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感天动地的反抗精神

《窦娥冤》这部悲剧首先是一个社会悲剧,这一悲剧所反映的是元代社会,剧中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比如羊羔利,这是元代社会官方允许的利滚利,是一种剥削方式。《窦娥冤》剧中就是这样的羊羔利,使得窦天章借贷无法偿还,以窦娥作抵债。

同样,也是这样的羊羔利,才使蔡婆有了一点经济支持,蔡婆也是因为收羊羔利债而遇险,恰被张驴儿父子救下,最终引狼入室,埋下了祸根。

更是因为羊羔利能带来一本万利的好处,才使张驴儿父子想窃取这一利益来满足好逸恶劳的本性,才有了逼婚占财这一情节。

《窦娥冤》所反映就是元代,这一社会性质加剧了《窦娥冤》悲剧的发生。而窦娥就是在这样等级社会中,有着“人只有拷打才招”的思想认识蒙冤而死。

其次,《窦娥冤》又是人物性格的悲剧。窦娥善良、正直、勇敢、坚贞,她的性格是多方面的,占主导的有两个方面,就是善良和刚强。

窦娥善良,主要表现在她与已死丈夫、未死婆婆等人的关系上。窦娥刚强,主要表现在她与张驴儿和楚州太守桃杌等人关系上。这两方面性格是矛盾的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窦娥冤》中由于窦娥坚信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善良的、合理的,甚至按照封建社会的传统道德标准来衡量也是无可非议的,所以在遭受不公和迫害后,才终于认定外来的一切迫害都是无理的、非法的、应该反对的,使她对封建社会的残暴与毒害有了清醒的认识。

作者关汉卿在《窦娥冤》中描述的窦娥是一个从来没有对任何人造成丝毫伤害,人间灾难却接连不断向她袭来的苦命女子。

窦娥先是失去母亲、离开父亲、又失去丈夫,在经历了贫穷、高利贷剥削、童养媳生活、丈夫死亡等一系列磨难之后,这些磨难使得她满腹闲愁。

但是,窦娥那颗单纯、善良的心灵并不懂得这一切灾难的真正原因。这一切都说明窦娥是一个安分守己、与世无争、忍让宽容,甚至有点逆来顺受的弱女子。然而,封建社会的邪恶和野蛮,全都淤积在窦娥周围。

在经历了一系列最黑暗的压迫后,窦娥并没有被压下去,相反,她却在横逆面前逐渐醒悟过来。窦娥奋起战斗,她向天地、日月、鬼神发生一连串强烈诅咒,这是她反叛与斗争的一种行为表现。

窦娥并非一开始就这样,早先,她认为天地是无私的,因此她才“劝今人早将来世修”,她也相信官府是公正的,所以才有恃无恐地走进楚州公堂。窦娥所坚持的这种理想,以为可以仰仗天地、鬼神、官府的保护或恩赐来实现。

后来,窦娥在经历磨难和冤案后,她才痛苦地认识到,官府、鬼神不仅不是善良理想的保护者,反而是黑暗势力的护法神,这些黑暗势力欺软怕硬,顺水推船。窦娥清醒地意识到,要反抗恶势力,追本穷源,就不得不连天地也一起加以谴责。

最后,《窦娥冤》悲剧是一个心灵悲剧。《窦娥冤》主人公窦娥尽管只是抵债成为蔡婆的童养媳,但是她心灵深处受到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当张驴儿想霸占蔡家时,她视自己为蔡家人,从一而终。以及窦娥在守寡时,对蔡婆体贴关心,之后又出于对婆婆关爱而蒙冤认罪,这正是封建社会孝道所至。

《窦娥冤》中窦娥所做的这一切,其根本原因就是封建时代女子贞孝观念所造成的。窦娥这样的心灵痛楚压抑在《窦娥冤》第三折里达到高潮,她的一字一泪都希望得到人间温暖。

窦娥最初也相信命运,她认为贞孝观念能让好人得到好报,可悲的是,正是她所认为的公正道义残杀了她的生命。

《窦娥冤》在窦娥的反抗性格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她性格中善良的一面也得到同步发展。窦娥对多年相依为命、今后更加孤苦的蔡婆非常怜惜,她含冤负屈、甘愿承担杀人罪名,完全是为了保全婆婆性命。

甚至在窦娥被绑赴法场时,她自悲不暇,还苦苦哀求刽子手“与人行方便”,不要走前街,免得被婆婆看见,引起婆婆过度悲伤。

《窦娥冤》中窦娥善良性格在正与邪、生与死斗争中得到升华,这表明窦娥心里有着强大精神力量,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支持了她英勇、至死不屈的反抗。悲剧《窦娥冤》之所以“感天动地”,这一悲剧意义,其根本原因也在这里。

[旁注]

羊羔利 元代盛行的一种高利贷,包括羊产羔时本利对收,所以元代人们称之为羊羔利,也称“羊羔息”、“羊羔儿利”。根据史书《元史·太宗本纪》记载:“官民贷回鹘金偿官者,岁加倍,名羊羔息。”

童养媳 又称“待年媳”、“养媳”,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旧时,童养媳在我国甚为流行,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非常贫穷落后,众多的民众因家境贫寒而娶不起儿媳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跑到外地抱养一个女孩来做童养媳,待长到十四五岁时,就让她同儿子“圆房”。

伦理 是指人们心目中认可的社会行为规范,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只是它调整的范围包括整个社会的范畴。从学术角度来看,人们往往把伦理看做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是我国历史上各种道德理论的总称,我国伦理思想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贞孝 指志节坚贞,性行孝悌。贞孝文化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贞和孝两大部分,是我国古代妇女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

[阅读链接]

在《窦娥冤》刑场哭别一场戏,是表现窦娥的性格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本剧悲剧因素组成的一部分。在刑场上,窦娥再次重申了事实真相和自己的冤情。最后,窦娥向蔡婆婆提出了请求,希望婆婆能在自己死后看在婆媳情分上祭奠一下自己的坟墓。

这段哭诉,哀哀怨怨,与前面的愤怒控诉形成鲜明的对比,是窦娥性格的另一方面的体现。也是窦娥在现实中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性格的写照。它说明窦娥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一个勤劳善良,命运孤苦,没有过多要求的普通劳动妇女。

窦娥的请求,体现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也增强了人们对窦娥的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愤怒。最后,窦娥劝解婆婆,说自己是“没时没运”才落得“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这只是窦娥安慰婆婆的话,并不是说窦娥自己没有怨恨了。因为她的冤屈完全是人为造成的,是因为社会的黑暗,官吏的腐败,邪恶势力的横行。窦娥也从自己身上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临刑时提出了三桩誓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