下的象征。由于性别是从精子和卵子相结合, 即从生命开始的瞬间决定的,所以人类活动中通过比赛、争斗分胜负、输赢、高下,就叫做“一决雌雄”。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生物的雌雄性别并不是“一决”而定,而是可以变化的。

有些鱼类的原始生殖组织,同时有两种性别发展的因素,当受到一定条件刺激时,就能向相应的性别变化。鳝鱼在“青春年少”时节,十有八九为雌,产卵之后却转变为雄,竟充当起雌鳝的配偶了。因此大鳝鱼中 10 条里面

倒有 9 条是雄性。红鲷鱼是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在一个群体中你若是捉走其中唯一的一条雄鲷鱼,过一段时间之后,剩下的雌鱼中身强体壮者,卵巢便一天天缩小,精囊一天天膨大,体色越来越红艳,最后终于演变为一条地道的雄鱼。若把新的雄鱼再次捉走,剩余雌鱼中不久又会重新变出一条雄鱼来。

爬行动物的美洲鳄鱼、蜥蜴和乌龟等,雌雄性别也不是在形成受精卵的瞬间决定的,而是由受精卵孵化时的温度决定的。经实验证实,在温度高时, 多数孵化出雄性,温度低时孵化出雌性;而且,关键是在孵化时期第二、三周的不同温度,第三周以后即使温度改变也不起作用了。

像动物一样,有些绿色植物的雌雄也不是“一决”就定的。植物性别除了受遗传物质控制外,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用赤霉素处理大麻幼苗,能使雌株变成雄株;喷洒少量氯化钴和硝酸银溶液,也可出现同样效果。在黄瓜幼苗上喷洒微量乙烯利或甲烯兰,雌花可增加 60%左右。雌雄异株的菠菜,如遇天气干旱,土壤水分不足,大部分雌株就会变成雄株。天南星属的一些植物,随年龄不同,雄雌可多次发生变化。

按需要巧妙地控制生物的性别,能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实际利益。拿鱼类来说吧,雌鳟鱼比雄鳟鱼生长快,个体大。科学工作者在它们的饵料中拌入一定量雄性激素,雌鱼体内就会长出睾丸,再用这种鳟鱼与普通雌鳟鱼交配, 产下的后代便全是雌鳟鱼了。尼罗罗非鱼雄性比雌性长得快,体型大,水产人员在其饵料中加入微量甲基睾丸酮,结果 95%以上的鱼苗变成了雄鱼。对于农作物也一样,比如,大麻雄株的纤维品质要比雌株为好;啤酒花只有雌株花序才能用为造啤酒原料;黄瓜、蓖麻雌雄同株,雌花越多结出的瓜果便越多。科学工作者通过灌溉、施肥或人工选择等方法,便能使这些作物的性别向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雌雄变异现象的存在,说明“一决雌雄”这个说法,在生物界许多情况下已经不确切,用于人类社会活动领域就更加不合适。工作也好,学习也好, 做学问也好,世间一切事情,胜利和失败,成功与挫折,无不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这次胜利下次可能失败,这次失败下次可能胜利,雌雄不可能一决而定,人生不知要经历多少次“决雌雄”的过程。这是生物界雌雄变异现象对我们有意义的启发。少年朋友们,你们说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