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之悲——汉宫秋
《汉宫秋》是元代剧作家马致远所作的历史剧,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写的是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全剧四折一楔子。
作为元代四大悲剧之一,《汉宫秋》的主角是汉元帝。作品通过他对文武大臣的谴责和自我叹息来剖析这次事件。作为一国之主,他连自己妃子也不能保护,以致演成一幕生离死别的悲剧。
《汉宫秋》还别出心裁地把汉元帝作为全剧主人公,并把发生这场爱情悲剧的根源,也归结到他的身上。这一点,对于深化作品的悲剧主题,对于启发人们思想,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马致远发感慨而作《汉宫秋》
那是在元代时期,当时有一个著名的剧作家名叫马致远。这一天,马致远正在家中看史书,他正好看到《后汉书·南匈奴传》中王昭君的故事,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马致远读完王昭君为国出塞匈奴的悲惨故事后,他不禁感慨万千,他开始萌发出写一部关于王昭君的戏剧故事。
过了几天,马致远去朋友关汉卿家做客,他听关汉卿介绍自己将《列女传》中东海孝妇的故事改编成了《窦娥冤》,他不禁备受鼓舞。马致远便将他想改编王昭君的事情告诉了关汉卿,关汉卿非常赞成他,还从自己藏书中找来了一本《乐府诗集》。
关汉卿说:“这是我珍藏的一本诗集,里面有一篇《昭君怨》,我觉得这篇写昭君写得非常好,你可以拿去借鉴一下。我还听说晋代学者葛洪写过一本《西京杂记》,里面也有关于昭君的事迹,你不妨一起借鉴下,一定可以写出一篇千古名作!”
马致远非常高兴,在关汉卿的鼓励下,他认真读了《乐府诗集》中的《昭君怨》和《西京杂记》中的王昭君的故事,他对自己想改编的戏剧更加清晰了。
又过了两年,在马致远不懈努力下,他终于写出了一篇关于王昭君的戏剧故事,这便是我国四大悲剧中的《汉宫秋》。
马致远的《汉宫秋》不拘泥于史实,他在前人创作的昭君故事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首先,马致远把昭君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改为匈奴强盛,昭君出塞是在匈奴胁迫下进行的,从而突出了王昭君对祖国深沉的感情。
还有,马致远将画工毛延寿的身份改为中大夫,毛延寿索贿未成,他将昭君的画图献给匈奴单于,他唆使匈奴攻汉,成为被谴责的主要对象。
《汉宫秋》的剧情是,西汉元帝因后宫寂寞,他听从毛延寿建议,让毛延寿到民间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她因为不肯贿赂毛延寿,不幸被毛延寿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王昭君入宫后独处冷宫。
后来,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他爱其美色,将昭君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他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
汉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忍痛送行。
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他又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他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马致远的《汉宫秋》在剧情上同晋代学者葛洪《西京杂记》大为类似,都特别渲染了以强凌弱的气氛。匈奴使臣竟然敢于当面勒逼汉元帝,而在匈奴强敌压境,尚书竟然只能规劝皇帝割恩断爱,而元帝更是束手无策。
于是,王昭君只落得“待不去,又怕江山有失;没奈何,将妾身出塞和番。”《汉宫秋》把王昭君放在匈奴强大、汉朝虚弱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汉宫秋》的悲剧色彩和王昭君的悲剧形象。
在《汉宫秋》中,汉元帝一出场,他就自夸“联继位以来,四海宴然,八方宁静”,心中只为“后宫寂寞”而发愁。
后来,毛延寿已经叛国投敌,单于使者带着美人图,强索王昭君之时,元帝还在做他的太平天子、风流皇帝的美梦。
《汉宫秋》还特别创造了王昭君在汉番交界处舍身殉难的情节。由于王昭君的慷慨殉难,既保全了民族气节和她对汉元帝的忠贞,又达到了匈奴与汉朝和好,并使毛延寿被送回汉朝处死的目的。
因此,王昭君以身殉难的悲壮之举,与满朝文武屈辱求和之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汉宫秋》全剧用明妃王昭君一个女人的正气,充分地反衬出汉元帝及满朝文武的怯懦与无耻。王昭君既有她对元帝的眷恋之情,又能为国家大计而毅然出塞和亲,并不惜以身殉国难,这就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她的深切同情和高度赞扬。
[旁注]
《后汉书》是南朝刘宋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记载了从汉光武帝刘秀起到汉献帝的195年的历史。《后汉书》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对后世史学影响很大。
王昭君 名嫱,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汉元帝时期的宫女,丈夫是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她远出塞北为大汉和匈奴带来了很多年的和平。
葛洪(284年~364年),东晋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三国方士葛玄的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来在罗浮山隐居炼丹。他的著作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毛延寿 戏剧《汉宫秋》中的人物,他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但此事无正史可考,这个人物极有可能是杜撰出来的。
单于 是我国古代北方匈奴对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单于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之后这个称号一直继承下去,直至匈奴灭亡为止。
《西京杂记》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都城长安。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作者疑为葛洪。其中不少传说故事被后人引为典实,对诗词、戏曲、小说创作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汉元帝(公元前74年~公元前33年),即刘奭,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他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做了皇帝。公元前67年,刘奭被立为太子。公元前49年,他继位称帝,在位16年,谥号为元帝,庙号高宗。
[阅读链接]
在我国古代史籍中记载,王昭君是主动要求出塞的,而她之所以甘愿远嫁匈奴的原因是“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也就是由于王昭君入宫很长时间,她却一直没有得到皇上召见的机会,因而心生悲怨,于是决定出塞。
这些史籍中并没有提到任何画工、画像的事情,更没有提到毛延寿的事情,甚至在《汉书》、《后汉书》的其他章节中也没有提到此事。
而画工毛延寿的事情只是在《西京杂记》、《乐府古题要解》等典籍中开始被提及,在正史中却一直没有记载,因此王昭君被毛延寿所害之事其实并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