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万军民大起义

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中国人民是英勇的人民。

面对侵略的残酷,他们拿起刀枪,武装自己,以死相拼。

1938 年 7 月的冀东人民抗日武装大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组织的一

次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伟大壮举。参加这次起义的工农兵学商 20 万人,声势浩大,发展迅猛,在短短两个多月内,东起抚宁,西到平谷、顺义、三河,北起雾灵山、都山,南至渤海之滨,在 20 个县的广大地区,组成 10 余万人的抗日武装,攻占了蓟县、平谷、宝坻、卢龙、迁安、乐亭等县城。这一起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冀东的统治,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战,为日后开辟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冀东物华天宝,地理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北依长城,南临渤海,西通京津,是华北通向东北的咽喉要道。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物产可资军需,而且山深林密,可供部队迂回,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理想战场。

共产党员李运昌受党组织派遣,于 1937 年 10 月来到冀东,任冀热边特委书记,王平路任军事部长,王大中任宣传部长。11 月,在北宁路南,又调整了京东特委领导成员,由胡锡奎任书记,卞振东任组织部长。特委的首要任务是,迅速向各县委、支部传达中共中央北方局有关在冀东发动武装起义的指示。要求全体党员深刻认识创建冀东抗日根据地,开展冀东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有利条件,继续肃清“左”的错误影响;吸引各界人士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起义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1938 年 5 月,为了加强八路军挺进冀东的力量,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将

在雁北地区活动的第 120 师宋时轮支队调到平西与邓华支队会合,组成八路

军第 4 纵队,由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部队随即进行东进计划。在此期间,河北省委为了取得晋察冀军区的领导和八路军部队的配合,

曾前后两次派李楚离去阜平和平西,向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汇报了冀东起义的准备情况,并与邓华等人商定了八路军的东进计划和冀东起义的有关事项。

八路军第 4 纵队经过短期整训,于 1938 年 6 月 4 日向冀东地区挺进。邓华政委率第 31、33 两个大队走北路,沿途与康庄、延庆、永宁、四海

等据点之敌作战多次,缴获甚多。6 月 9 日在怀柔沙峪与坂垣师团从怀柔县城增援四海之敌相遇,激战 3 个小时,歼敌 100 余人。

宋时轮司令员率 34、36 两个大队和独立营、骑兵大队走南路。34 大队和独立营于 6 月 3 日出居庸关,4 日攻克昌平县城。接着,东渡潮白河,横

扫密云、兴隆两县的敌伪据点,于 6 月下旬进到平谷县以东的靠山集、将军关一带。

第 4 纵队挺进冀热辽长城内,人民大众欢欣鼓舞,伪军、伪政权纷纷瓦解。对此,日军惊恐万状,惊呼:延安触角伸进热河,已使行政权无法行使!

敌人匆忙调集日伪军和民团对第 4 纵队进行堵击和围攻。

7 月初,中央电示第 4 纵队,要他们迅速向迁安、遵化、卢龙等县挺进, 冲破敌人的包围圈,同抗日联军会合。

从 1937 年 8 月起,在中共中央、北方局、河北省委、晋察冀军区筹划和

领导下,经过近 1 年的多方准备,冀东起义条件已臻成熟。中共河北省委为

了加强对起义的统一领导,于 1938 年 5 月,将京东特委合并到冀热边特委, 由胡锡奎任特委书记,李运昌负责军事工作。

冀热边特委决定,于 7 月 16 日举行武装起义。

八路军第 4 纵队的快速东进,引起华北敌伪恐慌不安,紧急调动冀东各

县民团 5000 人,赶到长城一线阻截。6 月 20 日,被调往蓟县马伸桥镇集中

的蓟县民团 300 余人,得知敌伪要下手缴他们的械,队长夏德元、赵合当即率部打死警察分局局长王树森后宣布起义。26 日,中共地下党员徐志、王维新、田心听到各处起义的消息,也在丰润县四户村起义。这时,我党又从在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内部工作的朱欣陶处得到情报:冀东行将起义的消息已经暴露,敌人准备全力镇压;为防止人民武装起义,日军即将收缴散在冀东民间的 20 多万支枪。

形势紧迫,情况危急,起义不得不提前举行。于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日武装起义,像燎原烈火,在冀东大地迅猛燃烧起来。

在昌(黎)滦(县)乐(亭)地区;7 月 6 日,由李润民、高培之、赵玉清、张鹤鸣、张振宇等领导在滦县港北村首先发动起义。到 8 月底,共产

党在昌、滦、乐地区组织抗日联军约 1.5 万人。

在丰(润)滦(县)迁(安)遵(化)地区;7 月 7 日,驻迁安县西庄村的冀热边特委和抗联第 2 路军司令部,直接领导了岩口起义,由苏林彦等

人集合了西庄、铁厂、王官营、新集等地 400 多名基本队员,编为抗联第 4

总队,辖 3 个大队。截至 8 月中旬,共产党在丰润县、滦县、迁安、遵化地

区成立的抗联队伍约 2 万余人。

以蓟县为中心的冀东西部地区,7 月 14 日,正式拉开了起义的序幕。这天夜间,中共蓟县县委领导了邦均起义。第 3 区民团团副王建国(共产党领

导的救国会骨干成员)带领 10 多名救国会员,攻克了邦均镇伪警察局。活捉

伪警察 30 余人,缴获步枪 30 余支。正式成立蓟县第 3 区队,王建国为区队长,冀扶朽为政治主任。在我党直接领导下,冀东西部地区起义武装很快发展到 5000 人,前后在蓟县城东壕门、城西贾各庄、别山等地,与伪军作战

10 余次,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并配合八路军攻下蓟县县城。

在唐山开滦地区,7 月 16 日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联部队策应开滦矿工起义,派出 5 个总队和一个大队约 1 万余人,破坏北宁路,占领了洼里、

古冶两车站,把唐山至昌黎间 100 多公里铁路截成数段,使北宁路停车半月之久。赵各庄、唐庄子、林西等地的矿工,在周文杉、节振国等领导下先后起义,有 7000 多人参加,编成 4 个总队和一个特务大队。

在起义期间,群英并起,传奇颇多。卢龙县简易师范学校校长高敬之, 一向为人耿直,急公好义,在群众中颇有威望。7 月中旬,他听说滦县抗联第 5 总队成立的消息后,便在家乡沈官营组织几百名农民起义,并带着部队攻打卢龙县城。他站在关闭的城门外面,大骂伪县长,历数县长和日军的罪行,指出他们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投降抗日联军。在他的政治攻势下,促使伪军打开了城门。进驻卢龙县城后,许多人纷纷参军,很快发展到 2000

多人,被编为抗联第 23 总队,高敬之任总队长,高在起义后期加入共产党。洪麟阁、高志远等人也相继发动起义。成立了第 6、7、8、12、13、16、

20、23 等总队,发展到 l 万余人。

整个冀东武装起义,从 7 月 6 日港北起义开始,经过 1 个多月的暴风骤雨般声势浩大的起义斗争,首先在滦县、昌黎、乐亭、迁安、遵化、丰润、玉田、蓟县、平谷、三河地区和开滦煤矿为中心的广大山地和平原发展起来, 并推动了周围卢龙、抚宁、密云、顺义、香河、宝坻、宁河、武清、兴隆、

青龙等县的抗日武装起义,共计 22 个县参加起义,仅抗联系统就组建了有 7

万多人的全副武装的 39 个总队。此外,由地主、旧军人拼凑起来的“忠义救

国军” 1 万多人;流氓、土匪也打起抗日旗号拉起队伍,约几千人;各地闻

风而起没有名义的起义队伍 1 万多人。

8 月 2 日,中共中央与中共北方局致电中共冀热边特委并转抗日联军。电文指出:“中共中央与中共北方局以十分高兴的心情庆祝抗日联军反日反汉奸起义的胜利及与八路军纵队的会合,并向在起义中前线死难的烈士及其家属致以崇高的敬礼。”“我们相信这支在抗战中壮大起来的生力军,定能在冀东各党派领袖合作与正确领导下,继续胜利,创造冀热边特新的根据地, 长期坚持抗战,给日寇野蛮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望你们继续团结,集中注意力,打破敌人对你们的进攻,扩大巩固部队,组织民众,建立冀热边抗日政权,肃清汉奸,扩大巩固你们的胜利,为驱逐日寇建立独立自由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

这一电报,既肯定了起义胜利的意义,又明确了“抗联”的奋斗目标, 给冀东抗日军民以极大鼓舞。

  1. 月中旬,八路军第 4 纵队指挥机关一部由邓华率领与冀东起义队伍会

师于遵化县铁厂镇。随即由 4 纵队党委和冀热边特委以及第 4 纵队各大队和抗联各路的主要负责干部在铁厂召开联席会议。会议由邓华主持,对冀东大起义后的形势作了正确的分析。决定建立根据地,成立冀察热宁军区,由宋时轮任军区司令员,邓华、李运昌、洪麟阁、高志远任副司令员,下设 5 个军分区,并确定了各分区的领导干部。会议还决定成立冀察热宁边区行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各县的政权工作,负责统一筹粮筹款,保证部队供给,建立抗日秩序,训练抗日干部,组织抗日救国会等。

  1. 月中旬,大家正在分头贯彻铁厂镇会议精神时,接到宋时轮关于到都

山建设根据地的命令,要李运昌率抗联第 2 路部队向都山进军。

李运昌率 2 万余人进驻迁安县包各庄一带,准备出冷口进都山,适有伪

满军 1 个营进入我军驻地,激战数小时,将该敌全部歼灭,生俘敌营长朱宝

兴等 200 多人,缴获迫击炮 2 门、轻重机枪 4 挺、步枪 200 多支。战斗结束

后,忽又接通知,停止进军都山,令部队撤回原地。此时,第 4 纵队领导侦悉敌人秋季要大举“扫荡”冀东。他们对此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因此,为了避敌锋芒,决定把主力和起义队伍拉到平西整训。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以及晋察冀军区多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于 9 月下旬,第 4 纵队一部主力和蓟县抗联部队开始向西转移。10 月上旬,第 4 纵队在丰润县的九间房村召开会议,决定留下陈群(副大队长)、包森(总支书记)、单德贵(营长)各有 200 人的 3 个游击支队坚持冀东抗战。抗联部队和地方干部约 5 万人,经遵化、蓟县、平谷、密云山地,一字长蛇阵,向平西进发。

刚成立不久的起义队伍,就远离家乡,沿途又遭敌围追堵截,部队伤亡很大,离队现象也严重发生了。高志远部约 1 万人在八路军掩护下走在前面,

过潮白河后,连遭日军阻击,成批成批地散去,只剩下 1000 余人进到平西。

洪麟阁、陈宇寰共 1 万余人走在中间,行进到蓟县马伸桥一带,遭到敌人阻

击,洪、陈两人不幸牺牲,部队大部溃散。李运昌带领的 2 万余人走在后面,

在密云县水峪、瓦罐头村遭敌阻击,打了 1 天恶仗,伤亡很大,打又打不赢, 前进又被阻,人心涣散,逃亡严重。

大家看到继续西进十分危险,于是在平谷县樊各庄由李运昌主持召开了

干部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决定返回丰、滦、迁、遵原地,坚持冀东游击战争。会后,李运昌等人带领成建制的部队 6000 多人回到滦县的杨柳庄一带。

此时,日军已从武汉小林部队调来 1 个旅团,对我军进行大“扫荡”。本来已经疲惫不堪的部队,又在滦县北部东西安河、后良庄、偏山一带,连日苦战,牺牲很大,最后只好分散活动。总计这次抗联武装 5 万人,随第 4 纵队

向西撤退,除 2000 余人达平西外,保留在冀东的就只剩下 1000 余人。

11 月 25 日,中共中央、毛泽东再次来电,命令李运昌等人一定要坚持冀东游击战争,指出:“这块地区有许多有利条件,是可能坚持游击战争、创造游击根据地的。但也有许多困难,要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才能达到。” 这些指示,坚定了起义队伍的信心,很快便集合了 1400 多人,重新建立了部

队,与第 4 纵队留下的 3 个支队配合,开展高度分散的游击活动。

1939 年 2 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肖克为司令员的冀察热挺进军。肖克明确提出巩固平西、开展平北、坚持冀东三位一体的任务,统一了冀东部队的指挥,加强了坚持与开展冀东游击战争的决心和信心。到 1945 年秋日本投降时,冀热辽已建成有 25 个联合县,5 万党员、约 3 万军队、20 万民兵、560 万人口,包括冀东全境、热河大部和辽西的大块解放区,这就为以后收复热河,解放东北准备了突击力量和前进基地。

冀东大起义,在不到两个月内,就发动了 20 万人参加,组织起拥有全副

武装的 10 万多人的起义军,而且打了许多胜仗,并很快建立了以共产党为核

心的指挥机构,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正如毛泽东在 1938 年 11 月 25 日的一封电报中所说:“宋、邓支队深入冀东苦战数月,配合和促成了地方党所领导的冀东起义,恢复了冀东的中国主权,发动了群众,建立了冀东游击区, 扩大了我军在敌人深远后方的影响,给敌人以打击,一般说来是获得了成绩的。”

冀东暴动胜利以后,确实又受到了严重挫折。毛泽东在当年的电报中也讲到:“⋯⋯没有尽可能保持和发展这一胜利,没有很好地团结地方党和群众,没有镇静地应付那里的局面,以至退出原地区,军队及群众武装均受到相当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