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开通后的文化大融合

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黄河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黄河文化与胡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时期。

自从汉代的著名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一条以洛阳、长安为起点,直达安息、大秦的交通线形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是连接中国和西方世界的第一座桥梁。通过这条古道,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方的葡萄、胡桃、石榴、苜蓿、香料、药材、胡椒、宝石、玻璃、旬牙、骏马、狮子,以及音乐、舞蹈、天文历法和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文化,大量传入中国。

另一方面,我国的丝绸、漆器、竹器、铜铁、火药、金银器、瓷器、桃、梨,以及造纸、打井、炼铜、兴修农田水利和制造火药的技术,也经由这一路线传往西域。大大丰富了黄河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宝库。

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不但极大地增进了中西各国各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而且大大丰富了东西方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魏晋时期,特别是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碣、氐、羌等少数民族进入黄河流域,使黄河文化在这一特殊形式下复苏,对黄河文化的繁荣有重要的影响。

北朝时,鲜卑族入主黄河流域,给黄河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少数民族地区的所谓“胡桌”、“胡椅”、“胡床”、“胡服”,传入黄河流域,丰富了黄河流域人民的生活。黄河文化是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融合少数民族文化而形成的多层次文明。

到了隋代,黄河文化进一步发展起来。当时的朝廷也加强了对黄河的治理和桥梁的修建。其中规模最为宏大的桥梁是一座拱桥,名为灞桥。

灞桥建于582年,该桥为40多孔石拱桥,总长约400米,每个桥墩宽2.5米,长9米,桥跨5米。其恢弘气势和壮观景象,在古代桥梁建筑史上所罕见。

605年,隋朝廷在河南洛阳洛水之上建成一座浮桥,名为天津桥,是第一次用铁链联结船只架成的浮桥。

在宋代前期,黄河大致维持东汉以来的河道,称京东故道。东汉后期河道淤高,险象丛生。1048年河决堤改道北流,新河夺永济渠至后来的天津东入海,时称北流,这是黄河的第三次大改道。

此时河道的分支,除汴水畅通外,济水已经断流,湖泊大多淤塞,南岸仅有巨野泽,接纳汶水与黄河泛水,南流入淮、泗河。

在黄河北岸有大片塘泊,大致分布在后来的天津东至保定西一带,拦截了易水,也就是后来海河的9条支流,滹沱、葫芦、永济各河之水都汇于塘。塘泊夏有浪,冬有冰,浅不能行船,深不能涉水。到了北宋后期,黄河北侵,塘泊逐渐淤淀。

自古黄河险滩多,在地势崎岖险要处,船也难行。这就催生了一批以拉纤为生的纤夫。

黄河上行船,最苦莫过于拉纤。在黄河上拉纤是十分辛苦和艰难的。黄河的主航道在峡谷中,落差大,水流急,纤道大多在两岸石壁之上,有些地方几乎是猴子也得用上心才能攀援过去。所以人们说黄河船夫“命苦不过河路汉,步步走的是鬼门关。”

人们将黄河上行船叫做跑河路,船工习称为河路汉。早年间黄河上全是木船,往来全靠人力扳动或拉动。船上一般7名船工,下行装载两三万斤货物。装甘草的船叫草船,装炭的叫炭船,装粮食的叫粮船,装其他东西的船一律叫做货船。

拉船最艰苦的是春季刚刚流完凌以后,河滩上有的地方是水坑,有的地方大片冰凌堆叠如山。船工穿不成鞋,只能赤脚踩着冰块走,春拔骨头秋拔肉,那一股寒气从脚底心直窜到脑门顶上。

晋陕峡谷中多数地方没有路,纤道忽而在水中,忽而在河滩,忽而又在高高的石壁之上。还有些地段,两岸是数百米高的绝壁,人无立足之处,船也无法再拉。到此处,船工们想尽办法,冒着生命危险拉纤,船在水中十分艰难地一点点往上移,船工们把这叫做拔断水。

黄河上拉纤,最轻松的是“耍风”。河上有风时,赶紧把帆撑起来,根据风向不断调整帆的角度。如果运气好遇到顺风,扯起帆,一天可行50多千米。

河里的船看上去都差不多,但实际却很有讲究。有些船做得好,船头如葫芦瓢般轻巧,拉起来省劲儿,遇风走得也快;有些做不好,船头发沉,往水里扎,既不好拉,有风也走不快。黄河上的航运历史悠久,发端于秦汉,后世逐渐繁荣。

到了唐宋时期,黄河文化进一步发展和成熟。突厥、铁勒等游牧民族、朝鲜半岛移民,以及西亚、中亚胡人等外来移民,相继进入黄河流域。外来文明在黄河文化的演进历程中非常重要。

更重要的是,黄河流域的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天文学、医学、药物、植物、动物、香料、玻璃器、玛瑙、玉器、纺织品、货币、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艺术等外来文明,促进了黄河流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同时对黄河流域的饮食、服饰、体育、社会风俗、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繁荣、经济作物的种植等,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黄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外来文明的交流往来,对黄河流域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无论从传统的民居、民俗,还是从日常生活的点滴,无处不渗透着厚重的黄河文化气息。

黄河流域既是我国建筑最早的发源地,也是历史上最具华夏营造匠意与最兴土木之工的核心区域。这里不仅一脉相承地涌现出一批批壮观侈丽、雄浑充沛、规模巨大的都市官式建筑,同时也出现了分布最广、数量最多、风格各异的乡村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在布局、形态、空间处理等方面遵循着“适形而止”的建筑原则。其空间序列组合与生活密切结合,尺度宜人而少有变化,建筑内向、造型简朴、装修较为精致。民居与村落,无不植根于厚土醇水之中。黄河人从掘土为穴到夯土筑墙,再发展到以土烧砖制瓦,用土作为建筑材料经营了几千年。

黄河流域的上、中、下游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人地相宜的民居也是形式多样,千姿百态。

中原大地以四合院最具代表,黄土高原则流行窑洞民居,陇西山区多板屋,河套平原多平顶泥房,草原上是流动的蒙古包,甘南高原藏民住在石头建造的碉房。但在以汉文化为主体的黄河大地之上,窑洞和四合院是黄河民居的主体。

黄土高原地势较高,地貌则岭谷交错、沟壑纵横,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天常刮强劲干冷的北风。民谚有“山西人好盖房”的说法,山西四合院建筑为我国民居建筑的瑰宝。

晋商崛起后,富甲天下,他们在家乡精心建造了座座豪宅大院,如祁县乔家堡的乔家大院、灵石县静升村王家大院、榆次车辋村常家大院等。

当某一姓的祖宗选择居于某地之后,随着子孙后代的自然繁衍与房屋院落的不断增建,最终发展为村落,聚族而居。聚族而居多是出于心理情感上的联结纽带及劳作方式上互助合作的需要,以血缘关系为重。

如陕西韩城党家村为党、贾二姓聚居,从党怒轩定居于此开始,600多年间子孙繁衍,致仕经商,成为关中地区传统留存最好、民居最经典的村落。

黄河人深谙儒家“德润身,富润屋”的古训,显贵一方的官宦商贾无不把自家面子——宅门建造的厚实高大、典丽精致。党家村人,也不例外。

高大气派的走马门楼,旁设精雕细刻上马石、拴马桩。装饰绝美的垂花门楼,雕有寓意吉祥的图案或文字的门簪、雀替、花板和门联。

几千年来,黄河流域形成了自己的婚嫁风俗。在陕西,旧时结亲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不谋面。男女好合大致要例行订婚、商话、登记、迎娶、回门等程序。而在新密,婚嫁风俗又有所不同。有说亲、相亲、定亲等6个步骤。

生死之外无大事,丧葬文化历来备受重视。在黄河流域,经袭数千年的演变,有着自己独特的殡葬习俗。在陕西,殡葬过程为报丧、暖窑、祭拜、送葬等。

星流斗转,岁月更迭。一代又一代,人类在不断地繁衍生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儿女,以其勤劳和智慧延续着古老文明,开创着新的历程。

黄河儿女的大智慧和大才情,是任何其他文明都不能与之媲美的。学术大家如,孔子、孟子、曾子等堪称世之典范,而在诗词画曲艺等各方面的大家,在黄河流域也是层出不穷。

黄河儿女民族大义,勇敢奋进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后人继往开来。这些光耀历史的人物,不仅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推动了华夏民族的腾飞与发展。

[旁注]

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公元前114年),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和外交家,他开拓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

隋文帝(541年~604年),即杨坚,隋朝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使得我国成为盛世之国。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巅峰时期。

铁勒 我国古代北方、西北方民族,又称狄历、丁零、敕勒、高车。隋代起作为除突厥以外的突厥系民族的通称。语言、习俗均与突厥相同。605~611年间,铁勒以契苾、薛延陀二部为主建立部落联盟。后来,契丹人统有大漠南北,铁勒一族才逐渐消失。

窑洞 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民居历史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在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千米,我国先民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

晋商 通常意义的晋商是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我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

门簪 我国古建筑中安在街门的中槛之上的构件。是将安装门扇上轴所用连楹固定在上槛的构件。这种大门上方的出头,略似妇女头上的发簪,少则两枚,通常四枚,或多至数枚,具有装饰效果,成为旧时大门的常见构件。以至许多民居大门上门簪的设置,只为美观,并无结构功用。

雀替 我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梁或枋与柱的相交处,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分木雀替和石雀替。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人,鲁国庆父的后裔。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阅读链接]

位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地区有个很奇特的习俗,骂社火。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正月十六,东、西村的村民就敲锣打鼓,交替前往对方村子里指名道姓地挑骂。被骂到的人呵呵笑,被骂得越狠越欢喜。这种大俗大雅完美结合的社火被誉为“天下奇俗骂社火”。

“社火”也称“射虎”,来源于古代祭祀社神,目的是驱逐鬼神,“春祈良耕,秋报社稷”。这种活动是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杂耍表演。

骂社火,是斗文、斗武、斗巧、斗富、斗丑。在这里,辱骂是一种敬重,辱之越甚敬之越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