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泼水节的神奇来历

在我国西南地区,尤其是在傣族和德昂族聚居的地区,到了每年的4月13日,都会举行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庆祝活动,这就是泼水节。泼水节也称宋干节,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是傣族、德昂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

每到泼水节这天,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在此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新的一年带着美好的愿望再次出发。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

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

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说这是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

在傣历的元旦之日,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这样一来,泼水节的时间常常延长好几天。

其实,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期,经缅甸随佛教一起传入我国的云南傣族地区。

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凶恶的魔王,他身有魔法,落在水里漂不走,掉在火里烧不烂,刀砍不破,枪刺不入,弓箭射不着。他自持法力过人,傲慢自大,整天横行霸道,为非作歹。

那时,天有十六层,这个魔王就成了其中一层的霸主。他已经有了6个美丽的妻子,后来又抢了一位美丽聪明的女人做妻子。

有一年,正是人间过年的那一天,魔王在宫中饮酒作乐。酒过三巡,已经醉醺醺的了。最小妻子婻粽布乘机对魔王称颂道:“我尊贵的大王,您法力无边,德行高尚,凭着您的威望,您完全可以征服天堂、地狱、人间,做三界的主人。”

魔王听了洋洋得意,沉思了一会儿,对爱妻说:“我的魔力确实能征服三界,但我也有旁人不知道的弱点。”

婻粽布又问道:“大王有如此魔力,怎么会有弱点?”

魔王向四周张望,确定安全后,小声回答:“我就怕别人拔我的头发勒我的脖子,这会使我身首分家。”

婻粽布假装惊讶地追问:“能够征服三界的大王,怎么会怕头发丝?”

魔王又小声地说:“头发丝虽然小,但我的头发丝却会勒断我的脖子,那样的话我就活不成了。”

婻粽布继续为魔王斟酒,直到酒席散尽,她又扶魔王上床睡熟。这时,她小心地拔下魔王的一根头发,未等魔王惊醒,就勒到了魔王的脖子上。魔王的头立刻就掉到地上,头上滴下的血,每一滴都变成了一团火,熊熊燃烧,而且迅速往人间蔓延。

婻粽布赶忙把魔王的头抱起来,大地上的火焰才熄灭,可头一放下,火又燃烧起来。这时,其他6个被抢来的女人也都赶来了,她们轮流抱着魔王的头,这样火才不再烧起来。

后来,婻粽布回到人间,但她仍旧浑身血迹,人们为了洗掉她身上的血迹,纷纷向她泼水。血迹终于洗净了,婻粽布幸福地生活在了人间。

婻粽布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每年过年的时候,就相互泼水,用洁净的水洗去身上的污垢,迎来吉祥的新年。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天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霄,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一起吹奏、铓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

经过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铓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

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其中“丢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

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世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旁注】

傣族 源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地区的哀牢人。公元1世纪,哀牢人融合滇人过程中,通过滇人吸收了大量越文化,初步形成现代傣族的雏形。傣族人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述长诗。佛教的传入,傣文的创制,都对叙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章哈 直译成汉语是“会唱”,或者是“会唱歌的人”。章哈还是傣族歌手演唱这样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是我国少数民族曲艺之一的艺术品种。在西双版纳地区称傣族歌手为“章哈”。关于傣族歌手的称谓还有一种说法叫“娜婉”,指唱歌唱得好的人。

象脚鼓 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因鼓身似象脚而得名,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象脚鼓还受到景颇族、佤族、傈傈族、拉祜族、布朗族、阿昌族和德昂族等族人民以及克木族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阅读链接】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在民间还有一种传说。相传很久之前,有一个忤逆的儿子,他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偶然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顿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侍奉母亲。恰在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

已经醒悟的儿子追悔莫及,就把树砍下来,然后雕成一尊母亲雕像,在每年清明后的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干净。后来,这个仪式就演变为了泼水节。