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宫廷舞蹈与民间舞蹈
明清时期的舞蹈,大致可分为三类,也就是宫廷队舞、戏曲舞蹈和民间舞蹈这三类。
明清时期宫廷舞比较有名的是《万国来朝队舞》、《缨鞭得胜队舞》、《九夷进宝队舞》、《寿星队舞》、《赞圣喜队舞》、《百花朝圣队舞》、《百戏莲花盆队舞》、《胜鼓采莲队舞》等。
宫廷宴乐队舞总名为《庆隆舞》,其中包括表现骑射《扬烈舞》和大臣对舞的《喜起舞》等。这些舞蹈的内容是有寓意的,开始时乐队站在两翼,歌者总共13人,奏《庆隆》乐章,表演《扬烈舞》。
明清时期戏曲舞蹈,是戏曲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5类。第一类是插入性舞蹈,比如明刊本《目莲救母》剧中的《跳和合》、《跳钟馗》、《哑子背风》等;第二类是程式化舞蹈段子,比如“起霸”、“趟马”、“走边”等;第三类是舞蹈动作,比如水袖、翎子、甩发、髯口、扇子、手绢、长绸等;第四类是刀枪把子;第五类便是跟斗。
明清时期戏曲舞蹈是在古代舞蹈基础上,又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发展而形成的。它不仅具有古典舞蹈的特色,并且保存了古代舞蹈的精粹。
《踏歌》是明清时期著名的舞蹈作品,歌词很美,歌词原文是:
君若天上云,侬似去中鸟。相随相依,映日御风。君若湖中水,侬似水心花,相亲相恋,与月弄影。
还有,《柘枝》、《剑器》、《胡腾》、《浑脱》、《解红》、《菩萨蛮》、《霓裳》等都是唐代舞蹈的名称,到了明清时期,它们的表演形式已经发生变化了,而且一般是在宫廷举行典礼时演出的。
明清宴乐所奏的乐曲主题多以安抚“四夷”,平定天下为主旨。比如《平定天下之舞》、《车书会同之舞》、《抚安四夷之舞》等。
至于明代雅乐,据史书《明史·乐志》记载,明太祖定都金陵后,设立典乐官,让当时著名的乐师冷谦作协律郎,制定乐舞制度,当时的雅乐仍分“文舞”和“武舞”两大类。
明代雅乐舞蹈虽然力图复古,但很多古代雅乐舞蹈早已失传,无从仿效,只是形制上沿用旧制,制定一些新的乐舞,然后在祭祀圜丘、社稷、太庙时应用。
明代的朱载堉是当时杰出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他在音律、舞蹈、数学、物理等领域都有很高成就,他首先提出“舞学”一词,并制定了内容大纲,他引证设计了《灵星舞》。
用16个男童表演的“生产舞”并制作《灵星小舞谱》,用舞人摆字,又撰写绘制《人舞谱》和《六代小舞谱》,意在恢复周代的“六舞”。
其中,包括《云门》执帗而舞,《咸池》徒手而舞,《大韶》执龠而舞,《大夏》执羽而舞,《大濩》执旄而舞,《大武》执干而舞。
这对舞蹈影响很大,甚至后来清代祭祀乐舞也是按这种模式编制的,他的舞蹈动作姿态如“四势为纲”“八势为目”等,都成为封建礼教宗法制度和道德规范的载体。
到了清代,清代统治者对乐舞十分重视,祭祀、朝会、宴享无不参照明朝传统乐制而制定新乐舞。
清代祭祀乐舞十分盛行,以祭天的《圜丘大祀乐舞》为例,每年冬至清王室都要到天坛去祭天。其中的舞蹈者很多,有乐舞生250人,其中包括执事乐舞生、文舞生、武舞生、执旌节乐舞生、焚香乐舞生等。
这些乐舞生所用乐器左有编钟,右有编磬,还有建鼓、琴、瑟四、箫、笛,篪等,演奏者相对而立,场面非常壮观。
清代,在“元旦”、“万寿”、“冬至”三大节时,一般都会加演《庆隆舞》、《番部全奏》、《瓦尔喀部乐舞》等。其中《庆隆舞》为满族传统舞蹈,原名《莽式舞》,也名《玛克忒舞》。
《庆隆舞》由《扬烈舞》和《喜起舞》两部分组成。《扬烈舞》由32个人扮作野兽,所有人全部戴着面具。另外8个人骑竹马,有的踩高跷,有的带弓箭,代表八旗。那些人只要向一只野兽射中一箭,其他野兽就都降服了,以此表现满族祖先的武功。
接着演《喜起舞》,是9对双人舞,代表18名大臣,他们身着朝服,磕头对舞。然后13个人一起唱歌,66个人用琵琶、三弦、琴、筝等乐器伴奏。
清代民间舞蹈活动仍很流传,据史籍记载,清代已有明确的“秧歌”活动。当时“秧歌”活动在城市和农村都很流行,这是农作歌舞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民间舞蹈形式。
当时秧歌活动非常热闹,不仅在广场表演,也在戏馆里表演。“秧歌”进入戏馆与戏曲相杂而演,有发展成为表演艺术的趋势。此外,清代宫廷专门聘请民间的“秧歌教习”,在宫中教习“秧歌”舞。
还有,在清代传统灯节或迎神赛会时,多种民间艺术组合一起表演,形成一种综合性表演队伍,叫做“走会”。
清代“走会”与宋代民间“社火”十分相似。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高跷》、《旱船》、《小车》、《竹马》、《太平鼓》、《霸王鞭》、《大头和尚》等。
总之,明清舞蹈发展主流从宫廷转入民间。明代“社火”以及清代“走会”等民间舞蹈活动形式,构成了这一时期舞蹈发展的另一景观。
从舞蹈角度来看,这些民间舞蹈并不具备独立舞蹈意义,而是依附于民俗活动和风俗仪式表演的。但是,民间舞蹈活动依靠传统习俗力量,以热闹非凡的场面和综合表演的娱乐形式出现,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明清蓬勃兴起的各地民间舞蹈,在古代舞蹈发展走近尾声之时,不仅衔接了舞蹈历史,而且开辟了舞蹈发展的新天地,使舞蹈发展在民间长盛不衰。
[旁注]
钟馗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列传220卷,表13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200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却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
社稷 象征国家,古代也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土,实际象征国土。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祇,这是农业之神。
祭天 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起源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子民。
万寿 清代皇帝的诞辰日称为万寿节,取万寿无疆之义,是个全国性的节日。为皇帝祝寿,是清宫中重要的典礼活动。万寿节当日,皇帝御殿接受王公百官的朝贺及贡献的礼物。
秧歌 一种舞蹈,源于插秧耕地的劳动生活,与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所唱的颂歌有关。秧歌流行我国北方汉族地区,主要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在广场上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社火 是我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
[阅读链接]
清代民间舞蹈也很繁荣,后来民间舞蹈也被纳入清宫表演了,如《走会》在民俗节日就为宫廷表演过。乾隆皇帝曾经封《走会》为《皇会》。
清宫不仅从宫外找民间艺人进宫表演,而且在宫内设有“秧歌教习”,宫中一些太监习舞,并在节日里为皇帝、皇后及宫眷们表演《秧歌》、《太平腊鼓》、《龙灯》以及《八卦灯》、《打莲湘》、《旱船》、《竹马》、《高跷》、《太平鼓》、《狮子舞》等,其场面也盛极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