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时间

410 时间和时间单位

§ 410-1 时间概说

计量时间是天文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部门。

时间通常包含两个概念:时刻和时段。前者表示时间的迟早或先后;后者则表示时间的久暂或长短。“会议什么时候开始?”这是指时刻;“会议要开多久?”这是指时段。又如,车站预告车辆的始发和到达时间的叫行车时刻表;机关和学校安排一天中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叫作息时间表。图 4-32 用一线段表示时间的任一段落,那么,线段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一定的时刻;而任意二点间的距离,都表示一定的时段。通常所说的时间,有时是指时刻,有时也指时段。我们这里所考虑的,主要是时刻问题。

任何时刻都有两方面的含义,即物理时刻和钟表时刻。物理时刻即时刻本身,是钟表时刻所表示的迟早程度;钟表时刻则是物理时刻的表达形式。同一物理时刻可以有不同的钟表时刻。1976 年 1 月 9 日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国务院总理周思来逝世的讣告,注意一下各国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发来唁电的日期,便会发现,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签署声明的日期,竟是在此之前的 1 月 8 日。尼克松没有弄错日期,而是讣告发布的时刻(物理时刻),

北京时间是 1 月 9 日早晨 6:30,而同一物理时刻的华盛顿时间,则为前一日的 17:30 。这里,我们所考虑的主要是钟表时刻问题,即同一物理时刻的不同表达形式的问题;而且,所指的钟表时刻不包含钟表本身的误差(钟差)。图 4-32 时刻与时段 § 410-2 时间单位现代计量中的基本时间单位是秒。秒长原是从自然单位日长派生出来的。1 日等分为 24 小时,每小时等分为 60 分,每分又等分为 60 秒。日长的 86 400 分之一为 1 秒。然而,由于黄赤交角和地球椭圆轨道的影响,真太阳日长度有微小的周年变化,秒也就没有固定的长度。

1820 年,法国科学院正式提出了秒长的定义:全年中所有真太阳日的平

均长度的 86 400 分之一为 1 秒,即平太阳秒。但是,这个定义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在实际测定和应用中颇不方便。为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天文学家纽康(1835—1909)于 19 世纪末提出,用一个假想的太阳(平太阳)代替视太阳,作为测定日长的参考点。这个平太阳沿天赤道作匀速周年运动。这样, 天文学家可以根据恒星周日视动与平太阳之间的关系,实地测定平太阳日, 从而获得科学的平太阳秒长。

平太阳秒长曾经被认为是稳定的。本世纪 30 年代,石英钟问世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发现。现在查明的有,地球自转速度有长期减慢、周期变化

(有周年和半周年二项)和不规则变化。这一发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平太阳秒的客观不变的时间标准。

经过长期天文观测发现,地球公转的速度虽因日地距离的不同而变化,

但是,地球公转的周期却是相当稳定的。人们于是想到,如果把地球公转周期的若干分之一定为 1 秒,这样的秒长也许会相当均匀的。1958 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议,把秒长定义为 1900 年 1 月 0 日 12 时正回归年长度的1/31556925. 9747。不管以后回归年的秒数怎样变化,天文历书所采用的永远是这样的秒,被称为历书秒;并且规定,自 1960 年起,由历书秒取代平太阳秒,作为基本的时间计量标准。

从理论上说,历书秒是一种均匀不变的秒长单位。但实际上要得到这样的秒长是十分困难的,经过数年观测,所得到的精度比平太阳秒提高不到 10 倍,仍不能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对于时间精度的要求。

当宏观时间标准(天体运动)不能适应科学发展需要的时候,人类的认识便向着微观世界深人。人们发现,原子内部电子跃迁振荡频率(每秒能达几十亿次)是十分精确和稳定的。利用原子振荡频率控制的时钟叫原子钟。天文学家与物理学家通力合作,联合测定,在 1 历书秒中,铯原子跃迁振荡

平均为 9 192 631 770 次。 1967 年 10 月,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把铯

原子跃迁振荡 9 192 631 770 周所经历的时间定义为一个原子秒长。它就是现代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长度。至此,长期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宏观的天文时间标准,退出了历史舞台。

按照原子标准,时间测量精度要比天文标准高出一千倍以上,称得上时间度量史上一次无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