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可靠吗

既然观察方法对科学研究如此重要,那么在观察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了辩证法的 16 条要素,其中第一条就是“观察的客观性”。这就是科学观察的最基本的原则。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就是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防止主观性和片面性。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例如:一个人将一只手浸入热水,另一只手浸入冷水,然后他同时将双手再浸入温水中,这时,两只手的感觉就会不一样。先浸入热水中的手感觉是冷的,而另一只手的感觉却正好相反。

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载过这样一个相类似的现象。有一

条小溪流,清晨水是温和的,当市场热闹起来时,小溪水凉了许多,到中午已经很凉了。因此,这个时候,人们就用它浇花,下午日头西斜,溪水又开始回温,到太阳落山时,溪水又变得温和起来。

有一回,在哥丁根召开的心理学讨论会上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当会议正在举行时,突然从门外闯进一个人来,后面紧跟着一个手持短枪的人。两个人在会场内混战时,蓦地响了一枪,两个人又一起跑了出去。整个事件仅仅待续了 20 秒钟。这一件事是精心安排好的,与会者事先并不知道这件事。

这时,会议主席站起来,请所有与会者写下他们目击的经过。在场的都是一些熟悉观察的心理学家,可是在他们写出的 40 篇报告中,只有一份报告的错误少于 20%,14 篇有 20%——40%的错误,25 篇有 40%以上的错误。在半数以上的观察报告中,有 10%以上的细节是纯属报告人主观臆造出来的。

由此可见,在观察中出现偏差、甚至谬误是很普遍的现象。造成观察误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观察的片 9

面性,无意中产生的错觉,先入之见的干扰,观察中的疏忽大意,观察器官和仪器的局限性,等等。

在科学研究中,要使观察具有客观性,就必须设法消除以上这些导致观察容易出错的因素。针对以上各种情况,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要进行全面、系统地观察,要增强观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做观察中的有心人,要提高仪器的分辨率,等等。关于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在下面几节中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