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的一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说从不同角度出发,会看到庐山的不同景色。在观察中,如果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就会产生主观片面性。

怎样才能避免观察中的片面性呢?列宁曾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 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僵化。”(《列宁选集》第 4 卷,第 453 页)因此,要消除观察中的片面性,就应当对事物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观察,并保持观察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之所以能在气候学和物候学领域内取得重大成就,就是与他坚持长期连续的、全面系统的科学观察分不开的。

为了研究气候以及气候与各种生物的关系,竺可桢从青年时代起,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天的气温、气压、风向、风力以及花开花落、候鸟迁徙的日期等逐一记录下来。

建国初期,竺可桢家住在北海公园的东北边,他的工作地点中国科学院院部却在北海公园的西南边。为了观察方便,他从不坐小汽车,而是一直坚持步行上下班。不管刮风下雨、严冬酷暑,人们总是看到竺可桢,每天两次经过北海公园:早晨从北海公园的北门进,南门出;傍晚又从南门进,北门出。

竺可桢每次经过北海公园时,都仔细观察物候的变化情况。他详细地记录了北海公园冰冻和融化、植物始花、燕子归来、布谷鸟初鸣等物候现象的日期。有时候竺可桢因故出差或有事耽误了观察,他就动员老伴、女儿甚至邻居的孩子帮他留心观察。

就这样,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进行气象和物候的观察,从不间断。竺可桢用长期观察所获得的资料,绘制了一幅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的曲线,还写了一本内容丰富的《物候学》。

1974 年 2 月 6 日,83 岁高龄的竺可桢病情严重、卧床不起,他再也不能亲自到室外观察了。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气象预报的时候,他仍然按照几十年来的习惯,用颤抖的手,拿起笔记录下了当天的天气状况:最高气温零下1℃,最低气温零下 7℃,东风 1—2 级,晴转多云。并在后面特地注明“局报”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