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扁鹊诊病谈起

传说战国时代,有一位名医叫扁鹊。有一次,他在虢国(今陕西宝鸡东) 给人看病时,听说虢国太子死了,并且死得很突然。他知道,突然死亡的人, 不一定都是真死,不能一概做死亡处理。于是,他急忙赶到王宫,详细地询问了太子临死时的情况,并且要求观察太子的尸体。

当扁鹊见到太子尸体的时候,他仔细地看了看太子的神态,再将耳朵贴在太子的鼻子上听了听,然后用手摸了摸太子的腿和心窝,并给太子切了脉。经过诊断,扁鹊断定太子没有死,而是得了昏厥症(即休克)。于是,扁鹊立刻采取措施进行急救,不一会儿,就把“死”了半天多的太子救活了。从此,人们称扁鹊是能够“起死回生”的神医。

从扁鹊看病的故事中,可以看到扁鹊是通过眼看。耳听、口问、手摸等手段,也就是中医诊断中的望、闻、问、切,来了解病人的形色、气息、病情、脉搏等身体症状,从而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诊断疾病所采用的望、闻、问、切等方法,实质上就是一种观察方法。观察,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就是通过感官和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地从未被人为干预的自然现象中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

下面我们就对水进行一次观察,看看能获得什么样的信息。

假如你身边有一玻璃杯蒸馏水,透过水就可以看见周围的物体,这就是说水是无色透明的。你再闻一闻、尝一尝,就会发现水什么气味和味道都没有。通过眼、鼻和舌,我们观察到:水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观察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所谓定性观察是指对研究对象进行性质和特征方面的描述。例如:植物学中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形态的观察;天文学中对天体的形态的观察;动物学中对头、胸、腹、四肢等的形态观察,就都属于定性观察。

定量观察是指对研究对象的数量、位置、运动快慢等量的特性方面的测量,因此,定量观察也叫做观测。例如:植物生长期的观测就包括种子发育

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在后者中又包括初花期、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等;在气象学中,要对气温、气压、温度、风级、降水量等各种气象要素进行测量,这些都属于科学观测的范围。

观察方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当时生产力还很低下,人类还不能对自然现象进行人工控制,人们只是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了简单的观察记录。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发展起来。科学家们公然抛弃了《圣经》和古代权威们的说教,开始投身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关于自然界的答案。伽利略就曾说过,真理不是在蒙满了灰尘的权威著作中,而是在展示于我们面前的自然界这本最伟大的书中。要到自然界中去寻找真理,那就要对自然界进行观察了。随着显微镜、望远镜等新式观察仪器的出现,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范围开始扩大,对自然界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观察方法仍然在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动植物分类学、古生物学等一系列学科中,观察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观察作为一种基本的实践活 动,是人们搜集、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重要手段。自然科学要正确地反映自然界,就必须对自然界进行科学的观察。不对自然界进行观察,人们也就无从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这就像建大厦一样,如果不事先通过勘察获得有关的地质资料,就不可能把大厦建立在一个牢固的地基上。科学离开了观察,科学理论大厦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