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鏖兵七十天

就在徐向前总指挥率领四方面军主力于 1935 年 4 月上、中旬攻打彰明和

江油中坝等地,横扫涪(江)嘉(陵江)流域敌人的时候,留在后方的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却对革命形势作了极其悲观的估计,擅自放弃川陕根据地,指挥东线红军和后方机关“大搬家”,跟着渡江西进。

他们迟迟上不来,部队只好在嘉、涪一带地区停留,难以北上甘南发展。蒋介石,自认为是徐向前的老师,如今输在了学生手里,觉得大丢脸面。

他看到红四方面军在嘉、涪一带停留,认为机会来了,忙命胡宗南趁机作了周密的部署和充分准备。他要在这儿再和学生斗一斗法,看看谁高明。

蒋介石此时当然不会知道红四方面军内部的情况,不知道是张国焘的错误使他赢得了时机。但是,蒋介石的布置,加上张国焘的错误,不仅使红军失去了战机,破坏了红军原定迂回碧口,抄胡宗南后路,进取甘南的作战计划,而且使整个方面军陷于失去根据地依托的不利处境。

邓锡侯回到绵阳后,一面以防空空虚,连电蒋介石、刘湘呼援;一面约集所部师长黄隐及孙震和孙部的师长王铭章、曾宪栋等在绵阳开会,首先判断红四方面军的行动。经过反复研究,一致认为:

红军似想调动白河方面的国民党中央军胡宗南部南下,以便乘机北出陇南或汉南,向西北行动,打通国际路线。这一行动是川军共同的愿望,应给红军以便利。但红军控制了江油、中坝以上的涪江,亦可能由安县、绵竹直趋川西平原,在这一人口集中、物资丰富地区扩军、补给。这一行动与川军各部矛盾较大,应全力阻击。

会议讨论认为:屯区为藏区,汉藏历代相仇,断定红军不会走此“绝路”。会议更没料到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在懋功会师。但以屯区为邓军防区的重要部分,有森林、金矿等财富,且土门易守难攻,封锁土门,亦可防止红四方面军由茂县南出彭(县)崇(宁)或汶(川)灌(县)直下平原。因而会议决定:以一部封锁土门隘路口。

邓锡侯对第 1、2 路军作了如下具体部署:

由第 28 军抽调一部兵力封锁土门、干沟,第 28 军主力和第 41 军全部沿土门以下、北川河右岸构筑阵地,阻击红军直下川西平原。

电调隔离在广元受杨荣向指挥的第 28 军撤离广元,开放红四方面军北出陕南的通路,同时增强北川河谷兵力,阻击当面红军南下川西平原。

邓锡侯、孙震把有意开放广元这一点,说成是为了集中兵力阻击当面的红军,把封锁土门、全力守备北川河的作战方案,正式向刘湘和蒋介石的参谋团呈报。而刘湘和参谋团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都表示加以支持。

刘湘此时对红四方面军的判断与邓、孙大体相同。此时刘湘已将省政府由重庆搬至成都,更需要屏蔽川西平原。即令许昭宗纵队尾随红军之后,不可逼得太近;向北不得超过剑阁、重华,便利红军离川北上。第 6 路军王缵绪部,逐次向罗江、绵竹转移,部署二线阵地,保存实力,让邓、孙在北川河谷与红军对阵,待邓、孙支持不了的时候,以许绍宗部尽全力阻止红军下坝。

蒋介石的参谋团到 4 月下旬,也没有料到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在藏族的高山地区会师。

一、命邓锡侯特别加强土门、干沟的封锁。邓、孙两部以全力扼守北川河谷,从土门至青莲渡构筑坚固阵地,指定由邓锡侯统一指挥。第 1 路军总

指挥部移驻绵竹,第 2 路军总指挥部移驻安县。

二、以中央军胡宗南部攻击白河以南地区的红军,进出青川、古城和平

武乡之线,堵住红军,不让其向甘南和陕北,务将红军抑留在川境,西侧利用横断山脉,作成袋形阵势,以图消灭红军。

三、迫使刘湘主力由昭化、梓潼向南坝、中江正面,从袋口越涪江,替其火中取栗,在涪江、北川河三角地区歼灭红军。

根据以上形势,红四方面军为打破蒋介石的合围,迎接中央红军,决定西出土门,迅速占领岷江流域的松潘、茂县(今茂汶羌族自治州)、理番(今理县)、汶川地区作立脚点,实现两方面军的会师。

红 30 军 88 师和红 9 军 25、27 师等部队,在徐向前总指挥的亲自率领下,

于 5 月初由江油地区进入北川河谷。

从北川进入岷江流域,要经过山谷交错的山区。山的高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大,自徐师岭及其以北至龙溪堡、高山堡,便形成横断东西、绵亘相连的高山山脉,不少地方是悬岩绝壁,且是深山老林。真是“一山来了一山迎, 只堪入画不堪行”。只有土门、干沟、土地岭,才有一条长隘路通向茂县。红军西向岷江地区,北川、土门的一条长隘走廊是必经之路。

红军西进之时,正是初夏,天热多雨,山路崎岖泥泞,江河水位增高, 北川河、湔江和它的数条支流,看起来河面很窄,但水深流急。两岸又多为悬崖峭壁,人一般难涉水过去,又很少见渡船,河上大都是铁索桥和竹索桥。这不仅给部队展开兵力发动进攻形成自然障碍,就是大部队行军也十分艰难。

由红 30 军政治委员李先念率领的 89 师由平武,红 4 军一部从彰明出发,

进入北川河谷,向墩上守敌发起进攻,击溃敌陶凯所部 1 个团。然后又在东

狱官一带歼敌李炜如所部 1 个团,追击逃敌于凉风垭。于是红军打开了突破口。

5 月 3 日后,徐向前总指挥率方面军主力到达北川河谷,即与先头部队

会合,然后展开兵力,以 9 军 25 师和 30 军 88 师作为主攻部队,开始向漩坪、伏泉山一带的守敌展开激烈进攻。

5 月 4 日,红军以优势兵力,包围了盘据在伏泉山上的敌李炜如旅。这一带的山多呈马鞍形和锯齿形,山头与山头相隔不远,火力可以互相

呼应。敌人依仗有利地形,从山脚到山顶,层层设防,又以密集的炮火封锁, 一时硬攻难以得手。

88 师政委郑维山和师长熊厚发商量后,决定以 268 团从正面进攻吸引敌

人。以 265 团迂回到敌侧后,从敌人认为无法攀登而守备薄弱的一条狭谷绝壁摸上去,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乘势夺取制高点。

265 团接受任务后,由团政委黄英祥带领第 1 营在前,郑维山和团长邹丰明带第 2、3 营跟进。天黑后从敌人防御阵地之间的一条峡谷洼地往上摸。这个地方没有路,尽是密密麻麻的灌木梢子林,或是峭岩。

战士们有的脸被荆棘划破了,手被石笋刺伤了,有的甚至滚到山沟里去, 但谁也不呼叫,悄悄地爬起来再往上攀。这样整整用了四五个小时才爬上山顶,凌晨 3 点钟到达主峰。

敌人还在睡梦中,一部分就被红军的手榴弹、大刀送上了西天。敌人压根没有想到,在他们营、连、排层层设防的阵地上,又是半夜三更,会有飞兵自天而降,也闹不清究竟来了多少人。

在混乱的敌群中,只见到处是臂系白布的“夜老虎”(白布是红军夜间的联络标志),到处是闪着亮光的大刀。惊恐的敌人无心恋战,纷纷丢枪弃

炮,四处溃逃,有的跌下悬崖,有的挂在山涧大树上,呼叫救命。

红 265 团一举攻下伏泉山主峰阵地后,一面组织兵力坚守阵地,一面以

一部分兵力由山顶向下进攻,配合山下 268 团和 263 团等兄弟部队,对残敌实行两面夹击。

一霎时,山上山下都是红军的红旗和喊杀声,敌人难以招架,争相夺路溃逃,敌伏泉山阵地全部落于红军之手。

接着,红军攻击千佛山敌阵地。

千佛山主峰海拔 2900 米,是北川河谷南侧的最高点和“四川北边屏障” 的中心支柱,山势险峻,战略位置重要。突兀高耸的山顶上有一佛祖庙,左右是万仞绝壁,半山腰有一天然石洞,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千佛山主峰守敌是川军豢养的“金堂帮”头目赖金亭,他带着由各地反动民团拼凑起来的“剿共”自卫团和帮会分子,盘据在佛庙,扼守住“天门洞”,配合川军封锁红军前进之路,气焰十分嚣张。

开始,红军从正面仰攻,几次不克,伤亡了一部分干部战士。10 日黄昏后,红军派出一支精干的突击队,携带短枪、大刀、手榴弹,借夜暗由“天门洞”侧后的悬岩攀摸上去,突然出现于敌后,一举歼灭敌人 1 个排,拿下“天门洞”。后续部队也一鼓作气攻上山顶,占领了佛祖庙。

敌人大部被生擒,一些负隅顽抗的被当场击毙,还有不少敌人在惊慌逃命中,从庙后跳崖跌死。

5 月 7 日,国民党军第 6 路军王缵绪之一部进攻彰明城,受到守城红军

的反击。王缵绪调游动于安县、绵阳的独立第 2 旅田钟毅部驰赴彰明。田旅

于 9 日午后到达彰明城附近,在该地原有第 4 旅王纯一部受用统一指挥。红军工事筑在城的外围,以城为中心,西面依托涪江,形成半圆形阵地。

田旅侦察地形后,作如下部署:第 2 团为右翼队担任城北和城东的攻击,

王纯一的 1 个团为左翼队担任城东南的攻击,以第 1 团为预备队,位置于右翼队后山梁上。

10 日拂晓,先由左翼队发起攻击,最初进展较快,至城垣附近与红军形成相持。7 时,右翼队谢团开始进攻,中午攻至城下;此时,空军飞机两架临空作战,向城内红军投弹轰炸,由于威力不大,没发生多大影响。

午后,红军数次出击,最初进展较快,至城垣附近形成相持。

傍晚时分,战斗转趋激烈,谢团第 1 营营长被击毙。当夜红军主动渡涪江撤退,拂晓前全部撤完。

是役,川军被击毙营长 1 人,伤亡官兵 200 余人。

在千佛山东面一线,红 4 军、31 军等部队几经激战,打退和击溃了从茶坪方向赶来的敌增援部队,先后攻占了巴罗山、皇宫山、大坪山等据点要地。

至此,漩坪、伏泉山到墩上、千佛山的阵地连成一气,北川狭谷通道基本上被红军所控制。

攻占千佛山主峰的第二天,红四方面军指挥部令 31 军一部从桃坪方面赶上来接防,88 师同 25 师、27 师等部队,疾速转兵西趋,夺取土门要塞。

如果说千佛山、伏泉山是成都坝子的“北边城墙”,那位于茂汶、北川、安县交界的土门,则如同坚固险要的“城门”。连绵群峰耸立于北,观音梁子、上下横梁子屏障于南,确为易守难攻之地。

坐阵土门的国民党军第 28 师副师长兼 13 旅旅长陶凯,早在江油中坝战斗中领教过红军的厉害,这次受领封锁土门的任务后,设置了三道防御阵地,

第一阵地重叠配备各种火力,多为路易式机枪和迫击炮,形成密集交叉火力网。

红军经过侦察摸清敌情后,决定集中兵力先攻取敌人的主阵地观音梁子。徐向前总指挥亲临前线指挥,决定 5 月 15 日拂晓发起攻击。攻击部署是

先以 265 团 1 个营突袭敌主峰阵地,25 师 2 个团担任正面主攻,27 师一部和88 师 268、265 团迂回敌南侧,实行包抄。

战斗从一开始就十分激烈。

265 团夜袭一举成功,其他部队按计划行动。山谷里,顿时枪声、炮声、手榴弹爆炸声和喊杀声交织在一起。两小时后,敌前沿阵地被红军突破。红263 团奉命扼守阵地,阻止敌军。其他部队乘胜追歼敌人。

只见红旗所指之处,部队跟着到达。虽有不少同志倒下,但无一人后退。红军有个营长,一直冲在队伍前面,腿部中弹负伤后,仍不让战士抬下山, 坚持伏在一块石头上指挥战斗。268 团有个年仅 15 岁的小司号员,身矮体弱, 爬到半山腰时累得喘不过气来,便由一个高个子战士背上,跟随进攻部队前进。

在嘹亮的号声中,红军指战员如虎添翼,纷纷冲向敌群,同敌展开短兵相接的白刃战。鏖战至中午时分,几架敌机临空投弹。因山间多林木岩石, 部队易于隐蔽,敌机难以投准目标。有 1 架看上去很小的敌机,为寻找目标, 在红军阵地上空超低空飞行,战士们纷纷举枪射击。郑维山从通信员手中接过小马枪,也朝敌机射击。不知是被红军击中还是飞机发生故障,那架敌机嚎叫着撞在对面一座山上堕毁了。其他敌机狂轰滥炸一阵之后,便从山头掠过,朝南飞去。

午后 2 点左右,红军攻占观音梁子主阵地。敌人连续反击,均被击溃。

16 时许,我军兵分两路攻取土门。一路翻越冷水坪,出大沟;一路自老君山直指雨淋磴。这一攻势如同伸出两条铁臂,把包括土门在内的敌军右翼阵地团团围住。这时,占领墩上、桃坪等地的红军部队也赶来支援。形成了两路夹击敌人之势。防守土门右翼阵地的敌人,共 5 个团由陶凯亲自指挥。战斗一经打响,敌阵地即被突破。红军迅速分割包围,守敌各不相顾,纷纷乱窜奔逃。

土门这一带地方,多老林丛,古树荆藤,人钻进去,很不好寻。有的地方,尽是密密麻麻的箭竹林,只有砍竹开路才能前进。敌人分散钻入竹林丛中,这样就很难成建制地全歼敌人,抓获更多的俘虏也困难。

战斗持续到第二天早上,红军终于全部摧毁敌人土门封锁线,陶凯率残部狼狈逃窜。敌人苦心经营的土门封锁线被摧毁,整个北川土门通道掌握于红军手中。

5 月 15 日晚,川军第 6 路军张竭诚旅向月儿门移动,于渊旅向大坝场移动。

在同一晚上,蒋介石的参谋团严电刘湘饬第 1、2、6 各路军限 5 月 17 日总攻伏泉山、千佛山红军阵地,进出漩坪、土门之线,重新封锁土门,截断红四方面军向岷江流域西进。

邓锡侯、孙震、王缵绪不敢怠慢,立即在安县会商,以变化太快,时间太促,决定推迟一日,在 18 日拂晓总攻,全线同时开始。

5 月 18 日拂晓,川军全线发起总攻。白家林正面之第 6 路军第 3 旅第 9

团团长王三友因正面狭窄,不能展开 2 个团,乃以第 8 团在前,第 9 团在后,

采用纵深配备的轮番攻击,9 时攻至白家林,在红军猛烈火力射击下,黄柏光第 8 团畏缩不前,第 9 团接替第 8 团,11 时攻下白家林。敌第 2 营占领右

前方元宝山,王三友率 2 个营正面继续攻击大垭口,约在 14 时接近大垭口鞍部。

红军在侧射火力掩护下,进行反攻。敌第 8 团伤亡惨重,团长王三友先是腿部受伤,15 时,王三友腹部中弹殒命,正面 2 个营溃下,跳岩跌死跌伤者甚多。接着,红军集中火力攻击敌第 2 营,2 营随之溃退。

敌第 9 团除团长被击毙外,伤亡官兵约 900 人以上。

川军第 2 路军王铭章正面的攻击并不激烈,也无进展。

第 1 路军游广居所部因正面红军兵力大,而大坪、皇宫山阵地突出,不敢再进,而对当面红军阵地放了一些枪,佯作攻击,基本上并未出动。只有卢济清指挥傅汝洲、陈相楷 2 个团攻击包箩山,当面金竹丛生,无路可行, 一面砍竹开路,一面前进,进至山腹,面对悬崖,高不可攀,上面也无红军, 落得隔山观战,一直见到刘兆藜的第 9 团溃败,才退回原阵地。

第 6 路军张竭诚旅,经过半日战斗,攻下大石坝,推进至鹦哥嘴红军据点阵地前,就地相持。于渊旅钻山谷迂回,至次日晚一度到干沟,受到红军由水茶店和土门的夹击,伤亡数百,狼狈退回。

川军 18 日总攻,实际只有第 6 路军进攻,而拥有 11 个旅的第 6 路军也

只有 3 个旅进攻,除张竭诚旅略有进展外,刘兆藜旅惨败,于渊旅以在干沟被击退告终。

由于川军土门封锁阵地被击破,红四方面军主力长驱西进,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蒋介石的参谋团才发现南北红军意图在于在天、芦以北山区会师。于是命令邓锡侯所部离开茶坪,转移岷江流域堵截。

5 月 21 日拂晓,许绍宗以暂编第 2 师彭韩部和杨晒轩旅之任建勋团,利用江中沙碛作跳板,在江油城的掩护下,由阳亭坝强渡。另一部利用三合场溪作好船筏准备,向中坝强渡。经一度战斗,红军主动撤退。8 时左右,两渡河点的川军先后到达右岸。9 时许红军主动撤江油之围,川军占领塔子山, 困在城内 41 天的杨晒轩才与任建勋取得联络。

留在伏泉山、千佛山一线坚守阵地的红 4 军、31 军、33 军,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凭险据守,与敌人浴血拼搏。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等领导,亲临前沿阵地组织指挥,鼓舞士气,扼守阵地,掩护后续部队和党政机关全部顺利通过北川狭谷。

土门战斗,历时 70 余天,吸引了多军十几万人,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行动。

其后,红四方面军由李先念率领部分部队西出迎接中央红军。6 月 15 日和 18 日两支红军终于在达维、懋功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