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人类的无形贡献
王勋陵
从古至今植物是人类衣食住行不可缺少之物,而且还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美化环境、保持大自然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作用,这些早为人熟知。但却少有人注意它对人类作出的无形贡献。
帮助人们表达思想感情
在人类还没有文字前,人们常用植物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有的还延续至今。如用橄榄枝表示和平,桂冠表示荣誉,棕榈表示胜利,橡树表示威力等。古希腊、罗马人曾用花朵树枝来代替书信,今天大多数国家都用他们喜爱的花卉植物作国花。诗人用植物譬喻人的品格,表达自己的感情、意志。如松喻坚贞,“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莲喻高洁,“出污泥而不染”;菊喻顽强,“全身披满黄金甲,誓与秋风战一场”。
美学和教育作用
人们总把青山绿水、芳草如织的环境称为好环境,把光山秃岭,不毛之地称为坏环境。从美学角度看,无论能见度、鲜艳性或是多样性都是前者超过后者。经常带孩子到树木多的公园、郊野去玩耍,使他们从小就受到美和生机蓬勃大自然的陶冶,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习惯。这种爱久而久之转化为对自己家乡的爱,最后化为对祖国的爱。为何海外赤子对自己家乡、祖国有那么炽热的爱,始终忘不了家乡的一草一木,忘不了“门前那株老槐树”,就是这个道理。
文学艺术的对象和营养
人们在绘画、建筑、工艺、文学、音乐等方面都少不了植物这一对象。我国的水墨画最讲究画树木、花草,郑板桥的墨竹谁不称绝。古今中外的建筑装饰,从未少过植物图案和绘画。工艺品更不待说。我国两千年前的《诗经》提到了 200 多种植物,诗人郭沫若写过 100 多首植物诗。音乐家模拟松涛、竹喧、雨打芭蕉、梧桐滴珠、林中虫鸟鸣叫,创作了许多美妙的乐曲, 例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白头翁花》,我国民乐《梅花三弄》等。
许多文艺作家很注意观察自然,喜欢在林中漫步,对花凝思。森林使屠格涅夫写出《猎人日记》的不朽名著;杜牧吟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千古绝唱;鲜花使王冕成为画荷花的著名画家。
科学发明的启迪
许多发明创造受到了植物形体、功能的启示,从禾草割破皮肤发明了锯, 仿蒲公英果实散落发明了降落伞,中国的凉亭、古塔是仿蘑菇和竹笋,观察植物结构创造了钢筋水泥建筑,牛顿受到苹果落地的启发,发现了力学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