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战略

●传统的发展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 60 年代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的发展战略,通常被称作传统的发展战略,它的形成与战后出现的发展经济学有密切联系。战后,第三世界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需要有一种与这一种新形势相适应的经济理论,以便与这些新独立的国家保持经济联系,将其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轨道,发展战略的观念就这样开始引入经济领域。传统的发展战略有许多不同的模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有:

  1. 按部就班发展战略。模仿英美等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模式,先使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其特点是具有盲目性和保守性。(2)赶超发展战略。以发达国家为对象,试图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的战略模式。它把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在经济上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作为发展战略目标;把迅速买现工业化,迅速实现高积累作为主要战略措施;把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增长率作为衡量战略实施的标准。其特征是重工轻农,忽视其他经济结构的发展, 强调“两高一低”,即高积累、高投资、低消费。(3)起飞发展战略。这是一种以提高生产投资、发展制造业、保持社会的稳定,从而实现经济起飞的战略模式,其特征是,强调大量吸引外资,排除低储蓄率、低投资率所造成的起飞的重大障碍。(4)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指替代进口制成品的战略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发展本国的制造业。传统的发展战略的共同特征是: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主要目标,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以求得国家的富裕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实行的结果,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均国民收入,有些国家和地区进入了中等国家行列。但由于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忽视人民福利,积累率过高,过多发展重工业,从而导致经济比例失调、消费品不足、贫富悬殊、债台高筑、环境恶化等弊病。由于这种发展战略不理想,遂在 60 年代以后逐步被放弃。

●平衡增长战略 发展中国家的一项使所有经济部门协调一致地增长的发展战略,与“不平衡增长战略”相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提出以罗森斯坦一罗丹、纳克斯、刘易斯等人为代表,主张采取各部门齐头并进,平衡发展的方式。罗森斯但一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家经常因收入低、国内市场狭小而不愿投资。为解决这一困难,必须建立各产业间相互补充的系统,同时建立适当的基础设施。“互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切工业都变成基本的”,因此“一个发展计划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投入最低水平的资源”,这样才能打破战后发展中国家长期停滞的困境,平衡增长要求进行一系列的投资。在这种战略决定下,新生产设备所生产的商品必须是消费者所需要的, 而扩大了的工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必须是可以得到的。平衡增长战略的目的,是把各部门中发生妨碍生产的隘道和存货积压的问题减到最低限度,它通常要求中央政府作出某种规划,以确保某些必要工程有人承担。

●不平衡增长战略 与“平衡增长战略”相对,是发展中国家实行的不同经济部门以不同速度增长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主要存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 H·w·辛格、A·o·赫尔希曼和 w·罗斯托为代表,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从过去发展结果开始的,由于过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为使失去的平衡得以恢复,应该采取不平衡发展的方式。与主张平衡增长的经济学家的观点相对,他们认为,整个经济发展过程最初总是由少数企业和部门发展为主导,再带动其他部门发展;同时,由于目前发展中国家资

金有限,人才缺乏,也不可能百废俱兴,只有有重点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才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果。他们提出,投资应该集中于那些前向联动(即鼓励后面几个生产阶级的投资)和后向联动(即促进前面几个生产阶段的投资) 量最大的工业部门,由于投资不均衡可以对非战略性产业部门产生刺激并带来压力,所以同均衡投资相比,投资长期不均衡可以提高增长率。

●出口主导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的对称,又称外向发展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实行的优先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以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战略。其基本原则是以发展出口产品为动力,积极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充分利用本国生产资源,生产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的工业制成品,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自己在资本规模和效率上都低于发达国家,走重化工业的进口替代之路,只能使成本提高,占用大量资本,对整个经济反而不利,因而采取出口主导战略:也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中暴露出不可避免的矛盾,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转向出口主导战略。实施出口主导战略的国家利用自身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积极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进口国外廉价的原料和能源,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工业,通过出口带动经济的增长,缓和国际收支的严重压力。为了促进出口工业的发展, 政府当局也在汇率、税制和信用上给予出口工业较多的优惠和支持。实行出口主导战略的国家有二战后初期的丹麦、挪威, 50 年代中期以后的日本及

60 年代以后的新加坡、巴西、阿根廷、墨西哥、菲律宾、南斯拉夫等。出口主导战略的实施,对推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增长,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出口主导型国家和世界经济关系密切,在世界经济危机时期,也容易成为发达国家转嫁危机的对象。

●进口替代战略 又称内向发展战略,出口主导战略的对称。是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用本国产品替代原先进口商品,以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以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开始的。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生产简易的消费品如毛巾,火柴之类。由于资本、技术要求不高,可大量吸收劳动力,并利用广大国内市场,收效显著; (2)转向生产耐用消费品,如钟表、电扇、自行车等。这对资本、技术、设备的要求较高,一般需要进口品种繁多的机械设备和中间产品,增加了进口需要; (3)实现对机械设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但很少国家能大规模进入这一阶段,往往在第二阶段后就转向出口主导的外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对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促进经济增长,改变革一畸形的经济结构,起了积极的作用。

  • 外引内联 我国 1980 年提出的一项沿海城市经济工作的战略方针。其基本内容是: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一方面要向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加强国际间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另一方面, 又要同内地进行有效的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带动内地共同繁荣。当今世界, 在科技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日益深入发展的条件下,要想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有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而沿海城市的优势条件,使得它理所当然地担负了对外经济联系的重任。与此同时, 沿海地区若不与内地实行“内联”,就得不到广大内陆地区的支持,也无法完成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责任,因而,只有妥善处理“外引”与“内联” 二者的关系,“外引内联”的战略方针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

  • 现代化经济发展战略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所采取的以人为中心,以生活质量、尊严和自由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战略。其主要模式有: (1) 均衡发展战略。它规定了最低限度的三个目标:第一,生活质量目标。它包括绝对贫困的消灭和其他阶层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收入分配趋向平等:就业面扩大;教育、保健、文化服务的性质和质量的改善。第二,尊严目标。指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并通过经济发展而有所增进。第三,自由目标,指人的依赖性的下降与选择性的提高,意味着人能够摆脱对外界的依赖,摆脱内部其他人和制度的奴役。(2)联合赶超战略。这是以欧洲共同体为轴心,把成员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联合在一起,发挥西欧技术、经济潜力的发展战略。它以技术领先和提高经济竞争力为目标,着眼于改变西欧在经济增长、经济复苏能力、信息技术、经济竞争等方面的落后面貌,力求在总体上赶上并超过美国、日本。(3)技术立国战略、日本 80 年代以来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旨在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克服“资源小国”的脆弱性,建立更明显的工业技术优势, 以确定其“技术大国”的地位。

●技术立国战略 本世纪 80 年代日本所采用的,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来壮大国民经济实力的经济发展战略。日本经济审议会在 1981 年设立了长期展望委员会,就日本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128 名专家参与这项研究工作,提出了长远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83 年,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

《80 年代经济社会的展望和方针》,确立了日本发展战略的目标是通过技术立国,克服“资源小国”的脆弱性;发展经济,建立更明显的工业技术优势, 以确立其“技术大国”的地位。技术立国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1)把电子新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替代能源的大规模体系化技术和服务体系化技术作为发展的重点。(2)加强基础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科学技术、宇宙和海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3)大规模增加技术开发研究的投资,把日本用来开发研究的经费,从 1978 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7%分别提高到 1985 年的 2.5%和 1990 年的 3%。(4)形成以“高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商品结构, 使出口商品多样化、市场分散化,扩大资本输出和技术输出,推行“技术立国”战略,其发展趋势是国际化、信息化、中速化和高技术化。所谓国际化, 即依赖国外的资源、能源、粮食,从事大规模、专业化的工业生产,使产品的销售国际化,实现量的不断扩大和质的不断提高。所谓信息化,即依靠第三资源——信息,弥补第一、二资源的不足,包括大力发展电子工业和微电子工业等信息产业产品;普遍建立信息系统辅助设计和辅助生产;改进经营管理和流通销售,使经济领域信息化。所谓中速化,即日本经济的“中增长” 或“温和增长”。所谓高技术化,即利用高级技本来辅助、管理生产,从事各种经济活动;也包括高技术产品的生产、销售或高技术本身的转让。日本采取“技术立国”战略将在本世纪末完成从经济大国过渡到技术经济大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共产党关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中国落后的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总体构想。这一战略的总目标,是要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 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

实现现代化。现在,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二步。完成了第二步的任务,中国现代化建设将取得新的巨大进展:社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所占位次明显上升。工业主要领域在技术方面大体接近经济发达国家 70 年代或 80 年代初的水平,农业和其他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也将有较大提高。城镇和绝大部分农村普及初中教育,大城中基本普及高中和相当于高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民群众将能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中国的现代化战略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申全会以来实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是促进中华民族腾飞的一个宏伟蓝图。

  • 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指某一个或某一类型的地区在校长时期里经济发展的目标及其实现的基本途径。相对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而言,这是一种局部的发展战略。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则有: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地区的经济优势;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合理兼顾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实行全方位开放的方针,广泛开展国内外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联合和协作,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我国在“七五”计划期间,为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区。处理好这三大地区相互间的关系,是一个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的重要的战略问题。东部地区包括辽、京、津、冀、沪、鲁、苏、浙、闽、粤、桂等 11 个省、市、自治区。其经济发展重点是:加强传统工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加快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的建设;重点改造上海、天津、沈阳、大连等老工业城市,同时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对黑、吉、晋、蒙、皖、赣、豫、鄂、湘等中部地区的 9 个省、自治区,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川、滇、黔、藏、陕、甘、青、宁、新等西部 9 个省、自治区,则应大力发展农、林、牧业以及交通运输业,有计划地重点开放能源、矿产资源,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加工工业。科学的合理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是引导和促进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

  • 沿海地区发展战略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实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的沿海地区具有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经济技术基础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等多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原材料和能源短缺以及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虽然有各种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有限,广大西部地区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因此,沿海地区的发展如单纯依赖国内有限的资源和资金是极为困难的。上述国情决定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战略要点是: (1)集中力量发展为出口创汇服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以此带动其他产业的相应发展。(2)大力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鼓励外商兴办独资企业,以利于解决我国资金不足的困难,以及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3)加强进料加工出口,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以妥善解决沿海与内地争原料、争市场的矛盾。(4)加强和扩大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支持内地的开发和建设,使我国的东、中、西三个部分能够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并逐步形成和发展全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 边远地区发展战略 我国西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战略重点和方针政策。西部边远地区,一是自然地理位置边远,二是地区经济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交通不便,文化教育不发达。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的实际条件,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努力发展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业和地方工业,并有步骤地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区域性开发,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的准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帮助边远地区改变面貌的各项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增强边远地区的内在活力,使这些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使这些地区人民群众还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 沿海城市发展战略 沿海城市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制定的发展战略。开放沿海城市,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重大步骤。1984 年 4 月,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14 个沿海城市; 1985 年 3 月又批准营口市为第 15 个沿海开放城市。根据国家总体发展的要求,这些沿海城市主要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其要点包括:(1)积极引进和利用国外的资源、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打入国际市场;(2)以出口创汇产品为“龙头”,组织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沿海城市自身的现代化建设;(3)积极发展与内地的经济技术协作,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方面支援内地,逐步形成以沿海城市为依托的合理的经济网络,带动周围地区以至全国的现代化建设。由于各个沿海城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经济上的优势,因此,每个沿海城市应根据上述总的原则,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符合本市具体情况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便更有效地指导本市的经济发展。

●企业发展战略 指导、决定企业长远发展的计划和策略。企业发展战略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它包括: (1)产品开发战略。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产品的战略。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集中化战略。对某些社会需求比较稳定的产品,集中优势创名牌;在包装、结构、功能等方面不断发展系列化产品。二是分散化战略。投资于多行业或开发不同类型的产品,以分散经营风险。三是定位化战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和不同消费水平、专门针对某一二个消费层次的需求生产产品。(2)市场开发战略。通过分析影响市场的可控制因素和不可控制因素,使产品进入市场,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的战略。市场开发从根本上说,要靠本企业的市场信誉。同时,也要采取适宜的促销策略。(3)技术开发战略。主要是瞄准国内外同类先进产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断地对老产品更新换代;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储备,做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开发一代,构思一代; 把重点放在提高产品的质量、节约能源和综合利用资源上;重视软技术的吸收、消化、发展;在生产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4)人才开发战略。着重抓好五个环节:一是重视职工培训和继续工程教育;二是合理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三是注重人才结构,使之发挥最佳效应;四是加强考核,建立激励机制;五是实行科学合理的人员流动政策,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人事制度。(5)资源开发战略。主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掌握好资源投入的时机,处理好技术进步与投入资源的关系;二是认清市场需求,根据需求分配各种资源。(6)管理开发战略。即逐步采用

适合本企业生产特点的现代管理方法,做到既要经营管理科学化,又要经营管理民主化。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内外部条件,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长期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