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了中华之崛起
·周恩来的家世,并没有什么武事家声,倒可以说是书香绵泽。
·一次老师提出“读书为了什么”时,他毫不迟疑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
·在现能找到他最早的一篇作文中,提到学校要“更振之以军国民之精神”。
- “军盛则国强”,在南开学校所写《海军说》中,主张国家必须“尚武”。
·在参与发起组织的“敬业于群会”中,有个“军事研究团”。
·“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他写道:青年应“作砥柱中流之任”。
·怎样来救国?怎样来强国?青年周恩来提出:要“练军兴实业”。
·从南开学校毕业时,他向同学喊出:“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1898年 3 月 5 日晨 6 时左右,江苏淮安城西北驸马巷一幢青砖灰瓦的宅院里,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的伟大军事家周恩来。
从周恩来的家世看,并没有什么武事家声,倒可以说是书香绵泽。
周恩来的祖先,有谱可稽的应上溯到宋朝的大学者周敦颐。他是湖南道县人。传至元朝周茂时,迁家到浙江绍兴。周茂是元朝进士,也是文人,官至左丞相。此后辈出文臣学者。到周恩来的祖父周起魁,来到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为幕友,晚年为山阳县候补知县。周起魁也是文臣,是清朝教育制度中最高学位的国学生。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也是国学生。
那么,为什么后来周恩来却从事军旅,成为一代有名的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呢?
首先因为周恩来生长的年月,正是中国处于历史大震动的时期。
他诞生的前四年,即 1894 年(甲午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到 1895 年,清廷在战争中遭到惨败,签订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更深地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遇。
从 19 世纪 40 年代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就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 55 年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规模较大的有第二次鸦片战争、日本入侵台湾之役、中法战争等,此外还有许多冲突几乎走到了战争边缘,如 1875 年的马嘉理案、1879 至 1380 年的琉球事件、1880 至 1881 年的伊犁交涉等,几乎隔不多年就发生一次,真是洋焰嚣张,硝烟弥漫。
但中国毕竟地广人多,是个庞然大物。甲午战争将发生时,西方列强普遍认为中国海防力量强于日本,战争胜利的希望是“中国七,日本三”。清廷朝野也还自认是堂堂大国,打败东邻小国日本不成问题。大臣李鸿章说过: “方倭事初起,中外论者皆轻视东洋小国,以为不是深优。”一些官僚、士大夫也盲目乐观,说什么“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挡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
结果,后起的小国日本,打败了庞大虚胖的清廷,震惊了中外各国。清朝这个纸老虎被戳穿了,人们彻底地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中国的国力如此孱弱,被帝国主义分子看作是分割中国这块肥肉的大好机会。有的说:“中国非崩溃不可。”有的提出:“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英国伦敦的《每日新闻》甚至鼓吹与沙俄、法国“商
定各国接管的范围”。
在周恩来诞生的前两年,即 1896 年,德皇威廉二世与大臣们商定要占领
中国山东的胶州湾,拟定了详细的占领计划。在周恩来诞生前一年的 1897 年,德国海军的三艘军舰侵入我国的胶州湾,德皇决定采用“租借”的名义, 实行永久占领。
德国采取行动后,俄国外交大臣穆拉维约夫说:“鉴于德国人已占领了青岛,我们占领某个中国港口的大好时机来到了。”就在周恩来诞生的前两天,1898 年 3 月 3 日,沙皇政府向清廷提出要租借我国东北的旅顺、大连和建筑铁路到黄海海岸的无理要求,限五天答复。清政府要求暗借旅大,“勿存租界之名”。沙俄断然拒绝,并威胁说,如果在 3 月 27 月之前不答复,“俄国即自行办理”。这样,清政府被迫与沙俄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和《续订旅大租地条约》。第二年,俄国还擅自把租借地改为“关东省”,设总督进行统在周恩来出生后的第八天,1898 年 3 月 13 日,法国向清廷总理衙门提出四项条件:一、中国不割让或租借邻近越南诸省给其他国家;二、中国允许法国政府或由它指定的公司修建由越南到昆明的铁路;三、中国将来设独立邮政局并专派大臣管理时,必须聘请法国人;四、中国把广州湾租借给法国,为期 99 年。第二年,又与清廷签订了《广州湾租界条约》,规定在租界之内,全由法国管辖。这样,中国的广东、广西、云南就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德国与俄国抢占我国海军基地后,英国立即后随,命令它的舰队驶向威海卫,并且在 1898 年 3 月 25 日训令驻华公使窦讷乐说:“必须用你认为最有效的和最迅速的方式,取得在日军撤退后占领威海卫的优先权。占领条件必须和俄国占领旅顺口相同。”接着,清廷被迫同意把威海卫租让给英国, 期限直到俄国把旅顺口归还中国为止。这时,长江的中下游,已经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所以,当周恩来还在襁褓中的时候,他的祖国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一股瓜分中国的浪潮,正席卷中国大地。正如列宁当时在《中国的战争》一文中所说:“欧洲各国政府一个接一个拼命掠夺(所谓‘租借’)中国领土, 瓜分中国的议论并不是无的放矢。”
后来,周恩来在中学作文时曾经写道:“莽莽神州,茫茫大陆,风雨霾霾,烟雾沉沉。俄叱其北,英伺其西,法啖其南,日据其东。我国处此飘摇震荡之时,岂非千钧一发之中国乎?”(《征蒙论》)这就刻划了当年中国所处的危险境地。
中华民族的灾难如此深重,敏感的爱国知识分子对于时局,无不焦虑万分。特别是甲午战争败于日本,割地之多,赔款之巨,使很多人痛心疾首, 悲愤填膺。维新志士谭嗣同在诗中说:“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严复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尝中夜起而大哭,嗟乎,谁其知之。”“大抵东方变局不出数年之中,”
比周恩来年长 20 岁的吴玉章,甲午战争那年是 17 岁。他说:“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指马关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 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中国的志士仁人,恍如从大梦中醒来,纷纷寻找救国的道路。孙中山领
导的广州起义,就在 1895 年 10 月爆发。甲午战败后这股民族自救的飓风, 刮遍了中原大地,而且一直绵延不绝,直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1961 年, 周恩来在一次会见日本一些代表团时说:“我是 1898 年生的,离 1894 年仅
差四年,因此印象很深。”他讲了从 1894 年到 1945 年中国人民因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所受的灾难后说:“以我来说,大半辈子就是在这期间度过的。”
当然,开始的时候,周恩来还小,他接触到的还只是家庭和个人的不幸, 两个母亲相继去世,失学,穷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逐渐接触到了国家兴亡的喟叹。
周恩来九岁的时候,生母万氏去世了。嗣母陈氏带着周恩来投奔宝应的娘家,依傍大哥陈伯容和嫂子。但是,早就患有肺病的陈氏病势逐渐严重, 第二年,不幸去世。周恩来又带着两个弟弟回到淮安老家居住,而父亲远在湖北做事。家中料理完万氏、陈氏两次丧事,已经债台高筑,靠典当和借债度日。
这时候,周恩来需要的,他渴望的,是上学。当年还没有后来兴起的小学,上学要进私塾,可是怎么出得起这笔费用呢!幸亏他的表舅龚荫荪帮助了他,让他进了“龚家塾馆”。在这里,周恩来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条件。塾师教的固然仍旧是四书五经,但是周恩来也有机会阅读其他的历史、文学读物。更重要的,是周恩来接触到了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救亡图存的思想浪潮。
龚荫荪原来是眼膺康梁维新派思想的,后来成为孙中山的信徒。他到过日本,认识一些同盟会的成员,当时是属于革新派的人物。他很喜欢聪颖的周恩来,给周恩来讲鸦片战争的故事,讲太平天国的故事,回答周恩来提出的一些政治时事问题。周恩来从龚荫荪那里,得到了很多的社会政治知识。在周恩来幼小的心灵中,逐渐滋生出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思想萌芽,心中已有了沉重的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在一次修身课上,当老师提出“读书为了什么”时,周恩来毫不迟疑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半个世纪后的 1952年,龚家的一个表姐妹前来看望周恩来总理。周恩来对她说:表舅(龚荫荪) 是他政治上的启蒙老师。
周恩来在青少年时代就认识到军事对于强国的重要。
这恐怕除了龚荫荪给他讲的鸦片战争以后的故事,列强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和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影响外,还同淮安这个地方的环境有关。
周恩来出生在淮安。淮安本身,自古以来是个军事重镇。它位于徐、海、通、扬四州的中心,东濒茫茫黄海、西控江淮平原,北临淮泗两水,南有白马、射阳等湖泊。在过去没有铁道、航空的年代,邗沟和京杭大运河挖通后, 淮安就成了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地,纷乱年代的兵家必争之地。
远的不说,就讲南宋时期抵抗金兵侵略的巾帼英雄梁红玉吧,她就是淮安人。周恩来小时候随同奶妈蒋妈妈睡在床上,就爱听她讲梁红玉抵御金兵的故事,常常听得不想睡觉,激起无限崇敬的心情。
南宋高宗年间,梁红玉和她的丈夫韩世忠带领七千士卒,驻守京口,抵挡由北方大举而来的金兵。金兵数万人在四太子兀术率领下,分乘几百艘战船,沿运河蜂拥南征,企图消灭南宋。会战中,梁红玉在十几丈高的船桅上冒着流矢,击鼓指挥,杀得金兵大败,并且用计把金兵堵截在黄天荡里将近两个月。金兵援尽粮绝,金兀术愿意归还南下以来所有掠夺财物,只求放他一条生路,被韩世忠拒绝。后来,金兵掘开早已湮没的老鹳河故道,才得逃窜。梁红玉和韩世忠乘胜追击,来到家乡。他们在淮安大力修整城池,以淮
水为据,抵抗金兵,“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守了十多年,淮安稳如磐石。
更近些,就是抵抗英国侵略的名将关天培的故事。他也是江苏淮安人。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有一员积极支持林则徐禁烟的将领,
他就是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关天培命令水师严加巡查,截住了英商企图偷渡的满载鸦片的船只 22 艘,收缴鸦片近 170 万公斤。林则徐将这批鸦片当众在虎门烧毁,大煞了英方的气焰。关天培估计到英国不肯罢休,必将武装来犯,他增筑或改造了海防炮台,添造大炮,在近海设置障碍,整顿部队,严明纪律,并且组织训练了一支民兵队伍。当英军挑起穿鼻洋海战时,关天培挺立在桅杆前,高举腰刀,亲自督阵,打得英军大败。这样的战斗,连续六次,都以英军失败而结束。英军舰眼看在广东不能得逞,只好掉头北上,在浙江占领了定海,以后又进入渤海直指天津海口,威胁到了北京。惊慌失措的清廷道光皇帝忙派琦善到广州接替林则徐,开始了以“和谈”为名的投降活动。关天培决心以死报国,与虎门炮台共存亡。他把掉下来的牙齿和一绺头发等封在一个小匣里寄回家中,与亲人诀别。在英军进攻虎门炮台时,关天培督厉士卒奋勇杀敌,激战七个小时,自己受伤数十处,鲜血满袍甲,最后为敌炮击中,壮烈殉国。关天培牺牲之后,遗骸运回淮安,葬在城区东郊。淮安城里建造了关天培祠堂,供人们凭吊。
幼小的周恩来在听了关天培的故事以后,心中很久不能平静,缠着嗣母陈氏要去看关天培祠堂。后来,终于有一天,由塾师邹先生带领着他和同学们去瞻仰关祠。这是一个肃穆的院落,中间三间享殿,关天培顶盔贯甲,凛然站立在神坛上。周恩来肃然起敬,恭恭敬敬地对关天培的塑像鞠躬,内心响起了人生应该如此的祝祷。在关祠内,赫然高悬着林则徐亲自撰写的挽关天培的对联:
六载固金汤,问何时忽坏长城,孤住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周恩来默诵这副挽联,牢记心间。后来,在 1939 年,正是抗日战争烽火正炽的年代,周恩来到了原籍浙江绍兴,面对抗战前方,还向故乡亲友背诵了这副挽联。
周恩来六岁时曾和嗣母陈氏,随生母万氏迁居到清河县清江浦镇(今江苏省淮阴市)的外婆家居住,在青江浦住了三年,直到生母万氏病故后才离开。淮阴有一座岳飞祠,周恩来曾经去瞻仰过。在大殿正中,岳武穆白面长须,威风凛凛地坐在那里。匾额上,四个遒劲的大字——还我河山。这是岳飞的传世名言。两边的楹联,分别镌刻着: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大殿四壁名人碑刻很多,周恩来默诵着,切记着。
十年后,周恩来在南开学校《敬业》刊物上发表的《飞飞漫墨》中,还记叙了当年在岳庙里所见的一首七律。并说:“其辞则凄凉欲泪”。该辞为:
一自金牌颁十二,常教热泪洒英雄。奇冤不恨埋三字,和虏终惭失两宫。南渡江山悲逝水,北征鞍马付秋风。低徊往事成千古,祠宇空余夕照红。
周恩来在南开学校读书时,曾记述淮安是尚武之乡。在一篇《射阳忆旧》
的文章中说道:“淮阴古之名郡,扼江北之要冲,清时海禁未开,南省人士北上所必经之孔道也。余本浙人,自先大父为宦吴省,遂徙家而居焉。生于斯,长于斯,渐习为淮人;耳所闻,目所见,亦无非淮事。⋯⋯淮郡人民, 素称强悍”。后来,他又在一篇小说《巾帼英雄》中,写了一个女子青儿, 说:“青儿本家大江之北淮阴:旧址因逼近徐属,俗尚强悍,故父习武,略工拳术,具好身手,往来山东一带,作保镖生涯。”
时代、历史、社会,都使周恩来在深感民族危亡、国土沦丧之际,有萌发以军事挽狂澜这一杰出思想的潜因。随着他环境的变迁和学业的增进,这一思想终于脱颖而出了。
1910 年,周恩来 12 岁。这时,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在奉天省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县)工作。春天,周恩来随堂伯父周贻谦到了铁岭,入银岗书院读书。
在周恩来到铁岭的前五年,爆发了日俄战争。这场战争是日本与沙俄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中国的东北,而在中国的国土上进行的。
1904 年 2 月 8 日夜,日本海军偷袭了当时由俄国占据的旅顺口,使得沙俄的两艘战列舰、一艘巡洋舰被鱼雷击中。9 日,又在朝鲜的仁川港外击伤两艘俄舰,使得军舰自行炸沉。10 日,两国正式宣战。到了七八月间,日本以 13 万多的兵力,逼近我国东北的辽阳,俄国集中了 22 万人拚命抵抗,后
被迫向北退却。与此同时,日军 5 万人向俄太平洋舰队的最大基地旅顺口发
动攻击,俄军 3 万多人防守。从 8 月中旬打到年底,日本才迫使俄军于 1905
年元旦投降,日军占领旅顺口。日军于 3 月 1 日对奉天发起总攻,10 日占领
奉天。直到当年 8 月,双方在美国的斡旋下停战,俄国将旅顺、大连及其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并将从长春到旅顺间的铁路和在这一地区的特权、财产无偿地转让给日本。从此,日本在这里建立了对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殖民扩张的桥头堡。
铁岭附近,有一座龙首山。1910 年夏天,周恩来与伙伴们登上了龙首山。在日军为日俄战争中战死者立的“日露战迹碑”前,小伙伴们愤恨难平:
外国人跑到中国来打仗,还立啥碑,这叫什么名堂?!这时,周恩来给伙伴讲起淮安“状元兵”抗倭的故事。
那是明朝的事了。淮安出了个状元沈坤,为人正直,不趋炎附势,一直不得升迁,只当了一名主管教育的不大的官,后因母亲病故,回淮安守孝。适逢倭寇来犯,所到之处,朝廷派兵抵抗,孰料官兵腐败,不敌倭寇。眼看家乡父老受害,沈坤忧心如焚,变卖家产,召募乡勇千余人,亲自率领迎敌。他冒着敌矢,身先士卒,一箭射中敌酋,倭寇大败而逃,沈状元乘胜追击, 取得抗倭胜利,众乡亲便把这支队伍称作“状元兵”。倭寇并不甘心失败, 后又纠集人马来犯,而且愈加猖狂。沈坤率领状元兵配合官兵,杀得倭寇丢盔弃甲只顾逃命,状元兵紧追不放,追至淮安东乡姚家荡,将千余倭寇一举歼灭。状元兵将倭寇尸体掘地埋葬,坟冢似山,名为“埋倭山”。同时,淮安父老为沈坤建了报功祠和状元楼。
周恩来讲完,皱着眉头,攥着拳头,愤愤地往“日露战迹碑”捶了一下, 转身走下龙首山。
1900 年,八国联军由大沽口登陆,经天津向西,攻占北京。清廷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西安。第二年,清廷与帝国主义签订条约,规定巨额赔款, 拆毁大沽炮台,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天津、山海关间。此后,清廷考虑作些
变革,废科举,办学堂。
1910 年秋,周恩来 12 岁时,移居到奉天府(今沈阳市)四伯父周贻赓
家中,入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学习。这学堂是 1905 年创设的,后来与第七两等小学堂合并,称为东关模范学校。奉天和铁岭一样,都是日俄战争的遭害区。日本和沙俄的军队为了争夺奉天城,在这里打了 10 天。
1911 年的暑假,周恩来随着同学何履祯到了何的老家魏家楼子。何履祯的爷爷何殿甲,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老人。他带领周恩来他们观看了日俄战争的战场。魏家楼子是日俄两军争夺奉天之战中的主战场之一。当时,村东的烟龙山成了一片火海,魏家楼子的所有房屋被烧成灰烬,很多中国的老百姓惨死在战火中。
何殿甲在山风飒飒中吟哦起来:
登彼龙山兮山巅,望彼河水兮潺潺,忆甲辰年兮神往,想日俄战兮心酸。吾已生于斯兮长于斯,恨不能翱翔兮五湖烟,今吾老兮有何志愿?图自
强兮在尔少年。
面对着民族的丧亡,国土的凋零,老人的声音满含着悲痛和哀伤。他已经将近走到生命的终点,但是总不甘心看着自己的民族亡国灭种,他把希望寄托在周恩来他们这些青少年人身上。
周恩来站在当年的战场上,望着经过炮火浩劫的遗迹,倾听当地农民的血泪控诉,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亡之感。他感慨于老人的嘱托,悲愤地唱起当年流传的一首歌曲。歌名叫《何日醒》。歌词中说:
辽东半岛风云紧,强俄未撤兵。呜呼!东三省,第二波兰错铸成。哥萨克队肆蹂躏,户无鸡犬宁。日东三岛,顿起雄心,新仇旧恨并。舰队联樯进, 黄金山外炮声声。俄败何喜?日胜何欣?吾党何日醒?!
1911 年 10 月 10 日,辛亥革命爆发,清朝政府被推翻,周恩来在学校里率先剪去了象征清朝臣民的辫子。
周恩来在奉天东关模范学校读书的时间不长,两年多一点。但是在这里却留下了现在能找到的他的最早一篇文章——《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教师的评语是:“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心长语重,机畅神流。”这篇作文写于 1912 年 10 月。1913 年 6 月,被选为甲等作文,在奉天省教育品展览会上展出。同年,又作为范文被收入《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1915 年,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后来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两书,都收入了这篇作文, 成了全国性的范文。
在这篇文章中,周恩来讲到了青少年一代对于国家民族应该担负的责任:
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书籍,各种科学,何为为吾评究而悉讨?师之口讲指画,友之朝观夕摩,何为为吾相切而相劘?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以将来如许之重负, 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
在这篇文章中,周恩来说到学校要“注重道德教育,而辅之以实利美感, 更振之以军国民之精神”。
这里,周恩来提到了“军国民”。
这是周恩来最早提到了“军”字。周恩来早年曾在一篇作文中写道:
兵,凶器也。战,危机也。此右文之言,岂尚武之国之宗旨乎?是以立国于今世,无不视其军事之强否,以判其国(之)优劣。军盛则国强,军衰则国弱,斯人人所奉为公理,百验不磨者也。
这是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上学时,在一篇题为《海军说》的作文中所说的话。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周恩来谋求中华崛起,主张必须“尚武”, “军盛则国强”,认为这是“百验不磨”的。
1913 年 2 月,周贻康调到天津改任长芦盐运司榷运科科员。周恩来这时
15 岁,就随着周贻赓夫妇搬到了天津。在天津,他们住在元纬路元吉里,在现在的河北区,几间平房,居处狭小。这里虽然还不能说是贫民窟,但在天津来说,远称不上是富庶人家的居住区。
天津是我国华北通海外的门户,也是京师北京城的卫护城市,过去称为天津卫。1860 年 8 月 14 日英法联军攻占塘沽,24 日占领天津。到这年 10 月,英法联军侵占北京,抢劫和火烧圆明园。清朝廷同英国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同法国签订了《中法北京条约》。1861 年 1 月,天津开埠,辟为通商口岸。根据不平等条约,天津这里有英、法、俄、德、日、比、奥、意、美等国家的租界。所谓租界,就是弱国受列强欺凌而形成的国中之国,中国的这块土地,由外国人来管理。从此天津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工商业比较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工业和新式的教育制度也逐渐在这里产生。周恩来到了天津,既深切地看到外国列强的统治,也大大开阔了眼界,接触到近代社会的气息。
周恩来当时是一个学生,到了天津,伯父母仍让他上学。他准备报考南开学校。南开学校是一所中等学校,比较有名,成立于 1904 年 10 月 17 日, 当时是私立学校。创办人严修(字范孙)在清朝做过翰林和学部侍郎,思想比较开明,南开学校就是在严修自设的严氏私塾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严修任董事,张伯苓任校长。张伯苓原来是北洋水师学堂毕业的,后来因为受到甲午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决心从事教育工作来挽救中国。他到日本和欧美考察过教育,想按照欧美教育制度的模式,认真办好南开学校。
从 1913 年 8 月到 1917 年 6 月,也就是从 15 岁到 19 岁,整整四年,周恩来就在南开学校念书。
从长春的小学进入天津全国知名的南开学校求学,程度上有一定距离。因此,入南开学校不久,“初至英文非佳”。接连几篇作文,教师的评语也不很好。1914 年春天,有一篇作文,题目是《羊叔子平吴疏书后》,老师的不佳评语使周恩来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震动。他专门在作文本的页边写下了作文评语不佳感言:
人人作此均佳,我独何故而草草塞责?致劳先生之口舌。岂从斯无扬眉吐气之时耶!翔宇,翔宇,汝宜三思,须知人之所能为者,己即能为之。汉文落弟,英文不及格,尚何面居于丁二班?若长此以往,恐降班有你,南开不久亦非汝插足之地矣!宏图壮志,竟将抛诸大海。活泼精神,亦将沉沦脑外,虽有同志同仇,亦将不汝答矣!岂不羞煞也哉!
周恩来写下了这段话,用来自勉自责。此后,他“发愤攻读,始同趋步”。不久,他的各门功课都取得了优良成绩。同时,他的爱国、救国的思想,也在南开学校的环境中,得到了发展。
周恩来当年的同学张轮远,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回顾到当时时势:“时值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外寇侵凌,内政腐败,军阀横行,国无宁日。于是致有‘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之愤慨语言,流传殆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说周恩来“当时目睹时艰,爱国心切,优民救国,见诸言行。以天下兴亡为自己之责任,虽在少年读书时期,而其心志自有在也。乃时时召集有识之同学,追求真理,商讨救亡之大策。1914 年在校组织‘敬业乐群会’其目的即为敬所业,乐群众,共同爱国,拯救中国于危亡耳,同时并创办《敬业》学报,周总理被推任该报总编辑,以提倡爱国及研究学术等,全校师生均乐于参与,勇于投稿,为一时各校办刊物之冠。南开除《敬业》学报外,尚有《校风》周刊一种,亦由周任总编辑,刊登校务及诸同学之新作品。周几乎每期皆执笔为文,发表爱国及救国之宏论,对同学问进步影响极为广大。”
当周恩来还是一年级生的时候,他写过一篇作文,内容是写“勤”字的, 题目是《一生之计在于勤论》,说要勤不要情。不过周恩来说“勤”的立足点,不是说“勤”可使个人如何飞黄腾达,而是其思在国。他写道:“闻鸡鸣而起舞,无忘雪耻之志。”“履勤而不怠之轨,求毕生之计,大至于国, 小至于身,殆无不受其赐。”“人人能勤,则一国之事定矣。”周恩来的一生,他的勤勉始终超过常人。邓小平曾说“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十二小时,有时在十六小时以上,一生如此。”
也就是在他一年级的时候,1914 年春天,周恩来和同班同学张瑞峰(蓬仙)、常策欧(醒亚)三个人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在“敬业乐群会” 的成立宣言中,周恩来写道:
青年为斯世将来之主,学者为领导标新之人。况生值学道将绝之国,大厦濒倾之邦,则吾辈后生责任,不更加重大耶?果欲尽此重大责任,舍在学时代极力锻炼身心增进智能而奚求。
在这篇宣言中,讲到了“校课限于普通,而求精务资同志,独修每嫌孤陋,斯自治必先合群”。这里,提出了“合群”的思想。后来,周恩来在一篇文章中对此作了阐释,这篇文章的题目叫《爱国必先合群论》。
他说:“国无社会不名,社会无团体不生。国与社会,两相表里,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是故爱国者,必先及其社会,首必爱其群,斯为爱国之士焉。”他还说:“吾国民果欲占颜色于世界也,则当爱国。欲爱国则必先合群,⋯⋯合人群而成良社会,聚良社会斯能成强国。神州不沉,吾种不灭, 均如干钧之系之一发,吾国可不于此加之意乎?”
值得注意的是,在“敬业乐群会”的简章中,规定活动的内容为研究、执行两种,而在研究类中,除了演说团、俱乐部、演剧团等外,有一个军事研究团。这在当时的中等学校中是很少见的,也说明周恩来等当年已对军事予以重视。
16 岁的周恩来,当时对世界的认识是;“今之世一战争之期,非曩昔可比。”①他对中华民族处境的认识是:“丁此大难将兴之日,一发千钧之时, 强邻逼处,虎视眈眈。”②“欧风美丽,日遍神州,吾不图存,彼将代之。”
① 周恩来:《春郊旅行记》,作于 1914 年春。
② 周恩来:《光阴最宝贵,试各述暑假所为勿隐》,作于 1914 年秋。
③当然,这些话,还都是片言只语、然而忧国的思想已可看到。
后来。他在 1915 年冬天,写了一篇《或多难以固邦国论》,比较透彻地说了他的忧思。他写道:
返察吾国,自海禁大开,强邻逼处。鸦片之役,英入侵我;越南之战, 法人欺我;布楚之约,俄人噬我;马关之议,日人凌我;及平庚子,诸国协力以谋我。瓜分豆剖,蚕食鲸吞,岌岌乎不可终日。此固非常之时势也,而人民之鼾睡如故。逮乎辛亥,国建共和。⋯⋯列强借口以进兵,俄英从中而播动。土地丧失,国亡即在目前,此固非常之时势也。
这时候,正值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亡国条约的时候,如周恩来所写“东邻,乘欧战方殷之际,忽来哀的美敦之书”。他大声疾呼:“事急矣!时逼矣!非常之势,多难之秋,至斯亦云极矣!”
这声声呼唤,饱含着周恩来的焦虑,反映着当时中国人民的血和泪。虽然这只是一个中学生的一篇作文,但是却写出了中华民族面临灭顶之灾时的呼唤,写出了在北洋军阀政府卖国统治之下人民的苦难。
老师看到了这篇作文,不禁拍案加评语说:“才思骏发,波澜老成。中后历陈时事,尤如贾长沙痛哭流涕之情,诚杰构也!”
在这样的时势之下,周恩来将怎么样?
周恩来立志救国。但这时的周恩来,比只说一句“为了中华之崛起”的少年周恩来,已经深沉多了。
他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①
他说:“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弱冠请缨,闻鸡起舞,吾甚望国人之勿负是期也。”并且说:“其中不乏爱国之士,发愤以图强,立志以自振。”②表示了对同胞们的期待。不过实际上, 这也是他对本身的自许,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所说的:“当兹神州存亡危急千钧一发之秋,吾党青年,正宜努力前途,以作砥柱中流自任。”
中流砥柱,这一黄河中游三门峡的擎天石柱,就是周恩来对人民、对民族的自许的象征。
怎样来救国?怎样来强国?周恩来着眼的是军队。这就是他所说的:“立国于今世,无不视其军事之强否,以判其国优劣。军盛则国强,军衰则国弱,⋯⋯”
或者用周恩来的另一种说法,那就是:
公理后必恃铁血,彼以铁血凌人,我徒侍赤血而无黑铁,忍辱含垢,低首言和,不得已亦势之必然也。
所以,要“练军兴实业”③。
这时期,在周恩来的文章中,“闻鸡起舞”、“枕戈待旦”这类的话, 是时常出现的,可以看到周恩来的尚武精神。
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学习的时候,有一个同班同学叫王朴山,比较要好。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议论国是。他们在学校学舞剑,并且还合作吟作了一首诗:
③ 周恩来:《答友询学问有何进境启》,作于 1915 年 9 月 29 日。
① 周恩来:《约友入足球队启》,作于 1915 年 2 月。
② 周恩来:《或多难以固邦国论》,作于 1915 年冬。
③ 周恩来:《广募救国储金致友人书》,作于 1915 年 6 月。
华年惜绿鬓,午夜啸青锋。学道雄心淡,观时热血浓。无成惭画虎,有侍爱潜龙。诗思飞何处,云山几万重。
周恩来在一年级时,还写过一首诗: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这里的“啸青锋”、“博浪椎”,也都反映了当时他的尚武精神。
在南开学校上学四年的周恩来,是贫困的周恩来。当时的学生都穿长衫, 周恩来只有一件白布长衫,一个星期六天,没有替换,只有等到星期天回家洗净,然后星期一再穿着上学。他住在伯父家,伯父收入微薄,家计还要靠伯母编织一些线袋、自行车把套等出卖来补贴支出,周恩来的学费常常不能及时缴付。由于周恩来品学兼优,后来校方免除了他的学杂费。周恩来还在课业之余或者休假日,替校方刻蜡纸、油印或者抄写讲义,得到一点收入作为补贴。南开的《同学录》中说他:“君家贫,处境最艰,学费时不济,而独能于万苦干难中多才多艺,造成斯绩。”所谓“斯绩”,说明他在各方面的成绩是优良的。
在南开学校上学四年的周恩来,是活跃的周恩来。他与人创办“敬业乐群会”,为《校风》、《敬业》等刊物写了很多稿子;他参加讲演比赛、作文比赛、球类运动,特别是积极投入了新剧活动。当时因为男女分校,没有女演员,周恩来就男扮女装,参加演出了《一元钱》、《新村正》、《华娥传》、《醒》、《五更钟》等新剧,大多以颂扬民主和爱国精神为主题,“描写社会之腐败,发抒少年爱国之精神,令人欲歌欲泣,鼓掌如雷,亦可见当日之盛也。”①校长张伯苓曾经告诉学生说:“诸师生不惟今日在校内登上戏剧舞台,将来还可登上世界之舞台。”果然,几十年后,周恩来登上了世界舞台,大显身手。
在南开学校上学四年的周恩来,是好友的周恩来。他当年的同学王庆民说:“他为人中肯,热心为群众服务,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大家敬爱。”周恩来当年自己说:“余性恶静,好交游,每得识一友,辄寤寐不忘。”而他的同学则说他“美仪容,善辞令,待人接物,蔼然可亲,勤劳朴素,自奉甚薄”。他和很多同学都合得来。
但是,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四年间,最为突出的,还是他的爱国救国的热忱。张伯苓的儿子张希陆回忆起周恩来说:“他辩难析疑,勇于追求真理, 渴望祖国富强,是一个朝气蓬勃、立志救国、才华出众的爱国青年。”张伯苓一再说过:“周恩来——南开最好的学生。”
周恩来在南开的四年间,正是中华民族多难的四年。1911 年推翻了清廷,结束了几千年的帝制后,国家政权很快落到了北洋军阀袁世凯的手里。1913 年,袁世凯派人暗杀了革命党人宋教仁于上海车站,这年爆发了“二次革命”,江西、江苏、安徽、广东、福建等省由革命党人宣布独立,但被袁世凯平定。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派军队在中国的山东半岛登陆,名义上是宣称对在华的德军作战,实际上是侵略中国,占领了济南车站和青岛。1915 年,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其
① 周恩来:《本会成立小史》,作于 1914 年 10 月。
中包括中国政府必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等,限中国在 48 小时内答允。袁世凯一方面答允“二十一条”的“修正案”,一方面准备在日本的支持下登基做皇帝,并承认外蒙古自治权和沙俄在外蒙的一切侵略特权。沙俄还把中国黑龙江省的一部分划为“特别区”,实行“自治”。1916 年,护国战争发生,袁世凯在全国人民唾骂声中死去。1917 年,军阀张勋率辫子军进入北京,拥戴清朝废帝溥仪复辟。这一年,美国与日本订立《蓝辛
——石井协定》,承认日本在中国有“特殊利益”。
周恩来当时是莘莘学子,但是关心国事,而且近在京城不远的天津,这一桩桩一件件外忧内患,无不冲击着全国社会,也冲击着周恩来的心灵,上面所引用的文章,文章中的炽热词句,都是有所感而悲愤,由悲愤而进发出来的火花。
周恩来在文章中,也在诗句中,抒发他的悲愤情怀。1916 年 6 月 6 日袁
世凯死后,安徽督军张勋为了打击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势力,在 9 月间召开徐州会议,勾结各地军阀,组成所谓“十三省区联合会”,订立北洋军阀们的攻守同盟,策划复辟帝制阴谋。南开中学的国文教师张皞如从报纸上得知这个消息后,掷报流泪,写成《伤时事》一首:
太平希望付烟云,误国人才何足云。孤客天涯空涕泪,伤心最怕读新闻。周恩来作了一首诗和张皞如老师: 茫茫大地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最是伤心秋又到,虫声唧唧不堪闻。
当然这不是一首写景的诗,而是一首射时的诗。周恩来在演说中抨击道: “试问督军何人?徐州何地?乃竟有十三省联盟之事,自为盟主,干涉宪法, 取消国会,改组内阁,排挤总长,甚而至有废旧约法之议。”①
他在另一首诗中高呼: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对救国救民,他慷慨地作出了承诺。
当时的中国社会,在愤慨和忧虑之中,很多人提出过各种的救国之策。例如,当时社会上流行着“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想,这些思想是对周恩来产生过吸引力的。当时社会上还有一种“贤人政治”的说法,也对周恩来产生过影响。但是对周恩来影响更大的,恐怕要算是东邻日本的兴起。
日本原本是一个小国、弱国,与中国差不多同时被西方列强打开了门户, 然后它实行明治维新,几十年间,国势强盛了起来。
“东瀛亦以岛国,一战而败我,再战而胜俄,占台湾,据朝鲜,居近世之后起,为黄种之出色。”①为什么日本能这样?周恩来认为,这是日本注意了军队,强国必先强军。甚至于,他对于日本实行的军国主义,也有了兴趣, 认为有研究的必要。
1917 年夏天,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同学们东西星散,各奔前程。周恩来向同学喊出:“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中国同日本离得近,路费也比较便宜,这是周恩来选择去日本的一个原因。另外,周恩来确然很想看看日本,究竟它是怎样强盛起来的,它实行的
① 周恩来:《中国现时之危机》,作于 1916 年 10 月 4 日。
① 周恩来:《海军说》,作于 1915 年冬。
军国主义是不是适合于救中国呢?
周恩来到日本东京后,曾经在东京神田区中猿乐町的东亚高等预备学校上过学。这是一所主要以教中国留学生日语为目的的学校。当时在东京,以天津南开学校和天津法政学校留日学生为主,曾经组织起一个“新中学会”。这个学会在东京牛迂区鹤卷町 112 番租了房子作为活动地点,叫“新中寄
庐”。周恩来在 1918 年春夏之交加入了“新中学会”,搬进“新中寄庐”, 和十几个留日学生住在一起,自行打扫卫生,轮流值日做饭,每周聚会一次, 交流学习心得,讨论国际形势。周恩来还常常到神田区北神保街的“中华青年会馆”阅读日本报纸和书刊,以及从国内寄去的《新青年》、《南开思潮》等报刊。当时也在日本的陈铁卿回忆说,青年会里报刊很多,周恩来常去看, “注意吸收新思潮”。周恩来到日本,固然是为了进一步求学深造,同时也是为了研究日本社会,为了研究军国主义。周恩来在旅日的日记中写道:“现在的人总要有个志向,平常的人不过吃饱了,穿足了,便以为了事。有大志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周恩来是有救国的大志向的。
军国主义能不能救中国呢?到日本后,周恩来看到军国主义的日本,既有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繁华景象,更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饥饿和失业大军,占国民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等劳动人民备受艰辛。现实告诉周恩来, 中国不能实行军国主义。
周恩来在 1918 年 2 月 18 日的日记中说:“然而细细的考究起来,德意
志的军国主义已招各国反对了。”在 2 月 20 日的日记中,他继续写道:“日本也是行军国主义的国,军国主义的第一个条件是‘有强权无公理’的。” “而且军国主义必定视扩张领土为重要的事,将来欧战完后,德意志的军国主义保怕难保住了。日本的军国主义,不知又教谁打呢?军国主义在二十世纪上,我看是绝对不能存留了。我从前所想的‘军国’、‘贤人政治’这两种主义可以救中国的,现在想想实在是大错了。”
周恩来抛弃了用军国主义来救中国的设想,但是他并没有抛弃对军队的重视。
有一次,他与几个同学谈到中国东北三省的情况。同学们谈得很多,周恩来听了非常感慨。他想起东北三省现在已经差不多落入了日本和沙俄的手中,要想救东三省,以当时中国的国势来说,是非常难的了。鉴于当时中国北洋政府的腐败卖国,他认为要靠他们去挽救东三省是办不到的,不能成功的。他设想,东三省应该独立自治,奋发自强。他写道:“不仰仗政府,自谋生路,招收红胡子造枪炮,先从军政两方入手,如果能练兵十四个师团, 日本就不足怕了。”①
在这天的日记前端,他写下了白乐天《长恨歌》中的一句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借用这句写唐明皇想念杨贵妃的哀思,来寄托祖国在强邻侵略下弱小无力的愁和恨。
周恩来在日本参加了爱中国的活动。1918 年 5 月,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将要同日本政府订立“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消息传了出来,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群情激愤。大家举行抗议集会,周恩来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他亲自起草了学生救国团体的组织条例。
在 1918 年 5 月 7 日的东京《日日新闻》上有一则报道:在京支那人留学
① 周恩来《旅日日记》,1918 年 1 月 30 日。
生连日来时有不轨举动,⋯⋯昨天下午一时许,约 700 名学生在神田区北神
保町 10 号民国中央青年会馆集合,密闭室门,严禁警察和其他日本人出入,
似在讨论何事。⋯⋯更有 40 名干部集合于同区今川小路 1—4 维新号支那料理店楼上,饮酒并激烈争论不休,致使神田署数十名警官赶到现场,⋯⋯
东京《日日新闻》记者,曾经采访过周恩来的神近市子说:那时中国留日学生约有 4000 人,在他们中间,周恩来已经是一个“大人物”了。周恩来被认为是这次集会的领导人。
怎样才能救中国呢?
1918 年 7 月到 9 月,日本发生了“米骚动”,广大劳苦人民起来进行反抗斗争,形成了强大的运动。这场风暴席卷日本全国,虽然后来被日本政府镇压下去了,但周恩来从中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这时正是俄国十月革命刚发生不久,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各种流派的思想涌入日本。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著作,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刊,反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书籍,在书店里可以买到。周恩来读过幸德秋水的《社会主义神髓》、河上肇的《贫乏物语》等,研究了堺利彦创办的《新社会》杂志和其他一些报刊,对宣传无政府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文章也读到过。河上肇主编的《社会问题研究》出刊后,周恩来是热心的读者。
周恩来在苦闷、彷徨之中,对于中国的出路,看到了一线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