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寻迹和地宫探油

科学家在根据一定的事实提出科学假说后,并不会将它搁置起来。而是把假说放到科学实践的洪流中去,让它在大风大浪中经受考验。假说就如同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实践就如同大海中的狂风巨浪。只有那些乘风破浪,经得住考验的船只,才能驰向真理的彼岸;否则,就会搁浅或者藏身海底。更通俗一点说,实践就是假说这件预制品的检验员,只有当检验员为假

说颁发了合格证,假说才有资格进入理论的行列。

本世纪 20 年代,在地质学界曾经发生过“中国有无第四纪冰川存在”的争论。冰川也叫冰河,就是由冰块形成的川流。这就如同大河中的流水一样, 但冰川移动的却不像河水那样快,一天才移动几厘米。由于冰川的变迁能够反映出地理和气候的变化,所以,研究冰川对建筑、水利、找矿等有重要的意义。

当时,中外地质学界普遍认为,中国除西部高原外,第四纪元冰川。他们有的认为,由于中国所处的纬度太低,即使那时温度下降也不会在中国形成冰川。有的认为第四纪初期,中国的气候特别干燥,雨雪较少,因而也没法形成冰川,等等。

那么,“中国第四纪没有冰川存在”这一假说是否正确呢?

我国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认为,仅仅通过争论是没法解决冰川是否存在的问题的,只有实践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出路。为了取得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他开始了大范围的实地考察活动。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 1922 年在太行山麓的大同等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流行的遗迹,并且采集了带冰擦条痕的漂砾。这一发现证明了“中国第四纪没有冰川存在”这一假说是错误的。

然而,当时在旧中国农商部当“顾问”的安迪生,对李四光的这一重要发现,却横加指责。国内的地质刊物对李四光有关冰川的研究结果也不予发表。在这种情况下,以李四光为代表的一批地质学工作者顶着压力,仍然进行冰川的实地考察工作。

1934 年,李四光等人在长江中下游的庐山、九华山、天目山等地,又发现了大批第四纪冰川遗迹,进一步证实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李四光等人的这一系列发现同样遭到了中外许多学术“权威”的围攻。他们甚至赶到庐山,就地同李四光等人进行辩论,对这些冰川遗迹不予承认。1936 年,李四光等人在黄山发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冰川遗迹。面对这一不可否认的事实,安迪生等人哑口无言。

李四光等人对冰川遗迹进行了十多年的实地考察,足迹遍布太行山和黄山、庐山及长江流域其它地区,发现了大量冰川流行的证据,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第四纪冰川流行的普遍性。彻底推翻了“中国第四纪无冰川存在”的错误结论。

几乎在李四光研究第四纪冰川的同时,他对地壳运动的动力问题也进行了新的探索。1921 年,他在研究我国东部石炭二叠纪地层的时候,发现海水有从两极向赤道,赤道向两极这样反覆进退的运动规律,也就是当低纬地区是一片汪洋时,高纬地区却是森林茂密的陆地;相反,当高纬地区沦为大海时,低纬地区却是绿林成片。他由此想到海水和地壳运动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可能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有关。1926 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地质学会年会上,李四光宣读了《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这篇重要论文,提出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海水运动和岩石变形等地球表面形象变化的主要原因。

他认为推动地壳运动的力量是地球自转的离心力。这一观点新颖的假说立刻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一个崭新的地壳运动理论在中国诞生了。但是,李四光的这一论点却遭到了在北京大学任教的、美国传统构造地质学家维理士的反对。维理士信仰大陆固定论,主张大洋陷落造山说,对李四光的科学假说,非常蔑视。他甚至说:“在中国这个地方,居然有人会谈论这样大的理论问题!”会后他还以鄙视的口气问李四光:“你在哪国留学?你的先生是谁?”李四光是一个非常自信而又谦虚的人。对于维理士等人的无理挑衅,他根本不予理会。他认为自己提出的这一假说,其正确与否只有实践才能判明,而不是由某些权威的讥讽所能决定的。

从此,李四光等人对我国的锦秀河山进行了大范围的实地考察,他甚至不放过在国外游览的机会,进行了大量的地质考查。丰富的地质资料从不同角度都证实了李四光科学假说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他于 1945 年发表了《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创立了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然而,在旧中国, 地质力学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就连李四光本人也不得不移居国外。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又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并多次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地质力学也像吐绿的新芽,在新中国的大地上茁壮成长。过去,由于受传统理论的影响,我国被认为是“贫油国家”。当毛主席和周总理询问李四光对我国石油远景的看法时,他回答道,传统地质理论认为,“陆相”地层不生油,但是按照地质力学,地下有无石油不在什么“陆相”还是“海相”,关键在于有无生油和储油的条件。只要有适合于生成和储藏石油的条件就都可以有丰富的油藏。他指着地图说,根据地质力学,从东北的松辽平原到华北平原和江汉平原,是属于新华厦构造体系的一个沉降带,是我国很有希望的储油构造带,我们应该到那里去打井找油。根据李四光的建议,我国的石油勘探大军开始了从西北到东北的战略大

转移,经过几年奋战,拿下了第一个大油田——大庆油田。从此以后,中国人使用“洋油”的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随后又接连拿下了胜利、大港等一批大油田,使“中国贫油论”彻底破产了。

李四光的地质力学在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并且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