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始建堤防和桥梁
黄河流域在夏、商、周三代之后,早期国家逐渐成熟,黄河文明进入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两岸已开始修筑堤防,各诸侯国相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发展农业生产。
这一时期,人们不仅兴修了众多水利工程,还普遍采用较省力的提水工具,使水浇地的面积大大增加。当时的帝王已经组织人力和物力在黄河两岸修筑堤防。
在著名的葵丘之会上,齐桓公主张“无曲防”,就是对当时各国以邻为壑,在上游兴建不合理的堤防所提出的抗议。
随后,人们在黄河和济水的中下游地区,陆续筑起很多坚固的堤防。如地势较低的齐国沿黄河修筑长堤,以防雨季河水泛滥。
堤成之后,齐国境内得保无虞。位于齐国对岸的赵、魏两国由于面临洪水的威胁,也开始筑长堤以防洪水,这就使得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在长江至淮河间开凿运河邗沟,这是我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运河。邗沟便利了农业灌溉和南北交通。
同时,各诸侯国相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以发展农业生产,芍陂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南约30千米,相传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兴建。
芍陂一带曾是楚国的农业区,当地地形较低,夏秋山洪暴发,常出现洪涝灾害,而一旦雨少又容易干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利用洼地引水、肥水汇聚成湖,涝时蓄洪,旱时灌溉,成为一个古老的水库。因陂在白芍亭以东,因此得名。
春秋后期,齐国首先称霸天下,于公元前685年开始,在黄河下游低平处筑堤防洪,开发被河水淤漫的滩地。当时,其他诸侯国相继筑堤,各以为利。从此黄河下游漫流区日益缩小,九河逐渐归一。
由于堤防约束,河床淤高,公元前602年,黄河在黎阳宿胥口决徙,主流由北流改向偏东北流,经今濮阳、大名、冠县、临清、平原、沧州等地于黄骅入海,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韩、赵、魏、齐、燕分踞黄河下游。当时齐与赵、魏以黄河为界。齐国在东面,地势低平,修筑堤防距离大河12.5千米,防止洪水东泛;赵、魏在西面,靠近山区,也距河12千米筑堤,防止洪水西泛。
西门豹渠,是战国初期魏国邺县令西门豹兴建的引漳水灌邺工程。在西门豹的指挥下,当地人民开渠12条,引漳河水灌田,使含盐碱成分过高的土地成为良田。
在此100多年后,魏襄王任命史起为邺县令,再次开渠引漳水灌溉,经魏国的长期治理,当地农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修筑的堤防最显著的特点是:没有统一的规划,人为的弯曲很多。
人们不仅兴修了众多水利工程,还普遍采用较省力的提水工具,这时使用较多的工具有桔槔等。使水浇地的面积大大增加。
桔槔起源于何时史料中并无确切记载,人们根据相关叙述,推断其可能始于商代初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桔槔在中原地区已被普遍使用,用其灌溉,可一日浸百畦,节省劳力又提高效率。
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建造。到了后世的秦汉之后,大河两岸古都首府众多,物资运输多赖骡马大车、手推板车。
出于经济和军事的需要,修建了更多的桥梁。这些古桥,不仅在建桥构造处理、平面布局,以及施工方法上有不少独特创造,而且艺术造型上也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
我国历史上规模宏大的木梁石柱桥,当属修建在黄河最大支流,即渭水上的渭桥。
据《三辅黄图》记载,这座桥始建于战国时期的秦昭王。秦始皇统一中国建都咸阳后,为了把渭河南北的兴乐宫和咸阳宫联为一体,又作了改建和加固。
到了汉代,渭桥得以重修,并增建了东渭桥和西渭桥,史称“渭水三桥”,成为汉唐时期朝廷迎来送往的重要场所。
该桥桥梁基础由青石砌成,青石之间由用铁水浇铸的铁栓板相连,石缝中灌以铁水,石头之间打有松木桩,规模之大,施工之精细,在古桥梁史上确属罕见。
黄河古代桥梁的另一个高峰是浮桥的出现。这种桥梁的构架,一般是用几十或几百只大船或筏子代替桥墩,横排于河中,上铺梁板作桥面,桥与河岸之间用挑板、栈桥等连接,以适应河水的涨落。
因此,浮桥也有“浮航”和“舟梁”之称。建桥所用木船,有的挂在锚于两岸的竹索或铁索上,桥随水流而弯曲,故称“曲浮桥”。有的浮桥则将每只木船单独抛锚于河底,桥面比较顺直,因此叫“直浮桥”。
我国建造浮桥最早的记录为《诗经·大雅·大明》中的“亲迎于渭,造舟为梁”。
说的是周伯姬昌,为娶妻而在渭水上架起的浮桥。它比西方历史记载的波斯王入侵希腊,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所建造的浮桥,还要早500多年。
当时最为著名的浮桥,当属山西永济的蒲津浮桥。此地为沟通秦晋的交通要冲的必经之路,公元前251年,秦国为出征河东,用竹索和木船建造了这座“曲浮桥”。该浮桥历尽沧桑,经过多次修固,一直沿用近千年之久。
[旁注]
葵丘之会 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内讧,齐桓公联合诸侯保住太子郑的地位。不久,又拥立太子郑为王,即周襄王。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持兴修了芍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将其列为第一人。
魏襄王(?~公元前296年),魏惠王之子。公元前318年,魏、韩、赵、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不克而返。惠施为魏出使楚国。公元前296年魏襄王薨,子昭王立。后人从其墓中得到魏襄王时期魏国人撰写的《竹书纪年》,这些竹书较司马迁的《史记》更为准确。
桔槔 是古代社会的一种较为原始的主要灌溉机械。桔槔的结构,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杠杆。在其横长杆的中间由竖木支撑或悬吊起来,横杆的一端用一根直杆与汲器相连,另一端绑上或悬上一块重石头。通过杠杆作用就能将汲器提升。
浮桥 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军队采用制式器材拼组的军用浮桥,则称舟桥。浮桥的历史记载以我国为最早,在《诗经》就记载了周文王姬昌,曾于公元前1184年在渭河架浮桥。公元35年,公孙述架设长江浮桥。274年,杜预在黄河架设河阳浮桥,曾持续使用达800多年。
《诗经》 原名为《诗》,共有诗歌305首,因此又称“诗三百”。《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无从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及江汉流域。
[阅读链接]
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干流上的第一座浮桥,是春秋时期建造的夏阳津浮桥。不过由于只是一次性使用,不久即被拆除。
据说,当时的秦国有一位富豪公子,终日因钱多而发愁。他整天思虑,担心自己因所储财物过多而被秦景公杀害。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即带着“车重千乘”的财富,由今陕西投奔晋国。
他在途中为了渡过黄河,就在今山西省临晋附近架起了一座浮桥。当他所带的财物被运过黄河后,他就下令众人把桥拆除了。由此看来,黄河干流上的第一座浮桥,也堪称是我国寿命最短的桥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