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 地球的质量和密度
§607—1 地球的质量和平均密度
地球质量巨大。天文上测定地球质量,如同日常生活中用秤测定物体质量一样,都是根据万有引力的原理。所不同的是,测定物体质量,是比较该物体(m)同另一物体(M)受地球引力的大小,从而得到两者的质量比,由已知的 M 质量推知 m 的质量。测定地球质量,则是比较地球(E)与另一物体
(M)对同一物体(m)所施的引力大小,从而得到地球(E)与物体(M)的质量比,再由已知的 M 质量推知地球的质量。在这样做的时候,技术上唯一的困难,在于测定 M 对 m 的引力。这是一个很微小的量。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一个多世纪,英国科学家卡文迪什用扭秤法第一次成功地测定了两物体间的引力,从而得到万有引力恒量(G),其值为 G=6.67×10-11Nm2/kg2, 即两个质量都是 1 千克的物体相距 1 米时的相互吸引力。前面心天体的质量,可以从它绕转天体的运动情况推得( §204—l)。这是以引力常数已知为条件的。
(一)地球对于物体(m)的引力,就是该物体本身的重量:
f = mg = G mM
R2
式中 M 为地球质量,R 为地球半径,G 为引力常数,即: M=gR2/G(1)
用实验方法测定重力加速度(g)的值,地球平均半径(R)和引力常数
(G)皆已知,代入⑴式,即可求得 M。
(二)经牛顿修正后的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a 3
G( M + m) = 4π2
T2
式中 M 为地球质量,m 为卫星(人造卫星或月球)质量。由于 m≤M,于是便有
4π2α3
M = GT2
如果测定卫星离地心距离 a 和卫星运行周期 T,及引力常数 G 代人(2) 式,同样可求得 M 值。
据测定,地球质量为 5.98×1024kg。
测定了地球质量,也就解决了地球的平均密度的问题。地球的体积为1.08×1021m3,于是得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 =5.98×1027g/1.08×1027cm3=5.54/cm3。
§607—2 地球内部的密度
地球的每一圈层都有自己的特点,其中包括密度、重力、压力和温度等。这里,密度是基本的。密度的垂直分布是求知重力和压力垂直分布的先决条件,也与地内的温度状况有关。
在地球的各个圈层中,唯一可以直接观测的只有它的表层。构成地壳表层的岩石,主要是花岗岩和玄武岩。二者的密度分别是 2.7g/cm3 和2.8g/cm3,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 1/2。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地球内部的物质密度必高于它的平均密度,即物质密度随深度而增大。
图 6-24 地球内部的密度
图中用曲线表示地球内部密度的垂直分布,曲线表明,地核密度远高于地幔密度,二者之间有明显的不连续面。
如前所述,地球内部不同层次密度,同地震波波速有关。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可以推算地球内部不同层次的地震波速。这是求知地球内部密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同地震波速有关的不仅是物质密度,而且还有物体的弹性。这两者都是无法直接观测的。因此,很难肯定某一圈层的某一波速变化,究竟是哪一种因素造成的?或者是两种因素同时造成的。这样,求知地球内部密度的问题,就没有完全解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地球内部某些特定深度上的密度或其变化作出某些假设。但这些假设也不是任意的,它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它必须自上而下地增加,不同层次的密度的计算结果,必须使其平均值与已知的平均密度相符合。关于地球内部不同层次的物质密度的具体数据,目前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就地壳和地幔而论,意见还是比较接近的,也可能是比较接近事实的。
根据布伦 1970 年在《行星地球的内部的物理学》一书中提出的模式,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密度如下表:
圈层 |
上限深度(km) |
上限密度(g/cm3) |
上限深度(km) |
上限密度(g/cm3) |
---|---|---|---|---|
地壳 |
0 |
15 |
( 2.83 ) |
|
地核 |
15 |
3.31 |
2878 |
5.62 |
外核 |
2878 |
9.89 |
5161 |
12.70 |
内核 |
5161 |
12.70 |
6371 |
1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