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家——邹韬奋

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现代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江西余江县人。1921 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1923 年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股主任,并负责编辑《教育与职业》月刊和主编《职业教育丛书》。自 1926 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致力于新闻出版工作。早期倾向

改良主义。1928 年 5 月 3 日,日本帝国主义借口阻止英美势力向华北扩展,

出兵侵占山东济南,制造了“济南惨案”。邹韬奋从《生活》周刊第 33 期开始,连续两个多月,刊登大字口号:“时勿忘暴日强占济南的奇耻”。这一年 11 月,他在“小言论”的专栏文章中,首次用“韬奋”作笔名,取其意为“韬光养晦,奋斗不懈”。1931 年“九·一八” 事变爆发,邹韬奋从群众抗日运动中受到锻炼,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不久即到国外考察。1931 年出版了《小言论》第一集。1935 年 8 月回国,将国外考察的文章集成《萍踪寄语》出版。同年 11 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并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会的领导工作。1936 年 7 月,与沈钧儒、陶行知等人联名发表

《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8 月间在他主持下《生活日报》副刊《生活星期刊》在上海单独出版,这时还出版了《大众集》和《坦白集》。11 月 22 日,与沈钧儒、史良等爱国领袖在上海被捕。他在狱中写了《经历》、《读书偶译》,并补写了《萍踪忆语》最后 8 篇。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出狱,在上海创办了《抗战》三日刊。上海沦陷后到汉口将《抗战》三日刊和《全民周报》合并,改名《全民抗战》三日刊,由他和柳湜主编。1938 年出版论文集《再厉集》。1939 年初出版了他翻译的《苏联的民主》、《从美国看到世界》。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反对和揭露国民党政府的投降、反共、内战的阴谋。1941 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反动派对进步文化人士的打击迫害日益加剧,生活书店在全国各地的分支书店除重庆一处外全部被封,引起了他极大的愤慨,他在参政会内外,据理力争,向国民党当局多次提出抗议,均告无效,遂于 1942 年 2 月辞去国民党参议员职务,出走香港。这时出版了长篇史料集《抗战以来》和论文集《对民主的抗争》。1942 年 10 月到苏北华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1943 年秘密赴上海就医治病。1942 年在病中开始写作

《患难余生记》,未及完成于 1944 年 7 月病逝,年仅 49 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接受其遗书申请,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毛泽东为邹韬奋题词: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周恩来指出:“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建国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复旦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韬奋全集》、

《韬奋的流亡生活》、《邹韬奋年谱》等。1958 年在上海建立了邹韬奋纪念馆,该馆于同年选辑了历年来悼念韬奋的文章,汇集成《韬奋的道路》一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