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礼乐舞蹈与腊祭舞蹈
“礼乐”是西周舞蹈文化核心内容。“礼”规定了“乐”的种种表现形式和内容,而“乐”必须配合“礼”的等级制度,这些都特别体现在周代人们对乐舞祭祀对象和所用乐队人数上。
例如,周代的“六小舞”祭祀对象按照古籍《周礼·地官》所记载的是:
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帔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凡野舞,则皆教之;凡小祭祀,则不兴舞。
其实,周代的宫廷的祭祀舞蹈,在人数上的规定带有鲜明的等级制度烙印。例如周代人们在乐队的使用方面,规定天子用四面乐队,称作“宫悬”;诸侯用三面乐队,叫做“轩悬”;士大夫用两面乐队为“判悬”;士兵和平民百姓只能用一面乐队叫“特悬”。
还有,周代在舞队方面,还规定了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兵用“两佾”。一般来说,每一“佾”便是一个舞蹈队列,一个舞蹈队列总共有8个人,所以天子舞蹈队就是64人。
周代的“六大舞”和“六小舞”犹如一个完整的乐舞体系,它们开创了古代舞蹈史上继承与发展的篇章。在继承方面,周代是它前代乐舞的集大成者;在发展方面,周代是乐舞制度的发明者。
另外,自周代开始,舞蹈史“文以昭德”和“武以象功”的文舞、武舞两大乐舞分类也已经完成了。特别是用纪功性乐舞来完成祭祀天神和人神的任务。
周代人们用乐舞来象征、体现、说明、表彰统治者的功劳,礼配合乐,乐辅助礼,礼乐结合,这一切对于后来的舞蹈,特别是雅乐舞蹈体系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周代人们节令祭祀性的乐舞很多,在两周时代,人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宗教观念,但是原始的图腾信仰仍然是十分活跃的,祭祀活动兴盛而受到帝王和普通人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充分礼仪化了。
周代原始巫术活动的“歌舞事神”的特点在两周时代却更加明显了,并且周代舞蹈在仪式化的过程里形成了固定的程式,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内达到举国齐动的程度。其舞蹈形象多为庄严肃穆,还透出一种神圣仪式的威势。
还有,蜡祭是周代非常古老的祭祀仪式之一。古人靠田猎为生,又崇尚神灵。因此,在周代每当岁末的时候,人们以捕获的猎物为牺牲来祭祀祖先,这就叫做“蜡祭”。
由于蜡祭是用禽兽来祭祀的,所以大多是用有“虫”的“蜡”字,但有时又写作腊月的“腊”,字形中有“肉”也能形象说明祭祀的形式。
后来人们根据岁终时举行的活动叫做“蜡祭”,所以人们又把一年最后的一个月称作“蜡月”,在周代时已经发展成为了祭祀百神的盛大仪式了。
古籍《周礼·春官》中记载:
国祭蜡则和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这里所说的周代国祭“蜡”,就是一种庆祝丰收、报谢神灵的祭祀仪式。蜡祭的祭祀对象共有8种:
第一是先啬,也就是神农氏,他是创造我国农耕文明的始祖神;第二是司啬,也就是后稷,他是管理农耕的神;第三类对象是农,他是农夫之神;第四是邮,也称作表、啜,也就是茅棚神、地头神和井神;第五类是猫虎,也就是猫神和虎神,因为猫能捕食田鼠,老虎能捕食野猪,因而它们也获得兽神的地位;第六类对象是坊,也就是水堤之神;第七类是水庸,也就是河道之神;第八类是百种,也就是百谷之神。
关于周代第八类祭祀舞蹈的对象,还有一种说法是指昆虫之神,因为这个神仙管理百种昆虫而获得很高的地位。
这八种神灵,说明了蜡祭产生于周代农耕社会初期,当时人们无法确切知晓自然的道理,人们就赋予万物以灵性,祈求神灵给自己帮助,也通过祭祀来表达自己希望的结果,甚至人们幻想着通过自己的行为改造自然,蜡祭舞蹈便由此产生了。
周代的蜡祭舞蹈,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里举行。因为蜡祭的神主要是8位,而且是全国上下都参加的活动,所以也叫“大蜡八”。
周代蜡祭舞蹈的形式有原始祭祀的味道,因为乐队的乐器很少,大约主要用短笛和打土鼓,并且有演出《兵舞》和《帗舞》的。
古籍《礼记·郊特牲》中记载:
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
因此,周代人们在跳祭祀舞蹈时,人们需要穿着素色的衣服,一边挥舞着榛木做成的棒子,一边歌唱道: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这歌词的大意是:“土啊,安定在你的原位;水啊,回到你的河道去;昆虫们,不准兴风作浪;野草杂木,长到洼地去!”
这显然是周代农民们面对农作物自然生长过程中,对最重要的水土保持和难以预料的灾病之害所发出的呼唤,明显带有浓厚的原始巫术咒语的性质。它形象地传达了当时的农业社会生活中,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心理忧患。
蜡祭舞蹈从周代确立之后,就一直流传在2000多年来的传统文化里。就连后来的孔子都曾经带着自己的学生子贡去观看蜡祭舞蹈,子贡并不理解举行蜡祭时人们全然投入的内心冲动,作为一个旁观者他发出了疑问。结果孔子说:
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弗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孔子从百姓一年四季的辛勤劳作和轮次修身养息的现象里,总结出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这个道理便是传统文化中的文武之道。
当然,除了蜡祭,两周时期还有不少其他祭祀性乐舞,比如著名的祭祀舞蹈《雩祭》。在古代文献中有关“雩”的文献记载很多。
每逢干旱不下雨的时候,周代人们就要举行祭祀仪式,人们通过这些向上天祈雨。后来春秋时期著名史学家左丘明在他所著的《左传·桓公五年》中就有“龙见而雩”的记载。
从文献记载中看,古代的《雩祭》舞蹈在两周时期已经发展成内容更加广泛的祭祀活动,它主要是驱逐水旱灾害的舞蹈仪式。
古籍《礼记·祭法》中记载:
雩宗,祭水旱也。郑玄注释说:宗,皆当为萗字之误。……雩萗,亦谓水旱坛也。雩之言吁嗟也。
这些话说明了两周时期的雩祭不仅有求雨的意思,还有登上祭坛而用隆重祭祀来驱逐水旱灾害之意。如果祭祀总是不见结果的时候,甚至还有“暴巫”、“焚巫”的举措。
如东周鲁僖公二十一年夏天,那时恰逢天旱,鲁国的君主想要焚巫,但是被大臣文仲劝止了。还有东周末期秦穆公也曾经有过天旱祭祀活动中“暴巫”的打算,但也被劝阻了。因此,暴巫、焚巫的事情在两周时期还是时有发生的。
两周时期的《高禖》舞蹈也很流行,《高禖》又称作《郊禖》,它是周人求祈子嗣繁盛的祭祀舞蹈。
后来西汉著名学者戴德在他所著的《礼记·月令》中记载:
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
这便说明了,周代人们在仲春之月,令男女自由相会,这正是原始社会中群婚制度的遗风,其间还有“见大人迹而履之生后稷”以及“吞卵生汤”等神奇的传说。
在周代,人们在传统的春天郊外进行男女约会舞蹈的习俗,逐渐转变为神圣的祭祀女性祖先的舞蹈仪式活动。那时有盛大的歌舞场面,有美味食品,并且还有明确的祭祀对象,也就是周人的女性祖先姜嫄,这些都说明了周代的祭祀舞蹈是非常流行的。
周代还有一种《巫舞》,这是一种除去《蜡祭舞》、《傩舞》、《雩舞》、《高禖舞》之外的著名祭祀乐舞。
据考证,两周时期的巫舞广泛流传于南北各地的各民族生活中,其形式多样,渊源大抵是周代原始的巫术舞蹈活动。
在周代末期巫舞中,楚国的祀神歌舞是很有名的,如先秦诗歌总集《诗经·国语·楚语》中记载:“夫人作享,家为巫史。”
[旁注]
士大夫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在古代,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吏的人事体制是我国所独有,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也就是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它是我国社会特有的产物,在我国历史上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
节令 节气时令,在我国古代指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在各地方会把一部分的节令当做节日来过,也会因为民族差异把不同的节令当做节日来过。
农耕文明 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农耕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所以,一种农耕文明之所以能称为农耕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农耕文化,两者缺一不可。
百谷 古代对谷类的总称。百的意思就是众多的意思,出自于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五帝本纪》:”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85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39篇。戴圣选编的49篇本叫《小戴礼记》,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儒商之祖,后来他做了鲁国和卫国的丞相。是孔子72个徒弟之一,也是其中比较有名的徒弟之一,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济世之才,办事通达,还善于经商之道,是孔子弟子中首富。
《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且。本书在我国的文学界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史学也有巨大的贡献。
秦穆公 春秋时代秦国国君。他在位39年。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他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贤臣良将的辅佐,曾经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他为400年后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石。
楚国 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一个诸侯国,楚人是华夏族南迁的一支,最早兴起于汉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其国君为熊氏,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所灭。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楚国先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了无数令世人瞩目的灿烂楚文化。
[阅读链接]
在周代,巫舞的祭祀对象主体是祀神歌舞,这一点可以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加工创作过的《九歌》得知其演出的大致情况,而《九歌》正是流行于楚国的祀神歌舞。
《九歌》的全篇都很美丽,其中充满了对于大自然的感情和对自然之神的崇拜之情。当然,其中也不乏慷慨悲歌之辞,如《国殇》中“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等诗句,既是屈原对于保家卫国英烈们的告慰,又是对忠勇精神的热烈而深沉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